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正事要緊
大明:在洪武底下當小官 作者:小車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32章 正事要緊
正在這個時候,錦衣衛來人來匯報說:“啟稟陛下,我們收到消息,顧良通知福州官員說,他馬上開展一場剿寇行動。”
“剿寇!”
朱元璋一聽那名錦衣衛的匯報,立刻就來了興致。
他沒想到顧良還有這份心思,在朱元璋以往對於顧良的印象中。顧良就是個一心撈錢的家夥,無論是清遠縣的那些產業,還是如今福州的各種建設,以及那些百姓的拆遷和城鎮的改造,無一不是為了賺錢而服務的。
不過朱元璋轉念一想,倒也想通了其中的關竅。
看來這些賊寇,是妨礙了顧良賺錢啦。
不過即便如此,朱元璋還是很有興趣去觀摩一番。因為大明現在周遭並不太平,不但當年驅逐的一些“義軍”,如今還有不少流亡海外,伺機而動。
還有不少以往沒能來得及逃迴草原的前朝餘孽,還活躍在海上。這也是朱元璋一直禁止海上貿易的原因。
他不想大明在這根基未能完全穩定的時候,給那些海上餘孽反撲,或者攪亂大明沿海的機會。
除此之外,如福州這些南方和東南沿海地帶,還經常有倭寇肆虐。
那些倭寇一部分是,琉球戰敗的大名以及他們手下的那些武士,還有一些,則是大明活不下去的百姓。
那些人剃掉頭發,穿上短衣短褲的直衣,再加上一些小胡子裝飾,搖身一變就成了倭寇。
那些人比之倭寇還要可惡,危害也更大。他們不但對大明的邊防很是熟悉,而且對於大明境內的一些規矩和地理也了如指掌。
甚至知道一些村鎮中,哪些是富戶,簡直一搶一個準,實在是禍害。
這些問題一直以來的,都困擾著朱元璋。可大明如今各地災害頻發,他處理那些事情都已經占據了大多數的時間。
這些沿海上的疥癩之疾,隻能交於沿海的兵備司,以及沿海周邊各個州府的巡撫來解決。
雖然外出剿寇並不是顧良這個福州同知該幹的活,但朱元璋心裏清楚,顧良可不是那種循規蹈矩的人,“公關報銷”不就是明證麽。
剿寇並不是朱元璋關注的重點,他關注的是“顧良剿寇”這件事。顧良已經在州府建設上麵給朱元璋很多的驚喜。
尤其是福州經濟發展帶動大明經濟繁榮這件事,更是給了朱元璋足夠多的驚喜。因此朱元璋十分期待,在剿寇這件事上麵,顧良也能給他一些驚喜和啟發,讓朱元璋可以將這些手段和經驗,應用到其他地方。
因此麵對錦衣衛的匯報,朱元璋略有些期待的問道:“具體說說,顧良可有什麽詳細計劃?是打算動用他自己訓練的手下,還是協調周邊衛所共同剿寇?”
錦衣衛麵露難色:“陛下,屬下們隻是收到消息,具體情況還不得知。”
朱元璋要其快快查詢時,侍衛進來稟報說,顧良派人來通知即將展開的剿匪行動。
朱元璋一聽頓時如飲甘露:“想什麽來什麽,快快叫那人進來,咱家要問個清楚。”
很快顧良的手下便被帶了進來,而後向朱元璋呈上了一份顧良手寫的剿寇通知。
其上隻寫了時間和地點,卻並未寫被剿是什麽人,如何剿寇這些關鍵信息,這通知看得朱元璋一頭霧水。
“你們顧良大人怎麽沒說具體事宜,要剿誰?從哪發兵?這豈不是吊咱家胃口麽。”
那名顧良手下樂嗬嗬的行了一禮:“朱老爺,我家大人說了,此剿寇非彼繳寇,到時候請朱老爺一見便知。”
“什麽到時候,現在你就給咱說說。”
“朱老爺您就別為難小人了,這些事哪是我這個傳話的小廝能知道的。”
朱元璋剛要發脾氣,但他此時商人身份又奈何不了這朱府小廝如何。他也不想因為這麽件小事,就暴露了皇帝的身份,於是隻得揮揮手,讓那小廝離開。
待報信之人離開後,朱元璋還是有些意難平,叫來最初報信的錦衣衛。
“你們那邊,可探查到顧良的動向?”
