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這大一的是要逆天還是咋得
重生九零從諾貝爾獎開始 作者:哥布林饅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程嶽這會原本還坐在椅子上“看戲”,還在想著之前和自己有一些矛盾衝突,後來好久都沒有見到的顧傑,沒想到直接被劉啟光給開除了,這是他沒有想到的。
不過也好,那樣的人,確實是不適合在實驗室裏麵。有時候,真的會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正想著,聽到劉啟光突然點名,他立馬端正了身體,先簡單介紹了一下:“大家好,我是程嶽,是一名大一新生,開學的時候入組,目前科研的方向總的來說是超分子化學中的分子傳感器。通俗一點就是利用熒光劑靈敏的熒光信號,來檢測弱化學鍵的形成與斷裂。正在做的這個實驗是用主客體包絡物對於不同氨基酸產生的不同光學信號,來鑒別區分二十種氨基酸。”
嗯?
其他人已經習慣了,但是新來的三個人都是齊齊有些驚訝地轉過來。
剛開始,他們觀察其他人,看著這個洋溢著青春氣息的十八歲帥哥,本以為是個傳統意義上的勤奮好學的三好學生,才會一上大學就進實驗組。也就是耍耍儀器,跑跑腿。
畢竟,大家都是這麽過來的。尤其是他們這些現在做出點成績的,能讀到博士的,之前在本科階段就早早已經開始接觸實驗室了。
可聽到程嶽介紹自己的研究的時候,三個人不由得愣住了。
啥意思?
他已經開始做實驗了?
而且做的還是……他們基本上沒有聽的太懂的實驗,這還是程嶽似乎是經過了一些簡化介紹。
什麽鬼?
三個人心中充滿了疑惑。
但是,看劉啟光的表情,麵帶慈祥又滿足的笑意,但是絲毫沒有說解釋一下的意思。
“我還在跟趙崢師兄合作另一個項目。”
程嶽還沒有介紹完,“是用嵌段共聚物p123和原矽酸四乙酯合成介孔二氧化矽微球,等到合成了孔徑和粒徑都非常均一的微球,再接著檢測微球承載不同類型化合物的能力。”
一般本科生介紹自己和博士生一起做實驗,都會說自己是被博士生帶著做什麽項目,而從程嶽口中說出的“合作”,在他條理分明介紹實驗內容的時候,顯得十分可信,完全不會讓人覺得他是“被帶領”的那一個。
那兩個新來的男生沒有想到這一點,但是心細的薛紅霞扣到了這些字眼。
表情更加驚訝。
程嶽把他們三個人的眼神和表情收入眼底,說實話,這點東西,以他的見識和經曆,完全沒有一丁點想要炫耀的想法和意思。但是他知道劉啟光點他,就是要讓他表現一下,好給新來的三個“樹一樹威”,畢竟,其實這一兩年來,劉啟光實驗室的情況,不光是其他實驗室的教授和講師,就連一些學生其實都開始有一些閑話。
程嶽順著劉啟光的心思,把他的目的達成後,笑著對那三位新來的學長學姐說道:“非常開心今天能認識各位學姐學長,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夠跟你們多多學習。”
雖說學姐學長這個稱唿非常的名正言順,可康年春和毛大聽到“多多學習”幾個字的時候,尤其是在知道對方已經開始自己搞實驗了,還是不由自主地有些心虛。
隻有薛紅霞,先是驚訝,驚奇,但是很快,臉上就露出一些不服輸的表情。
接下來,在場的眾人也都紛紛介紹了自己,正教授實驗室的學生很多,別說三個新人,到現在就連程嶽都還沒認全呢。
主要大家還是一個埋頭做實驗的狀態,除了組會,平時也不多能遇見。
劉啟光繼續笑眯眯聽完大家的介紹,中途還幫那些不太擅長總結自己實驗課題的學生總結了一番。
總的來說,他對於自己的學生們,都還是比較滿意的。
大家介紹完之後,劉啟光拍了拍手,眼神掃過大家說道:“好了,都介紹完了,希望大家能夠給予新人足夠的支持和幫助,讓他們能夠快速融入咱們課題組,順利展開課題研究。你們三個呢,有什麽問題不要藏著掖著,實驗室裏見到人就問好了,如果他們都不會,再來找我。”
“康年春,你也把課表發我,我們約個時間看看給你安排什麽實驗比較好。”
“好的劉教授!”
