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母親的臥房裏養著一隻鵲鳥,青藍色的羽毛,紅色的喙,體型並不算小的鳥兒,放在小小的籠子裏,不能振翅高飛也不能蹦躂,看起來有些滑稽。
康彤兒問母親,鳥兒不開心,為什麽不把它放掉,母親說,“這是貴人所贈之物,須嚴加看管。”
母親的家世雖談不上顯赫,但比當窮書生的父親要好許多,她記事之後,父親才中舉當了官,外祖終於不再念叨壓錯了寶。
但好像外祖也並沒有嘴上說的那麽在意父親的好賴。母親氣不過,日日督促父親讀書用功,好在父親很聽母親的話,真的日日用功,勤能補拙。但母親總是不滿意。
叔父在軍中任職,有了些許軍功傍身,當了都尉,軍中又有賞賜,家境比康彤兒家要好不少,自家為了父親考學,把許多家當都填了進去。
每次去叔父家裏,見嬸嬸戴著金銀首飾,母親總是陰沉著臉,但嬸嬸並不在意。有一次康彤兒忍不住伸手去摸嬸嬸手腕上的金跳脫,被母親當眾掌摑,說她虛榮,竟肖想別人的東西。
嬸嬸為她辯護,迴府後,遭到了母親更激烈的責打。她問母親為何要如此,母親說,“如果沒辦法拿到手,別人的東西,看都不要看一眼。”
“看了又怎麽辦呢?”
母親瞪著她,“既然豔羨,就去取得,取得不了,也是你自己沒本事。”
那隻鵲鳥輕輕地叫了兩聲,康彤兒望著它,好像它在為自己傷心。
嬸嬸沒有女兒,很喜歡伶俐可愛的康彤兒,擔心她受到母親苛待,嬸嬸時常把她接到身邊,也帶她出席各家宴會。母親很高興,逢人便說,女兒教養得好,自家妯娌爭著要帶出去。
她第一次見那麽多漂亮的姑娘,一個個穿得像天上的神仙,襯得她越發黯淡土氣。嬸嬸察覺到她的心思,送給她許多衣料首飾,說我們家彤兒也很美。
她自知不如那些顯赫門第的姑娘們,穿得婉約秀氣,那些姑娘們便不覺得她愛搶風頭,是個懂事的,也願意帶著她玩。嘴巴再甜一些,她小時候想要的那些,她們便會賞給她。
姑娘們家裏也有兄弟,她仔細觀察,細細琢磨,哪些人品好、能幹,哪些能得恩蔭,哪些有花不完的錢,哪些愛美人,哪些愛金銀珠寶、寶馬香車。
她想,一定要挑到裏麵最好的那一個,她就也能和她們一樣了。
大梁的軍隊班師迴朝,她跟著叔父一同去城門觀看,遠遠望見一個女孩子,唇紅齒白,明眸善睞,是她見過最引人注目的姑娘,好像她往那裏一站,別人便都失了顏色。
叔父告訴她,那是忠勇侯家的三姑娘。
她聽說過忠勇侯府,有二子一女,叔父說過,長子年輕有為,平叛有功,日後必有大成就,她暗暗記在心裏。
康彤兒去與那姑娘搭話,那姑娘笑盈盈的,謙和有禮,與很多顯貴都不同。她很喜歡她,想和她再多說幾句話。
後來,她去了渠國公府的宴席。那是康彤兒第一次見到王府的姑娘,那是她心裏僅次於公主的,晉王府家的女兒,張揚跋扈,渾身的錦繡金線在陽光下光彩奪目,伴隨著她的傲氣在後院裏橫行霸道。
可這姑娘並不喜歡她,她看著自己的眼神,好像在看一隻螞蟻,輕蔑又嫌惡。她把忠勇侯家的三姑娘,昭陽縣主拉走了,那姑娘微微側頭,眼裏露出幾分勉強和快意。
原來她也瞧不起自己。
康彤兒迴到家,發現那隻鵲鳥死了。
母親坐在梳妝鏡前,形容憔悴,妝花了一臉,說鳥死了,貴人心裏沒有她了。
“貴人是誰?”
