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顧良還真是舍得
大明:在洪武底下當小官 作者:小車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34章 顧良還真是舍得
聽到朱元璋的“咦”聲,第一個反應過來的是毛驤。
在朱元璋上顧良馬車的時候,他就一直關注著這邊的情況。在朱元璋踏上馬車的一瞬間,就發出了疑惑的聲音,這讓毛驤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雖然顧良邀請朱元璋同乘是臨時起意,但在兩人走出府邸走向馬車時,毛驤已經派人大略檢查過了馬車,他可以確認馬車裏麵沒有人。
但朱元璋的反應,還是讓他有些擔心。第一時間衝到了朱元璋身旁。
“老爺,有什麽問題嗎?”
朱元璋聽到毛驤的聲音,猜到他這位手下的心思,立刻擺了擺手。
“沒問題,隻是有些意外罷了,你去吧。”
看到朱元璋確實沒事,毛驤才一步三迴頭的讓開了上馬車的位置。
顧良拍了拍毛驤的肩膀:“朱老哥,你這護衛很忠心啊,也很機警我喜歡。”
毛驤一臉的惡寒,他可沒有什麽斷袖的癖好,連忙退後一步閃開顧良再次拍來的手。
“顧大人過譽了,請顧大人上車。”
朱元璋倒是沒怎麽在意這邊的情況,他可不信錦衣衛指揮使會被顧良拐走。因此他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馬車裏麵。
早在他第一次到達清遠縣的時候,就已經坐過那邊縣裏的新式馬車。
但那個所謂的新式馬車,與眼前顧良的座駕相比起來,依舊是無比的簡陋。
顧良這馬車裏麵,不但所有座為都包上了皮革,而且皮革和木質的座椅之間,似乎還塞入了什麽東西。
這時候朱元璋想起了,初到他那個朱府時那些椅子上的坐墊。這些皮革下麵似乎和那些坐墊是一個道理,想來裏麵填充的可能是棉花一類的東西。
在座椅上動了動,朱元璋仔細感受了一下,覺得應該就是那一類東西。而後他又注意到,似乎除了座椅馬車內容的其他地方,也都包上了皮革。
這還不是最讓他意外,最意外的地方是,這馬車上居然有琉璃窗。
坐下之後,朱元璋摸了摸又敲了敲,確認那窗戶上麵裝的琉璃,與顧良給他的那五十件琉璃器是完全一樣的。
這就讓朱元璋有些驚訝了。
此時顧良也上了馬車,正看到朱元璋研究完窗戶後,一臉的難以置信表情。
“朱老哥這是怎麽了?難道坐著不舒服?”
朱元璋又敲了敲那琉璃窗:“顧大人好奢侈,這麽大一塊琉璃窗,放到市麵上怕是要買到二十萬兩銀子,你就這麽裝在馬車上?”
“難道不怕顛簸之下,將其震碎嗎?”
顧良上了馬車坐好,吩咐出發後,才迴答朱元璋的問題。
“朱老哥,你可以感受一下,看看是否會震碎窗上的琉璃。”
朱元璋起初還沒反應過來顧良是什麽意思,但隨著馬車逐漸加速。他才發現,怎麽顧良這馬車如此穩當。
朱元璋向窗外看了看,他們此時還在福州城裏的馬路上麵,可即便如此也太穩了點。他也是坐馬車進城的,同樣的道路,朱元璋在他的馬車上卻能感覺到顛簸和晃動。
又行進了一段路,在他們離開福州城之後,朱元璋依舊沒感受到半分顛簸的感覺,有些好奇顧良怎樣做到的。
朱元璋直接問出了他的疑惑:“難怪顧大人敢將二十萬兩的琉璃裝在馬車上,原來這馬車如此穩健,隻是這是如何做到的?”
顧良對此頗不在意:“我隻是在馬車上安裝了一些最粗淺的彈簧而已。”
說著還有些遺憾;“隻是這彈簧的材質實在差了些,不過如今也隻能做到如此程度了。”
朱元璋頓時就有些酸了,就連他的馬車也沒舒適到這種程度。想著要不要也將他的馬車改造一下,這樣返迴京城時,馬皇後也能舒服些。
“彈簧是何物?怎有如此功效?”
