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容看向父兄,二人擔憂地望了她一眼,退出殿外,待人都走了,皇帝讓趙叔文好好休息,帶著明容從後門出去,行至院子裏。
“朕今日,要聽一句實話。”
“明容對聖人從未有過欺瞞。”
皇帝擺擺手:“私下裏,還是叫我皇表叔好了。”
明容低著頭,她如今不是小時候,很難再毫無顧慮地與皇帝相處了。
“包括蘇元禾在內,你在長安,是不是培養了自己的人?”
“這……”明容唿吸一滯,看向皇帝,大腦飛速運轉,要怎麽答話。
“文臣武將多有自己的家臣門客,你是縣主,有一兩個幕僚也無妨,不必驚慌。”
明容怕皇帝把她想成那種養了一群入幕之賓的人,連忙解釋道:“我隻是收留了些苦命女子,她們自己機敏聰慧,幫我做些事罷了。”
不過皇帝好像並沒有在意,轉而道:“倘若,朕是說倘若,有朝一日朕與太子相繼出事,你可會用你的所有勢力,護住朕的兩個女兒?”
“……明容願盡綿薄之力。”
“懷玉與你一同長大,懷玨視你如親姐姐,唯有你,朕願意托付她二人。”
“即便南境生兵禍,如今皇表叔也早有準備,哪裏就至於說這樣不吉利的話,大梁有無數忠臣良將護佑,泱泱大國豈會為螻蟻之輩傾覆。”
明容不喜歡他這樣自顧自傷春悲秋,不是因為聽著喪氣,而是徐家世代忠勇,除非她父兄皆戰死,否則皇家絕不會有那麽一天。武將家的人,聽不得這樣的話。
“還未到那個時候,皇表叔何必想著退路,先滅自己的威風?”
“好好好,你說的都對。”皇帝一愣,摸著胡子笑起來。
“哪怕真有那麽一天,我就帶著懷玉和懷玨一起去峪倫部,到時候,我們在西北東山再起,打迴來還是大梁江山。”
“果然有你父親當年的風姿!”
皇帝撫掌而笑,意味深長地看了明容一眼。
“可惜我老趙家沒這個福氣,能聘你為宗婦,都是趙叔元那小子不爭氣。”
“皇表叔就別再說這樣的話了,能為皇表叔和大梁分憂,這便是明容的福氣,您大人有大量,就把這福氣讓給我。”
明容一邊心慌,一邊有些尷尬,一時沒忍住抓耳撓腮,今日奧古孜不在,趙叔元能把她盯出個窟窿。
“好,難得你麵皮薄,朕不說了。”
皇帝抬頭,望著頭頂一片巨大的樹冠,忽然感歎了一聲。
“這秋日真是說來就來,明明天氣還熱得很。”
“隻是碰上秋老虎了,再說了,哪有一到立秋就突然冷下來的道理。”
“說的在理,可惜每到秋日,朕便容易覺得自己又老了一歲。到了春日,便覺得又好些。”
“秋日肅殺,到了春天,皇表叔又意氣風發。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時更替,陰陽輪轉,萬物皆是如此,皇表叔明明春秋鼎盛,何故說這樣的話。”
明容仰著臉,小臉板著看向皇帝,逗得他發笑。
“你說話素來比懷玉中聽,跟你多聊聊,朕心情也好了,懷玉這姑娘心直口快的,讀的書又不如你多,常常沒幾句就把朕氣得夠嗆。”
“我阿娘還老嫌棄我說話不過腦子呢。”
明容背著手,踢了踢腳底下的石子。
“她下次再嫌棄你,我讓你皇嬸嬸去好好說說她。”
“皇表叔可別食言了。”
“君無戲言。”
待明容出了東宮,徐照樸和徐光舟連忙跑上來,拉著她問皇帝說了些什麽,明容示意他們二人先上馬,路上慢慢說。
走在官道上,明容把方才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訴他倆,父子二人同時長舒了口氣,隨即又眉頭緊鎖。
“怎麽了?”明容不解道。
“聖人今日憂心忡忡,恐怕與南境非打不可了。”徐光舟沉聲道。
“以鐵騎兵的武力,難道打不下區區一個閩王?聖人如何會輸給藩王?”