她心裏隱隱有了不好的預感,可母親似乎毫無顧忌,突然站起來,歇斯底裏地將她摁倒在地,說我並不愛你,我不希望你出生,不希望你是個女孩兒,如果沒有你,貴人就能娶我了。
“貴人是誰?”
她忍著窒息感,雙腿亂蹬,奮力掙紮。
貴人是晉王。
母親不動了,她也不動了。
二人合力將母親的貼身侍婢勒死,瞞著父親,叫下人送去城外的亂葬崗,說她因被責罵而尋了短見。
原來那個不可一世的姑娘,是她的姐妹。
母親當年在街上與晉王擦肩而過,彼此迴頭,便有了一段情,奈何她門第不顯,晉王的母親瞧不上她。可她竟意外有了身孕,晉王說,說生下來是個兒子,她便能成王府的正妃。
她不懂,沒了癸水,事情沒有瞞住,爺娘要打死她,是晉王派了人來求情,將她接到莊子上,安排婆子照顧她,她覺得這人生若停留在此處,也很好了。
可有一日,那婆子忽然說,姑娘這肚子,怕是個女孩兒。她苦苦哀求,婆子還是告訴了晉王。
晉王妃也知道了,尋到莊子上,對她一通冷嘲熱諷,張羅著把她嫁給了一個窮書生。
“這樣賤的貨色,也不照照鏡子瞧瞧,什麽樣的東西都能進王府麽!”
她果真生了一個女兒。
幾年後,她又在街上碰到晉王,晉王提著一個籠子,裏麵有一隻小小的鵲鳥,情人相見,淚眼婆娑,晉王說心裏還念著她,將鵲鳥相贈予她。
這是他們之間的鵲橋,晉王妃是那可恨的王母。
康彤兒在床上枯坐了一夜,直到東方露出了魚肚白,她才和衣而眠。
原來那些貴女們擁有的東西,她也理應擁有。她也應有一群人奉承她,有人畏懼她,有人等著她的施舍。
她的生父絕不是什麽起居郎,而是一位親王,當今聖上最喜歡的弟弟。
可她總是無緣得見晉王,最近的一次,也隻是遠遠看著,晉王的身邊站著他的妻女,他低著頭,樂嗬嗬地從懷裏摸出一根發簪,金燦燦的,流蘇墜下來,隨著動作晃動,閃閃發光,獻寶似的給他的女兒看。姑娘噘著嘴,像是還沒消氣,但嘴角已經揚上來,惹得晉王朗聲大笑。
康彤兒舔了一下幹澀嘴唇,那樣的光景,本應該屬於她的。
直到某一天,她十五歲那年,別的姑娘定了親,準備及笄禮,而她的婚事還沒有著落,父親瞧上的,母親瞧不上,她也瞧不上。可那些王孫公子們竟一個個都配上了豪族官宦的姑娘,那些她往日跟著的人望著她,嬉笑打趣,眼裏全是憐憫和恥笑。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她哀傷地帶著婢女上街,路過宣明酒肆,這是長安城裏最有名,菜式最新穎最受稱讚的酒肆,可她囊中羞澀,包不起樓上的雅座。
康彤兒坐在堂中,周圍偶有男子投來目光,她隻覺得犯惡心。
還未等上菜,忽然有個家仆找上她,告訴她一個時辰後,金光門外橋邊相見。
那家仆從頭到腳都是上好的料子,康彤兒內心雀躍,不知是哪家的貴人。
她草草用完,早早等在約定的地點,巴巴兒等著赴約之人。
來的不是別人,是晉王。他帶她來到一處無人的院落。
“吾乃天子弟晉王,姑娘不必驚慌,吾……吾約汝來此,是為……”晉王吞吞吐吐,不知從何說起。
“妾都知道了,父親。”
晉王愕然,還未開口便已落淚,說方才在酒肆偶遇,他在樓上觀她眉眼熟悉,似是故人,一打聽才知道是心上人的女兒,特邀她一敘,可還得防著王妃,不得請她一起用飯。
康彤兒手足無措地安慰他,說母親心裏也念著王爺,思之如狂,隻盼著他能來見見她。
“吾何嚐不思念汝母,奈何家有妒婦,不得相見。”
晉王捶胸頓足,好一頓痛哭,說這十幾年虧欠她們母女,自己又沒本事,不能幫襯她的父親,讓康家日子好過些。
“吾愧疚至深,隻望能彌補一二,今有一計,可使汝日後母儀天下,汝可願意?”
