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孔聖得神石
穿越大明,開局親哥薨了 作者:清蒸鯧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月前,孔希文因一小事責罰一奴仆。
當日,此人在陰差陽錯之下,聽聞了孔希文與心腹的密謀。
該奴仆因先前之事,對孔希文懷恨在心,欲向孔府告發此事。
恰逢此時孔氏代理族長孔希宗外出,這孔希宗乃是共濟會另一大主教,地位更在孔希文之上,目前不但為孔府代理族長,更為共濟會代理會長。
該奴仆遂將此事告知孔府大管家,此人乃是共濟會核心成員,孔希宗的絕對心腹。大管家當機立斷準備第二日誅孔希文。
然而消息敗露,孔希文有所準備,並且奮起反擊。
頓時孔府大亂,死傷無數,更是有爆炸聲傳出。
此時孔希宗聞訊匆匆返迴,見狀準備動用阿爾法狗,但是孔希文不知用何法,導致阿爾法狗器靈錯亂,最後竟然發生大爆炸,整個孔府頓時陷入一片火海。
此時恰逢朝廷派去祭祀孔廟的欽差趕到,但為時已晚,孔府全府已葬身火海,無一幸免。
數日後,孔訥聞訊,悲傷過度而亡。北宗絕嗣。
陛下感念孔聖之功,多方尋訪孔聖後人,且駙馬梅殷上書言南宗北宗之事。
最終,經過數月探尋,在衢州一深山中,錦衣衛千戶賈竹濤尋得孔洙後人,名孔乙己。孔乙己獻上孔氏三聖物證明其乃孔氏嫡傳。
陛下聞訊大喜,封孔乙己為衍聖公。
孔乙己上書說出一個驚天大秘密。
這孔氏一直收集有各個時期的儒家經典原本。
流傳在世上的儒家經典多為奸人篡改,並獻上所有真跡。
同時曝出,孔氏宗族還有一最高機密:
一日,孔聖在魯國得一天降神石,孔聖發現可用神石推算天機,於是孔聖進行推算:
孔聖之後儒家將會有奸人當道,篡改儒家教義,蒙蔽天下人。
還會有宵小之人挑唆後世弟子,導致儒家分裂。
儒家要真正興盛,需要有得國正之聖君統領,並統一儒家後世各個流派。
而且孔聖還推算千年後孔府會因一場波及華夏的浩劫而分裂。之後整個孔府也會遭逢大劫,隻見一個“火”字出現在神石上。
孔聖繼續推算,發現孔府乃至華夏還有一線生機,當華夏徹底淪陷後的百年內,將會有一救世主降生,並建立一個新朝代。
但是此後這神石竟失去所有神異,如同普通石頭一般。
之後孔聖一直將神石隨身攜帶,一日孔聖做夢,夢中神石突然開口告訴孔聖,答案在南方。
因此才有孔聖周遊列國,不過此事孔聖並未告訴眾弟子,隻言要周遊列國。當孔聖至宋時,當夜神石突然發亮,出現一個“南”字;因此孔聖繼續向南至楚國,當夜神石又大亮,出現一個“東”字,此時該神石竟化為齏粉。因此孔聖隻知道此人將出生在商丘之南,負函(信陽)之東。
孔聖將這些事情都記錄在竹簡上,但是此事乃是孔氏第一機密,代代單傳,東漢末年孔融被曹操所殺,孔氏後人無從得知。
北宋末年,女真南下,華夏震動,當孔端友南渡前收拾細軟時,發現了孔聖所著竹簡。
因此這段故事才被孔氏後人再一次得知。
因孔聖竹簡記入此建立新朝代之聖君在南,才告誡南宗之人要留在南方,不得北返。
孔氏南宗因為這個秘密,才會拒絕忽必烈封爵,然孔洙暴斃,此秘密又失傳。
當賈竹濤尋得孔乙己後,孔乙己在收拾家藏時發現此物,不敢隱藏,遂上達天聽。
朱元璋突然饒有興趣的問道:“允熥,你是從何時開始準備此事的。”
“從那天俺說,會用報紙給祖父一個天大的驚喜就開始了。”
此時朱標也問道:“這孔乙己真是孔氏後人,這孔希文,孔希宗為何會配合你?”
朱允熥答道:“第一,這孔乙己確確實實是南宗孔氏後人,隻不過不是嫡支,原名孔老二,孩兒給他賜名孔乙己,那南宗孔府的三聖物也確確實實存在,史料上亦可考證。第二,這孔希文、孔希學確實是宋忠收買的,不過他們相互不知道而已。至於說這兩人為什麽會配合我,或者說連同那孔乙己,因為人心。”
朱元璋疑惑道:“人心?”