明容不明白,皇帝向來注意控製藩王的勢力,有無可分庭抗禮的節度使,真要打起來,不是也似上一次兵變一般。隻是這閩王的陰私手段,確實令人防不勝防,弄得人心煩意亂的。
“非也。”
徐照樸搖搖頭,眉心擰出一條線。
“鐵騎兵善於平原作戰,在西北與遊牧部落和小國作戰如入無人之境,但南方多叢林河網,不好施展,若閩王存心作亂,不知江南道和嶺南道的水軍,還剩多少能夠聽命於朝廷。”
“且長安府衙的捉錢人多使人去南方做生意,若是打起來了,還要牽連京畿。”徐光舟補充道。
“之前聖人重傷時,太子殿下已著人點檢長安所有府衙的收支情況,提前節流,並讓在南方做生意的人盡快返迴,不過散出去的人,又不是官員,不住驛站,哪裏那麽容易找到的。”
“如今長安接連出事,隻怕大梁百姓人心惶惶,信心不足。”
明容思忖一番,抬頭道:“我一會兒想去街上轉轉。”
迴到侯府,明容換了一身便裝,帶著月憐去往宣明酒肆,她這次沒有去包廂,而是坐在了樓下大堂裏,要了幾碟子菜另一壺酸奶。
大堂裏有三娘請來表演助興的,有雜耍也有胡姬跳舞,食客們看的津津有味。
“誒,你聽說沒,晉王府那兒附近如今都沒人敢去,去了可是要殺頭呢!”
“哪兒這麽離譜,我今日聽送菜的王婆子說,那裏的官兵都撤了,興許沒什麽事。”
隔壁桌的兩個男子一邊喝著酒,一邊聊天,兩人聲音不小,旁邊幾桌的人看過來,也有人端著酒碗,換了個方向坐,也加入他們的談話。
“所以,那晉王到底有沒有害太子,要我說,這可是謀反!”
“我是不明白,這太平日子不好過嗎,非得整這些事情,皇家的人爭來爭去,到時候苦得還是咱們。”
“當今聖上治理有方,真不知那些作亂的人怎麽想的。”
“你瞧。”
一個男子忽然抬手指了指明容這桌,明容以為他認得自己,低下頭,月憐已將手伸向腰間的佩刀。
“那兩個姑娘點這一大桌菜,瞧著也是富貴人家,看咱們這一盤子水煮豆配酒的,另一盤魚,這帶出門的銅錢可就差不多了。這吃的不是一桌子菜,自然也想不到一塊兒去。”
明容鬆了口氣,打量著自己桌上的菜,提著筷子。周圍有人看過來,她一時不知道該不該動筷子。
“月憐,這一桌子,多少錢?”
明容小聲問道,她來宣明酒肆吃飯,向來是不花錢的。
月憐看了一眼門口的價格牌,在心裏算了算,答道:“七十五文,姑娘,咱們雖說不在天字一號房,不過這菜點的,也是……”
“他們那桌,多少錢?”明容努了努嘴。
月憐又偷偷瞟了一眼,小聲道:“不知是什麽酒,不過加起來十文,盡夠了。”
“幾年前穆王的人不是打進長安來,我鄰居家那老頭兒,不是給亂刀砍死了。”
“穆王打進來時天黑了,他怎麽在外頭?”
“他是咱們那片的更夫,你說呢?有賊人偷溜進來坊區,幾刀就要了那老兒的性命。他家如今就剩個老婆子,過日子還要靠街坊們時常接濟。”
“你們坊不是有個大善人常常施粥,他沒幫上什麽忙嗎?”
“那大善人做的不錯了,有時候給那老婆子些活計做做,可那老婆子身子不好,三天兩頭頭疼腦熱的,大善人有心接濟,那人家自己身子也不爭氣呀。”
明容盯著一桌子菜,突然覺得無從下手,筷子有一下沒一下地點在碗口。
胡姬一曲舞畢,樓上欄杆邊站著許多公子哥兒,笑著往台上丟了些銅板,也有珠釵鐲子的,胡姬和樂手千恩萬謝地撿了。
“我記得,趙叔慈先前,把聖人賞的三匹布,賞給了平康坊的一位娘子。”明容看向月憐。
月憐點頭道:“是有這麽個事兒,不過這貢緞人家也不敢要,最後二殿下還是換了繡衣樓的二十匹布,拿去全賞了。”
她扭頭看了看台上的胡姬:“不過這酒肆賣藝的胡姬,自然比不得平康坊裏有頭臉的娘子,那些郎君們賞的也很拿得出手了。”
“那這賣藝的人,豈不是比旁的百姓都有錢?”