康彤兒驚喜交加,忙問是何計策。晉王告訴她,過幾日上巳節,天子與群臣同慶,他設法讓她見到太子,不過之後,便要靠她了。
多少王孫愛戀她弱柳扶風之姿,心生愛憐,不過因她身份低微,不得迎娶。那位太子,應也是如此。
她迴家告訴母親,母親喜極而泣,捧著那空無一物的鳥籠,說果然王爺心裏有她。
“那是你的生父,你們血脈相連,他要你做什麽,你盡管聽他的,他不會害你的。”
她躲在樹後,看著太子走向河邊,龍章鳳姿,儀表不凡,她不禁心動,若能得郎君如此,她一定是大梁最幸運的女人,遠勝過她的郡主姐姐,和那位昭陽縣主。
她向河裏縱身一躍。
春水微涼。
滿城風雨,她知道這後麵有晉王在幫她,父親是為著她好的。
可東宮實在沉得住氣,但她不能再等了,若是此事不成,她隻能躲個三五載的,然後挑個小門戶嫁了,就像她的母親那樣。
康彤兒把心一橫,私下約見了趙叔文,卻沒想來的還有忠勇侯世子。
她心裏歎息,若論相貌儀表,品格氣宇,忠勇侯世子是勝過太子的。她能覺得自己有把握拿捏太子,是因為看出來他更溫和,說難聽些,耳根子軟,難以主事。
可惜那位忠勇侯世子當不了皇帝。
她跪地哭訴,說自己被某個王爺逼迫,求太子救她一命。皇家多疑,太子竟真相信有那麽一位王爺。
自己嫁入東宮的事情終於定下了。
晉王又找到她,問她,是願意一年年熬下去,等著無數女人湧進東宮,湧進後宮,和她爭搶夫君,甚至搶走她日後孩兒的榮耀,還是成為太後,垂簾聽政。
她驚慌失措,沒想到晉王有這樣的野心。
“吾欲以世間最珍貴之物贈汝,汝既不敢,那便算了。”
她敢,她為什麽不敢。若是不敢,她早就要被所有人踩在腳底下。
後來,朝臣中也有人為她造勢,說她門第不顯,正是彰顯朝廷重視寒門,不偏袒豪族。
她如願以償進入東宮,母親眼含熱淚,送她出嫁。
大婚的當晚,她認出一名侍女曾出現在昭陽縣主的身邊,她不禁笑得狠辣,原來這個女人也肖想自己的夫君,明明許配了三皇子,竟這樣不知廉恥。
她設法讓那侍女帶著下了蠱毒的胭脂交給太子,隻說自己娘家的習俗,新婚夜要郎君為娘子妝新,太子果然上當。
她看著太子中毒、吐血,心裏忽然慌了,她在幹謀害親夫的事情。
可是趙叔文知道了此事與她有關,也沒有責罰她,隻說她可憐,一個弱女子,卷進這樣的事情裏,放她一條生路,要她背棄身後之人,投向東宮,他會保她平安無虞。
趙叔文溫和體貼,是難得的郎君,康彤兒不忍心了,他這樣好,為何自己要下此毒手。
可他好像並不愛她。
她告訴晉王,自己不想害趙叔文了,想要他喜歡自己,想做他心裏唯一的妻子。
令她意外的是,晉王並沒有反對,隻是說,如今皇帝仍對她心存芥蒂,日後會成為二人之間的阻礙,興許還會將她掃地出門。
“我是趙家的宗婦,上了玉碟的!”
