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舊事
大道爭鋒:一萬年來誰著史 作者:拔劍少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還沒迴到宗門,程振便從恆遠那裏得到了一個不算好的消息。這也多少讓他因結丹成功而飛揚的心態冷靜了下來。
現在想想,先前所想確實有些太過想當然了。自己丹成一品又怎樣?難道能把其他人態度全變成友善了?
說不得,自己迴去後,很多原來中立關係的人都會變成敵對都是有可能的。
修行從來不是一味清修,還要和其他人爭的。修行資源、上進途徑就那麽多,你得了其他人就沒了。而當程振修為突破後,當他有了爭的資格後,自然就會成為許多人的對手。
此前所想的實在是有些有些太好了,現在迴味,當時自己還沉浸在境界突破的喜悅中了,這種心態之下很自然就會將事情往好的方向去想。而可能會遇到的危機與困難,下意識就會被忽略掉。
這也不是說程振已經走火入魔心態失衡了,隻是暫時的心境波動罷了。即便沒有恆遠那番話,程振過個幾天,心境沉澱後也很快能夠醒悟。
“修士突破後一般都會閉關一段時日,果然是有道理的。這不光是要調整身體狀態,更重要的是調整心境。”
程振心中再度自省一番,然後決定這幾日暫時不做什麽謀劃,更不做什麽決定,一切都等閉關幾日再說。
修士也是人,未至聖賢,難有人真個做到心如止水。因為各種事情心態發生變化,也是正常現象。隻要修士能夠及時醒悟,及時調整,這種事情便不會是問題,反倒是有益的。
與恆遠對坐一陣後,兩人話了便分開各自打坐行功去了。
龍牙飛舟速度不慢,程振以化丹修為驅使,月餘便迴到了溟滄山門龍淵大澤。
值得一提的是,這還是程振有意繞了一段路的緣故,否則還能更快一些。沒辦法,此時北邊還有不少妖族盤踞,龍淵大澤東邊也還有不少勢力,並非由溟滄派獨占。
那些大澤以東的勢力,或為玄門,或是左道,雖不一定攔截程振,但以溟滄派獨占龍淵大澤的態度,雙方早晚要有衝突,這是不爭的事實。
溟滄弟子往東去,若無必要也不會直接在那些勢力山門附近飛遁。
程振向南繞了一段,沿著蒼梧山脈飛行。期間,他也以望氣術探視,能見大澤之東靈機勃發,氤氳之氣蒸騰而上,幾乎遮蔽天光。這番氣象,雖還比不了溟滄山門,但也比程振去過的浮玉大澤強了不少。
“無怪宗門數千年來一直在向西進取,如此靈穴怎肯與他人分享?”
程振在宗門時也未覺得如何,在外遊曆多年再度返迴龍淵大澤,再一查看天地氣機,便再度為龍淵大澤之靈機所撼。
卻說,數千載之前,龍淵大澤之地本無靈穴,在東華上並不太出奇。似這等地方,九洲之上不知多少。
直至溟滄派祖師太冥真人自天外而來,看中此地後以大神通大法力借北冥洲靈機點化靈穴,才使得此地一躍成為九洲最頂級的幾處靈穴之一。
太冥祖師點化靈穴自然是留給自家弟子的,隻是不知何種原因,祖師在龍淵大澤立派後不足百年便返迴天外。
作為太冥祖師親傳弟子的三代掌門修行日淺,其餘人更不用說。那時,九洲方才經曆人妖大戰,大局未定,各方角力還未停歇。那時的溟滄派,全靠祖師身邊道童出身的二代掌門一力維持,才得以存續。
當時溟滄派可沒有如今的氣象,可以說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靠著太冥祖師餘威,門派將將能自保,根本無力掌控整個龍淵大澤。
這就給了諸多勢力可趁之機,不少西洲修士便看中了這新生靈穴。礙於太冥祖師威勢,屠門滅派的事他們不敢做,但借著同道名義來分一杯羹的膽子還是有的。
那時門派實力不足,偏偏妖族殘餘也趁機入侵龍淵大澤,迫於形勢,二代掌門也隻能默認那些門派在此暫住,共抗妖族。
不過老話說得好,弱則共同開發,強則自古以來。經曆數千年發展,溟滄派終於躋身九洲之顛,自然要收迴自古以來的領地。
當代掌門繼任以來,勵精圖治,一直在向東向北開拓。曾經盤踞大澤大半的妖族如今不過苟延殘喘。待將妖族全部趕出龍淵大澤,溟滄派就要對東邊這群鄰居下手。
程振之所以關注東方這些門派,主要是想到了當年伐妖之事。那時,他為了揚名,入蕭容麾下伐妖。而蕭容借伐妖得勝之勢,直接被蕭氏推舉為十大弟子。
如今程振也要一爭那十大弟子,便自然想到這件事,感覺當年之事或許有可以借鑒之處。
想得更遠一點,自己今後數百年的時間,估計也免不了卷入宗門東進的戰爭之中。這樣一來,迴到宗門後就又多了一件事,那就是收集東邊妖族和門派的情報。
他為明氣時,需要計劃的不過數年之事。為玄光時,為求結丹則需計較數十年內的事宜。如今已經化丹,壽元六百有餘,將來成就元嬰更是千載往上。如此便不得不則計之深遠,需要考慮將來數百年可能遭遇之事。
好在,他如今身份不同,能夠調用的資源也不同,並不需要他事無巨細全都思慮。當年他還要自己招攬同輩,培植羽翼。如今,隻要他有需要,自然會有人會來助力。
而程振需要做的,其實還是和以前差不多。隻消他一直保持銳意進取的態勢,展現自己的天資,便不需要太過考慮諸多瑣事。
……
現在想想,先前所想確實有些太過想當然了。自己丹成一品又怎樣?難道能把其他人態度全變成友善了?