“話是這麽說,不過這些人在長安多沒有房產,這每個月租金要交掉不少,聽聞有的西域舞者樂手間還有些自己的行會,這其中應也有些錢得月供上去,除此之外,隔段時間要批新的文碟,否則要被逐出城外呢,這些都要錢。”
“你是怎麽知道的?”明容有些詫異。
月憐笑起來,方才一口氣說了太多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撫摸著腰間的絛帶。
“這些於姑娘也沒什麽用處,不過咱們摘星樓聽命於姑娘,要時常在外走動,這些事情多少都知道些,更好為姑娘做事。”
“那你和蘇元禾怎麽也從來不告訴我呢?”
月憐歪著頭想了想,訥訥道:“這些……姑娘用不著呀?您平日裏隻與聖人和殿下們往來,要麽就是那些太太姑娘們,這些人也用不著呀?”
“我得知道呀!”明容急道,“這長安百姓生活的樁樁件件,我如何能什麽都不知道呢?我去西北時,也不是沒有去過難民的棚屋,我也曾去賑災救濟的。”
月憐扭著絛帶,不明白她在急什麽,有些慌張起來,以為自己做了什麽特別大的錯事。
“可……長安不需要姑娘去賑災呀?長安的百姓們,自有自己過活的方法。”
明容看著她,飛快地往自己嘴裏塞了一口菜,鬆鼠似的咀嚼片刻,眨了眨眼睛。
她忽然想起來前世時,有一次自己丟了學生卡,先著急忙慌地跑去掛失,然後在太陽底下一路找迴去,走到大汗淋漓也沒見到影子,最後隻好迴到宿舍,卻正好在宿管阿姨的失物招領處看到了自己的學生卡。
宿管並沒有看她,隻是坐在自己的小房間裏,捧著剛熱過的午飯,裏麵有紅燒魚和土豆絲,旁邊放著一碗湯,是什麽湯已經不記得了,然後微波爐發出“叮”的一聲,小電視裏電視劇中的兩個大娘在吵架。
這段迴憶慢慢地被暑氣蒸騰,再後來……後來她就死了。
然後穿越到了開國侯府的嫡女徐明容身上。
她有前世想也不敢想的潑天富貴和權勢,錦衣玉食,完全不用再考慮例如學生卡丟失了怎麽辦,因為她這張臉就是無論府衙還是皇城的通行證。
她迴過頭,叫住方才說話的男子,那男子如今酒氣上來了,臉紅紅的。
“叨擾這位郎君,聽你說了這許久,若是聖人出兵南方,又該如何呢?”
“南方?”男子有些懵懵的,想了想,看向他的同伴。
同伴撓了撓頭:“晉王不是還在南方,看來是真要殺頭了?”
“說什麽殺頭!人家問的又不是這個。”那男子反應過來,思索道:“王師南下,自有咱大梁的將軍們在,我猜必定又是驃騎大將軍揮師南下,蕩平賊寇。”
“那南方的老百姓,怎麽辦呢?”
“這……自然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除此之外呢?”
“若是亂起來,王師未至,那就躲進深山老林裏唄,我聽說那裏最不缺山林,田是種不了了,打獵也能過活。”
“你話說的輕巧。”旁邊有人打斷道,“地種不了,明年就沒有收成,這王師要打多久還說不定呢,長安自有洛陽運糧來,倒是無妨。”
“若是波及揚州,豈不是香粉也要漲價?”一個姑娘擔憂道,“要不我先趕緊去買些迴來放家裏囤著。”
“為什麽不幫著王師一起呢?”明容問道。
那男子有些怪異地看了她一眼,終於還是答道:“每家自有人去服徭役,為什麽還上趕著去,打仗自有那當兵的去。”
“王師占了下風怎麽辦?”
“你這丫頭好不講理!”一男子道,月憐一手摸上刀鞘,那人瞥見,氣勢立刻斷了幾分,“這、這有忠勇侯在,怎麽會占下風呢,若是占了下風,連忠勇侯都打不過的人,尋常人又怎麽有辦法?”
“你這人沒誌氣,若是我,我便投軍去。”
“那你去投軍,別到時候迴來哭鼻子。”
“我自然是要真刀真槍搏個軍職的,你們到時候且瞧著。”那人站起來,展示了一番自己腰間的佩刀,往桌上丟了幾個銅錢,揣著酒壺大步走出門去。
“所以晉王真的反了?”
“不是說是閩王嗎?”
“到底是誰?應不是晉王,那家的官兵不是撤了?”