朱允熥詳細解釋道:
是的,人心,人的貪念、人的欲望、人的妒忌……,這些陰暗的力量隻要把他激發起來就會是股可怕的力量。
孔乙己身為南宗一員,論起來比那北宗血脈更近,真的會甘心嗎?當賈竹濤找到他,然後通過一段時間接觸後告訴他,隻要他乖乖聽話,不但可以讓他承襲南宗,更能讓他繼承整個孔氏,那麽他一個窮苦的南宗旁支還有其他想法?連整個南宗孔氏的嫡支都是他為了表忠心殺的。
那孔希文、孔希宗見孔訥年幼,又遠離曲阜,圖謀大宗之位,也是什麽都做的出來的。
當然這個陰謀詭計隻是小道,隻有在一些無奈的局麵下孫兒才會使用。不過這套東西去對付四周蠻夷倒是不錯,之後孫兒打算派錦衣衛入遼東。
朱元璋恍然大悟道:“所以你先是在報紙上刊印惠民之物,同時又都使用白話,就是要讓老百姓都讀得起報紙,讀的人多了,後麵等你寫故事的時候就會飛速傳播。然後你趁著孔訥離曲阜,弄出那個共濟會,是為了在孔府眾人心裏埋下一根刺,那孔府眾人相互間的信任也就蕩然無存,他們不知道實情,那麽看身邊的每個人都會覺得像是共濟會,也讓如同孔希文、孔希宗一樣的野心家借著此事看到了成為孔府大宗的希望。最後你再將那個不容易操控的孔家給滅了,然後換一個易於操控的孔家,甚至說之後你要是把這些發生在孔府的肮髒勾當曝光,那麽孔府的神聖性將一落千丈。”
朱允熥答道:“祖父,大體上就是這個樣子。”
隨後朱允熥翻迴第一頁紙,將那孔家改成了皇帝,將曲阜改成了京城。又問道:“祖父、爹爹,現在看這關係圖如何?”
朱標激動地說:“你是說讓皇家取代那孔家?”
“爹爹,俺們老家鳳陽是不是就在商丘之南,信陽之東?”
“乖孫,這事情做的妙啊,隻是那些儒生會接受嗎?”
“祖父,還是人心。孫兒說過,大部分讀書人隻是為了光宗耀祖,封妻蔭子。就如那蒙元南下,共赴國難的南宋讀書人有十分之一嗎?隻要有一些能夠讓他們自己說服自己的理由出現,他們會接受的。”
朱標若有所悟道:“所以後續你就會用報紙宣傳,給一些能讓他們自己說服自己的借口,等到差不多時候,你就會推出那個孔乙己。”
“爹爹明鑒。”
此時老朱將此事定性:“允熥,這事你去操辦。標兒,馬上老四迴來了,這次讓他帶著毛驤過去,外人俺信不過。”
朱標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一樣,問道:“允熥,俺知道你喜歡東說一句,西說一句,但是看似有點跑題的東西最後都是意有所指,你說的那個心學,應該就是你以後想推的國學吧。和俺說說看。”
朱允熥心裏暗想道:以前習慣了爾虞我詐的商場,養成了東一句西一句的習慣,俺爹現在也意識到了。不過朱允熥也不在意,他知道朱標和老朱還有馬皇後都是不會害他的。
“看來什麽事都瞞不過爹爹,不過孩兒知道這件事情不能有一絲馬虎。這件事孩兒還在籌劃,孩兒一個人也做不來,不過孩兒的核心思想是:心既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具體的孩兒弄好之後肯定會交由祖父和爹爹裁定。”
朱標一直默念著:心既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此時顯然已經忘記了周圍的事物。
倒是老朱問道:“你說一個人做不來,那你有什麽人選嗎?要不今年科舉你先選人。”
朱允熥說道:“祖父,孫兒今年也會去科舉,孫兒化名厲飛雨。祖父看著吧孫兒會考個會元、狀元迴來的。不過孫兒看上的幾個人不會參加科舉。”
隨即朱允熥也不再賣關子,直接說出了幾個名字:胡儼、黃淮、楊士奇。
最後想了想還是補充道:“今年的科舉名單俺也了解了個大概,蹇義有大才,練子寧尚且堪用。俺稍後讓宋忠把這五人的資料給您。”
老朱好奇的問道:“俺看你還在關注其他人,其中那解縉俺倒是有所耳聞,不過此人有傲氣,所以俺猜你還想磨練磨練他。那鐵鉉俺倒是看不出門道。”
“祖父,有些人少年得誌,有些人大器晚成,俺也隻是聽聞以後有點興趣,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老朱:“那好,俺知道你心裏有分寸。不過以後再有孔府這種事還是讓俺這個老頭子來做。”
朱允熥無所謂道:“凡是對大明有利的,俺都會去做,不會考慮那些個虛名,不過祖父放心,曲阜孔府有幾個嬰兒孩兒已經提前安排了。這南宗孔氏,不知情的人孫兒也沒有濫殺。那個孔乙己是利欲熏心之輩,後麵孫兒也會處理的,隻是現在他有用。”
老朱欣慰的說道:“好,俺知道你本心善良,像你祖母。平時宮裏的下人都不舍得罵重了,為了俺們大明,真是苦了你了。”
此時朱允熥不由得豪邁的說起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其實朱允熥心裏也明白,這樣做對孔氏也不算公平,但是想到孔氏南宗在正德年的騷操作,之後孔氏的林林總總,心裏也就略微好受了一些。隻是出於良知,他還是沒狠下心來,將他們斬盡殺絕。當然朱允熥也明白,在他這個位置,已經沒有什麽對與錯、黑與白了,該狠辣的時候絕對不能心慈手軟。
朱允熥突然說了一句:“凡是有利於俺們朱家的,凡是有利於俺們大明的。孫兒都會毫不猶豫的去做。”
聞言老朱欣慰的點了點頭。
這時朱標突然喊道:“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妙!”
