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林擴大了崗亭,而從礦業公司上班的工友們,來到西北,這裏的崗亭已經擴大了。


    老百姓有什麽困難,都可以來這裏諮詢,因為人數很多,戰士們每天接待都幾千人。


    除了電話聯係,去開車去的地方也很遠,很多戰士們都願意每天來這裏上班,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


    當另外四條鐵路修通後,來的老百姓下了火車直奔崗亭,求助,而西北的房子也是越來越緊張。


    不是因為價格,而是因為修建的速度慢,跟不上人口的暴漲,很多老人,在西北落戶後。


    每天不是送孫子讀書,就是在超市裏麵逛一逛。因為西北地區很大,超市也多了起來。


    很多超市可以說人擠人,裏麵的商品也多,老人喜歡的就購買,比如孩子學習的書本和筆。


    老人看到了就給孫子購買,這些東西都很便宜,一塊錢可以購買很多東西,因為人口暴漲。


    電力也緊張起來,水利發電也提上日程,火電廠又建設了三百多大型的發電廠,走在大街上。


    一眼看過去都是老百姓,送完孩子讀書的老人,有時間就坐在人工挖通的運河旁樹下坐一坐。


    或者是下棋,這些都是老年人的愛好,晚上的廣場上燈光照亮,年輕人,老年人,都在廣場上聊天。


    這給朱秀林帶來很大的壓力,人口多了,出現的問題也很多,朱秀林不得不找大領導商量。


    而延安這邊也同樣受到影響,朱秀林安排一部分老百姓去山西的煤礦工作,又安排環衛工。


    總之要給這些老百姓提供一份工作,而小鬼子也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西北地區修建的高樓大廈。


    安排的鐵杆漢奸進入西北,沒有幾天就被幹掉,而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不是漢奸能夠鼓動的。


    在內蒙古,鬼子和德王商議進攻西北,在接壤處,發動大規模進攻,德王的騎兵根本就不是戰士們的對手。


    一路平推過去,德王被打的像喪家之犬,逃到東北,內蒙古成為第一個被解放的地方,關東軍被八路軍打疼了。


    再也沒有進攻過八路軍,而這樣的效果,導致華北也受到八路軍的威脅,隨著冬天的到來。


    大領導指示戰士們做好防衛準備,這個冬天很冷,戰士們隻要稍微不留神,鬼子就有可能打過來,現在打下內蒙古這麽大的地盤。


    缺少管理地方的人員,這是最大的問題,而大領導在延安的窯洞裏,對兩位領導說道,“目前打下內蒙古這個地方,偽蒙軍被趕出了內蒙古”。


    “我們就和毛子直接對上,隻要有一個處理不當,我們的老大哥貪婪的口味會給我們帶來重大的損失。”


    兩位領導點點頭同意大領導的說的話,第二天朱秀林和所有人來到延安開會,對於這樣的問題。


    很多人都認為是老大哥給我們很多支援,不會侵略我們,而朱秀林站出來完全否決了他們。


    這些重炮,武器是朱秀林從長征的時候購買的,大家點頭,後來抗日戰爭,重炮是戰士們繳獲過來的。


    至於九五式步槍,就更加不用提了還是朱秀林搞得,說的一些人臉紅不已,不過朱秀林不擔心斯大林會對內蒙古出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之我在民國開超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獨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伴並收藏抗戰之我在民國開超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