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田家的蓬勃發展,被商人傳播到其他地方。


    讓知道陳浩雲這個織田家家督的武家,數量比之前膨脹數十倍以上。


    織田忍對此保持著最大的警惕。


    因為之前那個反織田聯盟,就是自家主公名聲起來後,勢力壯大後,那些周邊勢力才發現織田家是巨大威脅,也這才組建反織田聯盟來。


    現在自家主公名聲更隆,實力更強,那豈不是這反織田聯盟的人數也跟著翻上幾倍,十幾倍,幾十倍?!


    可以說,織田忍甚至都有要商人閉嘴的衝動。


    但這做不到,也被陳浩雲指示沒必要,所以織田忍隻能忐忑的盯著。


    果然,消息隨著商隊的離開和擴散,陳浩雲被超出想象中的人數知道。


    隻是織田忍擔心的,會因為織田家強大,而飛速膨脹的反織田聯盟的成員,並沒他們推測的那樣飛速增加。


    甚至反織田聯盟的成員數量,和知道織田家情況的武家數量,差距懸殊。


    比如織田忍一開始以為增加一百個認知織田家的武家,那麽就肯定會有七十個武家加入反織田聯盟。


    但真實情況是,一百個武家,卻連十個加入反織田聯盟的武家都沒。


    好奇萬分的織田忍拚命打探消息。


    結果發現,但凡加入反織田聯盟的成員,全都是和織田家毗鄰,要麽就是和織田家有利益衝突,剩下的就是反織田聯盟武家的親盟。


    明明沒有利益衝突和領地衝突,卻因為有親緣的盟友在反織田聯盟內,所以他們也就順便加入反織田聯盟。


    然後,沒了這三個因素的武家,根本就沒有搭理反織田聯盟,並且還準備和織田家結盟。


    探聽到這點消息後,織田忍怦然心動,一邊盯著有這樣意圖的武家,一邊趕緊派人迴去向主公稟報。


    這種外交事件,是得必須主公抓主意,他們這些忍者才敢行動的。


    畢竟他們不清楚,自家主公到底要不要盟友。


    雖然按理這個世界的武家是沒有獨夫存在的,但織田家的動作又很像獨夫啊。


    想想,織田家崛起至今,好像就從沒找過盟友。


    所以不敢好心辦壞事,這事就必須得到主公清晰無比的命令才行。


    當然,織田忍心思動蕩之餘,也繼續關注著反織田聯盟的動靜。


    很輕鬆的就探聽到,反織田聯盟的人,竭盡全力的去拉攏其他武家,但效果不怎麽樣。


    織田忍仔細探查後,有些恍然,無論什麽事,隻要人一多,那麽心思就各異了。


    這點非常正常,這麽多的武家知道陳浩雲存在,這裏麵如此多各個環境成長起來的人,想的自然是各不相同的。


    不可能不約而同都認為織田家是大敵,要提前消滅它!


    一個占有兩個鄉的領主,在絕大部分武家心裏,那是非常牛逼的存在。


    毗鄰織田家的武家自然慌亂不堪,但他們都加入反織田聯盟了。


    那麽那些大部分和陳浩雲不毗鄰的武家呢?


    他們第一個想法就是忍不住要想要借助織田家的力量來壯大自己。


    畢竟遠交近攻是有點腦子的就能想到的。


    對這些遠離織田家的武家來說,織田家越強大越好,畢竟自己的敵人距離織田家較近,而自己距離織田家遠。


    織田家就算特別強大,也是先攻打自己的敵人。


    至於自己敵人被滅了之後,自己會不會是下一個被織田家滅了的對象?


    “要注意唇亡齒寒啊!”


    對於反織田聯盟使者如此的痛訴。


    這些遠離著織田家的武家,直接就不屑的:“切!”一聲。


    狗屁唇亡齒寒,自己敵人要是沒被織田家滅了,那就自己要被敵人滅了!


    既然自己都要被世仇滅族了,自己還考慮那麽長遠幹嘛?


    當前當然是借助一切力量來抗衡自己的世仇啊!


    才不會去參加什麽反織田聯盟。


    至於織田家把自己世仇滅了,那自己根本不需要等織田家打過來,直接就先投誠織田家嘛!


    這不是什麽事都沒了?


    要知道大樹下好乘涼啊!


    這年頭,哪個武家沒給人當過家臣啊!


    就是現在兩鄉之主的織田信長,最初不也是岩上家的家臣嘛。


    這個時間,不曾當過人家臣的,也就是那個毛線權力都沒的皇帝陛下了。


    哦,不對,人家當太子的時候也是先皇帝的家臣呢!


    雖然太子身份是繼承人,是少主,但真要說起來,也就是下屬家臣而已。


    看看,連身份最頂級的皇帝,未登基前都當過先皇帝的下屬家臣。


    因此誰都不要自我傲氣太過,因為誰都他喵的當過他人屬下的。


    所以隻要投誠後,織田家願意保持自己知行,公平公正的對待,那給織田家這樣的大粗腿當家臣,又有什麽不好呢?


    本來這種當人臣子也沒關係的話,隻是這些武家推搪反織田聯盟拉攏的借口。


    畢竟大家隔著這麽遠,居然聯合起來對付沒有絲毫利益衝突的織田家,自己瘋了才會答應入盟。


    隻是當織田家更多更詳細的消息傳過來,他們知道了織田家的規製,知道了陳浩雲的大方和雷厲風行,以及織田家整體上的公平公正。


    這些武家們就忍不住蠢蠢欲動了。


    他們真的開始冒出,要不要投效織田家的想法。


    當然,這些意動的武家,都是萬石知行以下的武家。


    按照實力劃分,他們也就是中小武家,絕對說不上大領主級別。


    這個世界,大家公認的大領主的門檻是清一色一個鄉的領主。


    沒達到一鄉清一色,就算是鄉侯,那也不是什麽大領主。


    就比如之前的岩上家,他們是河濱鄉的鄉侯,但卻從沒人認為他們是大領主。


    並且隱瞞收入,假裝隻是個萬石武家,居然他喵的大把人相信。


    這就是名份帶來的威力。


    而織田家是眾所周知的,清一色兩個鄉的大領主。


    可以說在周圍上千公裏內,還沒有這樣牛逼的大領主出現。


    郡公、國主這樣身份的武家自然是有,但他們連清一色的鄉領都沒,就是個被下麵武家架空的空架子而已,如同京都的那個皇帝一樣是個擺設。


    所以知道周邊有這麽一個占據清一色兩鄉的大領主,武家們、浪人們、忍者們、商人們,不打織田家的主意才是怪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詭界大老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自在搖擺的油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自在搖擺的油條並收藏詭界大老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