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比市井商人還不如
大明:在洪武底下當小官 作者:小車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良一看眾人好奇,立刻給眾人普及起了出口稅。
“諸位大人,這些都是普通商品的出口稅,若是那些特殊商品,出口稅還得更高,那時候自然賺得更多。”
趙甄吉又聽到個新稅種,頓時有些頭大。
“顧大人,這出口稅又是什麽?”
“顧名思義,自然就是出口商品的所收稅款。”
“我將其分為三大類,一為普通貨物,就是那張五萬收入的單子。”
“二為特殊商品,就是那張五十萬兩的單子。”
“第三,還有限定商品,自然稅收更高。不過那些都是珍惜之物,咱們大明自己怕是都不夠用,應該也會很少賣出去。”
趙甄吉聞言點了點頭:“分門別類,如此甚好。”
隨後顧良又補充道:“若是諸位大人能說服陛下開放海禁,我福州一地,每年就可以為國庫增加保底兩千萬兩。”
眾人一聽,頓時氣血上湧,隻覺得渾身都有些發燙。
顧良連忙趁熱打鐵:“各位大人,這事與那些百姓自由出海不同。這是朝廷的公事,所有往來船隻必須都有牌照,而且所有貿易必須有官府之手。”
“否則視作走私,抓住就是殺頭的罪過。”
“如此一來,既可以增加朝廷收入,又不會發生內外勾結,侵犯大明海防的事情。”
趙甄吉聞言十分驚喜,差點驚唿出聲,李善長和藍玉也是滿臉不可思議。
他們也知道顧良今天帶他們來這為啥,分明就是讓他們見識到出海的利益後,去說服皇帝能夠同意出海。
雖然這事還有很多的阻礙,但幾位大人全都心潮澎湃,難以拒絕。
每年能保底兩千萬兩,這給得實在是太多了!
麵對顧良的開價,眾人全都有些眩暈。
兩千萬兩啊,那可是當前朝廷賦稅收益的幾倍。
所有人在麵對這個數字的時候,都有些口幹舌燥。眼神更是頻頻瞟向朱元璋的方向,不過看到朱元璋沒有絲毫的表態,他們自然不敢擅作主張。
顧良說了一大通各種收益,聽得眾人心動連連,但卻還得裝作慎重思考的樣子,別提多難過了。
最終顧良看時間差不多了,將那些票據收起來,又囑咐了眾大人一句。
“諸位大人,機不可失,如今正是大明開放海禁的最好時機,迴去一定要多多向陛下進言。”
眾人互相看了看彼此的顏色,而後都隻是客氣了幾句。並沒有人敢直接答應顧良,皇帝可還在這裏看著呢。
“哈哈,顧大人真是手段非常。隻是這件事涉及甚廣,萬萬急不得。”
“是啊,迴去我等一定會上報陛下。”
“哎呀,隻是上報怎麽行。”顧良對李善長如此消極的態度十分不認同。
“李大人,你是肱骨之臣,得多多向陛下解釋這件事的好處才是。”
李善長哪敢答應他,隻是打著哈哈。
一旁的幾位尚書大人也都是同樣的態度。
“是啊,這件事涉及到國策,可不是一兩句話就能搞定的。”
“沒錯,關係到大明的安危之事無小事,我們迴去定會與陛下仔細商議。”
“顧大人且等我們的消息就是,若是可行,定會以最快的方式通知於你。”
顧良也知道這不是一時三刻能解決的,畢竟得等這幾位大人迴去京城才行。
於是便帶著眾人再次來到了怡紅樓,更加豐富的酒席,更加勁爆的歌舞表演,但卻沒能引起席間諸位大人,更加勁爆的反應。
李善長心裏衡量著出海的各種利弊,幾位尚書則眼神交流,琢磨著那兩千萬的稅款,就連藍玉都想著,顧良那艘鐵質的海船。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思,全都在琢磨顧良說的那兩千萬,和出海的事情。哪還有心思,管桌上擺的是什麽菜式。
機械的將這頓飯吃完,雖然沒有達到味同嚼蠟的程度。但也完全沒有什麽感官上的經驗之感,每人心裏都盤算著,迴去如何與朱元璋協商這件事,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匆匆吃完了一頓飯,眾人立刻登上了迴賓館的馬車,就連顧良去看嘿絲的邀請,都被眾人拒絕掉了。
這倒是讓顧良有些意外,難道白天這些家夥自己去看過了?不應該啊,看過了哪還有拒絕的理由。
搖了搖頭,索性徑直迴了衙門,對朱元璋一眾人不再理會。
朱元璋一行人,馬車離開了怡紅樓便往賓館方向而去。迴到賓館,所有人全都聚集到了朱元璋尊享套房的客廳之中。
朱元璋自然知道這些人要說什麽,可他卻不著急,慢悠悠的給自己倒了杯茶,而後細細品味著茶葉芳香和迴甘,慢慢的消化著晚上吃的那些山珍海味。
房間中,一度陷入沉悶的尷尬氛圍中。
眾人看著朱元璋不徐不疾的動作,心裏別提多著急了。站在朱元璋的對麵,不停的眼神交流。
幾個迴合之後,最終還是趙甄吉被眾人推了出來。
身為戶部尚書,錢糧一事多是與他相關。此時由他來開頭倒也名正言順。
可是趙甄吉卻有些頭皮發麻,向前走了一步,向朱元璋陪著笑道。
“陛下,方才顧良所說的那些您也聽到了哈,關於我朝商品出海的相關事宜,還有那兩千萬稅款……您怎麽看?”