劉啟光並沒有給薛紅霞安排什麽,眾人心裏也就大概有數了,薛紅霞應該是自帶課題進組的。
這很厲害了。
想到這裏,其他人不由對薛紅霞又多了一分佩服。程嶽也是,如果不是自己重生了,薛紅霞這種,也會是他仰望的存在。
劉啟光又接著說:“在正式開始組會之前呢,我有兩件好事想給大家宣布,一個是武清研的第一篇論文,已經要在下一期的《化學研究與應用》上發表了,希望武清研能夠再接再厲,繼續發表更多文章!”
說完他帶頭鼓起掌來。
武清研圓圓的小腦袋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了下去,一張娃娃臉紅撲撲地,有些激動也有些不好意思。
她忽然又扭頭看向程嶽,兩人對視了一眼,程嶽能感受到她先要表達感謝的意思。自己之前在她的實驗中,給了一些指導。
“另外一件事呢,”
劉啟光擺擺手,示意大家繼續聽,“崔齊和管兵的論文,也已經被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接收了,電子版已經可以在網上查到了,紙質版的期刊估計過兩個月就會出現在我們五樓的圖書館裏。”
“哇!”
高年級的學生們聽到之後,臉上都紛紛露出震驚又羨慕的神情。
剛加入沒多久的新人們反而沒什麽感受。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是漂亮國化學會創辦的期刊,在發表有機化學的論文期刊裏麵,也算得上是排得上名號的期刊了!”
劉啟光說著說著不由有些激動,“要知道,我們課題組能夠在這個期刊上麵發表文章,真的算一件大事了!”
程嶽剛開始是有些奇怪,不明白劉啟光為什麽如此激動,可再一想也就明白過來了。
在九十年代的國外期刊上麵,華國人的名字實屬不多見。
不過誰又能想到,二三十年後的各大國際期刊上,華國人的名字居然能占據半壁江山,發國外期刊早已不是一件罕見的事情了。
“能夠發在這麽好的期刊上,崔齊和管兵的努力功不可沒。他們兩個除了吃飯睡覺,其餘時間幾乎都用在科研上麵,甚至為了能多使用儀器,作息都是晝夜顛倒的,我覺得你們是我帶過的非常滿意的兩個學生!”
一番話說得梗脖子和大腦袋兩人甚至有些熱淚盈眶,兩人都是除了科研什麽都不在乎的人,平日裏也不修邊幅,從沒被人如此肯定過。
“不過你們還是要感謝孫玉月,如果不是她幫你們理清楚論文邏輯,你們還不知道要卡到什麽時候呢!”
“嗯嗯嗯!”
兩人猛點頭。
“除了孫玉月,你們更要好好謝謝程嶽,他的英文地道的程度甚至遠勝於我,如果不是他幫你們寫的這麽流暢的英文稿,早就不知道被拒幾迴了!”
崔齊和管兵點點頭,確實是。
程嶽對他們的幫助是決定性的。
九十年代,很多國外期刊的編輯都帶有一些傲慢和偏見,一看到明顯不是英語母語的稿件,就會很痛快的拒掉。
到了後來,一方麵歧視變少了一些,另一方麵華國人開始重視英語,水平突飛猛進,所以也成了各大英文期刊的常客。
“你們啊!”
劉啟光輕輕拍拍桌子,“可真是要好好感謝一下程嶽!”
“好的好的!謝謝程嶽學弟!”
看著這師生一唱一和,新來的三個人都有些懵。
這是怎麽一迴事?
怎麽感覺程嶽才是實驗室的大牛啊?
連劉啟光都承認英語水平不如他。
連這博三的論文,他一個大一的都能插一腳?
這大一的要逆天啊是怎麽的?
