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據黑虎嶺後,統計山寨中青壯約有四百多人。李昭將他們全部打散,並入自家部眾。並提拔雍王府家兵為小統領,加強對軍隊的控製。讓劉軒、周文他們負責訓練青壯。


    天亮後,李昭仔細查看黑虎嶺。黑虎嶺比他想象的要大,山寨中起碼可容納五千多人。而山寨內還有不少糧食,夠目前所有人吃兩個月。心中不由長舒一口氣,終於有一個容身之處,也不知迴長安的雍王怎麽樣了。


    .................................................


    雍王李齊逼宮失敗,逃出長安,僅三天時間就被逮了迴來。


    李昭之前猜的沒錯,逼宮這樣的大罪,肯定會受到朝廷嚴懲。大部分作亂之人,皆被斬殺,長安城一時血流成河。


    尤其是雍王府的家兵或親信,直接被吊死在城牆上,屍體暴曬在烈日之下,用來威懾心懷不軌之人。不少人在死前,深深後悔返迴長安城。早知當初追隨李昭,哪怕做野人,也比沒命強。可惜,這世上沒有後悔藥。


    南宮音和劉瑩瑩兩女,持有李昭的休書,未被殺。允許她們各自返迴南宮家和劉家,但未經皇命,終身不得出自家府邸。


    李昭幾個兄弟姐妹,全被貶為平民,終身幽禁在宗府。估計這輩子,很難再看到太陽。白氏受了刺激,很快撒手人寰。


    今日是大早朝,李齊一臉的頹廢,低著頭,跪在大殿上,再也沒有往日的氣宇軒昂。


    百官站在兩側,大魏天成帝李昆坐在皇位上,冷冷看著下麵的李齊。


    “為何要造反?”李昆沉聲道。


    百官心想,這不是廢話嘛,當然是想做皇帝。


    李齊心裏也是這麽想的,但他怎敢這麽講,諾諾道:“兒臣糊塗,受昭兒所惑。”


    李昆怒道:“可笑,你身為人父,竟將罪責推到自己兒子身上,難不成他才是雍王,你不知羞恥嗎?”


    李齊深深低著頭,不敢言語。


    “李昭人呢?怎麽沒看見他。”其實獨孤淩早已上報李昭之事,詳細了解後,沒有懲罰獨孤淩。李昆也沒想過,李昭竟敢逃進大山裏。


    “昭兒說,如果迴長安,即使不被殺,也會被幽禁到死。他寧肯做山大王,也不迴長安做階下囚。”李齊道。


    本以為聽了這話會生氣,李昆卻是輕笑道:“昭兒這話,倒也沒說錯。”然後又對李齊道:“你真是沒出息,身為李氏皇族,若敗了,能逃則逃;如逃不掉,則應自刎謝罪,竟然就這麽灰溜溜迴來了。”李昆一臉的鄙夷,眼神中隱隱有些失望。


    李齊滿臉的慚愧,又往下低了低頭。


    百官聽聞李昆此言,表情異樣。有人覺得,這話貌似還有些道理。


    太子李佑,三皇子趙王李武,四皇子晉王李宣皆是麵無表情,靜靜的站著。


    “你們幾個都說說吧,該如何懲治他。”李昆指著幾個皇子說道。


    太子李佑第一個站了出來,行禮道:“啟稟父皇,大哥既已認罪,當從輕處置。”


    “具體如何從輕處置呢?”


    “幽禁府內即可。”


    太子李佑這個提議,並不算嚴厲。對他來講,如今李齊已沒有任何威脅,沒必要趕盡殺絕。更何況,如提議殺了李齊,保不準百官和李昆心裏會怎麽想。


    趙王李武和晉王李宣相繼出列,表示認同太子的提議。


    李昆思考片刻,道:“將李齊貶為平民,圈進在宗府。”他最終沒有殺李齊,這是他的長子,他曾經對李齊給予厚望。李昆心中明白,李齊走到今天這樣的地步,多少和他有些關係。


    李昆道:“都退下吧,太子留下。”


    待百官和其他皇子退出大殿後,李昆道:“這樣的處置,你心裏是否滿意。”


    李佑立刻跪下道:“父皇用心良苦,兒臣銘記在心。”


    “你可知,朕為何不把太子之位給李齊?”


    “兒臣不知。”


    “原因很簡單,李齊扛不起大魏的天,甚至沒有他兒子李昭有骨氣。李齊處事魯莽,一遇挫折,容易喪失鬥誌。若他日後真繼承了皇位,大魏危矣。”


    李佑低頭不語。


    李昆繼續道:“站起來,你告訴朕,當今天下,是一個什麽樣的天下。”


    李佑緩緩起身,心中思量,李昆為何問這樣問題,天下是何情形?這不顯而易見嘛。


    李佑心中清楚,他的迴答非常重要,甚至直接影響他的太子之位。


    於是毅然道:“大魏內部,關東各個節度使狼子野心,早有反意。然,顧忌關中鐵騎,不敢輕舉妄動。草原雜胡,屢屢進犯河北。而在南方,齊國從未放棄北伐。”


    “你說的不錯,大魏四麵皆敵。所以我不敢將江山交到李齊手上。很多事情,牽一發而動全身。”李昆又道:“比方草原雜胡進犯河北,而將他們驅離的,並不是朝廷的兵馬。幽州節度使多次擊敗草原部落。若朝廷收複了幽州,就要麵對這些蠻夷。而朝廷雖有能力擊敗雜胡,自身實力卻會受損。一旦朝廷禁軍實力受損,又如何威懾那些野心勃勃的節度使。”


    “父皇英明,兒不及也。”李佑恭敬道。


    “朕剛繼位時,外部更加惡劣。現如今已收複了河東和洛陽等地。不管是朕,還是將來的你,要做的是,慢慢積攢國力,逐漸蠶食關東。若拿下荊襄或淮南,則可尋機攻打齊國,然後一統天下。”


    李昆曾經想過攻打漢中,但漢中地勢實在險峻,且魏國騎兵不擅長山地作戰。齊國隻需扼守險要關口,待魏國糧草耗盡,自會退兵。最近一百年來,這招屢試不爽。


    “請父皇放心,兒臣絕不會讓父皇失望。”


    “李齊這件事,就這樣吧。該殺的也殺了,該關的也關了。至於李昭,隻要他不迴長安,不投奔齊國,是生是死,隨他去吧。”


    “兒臣遵命。”


    “你下去吧。”李昆揮揮手。


    “是!”


    李佑離開後,李昆突然道:“那人還沒傳來消息嗎。”


    身邊一老太監道:“是的,自從逃出長安,此人尚未傳來任何訊息。”


    迴話之人,宮中常稱之“趙公公”,趙公公自李昆登基後,一直盡心服侍李昆。當年李昆鏟除宦官時,趙公公仍誓死效忠李昆,幫了不少的忙,屬於李昆心腹之人。


    李昆表情疑惑,道:“不應該啊,難不成他被發現了。”


    趙公公默然不語,他也不知該如何迴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孫白手起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千飛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千飛雪並收藏皇孫白手起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