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大道爭鋒:一萬年來誰著史 作者:拔劍少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低調返迴龍淵大澤後,程振隻是去巡樞島拜見了師尊李庚陽,師徒言談半日後,程振便繼續閉關修行。
自小魔穴再入道境後,程振自然而然就破了殼關。此後運轉丹煞圓融如意,幾乎與心神無甚隔閡了。
對於氣道化丹修士而言,過了殼關丹煞運轉如意後,許多術法神通才算真正顯出威能來,修士實力也會有個大提升。越是修行厲害的神通,在這一步的提升越是顯著。
越是厲害的神通,施展的門檻就越高。修士未破殼關,丹煞運轉不能隨心,很多手段便施展不出,即便學會了厲害神通,使出來也少了精妙變化。
比如程振所學的《九嶽清音》,未破殼關的修士施展,威力也很大,但施法的痕跡就比較明顯,臨戰時神通變化也會有破綻,容易為對手察覺。
待修士破了殼關,即便不考慮丹煞增長的增益,單是丹煞運轉如意便能將神通威能提升一大截。
當然,這是對於門中氣道修士而言。對於程振來說,他已經脫出前人窠臼,走出了獨屬自己的法道。《九嶽清音》在他手裏與旁人不同,即便初入化丹,這門神通在他用來也不是他人可比。對於程振來說,《九嶽清音》的威力主要取決於自身法道修為。
相應的,程振氣道突破殼關帶來的增益也就沒有其他同輩來的那麽大了。
當然,即便突破效果沒有想象中那麽大,程振也不會忽略氣道修行。他迴到宗門就閉關,除了不想引起太多關注外,更主要也是要盡快熟悉殼關後的變化,調整自身狀態。
程振這般低調迴來,確實沒有引起多少關注。他入得化丹之境時日尚短,本來就沒有多少人會覺得他會在此次大比有所作為。離開宗門幾年,此前丹成一品的造成的影響也不會被人一直提起。
不過,少有人關注卻不代表無人關注。
龍淵大澤西北,有一島陸名為銘源島,此島方圓三百裏,地脈穩固,乃是門中福地之一。如今是門中十大弟子中曹逸峰的修行之地。
銘源島地脈以金為主,是以島中草木稀疏。但經過前人上千年的開發改造,島上宮觀成群,依托法陣也栽種諸多靈植,是以島上並不顯得荒涼。
島上主府中,曹逸峰結束修行後,正拿過弟子呈來的文冊觀看。
作為門中十大弟子,曹逸峰權位極高,以他為核心也算一個不小的勢力。他是典型的師徒法脈傳承,大多時間也在苦修。對於府中事務,大多交由門人打理,他多是在修煉之餘才會聽取弟子匯報。
曹逸峰翻閱著文冊,掠過府中大小事宜,重點觀看弟子收集的門中最近一段時日的情況。當瀏覽到其中一條時,停頓了一陣,然後合上手中文冊,敲響了一旁的玉磬。
“師尊有何吩咐?”
很快殿外就有弟子前來拜見。其人跟隨曹逸峰日久,其修為也是化丹修為,府中事務大多由他打理。
曹逸峰將文冊遞過去道:“你將此人近來動向仔細道來。”
弟子見是自己搜集的關於程振的動向,思索片刻,便將自己所知一一道來。
曹逸峰不發一言,靜靜聽完,洞府再度安靜。
最後還是弟子忍不住問道:“師尊,可需弟子再去探聽一下此人虛實?”
曹逸峰想了想,說道:“如常便可,且再觀察一段時日。”
他如今還拿不準那人是否會入局,打算再觀望一陣。
作為十大弟子,時刻被下麵的人盯著,他有自信但也不會忽視潛在的威脅。
早在多年前,曹逸峰便有意收集同門翹楚的情報,尤其是那幾位對自己有威脅的。程振本來沒被他列在最有威脅的那一批。
丹成一品固然讓人側目,但程振畢竟成丹時日尚短,還差了不少火候。丹品越高,殼關越難,在曹逸峰想來,程振能在下一次大比前突破殼關就不錯了。再算上把神通法術修上來的時間,就不知道何時了。
他也是知曉程振在玄光時便練成了《九嶽清音》,不用從頭修煉神通,卻也不認為這有什麽。能成十大弟子的,哪個不是身具十二神通?他本人便精修《九嶽清音》,還比程振多了百多年火候。
本來他聽聞程振早些年便外出遊曆去了,便更少關注此人了。但今日突然知道其已經悄然返迴宗門,心中卻是生出一種淡淡的危機感。
到了他這種境界,對於自身生出的感應是很敏感的,是以才叫來弟子仔細詢問一番。
待弟子走後,他仔細推敲,反倒是愈發覺得此人或許是個威脅。這種感覺沒什麽根據,他所知的程振的情報也沒有什麽反常之處,但心中就是生出了這種感覺。
“難道丹成一品就這麽厲害?能夠無視兩層境界兩百年修為不成?”