“這彈簧它……”顧良想要解釋,可這彈簧還好說,要想將如何實現功效也解釋清楚,就要涉及到彈性勢能的做功問題了,這可不是一般人能理解得了的。
即便朱元璋天資聰慧,能學善斷,想要學通這些隻是,也得用個幾年的功夫。
索性不再係統的解釋,隻是粗略的說道:“大概就是減少震動,相當於一個吸收震動的中間結構。”
朱元璋聽後點了點頭,雖然沒明白其中的原理,但這神奇的小東西顧良這裏實在太多了,要一一弄清楚著實有些難度。
索性朱元璋不再探尋原理,直接讓顧良幫他也改造一下馬車。
顧良對此並不在意,樂嗬嗬的答應了下來。朱元璋這才心情愉悅的轉向琉璃窗,看起了外麵的風景。
看了兩眼,忽然發現那琉璃窗的邊緣,還有個小把手,似乎這琉璃窗還能拉開。
朱元璋抬手握在那把手上輕輕一拉,那琉璃窗便順勢向後滑開。朱元璋幾乎沒有感受到什麽阻力,開窗過程絲滑無比。
這讓他同樣感到十分新奇,顧良車上這些小細節,做得真是讓人感到十分新奇。
開窗之後,他便聽到後麵那些官員的討論聲,傳進了馬車,也傳進了他和顧良的耳中。
那些官員們全都在不停的感歎,顧良到來以後,周邊道路不斷的向福州四邊延伸。看來福州周邊全都通上馬路的時候,已經指日可待。
隨即那些官員又討論起了,這種道路工程帶來的好處,不但方便快捷,而且走起來舒適無比。
最重要的是,這馬路對那些運送貨物的商人來說,往來路程都快了許多,如此一來賺錢自然就快了不少。
不知那些人是真的感歎,還是為了拍顧良的馬屁。總之一路上驚歎聲不絕於耳,就沒怎麽停過。
距離福州城越來越遠,但腳下的馬路卻依舊在眼前眼神,這讓朱元璋頗為感歎。這些也不知道要花多少銀子,顧良還真是舍得。
同時也在心中默默點頭,顧良確實為福州費了不少心思!
隨即朱元璋關上了窗戶,外麵的聲音頓時被隔絕。
原來這琉璃窗,還有隔音的功效。這可比他那馬車窗上麵,掛著的簾子強多了。
僅這一個小小的馬車,顧良居然花了這麽多的心思,還真是會享受啊。
有了新式馬車,還有平整的馬路,目的地很快就到了!
聽到朱元璋的“咦”聲,第一個反應過來的是毛驤。
在朱元璋上顧良馬車的時候,他就一直關注著這邊的情況。在朱元璋踏上馬車的一瞬間,就發出了疑惑的聲音,這讓毛驤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雖然顧良邀請朱元璋同乘是臨時起意,但在兩人走出府邸走向馬車時,毛驤已經派人大略檢查過了馬車,他可以確認馬車裏麵沒有人。
但朱元璋的反應,還是讓他有些擔心。第一時間衝到了朱元璋身旁。
“老爺,有什麽問題嗎?”
朱元璋聽到毛驤的聲音,猜到他這位手下的心思,立刻擺了擺手。
“沒問題,隻是有些意外罷了,你去吧。”
看到朱元璋確實沒事,毛驤才一步三迴頭的讓開了上馬車的位置。
顧良拍了拍毛驤的肩膀:“朱老哥,你這護衛很忠心啊,也很機警我喜歡。”
毛驤一臉的惡寒,他可沒有什麽斷袖的癖好,連忙退後一步閃開顧良再次拍來的手。
“顧大人過譽了,請顧大人上車。”
朱元璋倒是沒怎麽在意這邊的情況,他可不信錦衣衛指揮使會被顧良拐走。因此他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馬車裏麵。
早在他第一次到達清遠縣的時候,就已經坐過那邊縣裏的新式馬車。
但那個所謂的新式馬車,與眼前顧良的座駕相比起來,依舊是無比的簡陋。
顧良這馬車裏麵,不但所有座為都包上了皮革,而且皮革和木質的座椅之間,似乎還塞入了什麽東西。
這時候朱元璋想起了,初到他那個朱府時那些椅子上的坐墊。這些皮革下麵似乎和那些坐墊是一個道理,想來裏麵填充的可能是棉花一類的東西。
在座椅上動了動,朱元璋仔細感受了一下,覺得應該就是那一類東西。而後他又注意到,似乎除了座椅馬車內容的其他地方,也都包上了皮革。
這還不是最讓他意外,最意外的地方是,這馬車上居然有琉璃窗。
坐下之後,朱元璋摸了摸又敲了敲,確認那窗戶上麵裝的琉璃,與顧良給他的那五十件琉璃器是完全一樣的。
這就讓朱元璋有些驚訝了。
此時顧良也上了馬車,正看到朱元璋研究完窗戶後,一臉的難以置信表情。
“朱老哥這是怎麽了?難道坐著不舒服?”