晉王寬慰她,說若是沒了皇帝,事情不就解決了。
晉王交給她西域的奇毒,她借著為自己尋好生養的方子,將此毒給被晉王買通的禦醫,每次隻給一點點,加在皇帝的藥裏。
皇帝在圍獵時受到的埋伏,身子正是虛弱,更無力抵抗毒素。埋伏的人是閩王,或者是自己的生父,她都無所謂。
可她明明已經是太子妃了,為何昭陽縣主仍是處處高她一頭,帝後寵愛,皇子公主們親近,所有人仍然向著她,把她這個太子妃當成空氣!
她又是勾引太子,又和那蠻人卿卿我我,憑什麽還能毫無顧忌地再嫁靖王!靖王……那位小叔,和皇帝多麽像啊……
她尋到峪倫部的公主,可連那個喪家之犬都瞧不上自己。
她帶著金錠去買首飾,可那店家卻用怪異的眼神看她,好像她是田舍老媼,昭陽縣主又來了……她又來了……
康彤兒腦袋裏的一根弦斷了。
太子將她禁足,清寧宮也來了嬤嬤訓話。她得有個孩子,有個孩子就能籠絡太子了。
她讓人設法與晉王的人接頭,弄來宮外最好的藥,讓太子意亂情迷,搬進她的寢宮。可太子還是不喜歡她。
晉王謀反失敗,晉王妃和平陽郡主被幽禁,聽說平陽郡主失心瘋了,她覺得痛快至極。
孩子生在了正月十五,是個兒子,太史局說他命貴。
太好了,她感激這個孩子,他的貴命一定能讓她當上皇後。太子也寵愛她了,康彤兒覺得滿足了。
可她忽然發現,因為自己長期經手毒藥,使這孩子天生羸弱,康彤兒痛苦萬分,卻沒有一點辦法。
尋常胎兒發個燒就結束的事情,她的孩子差一點病入膏肓,便是如此,昭陽縣主還找上門來指責自己。
劉衝來了,那是父親身邊的人,她借著他的手,往外傳遞消息。
然而東窗事發,趙叔文知道了所有的事情,康家株連九族,任憑她苦苦哀求,提起舊情,趙叔文也隻給她求了個全屍。
她突然很想見見母親。
“我後悔生你!果然你是個災星!有你在什麽都好不了!連你父親如今也要被你害死了!”
母親也死了,隻剩下她。劉衝起兵,告訴她,晉王是為了救她,隻要皇孫還在,就還有餘地。
她望著昔日情人,他眼裏隻想要自己死。
她從昏迷中醒來,腦袋昏昏沉沉,周圍昏暗無光,彌漫著淡淡的藥味,一時不知道自己是在陰曹地府,還是尚在人世。
四周堆了很多東西,其中有一幅卷軸,她艱難起身,問那是什麽,經過的下人看了一眼,說那是王爺托劉衝從府裏帶出來的舊物。
她爬下床,將卷軸鋪展開,幾乎一人高的畫像,裏麵是個麵容姣好的女子,迴首望來——原來是她的母親。
她心裏一陣暖意,卻猛然轉為寒意浸透四肢百骸。
“正月十五上元節,偶遇皎兒,如九天神女。”
她的母親不叫皎兒,大名不是,小名也不是。
可昭陽縣主的母親叫程皎。原來這幅畫隻與她母親六分相像,餘下的四分情態神韻,都是旁人的。
劉衝血濺大殿,晉王的首級被呈獻君王,被人遺忘的宮殿裏,太子妃懸梁自盡。
恍惚中,她看見那隻鵲鳥,立在枝頭,透過格子窗欞,哀傷地看著她。
原來她的命數早就定了,原來她從出生起就成了他人的影子。
隆和二十一年,太子妃康氏畏罪自裁,廢為庶人,除玉碟,棄於亂葬崗。