曹逸峰心中不免生出這個疑問,但須臾便被他斬滅。
“若真能走到我麵前,倒要見識一番丹成一品究竟如何。倒要看看,同樣的神通,到底孰強孰弱!”
……
或是冥冥之中自有感應,差不多的時間,程振也正好在看門中十大弟子的情報,其中正有曹逸峰。
“此人修的當也是《寶金雲籙》,也修成了《九嶽清音》,倒是個不錯的選擇。但這也隻是明麵上的,不知此人是否還兼修了其他功法。”
程振能夠看到的也隻是這些同門此前顯露出來的東西,他也知道,對於這些修行數百年的翹楚,多半還有手段沒有顯露。別的不說,單說功法,門中天才修士到了化丹後,許多都會開始嚐試兼修其他法門。
一般而言,化丹以前,修士大多隻修一法,因為此時修士壽元有限,道行不足,須專心一道。待修行高深時,便可兼修他法,觸類旁通。大多修士會在元嬰時考慮兼修,此前隻會初步涉獵。而一些天才修士,則會在化丹時便兼修雙法,往往都能煉到高深境界。
如門中十大弟子級別的弟子,皆是天才中的天才,但又為了打磨根基,會在化丹境界停留數百年。有些修士便會利用這段時日再兼修他法,為將來準備,也為自己保留一張底牌。
程振要與這些同門爭鋒,便不能隻看他們表麵上展露的實力,須料敵以寬。不光要考慮他們可能會兼修他法,還要考慮其可能會的秘術乃至法寶。要知道,十大弟子級別的爭鬥,限製便沒有以往那麽大了,真器級別的秘寶也是允許的!
……
自小魔穴再入道境後,程振自然而然就破了殼關。此後運轉丹煞圓融如意,幾乎與心神無甚隔閡了。
對於氣道化丹修士而言,過了殼關丹煞運轉如意後,許多術法神通才算真正顯出威能來,修士實力也會有個大提升。越是修行厲害的神通,在這一步的提升越是顯著。
越是厲害的神通,施展的門檻就越高。修士未破殼關,丹煞運轉不能隨心,很多手段便施展不出,即便學會了厲害神通,使出來也少了精妙變化。
比如程振所學的《九嶽清音》,未破殼關的修士施展,威力也很大,但施法的痕跡就比較明顯,臨戰時神通變化也會有破綻,容易為對手察覺。
待修士破了殼關,即便不考慮丹煞增長的增益,單是丹煞運轉如意便能將神通威能提升一大截。
當然,這是對於門中氣道修士而言。對於程振來說,他已經脫出前人窠臼,走出了獨屬自己的法道。《九嶽清音》在他手裏與旁人不同,即便初入化丹,這門神通在他用來也不是他人可比。對於程振來說,《九嶽清音》的威力主要取決於自身法道修為。
相應的,程振氣道突破殼關帶來的增益也就沒有其他同輩來的那麽大了。
當然,即便突破效果沒有想象中那麽大,程振也不會忽略氣道修行。他迴到宗門就閉關,除了不想引起太多關注外,更主要也是要盡快熟悉殼關後的變化,調整自身狀態。
程振這般低調迴來,確實沒有引起多少關注。他入得化丹之境時日尚短,本來就沒有多少人會覺得他會在此次大比有所作為。離開宗門幾年,此前丹成一品的造成的影響也不會被人一直提起。
不過,少有人關注卻不代表無人關注。
龍淵大澤西北,有一島陸名為銘源島,此島方圓三百裏,地脈穩固,乃是門中福地之一。如今是門中十大弟子中曹逸峰的修行之地。
銘源島地脈以金為主,是以島中草木稀疏。但經過前人上千年的開發改造,島上宮觀成群,依托法陣也栽種諸多靈植,是以島上並不顯得荒涼。
島上主府中,曹逸峰結束修行後,正拿過弟子呈來的文冊觀看。
作為門中十大弟子,曹逸峰權位極高,以他為核心也算一個不小的勢力。他是典型的師徒法脈傳承,大多時間也在苦修。對於府中事務,大多交由門人打理,他多是在修煉之餘才會聽取弟子匯報。
曹逸峰翻閱著文冊,掠過府中大小事宜,重點觀看弟子收集的門中最近一段時日的情況。當瀏覽到其中一條時,停頓了一陣,然後合上手中文冊,敲響了一旁的玉磬。
“師尊有何吩咐?”