朱元璋又敲了敲那琉璃窗:“顧大人好奢侈,這麽大一塊琉璃窗,放到市麵上怕是要買到二十萬兩銀子,你就這麽裝在馬車上?”
“難道不怕顛簸之下,將其震碎嗎?”
顧良上了馬車坐好,吩咐出發後,才迴答朱元璋的問題。
“朱老哥,你可以感受一下,看看是否會震碎窗上的琉璃。”
朱元璋起初還沒反應過來顧良是什麽意思,但隨著馬車逐漸加速。他才發現,怎麽顧良這馬車如此穩當。
朱元璋向窗外看了看,他們此時還在福州城裏的馬路上麵,可即便如此也太穩了點。他也是坐馬車進城的,同樣的道路,朱元璋在他的馬車上卻能感覺到顛簸和晃動。
又行進了一段路,在他們離開福州城之後,朱元璋依舊沒感受到半分顛簸的感覺,有些好奇顧良怎樣做到的。
朱元璋直接問出了他的疑惑:“難怪顧大人敢將二十萬兩的琉璃裝在馬車上,原來這馬車如此穩健,隻是這是如何做到的?”
顧良對此頗不在意:“我隻是在馬車上安裝了一些最粗淺的彈簧而已。”
說著還有些遺憾;“隻是這彈簧的材質實在差了些,不過如今也隻能做到如此程度了。”
朱元璋頓時就有些酸了,就連他的馬車也沒舒適到這種程度。想著要不要也將他的馬車改造一下,這樣返迴京城時,馬皇後也能舒服些。
“彈簧是何物?怎有如此功效?”
“這彈簧它……”顧良想要解釋,可這彈簧還好說,要想將如何實現功效也解釋清楚,就要涉及到彈性勢能的做功問題了,這可不是一般人能理解得了的。
即便朱元璋天資聰慧,能學善斷,想要學通這些隻是,也得用個幾年的功夫。
索性不再係統的解釋,隻是粗略的說道:“大概就是減少震動,相當於一個吸收震動的中間結構。”
朱元璋聽後點了點頭,雖然沒明白其中的原理,但這神奇的小東西顧良這裏實在太多了,要一一弄清楚著實有些難度。
索性朱元璋不再探尋原理,直接讓顧良幫他也改造一下馬車。
顧良對此並不在意,樂嗬嗬的答應了下來。朱元璋這才心情愉悅的轉向琉璃窗,看起了外麵的風景。
看了兩眼,忽然發現那琉璃窗的邊緣,還有個小把手,似乎這琉璃窗還能拉開。
朱元璋抬手握在那把手上輕輕一拉,那琉璃窗便順勢向後滑開。朱元璋幾乎沒有感受到什麽阻力,開窗過程絲滑無比。
這讓他同樣感到十分新奇,顧良車上這些小細節,做得真是讓人感到十分新奇。
開窗之後,他便聽到後麵那些官員的討論聲,傳進了馬車,也傳進了他和顧良的耳中。
那些官員們全都在不停的感歎,顧良到來以後,周邊道路不斷的向福州四邊延伸。看來福州周邊全都通上馬路的時候,已經指日可待。
隨即那些官員又討論起了,這種道路工程帶來的好處,不但方便快捷,而且走起來舒適無比。
最重要的是,這馬路對那些運送貨物的商人來說,往來路程都快了許多,如此一來賺錢自然就快了不少。
不知那些人是真的感歎,還是為了拍顧良的馬屁。總之一路上驚歎聲不絕於耳,就沒怎麽停過。
距離福州城越來越遠,但腳下的馬路卻依舊在眼前眼神,這讓朱元璋頗為感歎。這些也不知道要花多少銀子,顧良還真是舍得。
同時也在心中默默點頭,顧良確實為福州費了不少心思!
隨即朱元璋關上了窗戶,外麵的聲音頓時被隔絕。
原來這琉璃窗,還有隔音的功效。這可比他那馬車窗上麵,掛著的簾子強多了。
僅這一個小小的馬車,顧良居然花了這麽多的心思,還真是會享受啊。
有了新式馬車,還有平整的馬路,目的地很快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