“陛下,屬下收到的消息中說並沒有提及兵備道和附近衛所兵馬調動的消息,而且顧良應該也調動不了這些兵馬吧。”
朱元璋一想也是,顧良作為同知沒有兵符的情況下,確實無法調動衛所的兵馬。
難道顧良手下還有其他兵馬?
這問題讓朱元璋糾結了一晚,第二天早早的,就帶著一些手下來到顧良的府邸前。
此時大門口已經聚集了許多人,大多都是福州的官員。這些人中朱元璋看到了不少熟麵孔,都是昨天領取補貼之人,於是便大咧咧的湊了過去,想探聽一些消息。
“聽說了嗎?顧大人又有新生意要搞了。”
“哦?這還真不知道,難道與今天剿寇這件事有關聯?”
最初說話那人抿著嘴用力點了點頭。
其他人一聽頓時來了興趣。
“詳細說說呀,讓咱們也跟著分一杯羹。”
“話說跟著顧大人,這幾個月可真是賺了不少銀子。”
“哎呦,那是你們運氣好,我家裏窮得叮當響,也就是這兩個月才好點。前麵那些生意我是一點好處沒沾到,這次說什麽我也得緊跟顧大人的腳步。”
“是啊是啊,顧大人可是咱福州的救星,要不是……”
“好了好了,顧大人又不在,你在這拍什麽馬屁,還是趕緊說說今日剿寇的事情。”
“對對,正事要緊。”
朱元璋聽著這些人的感歎,心裏也有些癢癢。這剿匪還真和賺錢有關,不過這些人口中的大生意又是什麽?
可當他想湊近了仔細聽聽的時候,最初說話那人卻閉口不言,隻是一個勁的搖頭。
“這可說不得,若是顧良大人有意讓大家參與,自會叫上大家,若是不叫便是我也不好說什麽。”
眾人一聽立刻明白,全都摩拳擦掌的準備去拍拍顧良的馬屁,也參與到這個大生意中。
繼而眾人便聊起了為顧良塑像的百姓。
朱元璋聽後頓時不淡定了,福州百姓居然自發的為顧良塑像,而且還會每天燒香祭拜。
這可是神仙聖人才有的資格,連他這個皇帝都沒享受過此等待遇,顧良在福州還真是深得民心啊。
正在這個時候,錦衣衛來人來匯報說:“啟稟陛下,我們收到消息,顧良通知福州官員說,他馬上開展一場剿寇行動。”
“剿寇!”
朱元璋一聽那名錦衣衛的匯報,立刻就來了興致。
他沒想到顧良還有這份心思,在朱元璋以往對於顧良的印象中。顧良就是個一心撈錢的家夥,無論是清遠縣的那些產業,還是如今福州的各種建設,以及那些百姓的拆遷和城鎮的改造,無一不是為了賺錢而服務的。
不過朱元璋轉念一想,倒也想通了其中的關竅。
看來這些賊寇,是妨礙了顧良賺錢啦。
不過即便如此,朱元璋還是很有興趣去觀摩一番。因為大明現在周遭並不太平,不但當年驅逐的一些“義軍”,如今還有不少流亡海外,伺機而動。
還有不少以往沒能來得及逃迴草原的前朝餘孽,還活躍在海上。這也是朱元璋一直禁止海上貿易的原因。
他不想大明在這根基未能完全穩定的時候,給那些海上餘孽反撲,或者攪亂大明沿海的機會。
除此之外,如福州這些南方和東南沿海地帶,還經常有倭寇肆虐。
那些倭寇一部分是,琉球戰敗的大名以及他們手下的那些武士,還有一些,則是大明活不下去的百姓。
那些人剃掉頭發,穿上短衣短褲的直衣,再加上一些小胡子裝飾,搖身一變就成了倭寇。
那些人比之倭寇還要可惡,危害也更大。他們不但對大明的邊防很是熟悉,而且對於大明境內的一些規矩和地理也了如指掌。
甚至知道一些村鎮中,哪些是富戶,簡直一搶一個準,實在是禍害。
這些問題一直以來的,都困擾著朱元璋。可大明如今各地災害頻發,他處理那些事情都已經占據了大多數的時間。
這些沿海上的疥癩之疾,隻能交於沿海的兵備司,以及沿海周邊各個州府的巡撫來解決。
雖然外出剿寇並不是顧良這個福州同知該幹的活,但朱元璋心裏清楚,顧良可不是那種循規蹈矩的人,“公關報銷”不就是明證麽。
剿寇並不是朱元璋關注的重點,他關注的是“顧良剿寇”這件事。顧良已經在州府建設上麵給朱元璋很多的驚喜。
尤其是福州經濟發展帶動大明經濟繁榮這件事,更是給了朱元璋足夠多的驚喜。因此朱元璋十分期待,在剿寇這件事上麵,顧良也能給他一些驚喜和啟發,讓朱元璋可以將這些手段和經驗,應用到其他地方。
因此麵對錦衣衛的匯報,朱元璋略有些期待的問道:“具體說說,顧良可有什麽詳細計劃?是打算動用他自己訓練的手下,還是協調周邊衛所共同剿寇?”