朱元璋早在聽到兩千萬一年的時候,心裏就已經開始癢癢了。單隻是出口稅這一項,每年就能帶來這麽多的收入,他自然也是十分願意的。
可這裏麵確實如幾位大人所說,涉及的太多了,不是輕易可以決斷的。
因此對於趙甄吉的話,朱元璋並沒有表現出他的真實態度。
隻是冷哼一聲:“看看你們一個個急不可耐的樣子,比市井商人還不如。”
“難道說,一些銀子就能蒙蔽了你們的雙眼,讓你們忘了自己是幹嘛的?身上有什麽責任嗎?”
說完,朱元璋麵色一整,眼神淩厲的看向眾人,最終視線停留在趙甄吉的身上。
“尤其是你這個戶部尚書,這麽點銀子就讓你如此積極。是不是再多給你點銀子,就能讓你唯命是從了?”
趙甄吉心裏一慌,立刻嚇得跪倒在地:“臣不敢,臣深知自己的權利是陛下給的,自然是要為陛下和朝廷社稷為尊。”
“你還記得咱家這個皇帝,那你可還記得這海禁的命令是咱家這個皇帝下達的?”
“難道你要讓咱家,為了這麽點錢就重修國策不成?”
“諸位大人,這些都是普通商品的出口稅,若是那些特殊商品,出口稅還得更高,那時候自然賺得更多。”
趙甄吉又聽到個新稅種,頓時有些頭大。
“顧大人,這出口稅又是什麽?”
“顧名思義,自然就是出口商品的所收稅款。”
“我將其分為三大類,一為普通貨物,就是那張五萬收入的單子。”
“二為特殊商品,就是那張五十萬兩的單子。”
“第三,還有限定商品,自然稅收更高。不過那些都是珍惜之物,咱們大明自己怕是都不夠用,應該也會很少賣出去。”
趙甄吉聞言點了點頭:“分門別類,如此甚好。”
隨後顧良又補充道:“若是諸位大人能說服陛下開放海禁,我福州一地,每年就可以為國庫增加保底兩千萬兩。”
眾人一聽,頓時氣血上湧,隻覺得渾身都有些發燙。
顧良連忙趁熱打鐵:“各位大人,這事與那些百姓自由出海不同。這是朝廷的公事,所有往來船隻必須都有牌照,而且所有貿易必須有官府之手。”
“否則視作走私,抓住就是殺頭的罪過。”
“如此一來,既可以增加朝廷收入,又不會發生內外勾結,侵犯大明海防的事情。”
趙甄吉聞言十分驚喜,差點驚唿出聲,李善長和藍玉也是滿臉不可思議。
他們也知道顧良今天帶他們來這為啥,分明就是讓他們見識到出海的利益後,去說服皇帝能夠同意出海。
雖然這事還有很多的阻礙,但幾位大人全都心潮澎湃,難以拒絕。
每年能保底兩千萬兩,這給得實在是太多了!
