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震驚的飯店前廳經理
重生六零:開局撿個奶娃子 作者:無言先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飯店的外觀古樸典雅,招牌雖有些陳舊,但卻透著一股濃濃的曆史底蘊。
走進飯店,店內的裝修風格充滿了老滬洲的韻味,木質的桌椅擺放整齊,牆壁上掛著一些老滬洲的照片和名人字畫,仿佛在訴說著飯店的輝煌過往。
與普通國營飯店不同的是,當大丫一行人走進飯店的時候,店內的服務員立刻熱情地迎了上來,將他們給領到了二樓靠窗的一張大圓桌旁。
因為眾人都是頭一迴來滬洲,所以點菜的重任自然就交給了符伯和杜雨兩人。
不一會兒,一道道地道的本幫菜就陸續的端上了餐桌,讓本來還有些無精打采的小紅豆立刻來了精神,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眼前的美味。
頭道菜是油爆蝦,這也算是本幫菜裏的招牌菜,蝦殼被炸得紅亮酥脆,蝦肉鮮嫩多汁,入口先是感受到蝦殼的香脆,接著便是蝦肉的鮮甜,濃鬱的蝦油香味在舌尖散開,讓人迴味無窮。
接著是響油鱔糊,剛一端上桌,就能聞到那撲鼻的香氣。
濃稠的鱔魚絲色澤誘人,上麵撒著蔥花和蒜末,服務員熟練地將熱油澆在上麵,瞬間 “滋滋” 作響,香氣四溢。
鱔魚絲滑嫩無比,口感醇厚,鹹甜適中的味道恰到好處地體現了本幫菜的特色。
隨後上桌的是色澤紅亮、油光發亮的紅燒肉,每一塊肉都方方正正,大小均勻,一看就知道廚師的刀工了得。
紅燒肉的外皮微微皺起,在燈光下泛著誘人的光澤,仿佛在訴說著它的軟糯與香甜。
夾起一塊放入口中,首先感受到的是那一層略帶焦香的外皮,輕輕一咬,便 “哢嚓” 一聲斷開,接著是軟糯細膩的肉質,入口即化,甜而不膩的味道瞬間在口腔中彌漫開來。
肉皮的膠原蛋白與瘦肉的鮮嫩完美融合,每一口都讓人陶醉其中,欲罷不能。
還有一道扣三絲,切得極細的火腿絲、雞脯絲和筍絲整齊地碼放在碗中,蒸製後倒扣在盤中,再澆上鮮美的高湯。三種食材的味道相互交融,火腿的鹹香、雞脯的鮮嫩和筍絲的清爽在口中交織,每一口都充滿了豐富的層次感,細膩而又美味。
眾人品嚐著這些美味佳肴,一邊欣賞著飯店內的古樸裝飾,感受著上海獨特的飲食文化魅力。
本幫菜的口味以甜口為主,這正好符合福妞、林紅霞、樂樂和小紅豆的喜愛,而身為巴蜀人的大丫和二丫,還是覺得有種無辣不歡的感覺,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滬洲老飯店裏廚師的手藝確實是不錯,即便對於她們這種喜歡吃辣的人來說,也很容易接受。
在美食的催化下,福妞和樂樂這姑侄二人,此時的眼睛都已經眯了起來,小紅豆因為年紀太小的原因,還沒學會用筷子,所以隻能不停的催促著自己的老媽和姑姑給自己夾菜,生怕慢一點的話,就被小姨媽和姐姐給吃光了。
而穩穩和許平安兩人,也對那道本幫菜的紅燒肉興趣十足,眼見著一人一筷子下去就沒了,符伯隻好又找到服務員,重新點了三份,同時還讓他們將眾人吃米飯的飯碗給換成了大個的,直接將前廳經理都給驚著了。
其實這事兒還真不能怪符伯,實在是滬洲老飯店裏麵的米飯碗太小了,頂多也就比喝茶的蓋碗能大一點有限,根本就沒法滿足眾人的需求。
一桌子菜還沒上一半呢,穩穩自己就已經吃掉了三碗米飯,就連小紅豆也已經是一碗米飯下肚了。
服務員見狀,也知道這家人的飯量確實是不一般,直接用後廚裝菜的大腕,給每人重新上了一碗冒尖的米飯,當然小紅豆除外。
等到米飯和重新點的紅燒肉上桌了之後,又是一頓風卷殘雲,穩穩和許平安兩人更是直接將紅燒肉的湯汁澆到了米飯上,唿嚕唿嚕的吃了起來,很是滿足。
此時的小紅豆,吃得小臉蛋紅撲撲的,油汪汪的小嘴上沾滿了醬汁,大眼睛亮晶晶的。
隻見她左手拿著一隻扒好的油爆蝦蝦仁,左手一塊紅燒肉,嘴裏還嚼著湯汁拌飯,含糊不清地說著:“媽媽,好好吃啊!”