錦衣衛麵露難色:“陛下,屬下們隻是收到消息,具體情況還不得知。”
朱元璋要其快快查詢時,侍衛進來稟報說,顧良派人來通知即將展開的剿匪行動。
朱元璋一聽頓時如飲甘露:“想什麽來什麽,快快叫那人進來,咱家要問個清楚。”
很快顧良的手下便被帶了進來,而後向朱元璋呈上了一份顧良手寫的剿寇通知。
其上隻寫了時間和地點,卻並未寫被剿是什麽人,如何剿寇這些關鍵信息,這通知看得朱元璋一頭霧水。
“你們顧良大人怎麽沒說具體事宜,要剿誰?從哪發兵?這豈不是吊咱家胃口麽。”
那名顧良手下樂嗬嗬的行了一禮:“朱老爺,我家大人說了,此剿寇非彼繳寇,到時候請朱老爺一見便知。”
“什麽到時候,現在你就給咱說說。”
“朱老爺您就別為難小人了,這些事哪是我這個傳話的小廝能知道的。”
朱元璋剛要發脾氣,但他此時商人身份又奈何不了這朱府小廝如何。他也不想因為這麽件小事,就暴露了皇帝的身份,於是隻得揮揮手,讓那小廝離開。
待報信之人離開後,朱元璋還是有些意難平,叫來最初報信的錦衣衛。
“你們那邊,可探查到顧良的動向?”
“陛下,屬下收到的消息中說並沒有提及兵備道和附近衛所兵馬調動的消息,而且顧良應該也調動不了這些兵馬吧。”
朱元璋一想也是,顧良作為同知沒有兵符的情況下,確實無法調動衛所的兵馬。
難道顧良手下還有其他兵馬?
這問題讓朱元璋糾結了一晚,第二天早早的,就帶著一些手下來到顧良的府邸前。
此時大門口已經聚集了許多人,大多都是福州的官員。這些人中朱元璋看到了不少熟麵孔,都是昨天領取補貼之人,於是便大咧咧的湊了過去,想探聽一些消息。
“聽說了嗎?顧大人又有新生意要搞了。”
“哦?這還真不知道,難道與今天剿寇這件事有關聯?”
最初說話那人抿著嘴用力點了點頭。
其他人一聽頓時來了興趣。
“詳細說說呀,讓咱們也跟著分一杯羹。”
“話說跟著顧大人,這幾個月可真是賺了不少銀子。”
“哎呦,那是你們運氣好,我家裏窮得叮當響,也就是這兩個月才好點。前麵那些生意我是一點好處沒沾到,這次說什麽我也得緊跟顧大人的腳步。”
“是啊是啊,顧大人可是咱福州的救星,要不是……”
“好了好了,顧大人又不在,你在這拍什麽馬屁,還是趕緊說說今日剿寇的事情。”
“對對,正事要緊。”
朱元璋聽著這些人的感歎,心裏也有些癢癢。這剿匪還真和賺錢有關,不過這些人口中的大生意又是什麽?
可當他想湊近了仔細聽聽的時候,最初說話那人卻閉口不言,隻是一個勁的搖頭。
“這可說不得,若是顧良大人有意讓大家參與,自會叫上大家,若是不叫便是我也不好說什麽。”
眾人一聽立刻明白,全都摩拳擦掌的準備去拍拍顧良的馬屁,也參與到這個大生意中。
繼而眾人便聊起了為顧良塑像的百姓。
朱元璋聽後頓時不淡定了,福州百姓居然自發的為顧良塑像,而且還會每天燒香祭拜。
這可是神仙聖人才有的資格,連他這個皇帝都沒享受過此等待遇,顧良在福州還真是深得民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