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天馬行空


    顧良看到朱元璋的疑惑,笑著拍了拍陳康的肩膀。


    “朱老哥可莫要小看這位陳會長,雖然如今的身份隻是一介商會會長,可陳家卻不一般。”


    “自宋仁宗那會開始,陳家就已經開始經營打鐵生意了,而後越做越大,至真宗年間,就已經成為地方上商會的組建者和最大的經銷商。”


    “而後的一百多年中,一直努力發展,更是成為了朝廷指定的獨家經銷者。他們陳家也有不少子弟在朝中任職。”


    說著顧良拍了拍陳康的肩膀:“那時候,天下一半的鐵器生意都是他們家的。”


    “再接著就是改朝換代了,是吧陳會長?”


    陳康聽顧良說到這裏,微微歎了口氣:“是啊,宋朝滅亡之後,我們家族是生意一度受到了打壓。”


    “不過好在我們的手藝還在,傳承的技藝讓我們陳家挺過了,咱們漢人苦難的這九十多年。”


    朱元璋已經已經徹底愣住了,傳承了三百多年的鐵器家族?他怎麽從未聽說過?


    天下半數鐵器生意都是他家的,這麽強盛的家族,如今就是這麽個其貌不揚的人在經營?


    朱元璋身為草根成長起來的皇帝,三教九流的人他都接觸過,那些江南的大商人他也見過不少,那些人的身上就算沒有上位者的霸氣,也會有些貴氣。


    可這位商會會長,似乎有些……平平無奇,不由得對其產生了好奇。


    “蒙元時確實很難,咱家也是經曆過的。那麽陳家如今如何了?”


    陳康有些感激的看了看顧良:“多了虧了顧大人,我們陳家才有今天。”


    說著說著聲音竟然哽咽了起來:“雖然我們手藝還在,可實在賺不到什麽錢。再經曆了戰亂,家族中人散落四方,要不是……要不是顧大人救濟,我們陳家說不定已經沒了。”


    說著說著,陳康眼中已經有淚水在滾動。


    “真是要感謝顧大人,顧大人真是救了我這不孝子,也救了陳家,不然我都不知道怎麽向列祖列宗交代。”


    “哎呀,你個大老爺們,怎麽這麽婆婆媽媽的。”


    顧良不耐煩的打斷了陳康的話:“要想陳家再次崛起,你先把這次的鐵錠搞好再說吧。”


    “定然不會讓顧大人您失望,我以陳家聲譽發誓,一定會給你最好的鐵。”


    聽到兩人的對話,朱元璋忽然想起一件事。


    以往他都以為顧良天縱之才,一個人搞定了所有事情。可如今看政績、賺錢、練兵、造船。


    顧良可謂文武全才,如此多的事他一個人這能搞定?


    會長的事給他提了一個醒,顧良的背後說不定還有著一大批人的存在!


    顧良又叮囑了陳康幾句,交代他不但要保證質量,還要保證數量。


    說完才看注意到朱元璋有些走神,抬手在朱元璋的麵前晃了晃,笑嘻嘻的問道。


    “朱老哥想什麽呢,想得這麽出神?”


    朱元璋倒是沒什麽反應,站在後麵的毛驤卻嚇了一身汗。這顧良真是太大膽了,以前隻是做事出格,沒事讓朱元璋生個氣什麽的。


    現在都開始動手動腳了,以後說不得是不是要跟朱元璋勾肩搭背了。


    不過毛驤覺得,似乎那種場景好像也挺有意思的。隨即打了寒顫,將這亂七八糟的念頭從腦子裏驅散,看了看朱元璋沒有注意他,才鬆了口氣。


    朱元璋迴過神來,看了兩人一眼。他沒想到造船中最難的用鐵問題,就被顧良三言兩語給解決了。


    隨口扯了個謊:“嗯……咱家,咱家正想著,如何跟陛下還有皇後解釋出海的事。得有個合理的借口,才好搞來造船文書不是。”


    顧良聞言大喜,一挑眉毛開心的道:“這事我熟,朱老哥咱們商量商量。”


    而後激動的拍著會長的肩膀:“聽到沒老陳,趕緊迴去準備儲存鐵料,你們陳家要崛起啦!”


    會長雖然不知道具體細節,可聽兩人的對話中說到皇帝和皇後,立刻意識到是個絕佳的機會,眼神閃閃放光。


    用力的點頭應下了顧良的話,轉身剛要離開猛的意識到一件事。


    賣材料是個大生意,那麽參與其中豈不是更能加速陳家的複興。


    而後立刻轉迴了身,眼巴巴的看向兩人:“那個顧大人,朱老板。這生意能讓我也入一下股嗎?”


    說完不等兩人迴答,伸出一根手指小心翼翼的強調:“就一點點就行。”


    顧良原本的笑臉一下僵住,隨後嘴角雖然依舊揚起,但臉上已經徹底沒有了笑意。


    那副表情,就好像在死人臉上畫了個大大的笑臉一樣。


    隨後上揚的嘴角緩緩落下,麵容也變得嚴肅起來。


    “陳會長,這生意不是你這小門小戶能參與的,迴去把你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管好就行了。”


    陳康看著顧良變臉,整個人都要縮成一團。聽了顧良的話更是不敢再提入股的事。僵硬這擠出一個笑臉,應下之後躬身後退。


    不過最後還是向朱元璋笑了笑:“朱老板以後若是有需要,盡管來找小人就是。小人告退。”


    朱元璋笑著點了點頭,說了聲好。


    看著陳康離開的背影心中卻產生了疑惑。


    顧良剛才的意思,這次是要真槍實刀玩個大的?居然連陳會長的這種規模,都沒有資格摻和進來。


    雖然剛才陳康說他家道中落,還說什麽陳家人四散失聯。但朱元璋卻覺得那隻是他自謙的話,至少陳家沒有他自己說的那麽慘。


    要知道顧良所要打造的可是兩千料的鐵船,即便是一艘船也要百萬斤的鐵。若是陳康家裏真的如他說的那麽慘,他從哪裏弄來這麽多的鐵。


    而且如今打造的還是木鐵混合海船,按照顧良的暗算,以後可是要打造純鐵海船。


    那時候一艘船的耗鐵量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就這那陳康都敢應承下來,給顧良最好的鐵,他家裏怎麽可能如他說的那樣。


    就算是在顧良的救助下,陳家重新開始複興,朱元璋相信,他家裏也一定有不少存貨。


    想到這些,朱元璋不由得更加疑惑。


    在他看來顧良這次倡導出海貿易,存在著很多奇怪的地方,他總覺得顧良並不單單隻是為了賺錢。


    首先是顧良太過急切了,不說如今福州的大基建還沒有完成,就是方克儉他們每日花錢招攬的商人,都有很多生意沒有談攏。


    如此忙碌的時候,顧良卻一心拉著他搞出海的事情。這讓朱元璋不得不懷疑,顧良在其中還有其他的謀算。


    再加上他如此幹脆果斷的拒絕了陳康,看來顧良所說的這個出海的水,看起來是真的很深呀。


    顧良的思路天馬行空,很多時候常人根本猜不到他在想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在洪武底下當小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車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車仔並收藏大明:在洪武底下當小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