等到她將手裏的東西都吃完了之後,還時不時地伸出小手,指著桌上的某道菜,示意媽媽、姑姑、姨媽、姐姐和哥哥們,讓他們多吃,引得眾人哭笑不得。
此時遠在京洲的許建國還不知道,原本這次眾人的滬洲之旅,他是希望福妞等人能再勸一勸樂樂的。
盡管誌願已經填報了,高考也已經結束了,可隻要這丫頭開口,許建國這個當爹的還是有辦法把她送進京洲知名的醫科大學的。
但是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僅僅隻是一頓地道的本幫菜,就更加徹底的堅定了樂樂那丫頭要來滬洲讀書的決心。
無他,隻因為這裏的美食實在是太符合她的口味了,讓她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心中暗暗發誓,等到自己來這裏讀書之後,一定要將整個滬洲的美食都給吃個遍。
隻是她不知道的是,海軍軍醫大學與普通的學校可不一樣,那裏可是軍事化管理的院校,平時想出校門?嗬嗬……
眾人酒足飯飽後,符伯和杜雨開車帶著他們前往外灘。
外灘位於滬洲市黃浦區的黃浦江畔,自19世紀中葉以來,就逐漸成為了滬洲乃至龍夏國的重要地標。
在幾十年前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外灘是西方列強在滬洲設立租界的核心區域,各國風格迥異的建築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有象征著鸚國古典主義風格的惠豐銀行大樓,其莊重宏偉的外觀、精美的雕刻和高大的廊柱,彰顯著其曾經的金融霸權者身份。
還有具有砝國文藝複興風格的海關大樓,那高聳的鍾樓和獨特的建築造型,在歲月中訴說著過往的繁華與滄桑。
這些建築見證了滬洲是如何從一個小漁村逐漸發展成為遠東第一大城市的曆程,也承載著龍夏國近代史上的屈辱與抗爭。
走進飯店,店內的裝修風格充滿了老滬洲的韻味,木質的桌椅擺放整齊,牆壁上掛著一些老滬洲的照片和名人字畫,仿佛在訴說著飯店的輝煌過往。
與普通國營飯店不同的是,當大丫一行人走進飯店的時候,店內的服務員立刻熱情地迎了上來,將他們給領到了二樓靠窗的一張大圓桌旁。
因為眾人都是頭一迴來滬洲,所以點菜的重任自然就交給了符伯和杜雨兩人。
不一會兒,一道道地道的本幫菜就陸續的端上了餐桌,讓本來還有些無精打采的小紅豆立刻來了精神,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眼前的美味。
頭道菜是油爆蝦,這也算是本幫菜裏的招牌菜,蝦殼被炸得紅亮酥脆,蝦肉鮮嫩多汁,入口先是感受到蝦殼的香脆,接著便是蝦肉的鮮甜,濃鬱的蝦油香味在舌尖散開,讓人迴味無窮。
接著是響油鱔糊,剛一端上桌,就能聞到那撲鼻的香氣。
濃稠的鱔魚絲色澤誘人,上麵撒著蔥花和蒜末,服務員熟練地將熱油澆在上麵,瞬間 “滋滋” 作響,香氣四溢。
鱔魚絲滑嫩無比,口感醇厚,鹹甜適中的味道恰到好處地體現了本幫菜的特色。
隨後上桌的是色澤紅亮、油光發亮的紅燒肉,每一塊肉都方方正正,大小均勻,一看就知道廚師的刀工了得。
紅燒肉的外皮微微皺起,在燈光下泛著誘人的光澤,仿佛在訴說著它的軟糯與香甜。
夾起一塊放入口中,首先感受到的是那一層略帶焦香的外皮,輕輕一咬,便 “哢嚓” 一聲斷開,接著是軟糯細膩的肉質,入口即化,甜而不膩的味道瞬間在口腔中彌漫開來。
肉皮的膠原蛋白與瘦肉的鮮嫩完美融合,每一口都讓人陶醉其中,欲罷不能。
還有一道扣三絲,切得極細的火腿絲、雞脯絲和筍絲整齊地碼放在碗中,蒸製後倒扣在盤中,再澆上鮮美的高湯。三種食材的味道相互交融,火腿的鹹香、雞脯的鮮嫩和筍絲的清爽在口中交織,每一口都充滿了豐富的層次感,細膩而又美味。