很快殿外就有弟子前來拜見。其人跟隨曹逸峰日久,其修為也是化丹修為,府中事務大多由他打理。
曹逸峰將文冊遞過去道:“你將此人近來動向仔細道來。”
弟子見是自己搜集的關於程振的動向,思索片刻,便將自己所知一一道來。
曹逸峰不發一言,靜靜聽完,洞府再度安靜。
最後還是弟子忍不住問道:“師尊,可需弟子再去探聽一下此人虛實?”
曹逸峰想了想,說道:“如常便可,且再觀察一段時日。”
他如今還拿不準那人是否會入局,打算再觀望一陣。
作為十大弟子,時刻被下麵的人盯著,他有自信但也不會忽視潛在的威脅。
早在多年前,曹逸峰便有意收集同門翹楚的情報,尤其是那幾位對自己有威脅的。程振本來沒被他列在最有威脅的那一批。
丹成一品固然讓人側目,但程振畢竟成丹時日尚短,還差了不少火候。丹品越高,殼關越難,在曹逸峰想來,程振能在下一次大比前突破殼關就不錯了。再算上把神通法術修上來的時間,就不知道何時了。
他也是知曉程振在玄光時便練成了《九嶽清音》,不用從頭修煉神通,卻也不認為這有什麽。能成十大弟子的,哪個不是身具十二神通?他本人便精修《九嶽清音》,還比程振多了百多年火候。
本來他聽聞程振早些年便外出遊曆去了,便更少關注此人了。但今日突然知道其已經悄然返迴宗門,心中卻是生出一種淡淡的危機感。
到了他這種境界,對於自身生出的感應是很敏感的,是以才叫來弟子仔細詢問一番。
待弟子走後,他仔細推敲,反倒是愈發覺得此人或許是個威脅。這種感覺沒什麽根據,他所知的程振的情報也沒有什麽反常之處,但心中就是生出了這種感覺。
“難道丹成一品就這麽厲害?能夠無視兩層境界兩百年修為不成?”
曹逸峰心中不免生出這個疑問,但須臾便被他斬滅。
“若真能走到我麵前,倒要見識一番丹成一品究竟如何。倒要看看,同樣的神通,到底孰強孰弱!”
……
或是冥冥之中自有感應,差不多的時間,程振也正好在看門中十大弟子的情報,其中正有曹逸峰。
“此人修的當也是《寶金雲籙》,也修成了《九嶽清音》,倒是個不錯的選擇。但這也隻是明麵上的,不知此人是否還兼修了其他功法。”
程振能夠看到的也隻是這些同門此前顯露出來的東西,他也知道,對於這些修行數百年的翹楚,多半還有手段沒有顯露。別的不說,單說功法,門中天才修士到了化丹後,許多都會開始嚐試兼修其他法門。
一般而言,化丹以前,修士大多隻修一法,因為此時修士壽元有限,道行不足,須專心一道。待修行高深時,便可兼修他法,觸類旁通。大多修士會在元嬰時考慮兼修,此前隻會初步涉獵。而一些天才修士,則會在化丹時便兼修雙法,往往都能煉到高深境界。
如門中十大弟子級別的弟子,皆是天才中的天才,但又為了打磨根基,會在化丹境界停留數百年。有些修士便會利用這段時日再兼修他法,為將來準備,也為自己保留一張底牌。
程振要與這些同門爭鋒,便不能隻看他們表麵上展露的實力,須料敵以寬。不光要考慮他們可能會兼修他法,還要考慮其可能會的秘術乃至法寶。要知道,十大弟子級別的爭鬥,限製便沒有以往那麽大了,真器級別的秘寶也是允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