“汗血寶馬倒是見過,王黑驢的印象應該更深些,的確是不可多得的好馬,這石油又是什麽東西?”馮坤直接無視了白覃口中的玉石,玉石再好,一不能充饑,二不能防身,在他的眼中不過是一玩物,還不值一提。
“石油可是個好東西,霹靂彈知道吧,石油的作用比他還要厲害,隻是需要進一步的加工才行,恰巧小子知道如何加工。”
“比霹靂彈厲害?”馮坤不相信的問道。
“嗬嗬嗬,用途不一樣,這種石油經過加工之後,非常容易被點燃,可以在任何物體上麵燃燒,包括水麵、城牆,而且極難被撲滅。”白覃盡量說的容易理解一些。
馮坤低著頭考慮了一會,然後又走到地圖前仔細觀察了一陣才說道:“姑師國不行,距離大周太遠,補給線太長。”
白覃知道馮坤已經同意了他的想法,不為玉石,也不是為了寶馬,隻是為了石油。
“馮叔,小子沒打算侵占任何國家,教廷會逐步融入各個國家,甚至會在他們困難之時出手幫助他們,有一句話叫做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待到取得大部分人的信任後,所謂的王權也不過是教廷的一個傀儡機構而已。”
馮坤轉過頭目不轉睛的看向白覃,且不說利用宗教能不能控製人心,單就這種看問題的格局已經遠遠非自己所及。
“五百人沒有,最多我隻能抽出來三百人,不過,現在都是有家有室的……”
白覃知道馮坤的意思,連忙打斷了他的話說道:“每人五百兩安家費,到了西域後每人每月五十兩,另外家裏有適齡孩子的,若是信得過小子,可以去槐安求學,家中有老人的,額外再加五十兩,家中有青壯年想要出去闖蕩的,可以到商隊中曆練,當然也可以來西域。”
馮坤朝他伸出大拇指表示稱讚,雖然五百兩在一個普通家庭已經是個天文數字,但最重要的是家中的孩子以後有了出路,這才是重點。
“簪平這邊有何計劃?”馮坤岔開話題問道。
“暫時還沒有,簪平不同於其他地方,那裏還有我大周的數萬百姓,還得想一個萬全之法才行。”想到這裏白覃也有些頭疼,朝廷到現在還沒有確切的指示,看來北方的壓力也很大。
“你是在等朝廷的援軍?”
“是啊,咱們這點人如何攻打簪平?”
“即使不攻打簪平,該有的動作還是要的。”馮坤建議道。
“現在還不行,大月氏的兩萬人就駐紮在西邊,萬一對咱們形成合圍,後果不堪設想,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據城防守。”
“據探子匯報,大月氏人隻帶了少許幹糧,估計最多三天便會離開。”
白覃知道馮坤是在提醒他防止朝廷上有人彈劾他貪生怕死,龜縮不前,但是他不可能隨便拿將士們的生命去試探,沒有足夠的把握他不會出兵。
“以後教廷還要與大月氏多加合作,現在還不是得罪他們的時候,待他們自行離去再說吧。”白覃無所謂的說道。
馮坤見白覃已經拿定了主意便不再相勸,按照他的意思應該在大月氏返還的路上設下埋伏,打他一個出其不意,一定會收到不錯的效果。
“還有就是,既然不打算出兵,你最好生幾天病,最好上奏給陛下知曉,以免遭人口舌。”
“嗬嗬嗬,好吧,這個方法不錯。”
搞定了馮坤,又帶著吳二蛋匆匆去了臨淵侯的府上,像他們這種帶了一輩子兵的武將,誰的兜裏不揣著一點私貨,不過不到萬不得已,誰也不會拿出來給別人看,費了半天口舌才要來了兩百人。
“二蛋啊,你這些天就在軍營裏待著吧,多向馮將軍請教,待侯爺我給你湊齊了人,就是你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可不要讓我失望,侯爺欠著這些將軍的人情呢!”
吳二蛋興奮的兩眼放光,拍著胸脯保證一定完成任務。
迴去之後匆匆給錢通和毛山明等人分別去了信要人,兩千人隻能多不能少,寫完了信才猛然想起最重要的一項工作還沒做。
護教騎士有了,但是教會傳教人員怎麽辦?