朱元璋看向有點入魔的朱標,問道:“老大,你怎麽了。”
朱標無所顧忌的說道:“知行合一好!以前那朱熹誤我。”
這時候朱標對朱熹已經少了敬畏之心。
老朱倒也不太在意,儒家在他心中也就隻是一個統治工具而已。
朱標突然問朱允熥:“允熥,以後監國、治天下的時候,你要怎麽樣。”
朱允熥明白這是朱標要告誡他,這種陰謀詭計不能一直用,隨即答道:“以勢壓人,大勢在我。陰謀算計隻是些輔助手段而已。所以孫兒的故事最後共濟會算是徹底覆滅了,不然恐怕,以後會有別有用心之人,趁機興風作浪。”
朱元璋高興道:“好,明白這個道理就好,以勢壓人,說得好,一國之君當要堂堂正正。還有你不是開國之君,要注意名聲,這件事俺和你爹由著你,就是因為你躲在幕後,隻讓那李祺在前麵衝鋒陷陣。”
當日,此人在陰差陽錯之下,聽聞了孔希文與心腹的密謀。
該奴仆因先前之事,對孔希文懷恨在心,欲向孔府告發此事。
恰逢此時孔氏代理族長孔希宗外出,這孔希宗乃是共濟會另一大主教,地位更在孔希文之上,目前不但為孔府代理族長,更為共濟會代理會長。
該奴仆遂將此事告知孔府大管家,此人乃是共濟會核心成員,孔希宗的絕對心腹。大管家當機立斷準備第二日誅孔希文。
然而消息敗露,孔希文有所準備,並且奮起反擊。
頓時孔府大亂,死傷無數,更是有爆炸聲傳出。
此時孔希宗聞訊匆匆返迴,見狀準備動用阿爾法狗,但是孔希文不知用何法,導致阿爾法狗器靈錯亂,最後竟然發生大爆炸,整個孔府頓時陷入一片火海。
此時恰逢朝廷派去祭祀孔廟的欽差趕到,但為時已晚,孔府全府已葬身火海,無一幸免。
數日後,孔訥聞訊,悲傷過度而亡。北宗絕嗣。
陛下感念孔聖之功,多方尋訪孔聖後人,且駙馬梅殷上書言南宗北宗之事。
最終,經過數月探尋,在衢州一深山中,錦衣衛千戶賈竹濤尋得孔洙後人,名孔乙己。孔乙己獻上孔氏三聖物證明其乃孔氏嫡傳。
陛下聞訊大喜,封孔乙己為衍聖公。
孔乙己上書說出一個驚天大秘密。
這孔氏一直收集有各個時期的儒家經典原本。
流傳在世上的儒家經典多為奸人篡改,並獻上所有真跡。
同時曝出,孔氏宗族還有一最高機密:
一日,孔聖在魯國得一天降神石,孔聖發現可用神石推算天機,於是孔聖進行推算:
孔聖之後儒家將會有奸人當道,篡改儒家教義,蒙蔽天下人。
還會有宵小之人挑唆後世弟子,導致儒家分裂。
儒家要真正興盛,需要有得國正之聖君統領,並統一儒家後世各個流派。
而且孔聖還推算千年後孔府會因一場波及華夏的浩劫而分裂。之後整個孔府也會遭逢大劫,隻見一個“火”字出現在神石上。
孔聖繼續推算,發現孔府乃至華夏還有一線生機,當華夏徹底淪陷後的百年內,將會有一救世主降生,並建立一個新朝代。
但是此後這神石竟失去所有神異,如同普通石頭一般。
之後孔聖一直將神石隨身攜帶,一日孔聖做夢,夢中神石突然開口告訴孔聖,答案在南方。
因此才有孔聖周遊列國,不過此事孔聖並未告訴眾弟子,隻言要周遊列國。當孔聖至宋時,當夜神石突然發亮,出現一個“南”字;因此孔聖繼續向南至楚國,當夜神石又大亮,出現一個“東”字,此時該神石竟化為齏粉。因此孔聖隻知道此人將出生在商丘之南,負函(信陽)之東。