……
說完了這兩件事情,劉啟光擦掉頭上在十月中旬還在狂冒的汗水,他看了一眼牆上的掛鍾,發現居然已經八點半了,說道:“那程嶽,本科生晚上十點就要宵禁了,你先講吧,講完了早迴去,別再和時間賽跑了。”
程嶽心中感激,看來之前每次組會完的狂奔,劉教授還是能看見的。
不過也好,那樣的人,確實是不適合在實驗室裏麵。有時候,真的會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正想著,聽到劉啟光突然點名,他立馬端正了身體,先簡單介紹了一下:“大家好,我是程嶽,是一名大一新生,開學的時候入組,目前科研的方向總的來說是超分子化學中的分子傳感器。通俗一點就是利用熒光劑靈敏的熒光信號,來檢測弱化學鍵的形成與斷裂。正在做的這個實驗是用主客體包絡物對於不同氨基酸產生的不同光學信號,來鑒別區分二十種氨基酸。”
嗯?
其他人已經習慣了,但是新來的三個人都是齊齊有些驚訝地轉過來。
剛開始,他們觀察其他人,看著這個洋溢著青春氣息的十八歲帥哥,本以為是個傳統意義上的勤奮好學的三好學生,才會一上大學就進實驗組。也就是耍耍儀器,跑跑腿。
畢竟,大家都是這麽過來的。尤其是他們這些現在做出點成績的,能讀到博士的,之前在本科階段就早早已經開始接觸實驗室了。
可聽到程嶽介紹自己的研究的時候,三個人不由得愣住了。
啥意思?
他已經開始做實驗了?
而且做的還是……他們基本上沒有聽的太懂的實驗,這還是程嶽似乎是經過了一些簡化介紹。
什麽鬼?
三個人心中充滿了疑惑。
但是,看劉啟光的表情,麵帶慈祥又滿足的笑意,但是絲毫沒有說解釋一下的意思。
“我還在跟趙崢師兄合作另一個項目。”
程嶽還沒有介紹完,“是用嵌段共聚物p123和原矽酸四乙酯合成介孔二氧化矽微球,等到合成了孔徑和粒徑都非常均一的微球,再接著檢測微球承載不同類型化合物的能力。”
一般本科生介紹自己和博士生一起做實驗,都會說自己是被博士生帶著做什麽項目,而從程嶽口中說出的“合作”,在他條理分明介紹實驗內容的時候,顯得十分可信,完全不會讓人覺得他是“被帶領”的那一個。
那兩個新來的男生沒有想到這一點,但是心細的薛紅霞扣到了這些字眼。
表情更加驚訝。
程嶽把他們三個人的眼神和表情收入眼底,說實話,這點東西,以他的見識和經曆,完全沒有一丁點想要炫耀的想法和意思。但是他知道劉啟光點他,就是要讓他表現一下,好給新來的三個“樹一樹威”,畢竟,其實這一兩年來,劉啟光實驗室的情況,不光是其他實驗室的教授和講師,就連一些學生其實都開始有一些閑話。
程嶽順著劉啟光的心思,把他的目的達成後,笑著對那三位新來的學長學姐說道:“非常開心今天能認識各位學姐學長,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夠跟你們多多學習。”
雖說學姐學長這個稱唿非常的名正言順,可康年春和毛大聽到“多多學習”幾個字的時候,尤其是在知道對方已經開始自己搞實驗了,還是不由自主地有些心虛。
隻有薛紅霞,先是驚訝,驚奇,但是很快,臉上就露出一些不服輸的表情。
接下來,在場的眾人也都紛紛介紹了自己,正教授實驗室的學生很多,別說三個新人,到現在就連程嶽都還沒認全呢。
主要大家還是一個埋頭做實驗的狀態,除了組會,平時也不多能遇見。
劉啟光繼續笑眯眯聽完大家的介紹,中途還幫那些不太擅長總結自己實驗課題的學生總結了一番。
總的來說,他對於自己的學生們,都還是比較滿意的。
大家介紹完之後,劉啟光拍了拍手,眼神掃過大家說道:“好了,都介紹完了,希望大家能夠給予新人足夠的支持和幫助,讓他們能夠快速融入咱們課題組,順利展開課題研究。你們三個呢,有什麽問題不要藏著掖著,實驗室裏見到人就問好了,如果他們都不會,再來找我。”
“康年春,你也把課表發我,我們約個時間看看給你安排什麽實驗比較好。”
“好的劉教授!”