思來想去,滿大周最熟悉這項業務的也隻有空明了,雖然空明成了光頭,但也沒誰規定教廷的人不能是光頭,打定主意後,白覃開始給陛下寫奏折,空明是陛下的家將,要使用他,除非陛下下旨。
奏折寫了一半,白覃忽然想起一個人來,當初那人一句“差點見了佛祖”可謂讓人記憶猶新,仔細想了一陣,把寫了一半的奏折撕碎扔進了火爐裏。
文英先生是毛小苓的師父,自從東楚迴來之後,文英先生便辭去了所有職務,在京都置了一片院子,每日種田養魚好不自在,此人不僅學識淵博,更難得的是他還很有風度,與白覃心中所想之人有很多吻合之處。
可惜現在自己不能迴京都親自去邀請,隻能先給毛小苓寫信,把自己的想法寫了一個大概,讓毛小苓前去邀請文英先生來西涼一聚。
安排好所有事情,年大為著急忙慌的小聲說道:“侯爺,姚公公來了。”
白覃一愣,姚公公是陛下的貼身太監,沒有重要的事情肯定不會親自前來。
“在哪呢?怎麽不請過來?”
“侯爺,人在您的臥室,姚公公是微服過來。”年大為小聲道。
白覃眉頭稍皺,把寫好的信揣進懷裏起身朝臥室走去。
“白侯,陛下口諭,朕聽說西域有一種羊脂白玉冬暖夏涼,近日皇後身體有所不適,輾轉難臥,特命你尋一寶玉,為皇後養身之用。”
白覃聽完後立在原地不動,皇帝不是昏君,說出這樣的話一定還有其他用意,隻是有些事情不便明說,隻能靠自己猜測。
“敢問姚公公,陛下下此口諭時是何表情?或者說有沒有其他動作?”
姚公公不緊不慢的從懷裏掏出一把匕首雙手送了過來道:“陛下什麽表情老奴不敢看,不過陛下讓老奴把此匕首轉送白侯,並說大將軍領軍在外,定是滿身殺氣,讓大將軍隨身佩戴此劍,養養劍氣。”
“石油可是個好東西,霹靂彈知道吧,石油的作用比他還要厲害,隻是需要進一步的加工才行,恰巧小子知道如何加工。”
“比霹靂彈厲害?”馮坤不相信的問道。
“嗬嗬嗬,用途不一樣,這種石油經過加工之後,非常容易被點燃,可以在任何物體上麵燃燒,包括水麵、城牆,而且極難被撲滅。”白覃盡量說的容易理解一些。
馮坤低著頭考慮了一會,然後又走到地圖前仔細觀察了一陣才說道:“姑師國不行,距離大周太遠,補給線太長。”
白覃知道馮坤已經同意了他的想法,不為玉石,也不是為了寶馬,隻是為了石油。
“馮叔,小子沒打算侵占任何國家,教廷會逐步融入各個國家,甚至會在他們困難之時出手幫助他們,有一句話叫做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待到取得大部分人的信任後,所謂的王權也不過是教廷的一個傀儡機構而已。”
馮坤轉過頭目不轉睛的看向白覃,且不說利用宗教能不能控製人心,單就這種看問題的格局已經遠遠非自己所及。
“五百人沒有,最多我隻能抽出來三百人,不過,現在都是有家有室的……”
白覃知道馮坤的意思,連忙打斷了他的話說道:“每人五百兩安家費,到了西域後每人每月五十兩,另外家裏有適齡孩子的,若是信得過小子,可以去槐安求學,家中有老人的,額外再加五十兩,家中有青壯年想要出去闖蕩的,可以到商隊中曆練,當然也可以來西域。”
馮坤朝他伸出大拇指表示稱讚,雖然五百兩在一個普通家庭已經是個天文數字,但最重要的是家中的孩子以後有了出路,這才是重點。
“簪平這邊有何計劃?”馮坤岔開話題問道。
“暫時還沒有,簪平不同於其他地方,那裏還有我大周的數萬百姓,還得想一個萬全之法才行。”想到這裏白覃也有些頭疼,朝廷到現在還沒有確切的指示,看來北方的壓力也很大。
“你是在等朝廷的援軍?”