眾人品嚐著這些美味佳肴,一邊欣賞著飯店內的古樸裝飾,感受著上海獨特的飲食文化魅力。
本幫菜的口味以甜口為主,這正好符合福妞、林紅霞、樂樂和小紅豆的喜愛,而身為巴蜀人的大丫和二丫,還是覺得有種無辣不歡的感覺,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滬洲老飯店裏廚師的手藝確實是不錯,即便對於她們這種喜歡吃辣的人來說,也很容易接受。
在美食的催化下,福妞和樂樂這姑侄二人,此時的眼睛都已經眯了起來,小紅豆因為年紀太小的原因,還沒學會用筷子,所以隻能不停的催促著自己的老媽和姑姑給自己夾菜,生怕慢一點的話,就被小姨媽和姐姐給吃光了。
而穩穩和許平安兩人,也對那道本幫菜的紅燒肉興趣十足,眼見著一人一筷子下去就沒了,符伯隻好又找到服務員,重新點了三份,同時還讓他們將眾人吃米飯的飯碗給換成了大個的,直接將前廳經理都給驚著了。
其實這事兒還真不能怪符伯,實在是滬洲老飯店裏麵的米飯碗太小了,頂多也就比喝茶的蓋碗能大一點有限,根本就沒法滿足眾人的需求。
一桌子菜還沒上一半呢,穩穩自己就已經吃掉了三碗米飯,就連小紅豆也已經是一碗米飯下肚了。
服務員見狀,也知道這家人的飯量確實是不一般,直接用後廚裝菜的大腕,給每人重新上了一碗冒尖的米飯,當然小紅豆除外。
等到米飯和重新點的紅燒肉上桌了之後,又是一頓風卷殘雲,穩穩和許平安兩人更是直接將紅燒肉的湯汁澆到了米飯上,唿嚕唿嚕的吃了起來,很是滿足。
此時的小紅豆,吃得小臉蛋紅撲撲的,油汪汪的小嘴上沾滿了醬汁,大眼睛亮晶晶的。
隻見她左手拿著一隻扒好的油爆蝦蝦仁,左手一塊紅燒肉,嘴裏還嚼著湯汁拌飯,含糊不清地說著:“媽媽,好好吃啊!”
等到她將手裏的東西都吃完了之後,還時不時地伸出小手,指著桌上的某道菜,示意媽媽、姑姑、姨媽、姐姐和哥哥們,讓他們多吃,引得眾人哭笑不得。
此時遠在京洲的許建國還不知道,原本這次眾人的滬洲之旅,他是希望福妞等人能再勸一勸樂樂的。
盡管誌願已經填報了,高考也已經結束了,可隻要這丫頭開口,許建國這個當爹的還是有辦法把她送進京洲知名的醫科大學的。
但是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僅僅隻是一頓地道的本幫菜,就更加徹底的堅定了樂樂那丫頭要來滬洲讀書的決心。
無他,隻因為這裏的美食實在是太符合她的口味了,讓她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心中暗暗發誓,等到自己來這裏讀書之後,一定要將整個滬洲的美食都給吃個遍。
隻是她不知道的是,海軍軍醫大學與普通的學校可不一樣,那裏可是軍事化管理的院校,平時想出校門?嗬嗬……
眾人酒足飯飽後,符伯和杜雨開車帶著他們前往外灘。
外灘位於滬洲市黃浦區的黃浦江畔,自19世紀中葉以來,就逐漸成為了滬洲乃至龍夏國的重要地標。
在幾十年前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外灘是西方列強在滬洲設立租界的核心區域,各國風格迥異的建築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有象征著鸚國古典主義風格的惠豐銀行大樓,其莊重宏偉的外觀、精美的雕刻和高大的廊柱,彰顯著其曾經的金融霸權者身份。
還有具有砝國文藝複興風格的海關大樓,那高聳的鍾樓和獨特的建築造型,在歲月中訴說著過往的繁華與滄桑。
這些建築見證了滬洲是如何從一個小漁村逐漸發展成為遠東第一大城市的曆程,也承載著龍夏國近代史上的屈辱與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