說不得,自己迴去後,很多原來中立關係的人都會變成敵對都是有可能的。
修行從來不是一味清修,還要和其他人爭的。修行資源、上進途徑就那麽多,你得了其他人就沒了。而當程振修為突破後,當他有了爭的資格後,自然就會成為許多人的對手。
此前所想的實在是有些有些太好了,現在迴味,當時自己還沉浸在境界突破的喜悅中了,這種心態之下很自然就會將事情往好的方向去想。而可能會遇到的危機與困難,下意識就會被忽略掉。
這也不是說程振已經走火入魔心態失衡了,隻是暫時的心境波動罷了。即便沒有恆遠那番話,程振過個幾天,心境沉澱後也很快能夠醒悟。
“修士突破後一般都會閉關一段時日,果然是有道理的。這不光是要調整身體狀態,更重要的是調整心境。”
程振心中再度自省一番,然後決定這幾日暫時不做什麽謀劃,更不做什麽決定,一切都等閉關幾日再說。
修士也是人,未至聖賢,難有人真個做到心如止水。因為各種事情心態發生變化,也是正常現象。隻要修士能夠及時醒悟,及時調整,這種事情便不會是問題,反倒是有益的。
與恆遠對坐一陣後,兩人話了便分開各自打坐行功去了。
龍牙飛舟速度不慢,程振以化丹修為驅使,月餘便迴到了溟滄山門龍淵大澤。
值得一提的是,這還是程振有意繞了一段路的緣故,否則還能更快一些。沒辦法,此時北邊還有不少妖族盤踞,龍淵大澤東邊也還有不少勢力,並非由溟滄派獨占。
那些大澤以東的勢力,或為玄門,或是左道,雖不一定攔截程振,但以溟滄派獨占龍淵大澤的態度,雙方早晚要有衝突,這是不爭的事實。
溟滄弟子往東去,若無必要也不會直接在那些勢力山門附近飛遁。
程振向南繞了一段,沿著蒼梧山脈飛行。期間,他也以望氣術探視,能見大澤之東靈機勃發,氤氳之氣蒸騰而上,幾乎遮蔽天光。這番氣象,雖還比不了溟滄山門,但也比程振去過的浮玉大澤強了不少。
“無怪宗門數千年來一直在向西進取,如此靈穴怎肯與他人分享?”
程振在宗門時也未覺得如何,在外遊曆多年再度返迴龍淵大澤,再一查看天地氣機,便再度為龍淵大澤之靈機所撼。
卻說,數千載之前,龍淵大澤之地本無靈穴,在東華上並不太出奇。似這等地方,九洲之上不知多少。
直至溟滄派祖師太冥真人自天外而來,看中此地後以大神通大法力借北冥洲靈機點化靈穴,才使得此地一躍成為九洲最頂級的幾處靈穴之一。
太冥祖師點化靈穴自然是留給自家弟子的,隻是不知何種原因,祖師在龍淵大澤立派後不足百年便返迴天外。
作為太冥祖師親傳弟子的三代掌門修行日淺,其餘人更不用說。那時,九洲方才經曆人妖大戰,大局未定,各方角力還未停歇。那時的溟滄派,全靠祖師身邊道童出身的二代掌門一力維持,才得以存續。
當時溟滄派可沒有如今的氣象,可以說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靠著太冥祖師餘威,門派將將能自保,根本無力掌控整個龍淵大澤。
這就給了諸多勢力可趁之機,不少西洲修士便看中了這新生靈穴。礙於太冥祖師威勢,屠門滅派的事他們不敢做,但借著同道名義來分一杯羹的膽子還是有的。
那時門派實力不足,偏偏妖族殘餘也趁機入侵龍淵大澤,迫於形勢,二代掌門也隻能默認那些門派在此暫住,共抗妖族。
不過老話說得好,弱則共同開發,強則自古以來。經曆數千年發展,溟滄派終於躋身九洲之顛,自然要收迴自古以來的領地。
當代掌門繼任以來,勵精圖治,一直在向東向北開拓。曾經盤踞大澤大半的妖族如今不過苟延殘喘。待將妖族全部趕出龍淵大澤,溟滄派就要對東邊這群鄰居下手。
程振之所以關注東方這些門派,主要是想到了當年伐妖之事。那時,他為了揚名,入蕭容麾下伐妖。而蕭容借伐妖得勝之勢,直接被蕭氏推舉為十大弟子。
如今程振也要一爭那十大弟子,便自然想到這件事,感覺當年之事或許有可以借鑒之處。
想得更遠一點,自己今後數百年的時間,估計也免不了卷入宗門東進的戰爭之中。這樣一來,迴到宗門後就又多了一件事,那就是收集東邊妖族和門派的情報。
他為明氣時,需要計劃的不過數年之事。為玄光時,為求結丹則需計較數十年內的事宜。如今已經化丹,壽元六百有餘,將來成就元嬰更是千載往上。如此便不得不則計之深遠,需要考慮將來數百年可能遭遇之事。
好在,他如今身份不同,能夠調用的資源也不同,並不需要他事無巨細全都思慮。當年他還要自己招攬同輩,培植羽翼。如今,隻要他有需要,自然會有人會來助力。
而程振需要做的,其實還是和以前差不多。隻消他一直保持銳意進取的態勢,展現自己的天資,便不需要太過考慮諸多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