“是啊,咱們這點人如何攻打簪平?”
“即使不攻打簪平,該有的動作還是要的。”馮坤建議道。
“現在還不行,大月氏的兩萬人就駐紮在西邊,萬一對咱們形成合圍,後果不堪設想,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據城防守。”
“據探子匯報,大月氏人隻帶了少許幹糧,估計最多三天便會離開。”
白覃知道馮坤是在提醒他防止朝廷上有人彈劾他貪生怕死,龜縮不前,但是他不可能隨便拿將士們的生命去試探,沒有足夠的把握他不會出兵。
“以後教廷還要與大月氏多加合作,現在還不是得罪他們的時候,待他們自行離去再說吧。”白覃無所謂的說道。
馮坤見白覃已經拿定了主意便不再相勸,按照他的意思應該在大月氏返還的路上設下埋伏,打他一個出其不意,一定會收到不錯的效果。
“還有就是,既然不打算出兵,你最好生幾天病,最好上奏給陛下知曉,以免遭人口舌。”
“嗬嗬嗬,好吧,這個方法不錯。”
搞定了馮坤,又帶著吳二蛋匆匆去了臨淵侯的府上,像他們這種帶了一輩子兵的武將,誰的兜裏不揣著一點私貨,不過不到萬不得已,誰也不會拿出來給別人看,費了半天口舌才要來了兩百人。
“二蛋啊,你這些天就在軍營裏待著吧,多向馮將軍請教,待侯爺我給你湊齊了人,就是你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可不要讓我失望,侯爺欠著這些將軍的人情呢!”
吳二蛋興奮的兩眼放光,拍著胸脯保證一定完成任務。
迴去之後匆匆給錢通和毛山明等人分別去了信要人,兩千人隻能多不能少,寫完了信才猛然想起最重要的一項工作還沒做。
護教騎士有了,但是教會傳教人員怎麽辦?
思來想去,滿大周最熟悉這項業務的也隻有空明了,雖然空明成了光頭,但也沒誰規定教廷的人不能是光頭,打定主意後,白覃開始給陛下寫奏折,空明是陛下的家將,要使用他,除非陛下下旨。
奏折寫了一半,白覃忽然想起一個人來,當初那人一句“差點見了佛祖”可謂讓人記憶猶新,仔細想了一陣,把寫了一半的奏折撕碎扔進了火爐裏。
文英先生是毛小苓的師父,自從東楚迴來之後,文英先生便辭去了所有職務,在京都置了一片院子,每日種田養魚好不自在,此人不僅學識淵博,更難得的是他還很有風度,與白覃心中所想之人有很多吻合之處。
可惜現在自己不能迴京都親自去邀請,隻能先給毛小苓寫信,把自己的想法寫了一個大概,讓毛小苓前去邀請文英先生來西涼一聚。
安排好所有事情,年大為著急忙慌的小聲說道:“侯爺,姚公公來了。”
白覃一愣,姚公公是陛下的貼身太監,沒有重要的事情肯定不會親自前來。
“在哪呢?怎麽不請過來?”
“侯爺,人在您的臥室,姚公公是微服過來。”年大為小聲道。
白覃眉頭稍皺,把寫好的信揣進懷裏起身朝臥室走去。
“白侯,陛下口諭,朕聽說西域有一種羊脂白玉冬暖夏涼,近日皇後身體有所不適,輾轉難臥,特命你尋一寶玉,為皇後養身之用。”
白覃聽完後立在原地不動,皇帝不是昏君,說出這樣的話一定還有其他用意,隻是有些事情不便明說,隻能靠自己猜測。
“敢問姚公公,陛下下此口諭時是何表情?或者說有沒有其他動作?”
姚公公不緊不慢的從懷裏掏出一把匕首雙手送了過來道:“陛下什麽表情老奴不敢看,不過陛下讓老奴把此匕首轉送白侯,並說大將軍領軍在外,定是滿身殺氣,讓大將軍隨身佩戴此劍,養養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