孔聖將這些事情都記錄在竹簡上,但是此事乃是孔氏第一機密,代代單傳,東漢末年孔融被曹操所殺,孔氏後人無從得知。
北宋末年,女真南下,華夏震動,當孔端友南渡前收拾細軟時,發現了孔聖所著竹簡。
因此這段故事才被孔氏後人再一次得知。
因孔聖竹簡記入此建立新朝代之聖君在南,才告誡南宗之人要留在南方,不得北返。
孔氏南宗因為這個秘密,才會拒絕忽必烈封爵,然孔洙暴斃,此秘密又失傳。
當賈竹濤尋得孔乙己後,孔乙己在收拾家藏時發現此物,不敢隱藏,遂上達天聽。
朱元璋突然饒有興趣的問道:“允熥,你是從何時開始準備此事的。”
“從那天俺說,會用報紙給祖父一個天大的驚喜就開始了。”
此時朱標也問道:“這孔乙己真是孔氏後人,這孔希文,孔希宗為何會配合你?”
朱允熥答道:“第一,這孔乙己確確實實是南宗孔氏後人,隻不過不是嫡支,原名孔老二,孩兒給他賜名孔乙己,那南宗孔府的三聖物也確確實實存在,史料上亦可考證。第二,這孔希文、孔希學確實是宋忠收買的,不過他們相互不知道而已。至於說這兩人為什麽會配合我,或者說連同那孔乙己,因為人心。”
朱元璋疑惑道:“人心?”
朱允熥詳細解釋道:
是的,人心,人的貪念、人的欲望、人的妒忌……,這些陰暗的力量隻要把他激發起來就會是股可怕的力量。
孔乙己身為南宗一員,論起來比那北宗血脈更近,真的會甘心嗎?當賈竹濤找到他,然後通過一段時間接觸後告訴他,隻要他乖乖聽話,不但可以讓他承襲南宗,更能讓他繼承整個孔氏,那麽他一個窮苦的南宗旁支還有其他想法?連整個南宗孔氏的嫡支都是他為了表忠心殺的。
那孔希文、孔希宗見孔訥年幼,又遠離曲阜,圖謀大宗之位,也是什麽都做的出來的。
當然這個陰謀詭計隻是小道,隻有在一些無奈的局麵下孫兒才會使用。不過這套東西去對付四周蠻夷倒是不錯,之後孫兒打算派錦衣衛入遼東。
朱元璋恍然大悟道:“所以你先是在報紙上刊印惠民之物,同時又都使用白話,就是要讓老百姓都讀得起報紙,讀的人多了,後麵等你寫故事的時候就會飛速傳播。然後你趁著孔訥離曲阜,弄出那個共濟會,是為了在孔府眾人心裏埋下一根刺,那孔府眾人相互間的信任也就蕩然無存,他們不知道實情,那麽看身邊的每個人都會覺得像是共濟會,也讓如同孔希文、孔希宗一樣的野心家借著此事看到了成為孔府大宗的希望。最後你再將那個不容易操控的孔家給滅了,然後換一個易於操控的孔家,甚至說之後你要是把這些發生在孔府的肮髒勾當曝光,那麽孔府的神聖性將一落千丈。”
朱允熥答道:“祖父,大體上就是這個樣子。”
隨後朱允熥翻迴第一頁紙,將那孔家改成了皇帝,將曲阜改成了京城。又問道:“祖父、爹爹,現在看這關係圖如何?”
朱標激動地說:“你是說讓皇家取代那孔家?”
“爹爹,俺們老家鳳陽是不是就在商丘之南,信陽之東?”
“乖孫,這事情做的妙啊,隻是那些儒生會接受嗎?”