“去管那裏做什麽?要殺頭的。”
“……”
“月憐。”
明容垂下眼簾。
“朕今日,要聽一句實話。”
“明容對聖人從未有過欺瞞。”
皇帝擺擺手:“私下裏,還是叫我皇表叔好了。”
明容低著頭,她如今不是小時候,很難再毫無顧慮地與皇帝相處了。
“包括蘇元禾在內,你在長安,是不是培養了自己的人?”
“這……”明容唿吸一滯,看向皇帝,大腦飛速運轉,要怎麽答話。
“文臣武將多有自己的家臣門客,你是縣主,有一兩個幕僚也無妨,不必驚慌。”
明容怕皇帝把她想成那種養了一群入幕之賓的人,連忙解釋道:“我隻是收留了些苦命女子,她們自己機敏聰慧,幫我做些事罷了。”
不過皇帝好像並沒有在意,轉而道:“倘若,朕是說倘若,有朝一日朕與太子相繼出事,你可會用你的所有勢力,護住朕的兩個女兒?”
“……明容願盡綿薄之力。”
“懷玉與你一同長大,懷玨視你如親姐姐,唯有你,朕願意托付她二人。”
“即便南境生兵禍,如今皇表叔也早有準備,哪裏就至於說這樣不吉利的話,大梁有無數忠臣良將護佑,泱泱大國豈會為螻蟻之輩傾覆。”
明容不喜歡他這樣自顧自傷春悲秋,不是因為聽著喪氣,而是徐家世代忠勇,除非她父兄皆戰死,否則皇家絕不會有那麽一天。武將家的人,聽不得這樣的話。
“還未到那個時候,皇表叔何必想著退路,先滅自己的威風?”
“好好好,你說的都對。”皇帝一愣,摸著胡子笑起來。
“哪怕真有那麽一天,我就帶著懷玉和懷玨一起去峪倫部,到時候,我們在西北東山再起,打迴來還是大梁江山。”
“果然有你父親當年的風姿!”
皇帝撫掌而笑,意味深長地看了明容一眼。
“可惜我老趙家沒這個福氣,能聘你為宗婦,都是趙叔元那小子不爭氣。”
“皇表叔就別再說這樣的話了,能為皇表叔和大梁分憂,這便是明容的福氣,您大人有大量,就把這福氣讓給我。”
明容一邊心慌,一邊有些尷尬,一時沒忍住抓耳撓腮,今日奧古孜不在,趙叔元能把她盯出個窟窿。
“好,難得你麵皮薄,朕不說了。”
皇帝抬頭,望著頭頂一片巨大的樹冠,忽然感歎了一聲。
“這秋日真是說來就來,明明天氣還熱得很。”
“隻是碰上秋老虎了,再說了,哪有一到立秋就突然冷下來的道理。”
“說的在理,可惜每到秋日,朕便容易覺得自己又老了一歲。到了春日,便覺得又好些。”
“秋日肅殺,到了春天,皇表叔又意氣風發。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時更替,陰陽輪轉,萬物皆是如此,皇表叔明明春秋鼎盛,何故說這樣的話。”
明容仰著臉,小臉板著看向皇帝,逗得他發笑。
“你說話素來比懷玉中聽,跟你多聊聊,朕心情也好了,懷玉這姑娘心直口快的,讀的書又不如你多,常常沒幾句就把朕氣得夠嗆。”
“我阿娘還老嫌棄我說話不過腦子呢。”
明容背著手,踢了踢腳底下的石子。
“她下次再嫌棄你,我讓你皇嬸嬸去好好說說她。”
“皇表叔可別食言了。”
“君無戲言。”
待明容出了東宮,徐照樸和徐光舟連忙跑上來,拉著她問皇帝說了些什麽,明容示意他們二人先上馬,路上慢慢說。
走在官道上,明容把方才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訴他倆,父子二人同時長舒了口氣,隨即又眉頭緊鎖。
“怎麽了?”明容不解道。
“聖人今日憂心忡忡,恐怕與南境非打不可了。”徐光舟沉聲道。
“以鐵騎兵的武力,難道打不下區區一個閩王?聖人如何會輸給藩王?”