康彤兒問母親,鳥兒不開心,為什麽不把它放掉,母親說,“這是貴人所贈之物,須嚴加看管。”
母親的家世雖談不上顯赫,但比當窮書生的父親要好許多,她記事之後,父親才中舉當了官,外祖終於不再念叨壓錯了寶。
但好像外祖也並沒有嘴上說的那麽在意父親的好賴。母親氣不過,日日督促父親讀書用功,好在父親很聽母親的話,真的日日用功,勤能補拙。但母親總是不滿意。
叔父在軍中任職,有了些許軍功傍身,當了都尉,軍中又有賞賜,家境比康彤兒家要好不少,自家為了父親考學,把許多家當都填了進去。
每次去叔父家裏,見嬸嬸戴著金銀首飾,母親總是陰沉著臉,但嬸嬸並不在意。有一次康彤兒忍不住伸手去摸嬸嬸手腕上的金跳脫,被母親當眾掌摑,說她虛榮,竟肖想別人的東西。
嬸嬸為她辯護,迴府後,遭到了母親更激烈的責打。她問母親為何要如此,母親說,“如果沒辦法拿到手,別人的東西,看都不要看一眼。”
“看了又怎麽辦呢?”
母親瞪著她,“既然豔羨,就去取得,取得不了,也是你自己沒本事。”
那隻鵲鳥輕輕地叫了兩聲,康彤兒望著它,好像它在為自己傷心。
嬸嬸沒有女兒,很喜歡伶俐可愛的康彤兒,擔心她受到母親苛待,嬸嬸時常把她接到身邊,也帶她出席各家宴會。母親很高興,逢人便說,女兒教養得好,自家妯娌爭著要帶出去。
她第一次見那麽多漂亮的姑娘,一個個穿得像天上的神仙,襯得她越發黯淡土氣。嬸嬸察覺到她的心思,送給她許多衣料首飾,說我們家彤兒也很美。
她自知不如那些顯赫門第的姑娘們,穿得婉約秀氣,那些姑娘們便不覺得她愛搶風頭,是個懂事的,也願意帶著她玩。嘴巴再甜一些,她小時候想要的那些,她們便會賞給她。
姑娘們家裏也有兄弟,她仔細觀察,細細琢磨,哪些人品好、能幹,哪些能得恩蔭,哪些有花不完的錢,哪些愛美人,哪些愛金銀珠寶、寶馬香車。
她想,一定要挑到裏麵最好的那一個,她就也能和她們一樣了。
大梁的軍隊班師迴朝,她跟著叔父一同去城門觀看,遠遠望見一個女孩子,唇紅齒白,明眸善睞,是她見過最引人注目的姑娘,好像她往那裏一站,別人便都失了顏色。
叔父告訴她,那是忠勇侯家的三姑娘。
她聽說過忠勇侯府,有二子一女,叔父說過,長子年輕有為,平叛有功,日後必有大成就,她暗暗記在心裏。
康彤兒去與那姑娘搭話,那姑娘笑盈盈的,謙和有禮,與很多顯貴都不同。她很喜歡她,想和她再多說幾句話。
後來,她去了渠國公府的宴席。那是康彤兒第一次見到王府的姑娘,那是她心裏僅次於公主的,晉王府家的女兒,張揚跋扈,渾身的錦繡金線在陽光下光彩奪目,伴隨著她的傲氣在後院裏橫行霸道。
可這姑娘並不喜歡她,她看著自己的眼神,好像在看一隻螞蟻,輕蔑又嫌惡。她把忠勇侯家的三姑娘,昭陽縣主拉走了,那姑娘微微側頭,眼裏露出幾分勉強和快意。
原來她也瞧不起自己。
康彤兒迴到家,發現那隻鵲鳥死了。
母親坐在梳妝鏡前,形容憔悴,妝花了一臉,說鳥死了,貴人心裏沒有她了。
“貴人是誰?”