“祖父,還是人心。孫兒說過,大部分讀書人隻是為了光宗耀祖,封妻蔭子。就如那蒙元南下,共赴國難的南宋讀書人有十分之一嗎?隻要有一些能夠讓他們自己說服自己的理由出現,他們會接受的。”
朱標若有所悟道:“所以後續你就會用報紙宣傳,給一些能讓他們自己說服自己的借口,等到差不多時候,你就會推出那個孔乙己。”
“爹爹明鑒。”
此時老朱將此事定性:“允熥,這事你去操辦。標兒,馬上老四迴來了,這次讓他帶著毛驤過去,外人俺信不過。”
朱標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一樣,問道:“允熥,俺知道你喜歡東說一句,西說一句,但是看似有點跑題的東西最後都是意有所指,你說的那個心學,應該就是你以後想推的國學吧。和俺說說看。”
朱允熥心裏暗想道:以前習慣了爾虞我詐的商場,養成了東一句西一句的習慣,俺爹現在也意識到了。不過朱允熥也不在意,他知道朱標和老朱還有馬皇後都是不會害他的。
“看來什麽事都瞞不過爹爹,不過孩兒知道這件事情不能有一絲馬虎。這件事孩兒還在籌劃,孩兒一個人也做不來,不過孩兒的核心思想是:心既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具體的孩兒弄好之後肯定會交由祖父和爹爹裁定。”
朱標一直默念著:心既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此時顯然已經忘記了周圍的事物。
倒是老朱問道:“你說一個人做不來,那你有什麽人選嗎?要不今年科舉你先選人。”
朱允熥說道:“祖父,孫兒今年也會去科舉,孫兒化名厲飛雨。祖父看著吧孫兒會考個會元、狀元迴來的。不過孫兒看上的幾個人不會參加科舉。”
隨即朱允熥也不再賣關子,直接說出了幾個名字:胡儼、黃淮、楊士奇。
最後想了想還是補充道:“今年的科舉名單俺也了解了個大概,蹇義有大才,練子寧尚且堪用。俺稍後讓宋忠把這五人的資料給您。”
老朱好奇的問道:“俺看你還在關注其他人,其中那解縉俺倒是有所耳聞,不過此人有傲氣,所以俺猜你還想磨練磨練他。那鐵鉉俺倒是看不出門道。”
“祖父,有些人少年得誌,有些人大器晚成,俺也隻是聽聞以後有點興趣,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老朱:“那好,俺知道你心裏有分寸。不過以後再有孔府這種事還是讓俺這個老頭子來做。”
朱允熥無所謂道:“凡是對大明有利的,俺都會去做,不會考慮那些個虛名,不過祖父放心,曲阜孔府有幾個嬰兒孩兒已經提前安排了。這南宗孔氏,不知情的人孫兒也沒有濫殺。那個孔乙己是利欲熏心之輩,後麵孫兒也會處理的,隻是現在他有用。”
老朱欣慰的說道:“好,俺知道你本心善良,像你祖母。平時宮裏的下人都不舍得罵重了,為了俺們大明,真是苦了你了。”
此時朱允熥不由得豪邁的說起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其實朱允熥心裏也明白,這樣做對孔氏也不算公平,但是想到孔氏南宗在正德年的騷操作,之後孔氏的林林總總,心裏也就略微好受了一些。隻是出於良知,他還是沒狠下心來,將他們斬盡殺絕。當然朱允熥也明白,在他這個位置,已經沒有什麽對與錯、黑與白了,該狠辣的時候絕對不能心慈手軟。
朱允熥突然說了一句:“凡是有利於俺們朱家的,凡是有利於俺們大明的。孫兒都會毫不猶豫的去做。”
聞言老朱欣慰的點了點頭。
這時朱標突然喊道:“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妙!”
朱元璋看向有點入魔的朱標,問道:“老大,你怎麽了。”
朱標無所顧忌的說道:“知行合一好!以前那朱熹誤我。”
這時候朱標對朱熹已經少了敬畏之心。
老朱倒也不太在意,儒家在他心中也就隻是一個統治工具而已。
朱標突然問朱允熥:“允熥,以後監國、治天下的時候,你要怎麽樣。”
朱允熥明白這是朱標要告誡他,這種陰謀詭計不能一直用,隨即答道:“以勢壓人,大勢在我。陰謀算計隻是些輔助手段而已。所以孫兒的故事最後共濟會算是徹底覆滅了,不然恐怕,以後會有別有用心之人,趁機興風作浪。”
朱元璋高興道:“好,明白這個道理就好,以勢壓人,說得好,一國之君當要堂堂正正。還有你不是開國之君,要注意名聲,這件事俺和你爹由著你,就是因為你躲在幕後,隻讓那李祺在前麵衝鋒陷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