明容不明白,皇帝向來注意控製藩王的勢力,有無可分庭抗禮的節度使,真要打起來,不是也似上一次兵變一般。隻是這閩王的陰私手段,確實令人防不勝防,弄得人心煩意亂的。
“非也。”
徐照樸搖搖頭,眉心擰出一條線。
“鐵騎兵善於平原作戰,在西北與遊牧部落和小國作戰如入無人之境,但南方多叢林河網,不好施展,若閩王存心作亂,不知江南道和嶺南道的水軍,還剩多少能夠聽命於朝廷。”
“且長安府衙的捉錢人多使人去南方做生意,若是打起來了,還要牽連京畿。”徐光舟補充道。
“之前聖人重傷時,太子殿下已著人點檢長安所有府衙的收支情況,提前節流,並讓在南方做生意的人盡快返迴,不過散出去的人,又不是官員,不住驛站,哪裏那麽容易找到的。”
“如今長安接連出事,隻怕大梁百姓人心惶惶,信心不足。”
明容思忖一番,抬頭道:“我一會兒想去街上轉轉。”
迴到侯府,明容換了一身便裝,帶著月憐去往宣明酒肆,她這次沒有去包廂,而是坐在了樓下大堂裏,要了幾碟子菜另一壺酸奶。
大堂裏有三娘請來表演助興的,有雜耍也有胡姬跳舞,食客們看的津津有味。
“誒,你聽說沒,晉王府那兒附近如今都沒人敢去,去了可是要殺頭呢!”
“哪兒這麽離譜,我今日聽送菜的王婆子說,那裏的官兵都撤了,興許沒什麽事。”
隔壁桌的兩個男子一邊喝著酒,一邊聊天,兩人聲音不小,旁邊幾桌的人看過來,也有人端著酒碗,換了個方向坐,也加入他們的談話。
“所以,那晉王到底有沒有害太子,要我說,這可是謀反!”
“我是不明白,這太平日子不好過嗎,非得整這些事情,皇家的人爭來爭去,到時候苦得還是咱們。”
“當今聖上治理有方,真不知那些作亂的人怎麽想的。”
“你瞧。”
一個男子忽然抬手指了指明容這桌,明容以為他認得自己,低下頭,月憐已將手伸向腰間的佩刀。
“那兩個姑娘點這一大桌菜,瞧著也是富貴人家,看咱們這一盤子水煮豆配酒的,另一盤魚,這帶出門的銅錢可就差不多了。這吃的不是一桌子菜,自然也想不到一塊兒去。”
明容鬆了口氣,打量著自己桌上的菜,提著筷子。周圍有人看過來,她一時不知道該不該動筷子。
“月憐,這一桌子,多少錢?”
明容小聲問道,她來宣明酒肆吃飯,向來是不花錢的。
月憐看了一眼門口的價格牌,在心裏算了算,答道:“七十五文,姑娘,咱們雖說不在天字一號房,不過這菜點的,也是……”
“他們那桌,多少錢?”明容努了努嘴。
月憐又偷偷瞟了一眼,小聲道:“不知是什麽酒,不過加起來十文,盡夠了。”
“幾年前穆王的人不是打進長安來,我鄰居家那老頭兒,不是給亂刀砍死了。”
“穆王打進來時天黑了,他怎麽在外頭?”
“他是咱們那片的更夫,你說呢?有賊人偷溜進來坊區,幾刀就要了那老兒的性命。他家如今就剩個老婆子,過日子還要靠街坊們時常接濟。”
“你們坊不是有個大善人常常施粥,他沒幫上什麽忙嗎?”
“那大善人做的不錯了,有時候給那老婆子些活計做做,可那老婆子身子不好,三天兩頭頭疼腦熱的,大善人有心接濟,那人家自己身子也不爭氣呀。”
明容盯著一桌子菜,突然覺得無從下手,筷子有一下沒一下地點在碗口。
胡姬一曲舞畢,樓上欄杆邊站著許多公子哥兒,笑著往台上丟了些銅板,也有珠釵鐲子的,胡姬和樂手千恩萬謝地撿了。
“我記得,趙叔慈先前,把聖人賞的三匹布,賞給了平康坊的一位娘子。”明容看向月憐。
月憐點頭道:“是有這麽個事兒,不過這貢緞人家也不敢要,最後二殿下還是換了繡衣樓的二十匹布,拿去全賞了。”
她扭頭看了看台上的胡姬:“不過這酒肆賣藝的胡姬,自然比不得平康坊裏有頭臉的娘子,那些郎君們賞的也很拿得出手了。”
“那這賣藝的人,豈不是比旁的百姓都有錢?”