劉啟光並沒有給薛紅霞安排什麽,眾人心裏也就大概有數了,薛紅霞應該是自帶課題進組的。
這很厲害了。
想到這裏,其他人不由對薛紅霞又多了一分佩服。程嶽也是,如果不是自己重生了,薛紅霞這種,也會是他仰望的存在。
劉啟光又接著說:“在正式開始組會之前呢,我有兩件好事想給大家宣布,一個是武清研的第一篇論文,已經要在下一期的《化學研究與應用》上發表了,希望武清研能夠再接再厲,繼續發表更多文章!”
說完他帶頭鼓起掌來。
武清研圓圓的小腦袋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了下去,一張娃娃臉紅撲撲地,有些激動也有些不好意思。
她忽然又扭頭看向程嶽,兩人對視了一眼,程嶽能感受到她先要表達感謝的意思。自己之前在她的實驗中,給了一些指導。
“另外一件事呢,”
劉啟光擺擺手,示意大家繼續聽,“崔齊和管兵的論文,也已經被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接收了,電子版已經可以在網上查到了,紙質版的期刊估計過兩個月就會出現在我們五樓的圖書館裏。”
“哇!”
高年級的學生們聽到之後,臉上都紛紛露出震驚又羨慕的神情。
剛加入沒多久的新人們反而沒什麽感受。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是漂亮國化學會創辦的期刊,在發表有機化學的論文期刊裏麵,也算得上是排得上名號的期刊了!”
劉啟光說著說著不由有些激動,“要知道,我們課題組能夠在這個期刊上麵發表文章,真的算一件大事了!”
程嶽剛開始是有些奇怪,不明白劉啟光為什麽如此激動,可再一想也就明白過來了。
在九十年代的國外期刊上麵,華國人的名字實屬不多見。
不過誰又能想到,二三十年後的各大國際期刊上,華國人的名字居然能占據半壁江山,發國外期刊早已不是一件罕見的事情了。
“能夠發在這麽好的期刊上,崔齊和管兵的努力功不可沒。他們兩個除了吃飯睡覺,其餘時間幾乎都用在科研上麵,甚至為了能多使用儀器,作息都是晝夜顛倒的,我覺得你們是我帶過的非常滿意的兩個學生!”
一番話說得梗脖子和大腦袋兩人甚至有些熱淚盈眶,兩人都是除了科研什麽都不在乎的人,平日裏也不修邊幅,從沒被人如此肯定過。
“不過你們還是要感謝孫玉月,如果不是她幫你們理清楚論文邏輯,你們還不知道要卡到什麽時候呢!”
“嗯嗯嗯!”
兩人猛點頭。
“除了孫玉月,你們更要好好謝謝程嶽,他的英文地道的程度甚至遠勝於我,如果不是他幫你們寫的這麽流暢的英文稿,早就不知道被拒幾迴了!”
崔齊和管兵點點頭,確實是。
程嶽對他們的幫助是決定性的。
九十年代,很多國外期刊的編輯都帶有一些傲慢和偏見,一看到明顯不是英語母語的稿件,就會很痛快的拒掉。
到了後來,一方麵歧視變少了一些,另一方麵華國人開始重視英語,水平突飛猛進,所以也成了各大英文期刊的常客。
“你們啊!”
劉啟光輕輕拍拍桌子,“可真是要好好感謝一下程嶽!”
“好的好的!謝謝程嶽學弟!”
看著這師生一唱一和,新來的三個人都有些懵。
這是怎麽一迴事?
怎麽感覺程嶽才是實驗室的大牛啊?
連劉啟光都承認英語水平不如他。
連這博三的論文,他一個大一的都能插一腳?
這大一的要逆天啊是怎麽的?
……
說完了這兩件事情,劉啟光擦掉頭上在十月中旬還在狂冒的汗水,他看了一眼牆上的掛鍾,發現居然已經八點半了,說道:“那程嶽,本科生晚上十點就要宵禁了,你先講吧,講完了早迴去,別再和時間賽跑了。”
程嶽心中感激,看來之前每次組會完的狂奔,劉教授還是能看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