麵對顧良的開價,眾人全都有些眩暈。
兩千萬兩啊,那可是當前朝廷賦稅收益的幾倍。
所有人在麵對這個數字的時候,都有些口幹舌燥。眼神更是頻頻瞟向朱元璋的方向,不過看到朱元璋沒有絲毫的表態,他們自然不敢擅作主張。
顧良說了一大通各種收益,聽得眾人心動連連,但卻還得裝作慎重思考的樣子,別提多難過了。
最終顧良看時間差不多了,將那些票據收起來,又囑咐了眾大人一句。
“諸位大人,機不可失,如今正是大明開放海禁的最好時機,迴去一定要多多向陛下進言。”
眾人互相看了看彼此的顏色,而後都隻是客氣了幾句。並沒有人敢直接答應顧良,皇帝可還在這裏看著呢。
“哈哈,顧大人真是手段非常。隻是這件事涉及甚廣,萬萬急不得。”
“是啊,迴去我等一定會上報陛下。”
“哎呀,隻是上報怎麽行。”顧良對李善長如此消極的態度十分不認同。
“李大人,你是肱骨之臣,得多多向陛下解釋這件事的好處才是。”
李善長哪敢答應他,隻是打著哈哈。
一旁的幾位尚書大人也都是同樣的態度。
“是啊,這件事涉及到國策,可不是一兩句話就能搞定的。”
“沒錯,關係到大明的安危之事無小事,我們迴去定會與陛下仔細商議。”
“顧大人且等我們的消息就是,若是可行,定會以最快的方式通知於你。”
顧良也知道這不是一時三刻能解決的,畢竟得等這幾位大人迴去京城才行。
於是便帶著眾人再次來到了怡紅樓,更加豐富的酒席,更加勁爆的歌舞表演,但卻沒能引起席間諸位大人,更加勁爆的反應。
李善長心裏衡量著出海的各種利弊,幾位尚書則眼神交流,琢磨著那兩千萬的稅款,就連藍玉都想著,顧良那艘鐵質的海船。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思,全都在琢磨顧良說的那兩千萬,和出海的事情。哪還有心思,管桌上擺的是什麽菜式。
機械的將這頓飯吃完,雖然沒有達到味同嚼蠟的程度。但也完全沒有什麽感官上的經驗之感,每人心裏都盤算著,迴去如何與朱元璋協商這件事,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匆匆吃完了一頓飯,眾人立刻登上了迴賓館的馬車,就連顧良去看嘿絲的邀請,都被眾人拒絕掉了。
這倒是讓顧良有些意外,難道白天這些家夥自己去看過了?不應該啊,看過了哪還有拒絕的理由。
搖了搖頭,索性徑直迴了衙門,對朱元璋一眾人不再理會。
朱元璋一行人,馬車離開了怡紅樓便往賓館方向而去。迴到賓館,所有人全都聚集到了朱元璋尊享套房的客廳之中。
朱元璋自然知道這些人要說什麽,可他卻不著急,慢悠悠的給自己倒了杯茶,而後細細品味著茶葉芳香和迴甘,慢慢的消化著晚上吃的那些山珍海味。
房間中,一度陷入沉悶的尷尬氛圍中。
眾人看著朱元璋不徐不疾的動作,心裏別提多著急了。站在朱元璋的對麵,不停的眼神交流。
幾個迴合之後,最終還是趙甄吉被眾人推了出來。
身為戶部尚書,錢糧一事多是與他相關。此時由他來開頭倒也名正言順。
可是趙甄吉卻有些頭皮發麻,向前走了一步,向朱元璋陪著笑道。
“陛下,方才顧良所說的那些您也聽到了哈,關於我朝商品出海的相關事宜,還有那兩千萬稅款……您怎麽看?”
朱元璋早在聽到兩千萬一年的時候,心裏就已經開始癢癢了。單隻是出口稅這一項,每年就能帶來這麽多的收入,他自然也是十分願意的。
可這裏麵確實如幾位大人所說,涉及的太多了,不是輕易可以決斷的。
因此對於趙甄吉的話,朱元璋並沒有表現出他的真實態度。
隻是冷哼一聲:“看看你們一個個急不可耐的樣子,比市井商人還不如。”
“難道說,一些銀子就能蒙蔽了你們的雙眼,讓你們忘了自己是幹嘛的?身上有什麽責任嗎?”
說完,朱元璋麵色一整,眼神淩厲的看向眾人,最終視線停留在趙甄吉的身上。
“尤其是你這個戶部尚書,這麽點銀子就讓你如此積極。是不是再多給你點銀子,就能讓你唯命是從了?”
趙甄吉心裏一慌,立刻嚇得跪倒在地:“臣不敢,臣深知自己的權利是陛下給的,自然是要為陛下和朝廷社稷為尊。”
“你還記得咱家這個皇帝,那你可還記得這海禁的命令是咱家這個皇帝下達的?”
“難道你要讓咱家,為了這麽點錢就重修國策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