她心裏隱隱有了不好的預感,可母親似乎毫無顧忌,突然站起來,歇斯底裏地將她摁倒在地,說我並不愛你,我不希望你出生,不希望你是個女孩兒,如果沒有你,貴人就能娶我了。
“貴人是誰?”
她忍著窒息感,雙腿亂蹬,奮力掙紮。
貴人是晉王。
母親不動了,她也不動了。
二人合力將母親的貼身侍婢勒死,瞞著父親,叫下人送去城外的亂葬崗,說她因被責罵而尋了短見。
原來那個不可一世的姑娘,是她的姐妹。
母親當年在街上與晉王擦肩而過,彼此迴頭,便有了一段情,奈何她門第不顯,晉王的母親瞧不上她。可她竟意外有了身孕,晉王說,說生下來是個兒子,她便能成王府的正妃。
她不懂,沒了癸水,事情沒有瞞住,爺娘要打死她,是晉王派了人來求情,將她接到莊子上,安排婆子照顧她,她覺得這人生若停留在此處,也很好了。
可有一日,那婆子忽然說,姑娘這肚子,怕是個女孩兒。她苦苦哀求,婆子還是告訴了晉王。
晉王妃也知道了,尋到莊子上,對她一通冷嘲熱諷,張羅著把她嫁給了一個窮書生。
“這樣賤的貨色,也不照照鏡子瞧瞧,什麽樣的東西都能進王府麽!”
她果真生了一個女兒。
幾年後,她又在街上碰到晉王,晉王提著一個籠子,裏麵有一隻小小的鵲鳥,情人相見,淚眼婆娑,晉王說心裏還念著她,將鵲鳥相贈予她。
這是他們之間的鵲橋,晉王妃是那可恨的王母。
康彤兒在床上枯坐了一夜,直到東方露出了魚肚白,她才和衣而眠。
原來那些貴女們擁有的東西,她也理應擁有。她也應有一群人奉承她,有人畏懼她,有人等著她的施舍。
她的生父絕不是什麽起居郎,而是一位親王,當今聖上最喜歡的弟弟。
可她總是無緣得見晉王,最近的一次,也隻是遠遠看著,晉王的身邊站著他的妻女,他低著頭,樂嗬嗬地從懷裏摸出一根發簪,金燦燦的,流蘇墜下來,隨著動作晃動,閃閃發光,獻寶似的給他的女兒看。姑娘噘著嘴,像是還沒消氣,但嘴角已經揚上來,惹得晉王朗聲大笑。
康彤兒舔了一下幹澀嘴唇,那樣的光景,本應該屬於她的。
直到某一天,她十五歲那年,別的姑娘定了親,準備及笄禮,而她的婚事還沒有著落,父親瞧上的,母親瞧不上,她也瞧不上。可那些王孫公子們竟一個個都配上了豪族官宦的姑娘,那些她往日跟著的人望著她,嬉笑打趣,眼裏全是憐憫和恥笑。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她哀傷地帶著婢女上街,路過宣明酒肆,這是長安城裏最有名,菜式最新穎最受稱讚的酒肆,可她囊中羞澀,包不起樓上的雅座。
康彤兒坐在堂中,周圍偶有男子投來目光,她隻覺得犯惡心。
還未等上菜,忽然有個家仆找上她,告訴她一個時辰後,金光門外橋邊相見。
那家仆從頭到腳都是上好的料子,康彤兒內心雀躍,不知是哪家的貴人。
她草草用完,早早等在約定的地點,巴巴兒等著赴約之人。
來的不是別人,是晉王。他帶她來到一處無人的院落。
“吾乃天子弟晉王,姑娘不必驚慌,吾……吾約汝來此,是為……”晉王吞吞吐吐,不知從何說起。
“妾都知道了,父親。”
晉王愕然,還未開口便已落淚,說方才在酒肆偶遇,他在樓上觀她眉眼熟悉,似是故人,一打聽才知道是心上人的女兒,特邀她一敘,可還得防著王妃,不得請她一起用飯。
康彤兒手足無措地安慰他,說母親心裏也念著王爺,思之如狂,隻盼著他能來見見她。
“吾何嚐不思念汝母,奈何家有妒婦,不得相見。”
晉王捶胸頓足,好一頓痛哭,說這十幾年虧欠她們母女,自己又沒本事,不能幫襯她的父親,讓康家日子好過些。
“吾愧疚至深,隻望能彌補一二,今有一計,可使汝日後母儀天下,汝可願意?”