“話是這麽說,不過這些人在長安多沒有房產,這每個月租金要交掉不少,聽聞有的西域舞者樂手間還有些自己的行會,這其中應也有些錢得月供上去,除此之外,隔段時間要批新的文碟,否則要被逐出城外呢,這些都要錢。”
“你是怎麽知道的?”明容有些詫異。
月憐笑起來,方才一口氣說了太多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撫摸著腰間的絛帶。
“這些於姑娘也沒什麽用處,不過咱們摘星樓聽命於姑娘,要時常在外走動,這些事情多少都知道些,更好為姑娘做事。”
“那你和蘇元禾怎麽也從來不告訴我呢?”
月憐歪著頭想了想,訥訥道:“這些……姑娘用不著呀?您平日裏隻與聖人和殿下們往來,要麽就是那些太太姑娘們,這些人也用不著呀?”
“我得知道呀!”明容急道,“這長安百姓生活的樁樁件件,我如何能什麽都不知道呢?我去西北時,也不是沒有去過難民的棚屋,我也曾去賑災救濟的。”
月憐扭著絛帶,不明白她在急什麽,有些慌張起來,以為自己做了什麽特別大的錯事。
“可……長安不需要姑娘去賑災呀?長安的百姓們,自有自己過活的方法。”
明容看著她,飛快地往自己嘴裏塞了一口菜,鬆鼠似的咀嚼片刻,眨了眨眼睛。
她忽然想起來前世時,有一次自己丟了學生卡,先著急忙慌地跑去掛失,然後在太陽底下一路找迴去,走到大汗淋漓也沒見到影子,最後隻好迴到宿舍,卻正好在宿管阿姨的失物招領處看到了自己的學生卡。
宿管並沒有看她,隻是坐在自己的小房間裏,捧著剛熱過的午飯,裏麵有紅燒魚和土豆絲,旁邊放著一碗湯,是什麽湯已經不記得了,然後微波爐發出“叮”的一聲,小電視裏電視劇中的兩個大娘在吵架。
這段迴憶慢慢地被暑氣蒸騰,再後來……後來她就死了。
然後穿越到了開國侯府的嫡女徐明容身上。
她有前世想也不敢想的潑天富貴和權勢,錦衣玉食,完全不用再考慮例如學生卡丟失了怎麽辦,因為她這張臉就是無論府衙還是皇城的通行證。
她迴過頭,叫住方才說話的男子,那男子如今酒氣上來了,臉紅紅的。
“叨擾這位郎君,聽你說了這許久,若是聖人出兵南方,又該如何呢?”
“南方?”男子有些懵懵的,想了想,看向他的同伴。
同伴撓了撓頭:“晉王不是還在南方,看來是真要殺頭了?”
“說什麽殺頭!人家問的又不是這個。”那男子反應過來,思索道:“王師南下,自有咱大梁的將軍們在,我猜必定又是驃騎大將軍揮師南下,蕩平賊寇。”
“那南方的老百姓,怎麽辦呢?”
“這……自然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除此之外呢?”
“若是亂起來,王師未至,那就躲進深山老林裏唄,我聽說那裏最不缺山林,田是種不了了,打獵也能過活。”
“你話說的輕巧。”旁邊有人打斷道,“地種不了,明年就沒有收成,這王師要打多久還說不定呢,長安自有洛陽運糧來,倒是無妨。”
“若是波及揚州,豈不是香粉也要漲價?”一個姑娘擔憂道,“要不我先趕緊去買些迴來放家裏囤著。”
“為什麽不幫著王師一起呢?”明容問道。
那男子有些怪異地看了她一眼,終於還是答道:“每家自有人去服徭役,為什麽還上趕著去,打仗自有那當兵的去。”
“王師占了下風怎麽辦?”
“你這丫頭好不講理!”一男子道,月憐一手摸上刀鞘,那人瞥見,氣勢立刻斷了幾分,“這、這有忠勇侯在,怎麽會占下風呢,若是占了下風,連忠勇侯都打不過的人,尋常人又怎麽有辦法?”
“你這人沒誌氣,若是我,我便投軍去。”
“那你去投軍,別到時候迴來哭鼻子。”
“我自然是要真刀真槍搏個軍職的,你們到時候且瞧著。”那人站起來,展示了一番自己腰間的佩刀,往桌上丟了幾個銅錢,揣著酒壺大步走出門去。
“所以晉王真的反了?”
“不是說是閩王嗎?”
“到底是誰?應不是晉王,那家的官兵不是撤了?”
“去管那裏做什麽?要殺頭的。”
“……”
“月憐。”
明容垂下眼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