康彤兒驚喜交加,忙問是何計策。晉王告訴她,過幾日上巳節,天子與群臣同慶,他設法讓她見到太子,不過之後,便要靠她了。
多少王孫愛戀她弱柳扶風之姿,心生愛憐,不過因她身份低微,不得迎娶。那位太子,應也是如此。
她迴家告訴母親,母親喜極而泣,捧著那空無一物的鳥籠,說果然王爺心裏有她。
“那是你的生父,你們血脈相連,他要你做什麽,你盡管聽他的,他不會害你的。”
她躲在樹後,看著太子走向河邊,龍章鳳姿,儀表不凡,她不禁心動,若能得郎君如此,她一定是大梁最幸運的女人,遠勝過她的郡主姐姐,和那位昭陽縣主。
她向河裏縱身一躍。
春水微涼。
滿城風雨,她知道這後麵有晉王在幫她,父親是為著她好的。
可東宮實在沉得住氣,但她不能再等了,若是此事不成,她隻能躲個三五載的,然後挑個小門戶嫁了,就像她的母親那樣。
康彤兒把心一橫,私下約見了趙叔文,卻沒想來的還有忠勇侯世子。
她心裏歎息,若論相貌儀表,品格氣宇,忠勇侯世子是勝過太子的。她能覺得自己有把握拿捏太子,是因為看出來他更溫和,說難聽些,耳根子軟,難以主事。
可惜那位忠勇侯世子當不了皇帝。
她跪地哭訴,說自己被某個王爺逼迫,求太子救她一命。皇家多疑,太子竟真相信有那麽一位王爺。
自己嫁入東宮的事情終於定下了。
晉王又找到她,問她,是願意一年年熬下去,等著無數女人湧進東宮,湧進後宮,和她爭搶夫君,甚至搶走她日後孩兒的榮耀,還是成為太後,垂簾聽政。
她驚慌失措,沒想到晉王有這樣的野心。
“吾欲以世間最珍貴之物贈汝,汝既不敢,那便算了。”
她敢,她為什麽不敢。若是不敢,她早就要被所有人踩在腳底下。
後來,朝臣中也有人為她造勢,說她門第不顯,正是彰顯朝廷重視寒門,不偏袒豪族。
她如願以償進入東宮,母親眼含熱淚,送她出嫁。
大婚的當晚,她認出一名侍女曾出現在昭陽縣主的身邊,她不禁笑得狠辣,原來這個女人也肖想自己的夫君,明明許配了三皇子,竟這樣不知廉恥。
她設法讓那侍女帶著下了蠱毒的胭脂交給太子,隻說自己娘家的習俗,新婚夜要郎君為娘子妝新,太子果然上當。
她看著太子中毒、吐血,心裏忽然慌了,她在幹謀害親夫的事情。
可是趙叔文知道了此事與她有關,也沒有責罰她,隻說她可憐,一個弱女子,卷進這樣的事情裏,放她一條生路,要她背棄身後之人,投向東宮,他會保她平安無虞。
趙叔文溫和體貼,是難得的郎君,康彤兒不忍心了,他這樣好,為何自己要下此毒手。
可他好像並不愛她。
她告訴晉王,自己不想害趙叔文了,想要他喜歡自己,想做他心裏唯一的妻子。
令她意外的是,晉王並沒有反對,隻是說,如今皇帝仍對她心存芥蒂,日後會成為二人之間的阻礙,興許還會將她掃地出門。
“我是趙家的宗婦,上了玉碟的!”
晉王寬慰她,說若是沒了皇帝,事情不就解決了。
晉王交給她西域的奇毒,她借著為自己尋好生養的方子,將此毒給被晉王買通的禦醫,每次隻給一點點,加在皇帝的藥裏。
皇帝在圍獵時受到的埋伏,身子正是虛弱,更無力抵抗毒素。埋伏的人是閩王,或者是自己的生父,她都無所謂。
可她明明已經是太子妃了,為何昭陽縣主仍是處處高她一頭,帝後寵愛,皇子公主們親近,所有人仍然向著她,把她這個太子妃當成空氣!
她又是勾引太子,又和那蠻人卿卿我我,憑什麽還能毫無顧忌地再嫁靖王!靖王……那位小叔,和皇帝多麽像啊……
她尋到峪倫部的公主,可連那個喪家之犬都瞧不上自己。
她帶著金錠去買首飾,可那店家卻用怪異的眼神看她,好像她是田舍老媼,昭陽縣主又來了……她又來了……
康彤兒腦袋裏的一根弦斷了。
太子將她禁足,清寧宮也來了嬤嬤訓話。她得有個孩子,有個孩子就能籠絡太子了。
她讓人設法與晉王的人接頭,弄來宮外最好的藥,讓太子意亂情迷,搬進她的寢宮。可太子還是不喜歡她。
晉王謀反失敗,晉王妃和平陽郡主被幽禁,聽說平陽郡主失心瘋了,她覺得痛快至極。
孩子生在了正月十五,是個兒子,太史局說他命貴。
太好了,她感激這個孩子,他的貴命一定能讓她當上皇後。太子也寵愛她了,康彤兒覺得滿足了。
可她忽然發現,因為自己長期經手毒藥,使這孩子天生羸弱,康彤兒痛苦萬分,卻沒有一點辦法。
尋常胎兒發個燒就結束的事情,她的孩子差一點病入膏肓,便是如此,昭陽縣主還找上門來指責自己。
劉衝來了,那是父親身邊的人,她借著他的手,往外傳遞消息。
然而東窗事發,趙叔文知道了所有的事情,康家株連九族,任憑她苦苦哀求,提起舊情,趙叔文也隻給她求了個全屍。
她突然很想見見母親。
“我後悔生你!果然你是個災星!有你在什麽都好不了!連你父親如今也要被你害死了!”
母親也死了,隻剩下她。劉衝起兵,告訴她,晉王是為了救她,隻要皇孫還在,就還有餘地。
她望著昔日情人,他眼裏隻想要自己死。
她從昏迷中醒來,腦袋昏昏沉沉,周圍昏暗無光,彌漫著淡淡的藥味,一時不知道自己是在陰曹地府,還是尚在人世。
四周堆了很多東西,其中有一幅卷軸,她艱難起身,問那是什麽,經過的下人看了一眼,說那是王爺托劉衝從府裏帶出來的舊物。
她爬下床,將卷軸鋪展開,幾乎一人高的畫像,裏麵是個麵容姣好的女子,迴首望來——原來是她的母親。
她心裏一陣暖意,卻猛然轉為寒意浸透四肢百骸。
“正月十五上元節,偶遇皎兒,如九天神女。”
她的母親不叫皎兒,大名不是,小名也不是。
可昭陽縣主的母親叫程皎。原來這幅畫隻與她母親六分相像,餘下的四分情態神韻,都是旁人的。
劉衝血濺大殿,晉王的首級被呈獻君王,被人遺忘的宮殿裏,太子妃懸梁自盡。
恍惚中,她看見那隻鵲鳥,立在枝頭,透過格子窗欞,哀傷地看著她。
原來她的命數早就定了,原來她從出生起就成了他人的影子。
隆和二十一年,太子妃康氏畏罪自裁,廢為庶人,除玉碟,棄於亂葬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