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舉家搬離


    看到幾人的表現,顧良嫌棄的嗤了一聲,有些不耐煩:“好啦好啦,別愁眉苦臉的。”


    隨手指了指地上的那些,裝了珠寶珍玩的箱子,對幾人道:“趕緊幫本官把這些箱子運走,然後你們也迴去收拾一下跟本官去福州,這清遠縣已經不足以讓本官施展拳腳了。”


    聽到顧良的話,三人一愣隨即狂喜,當初顧良隻是個縣令,就已經讓他們的身家翻了幾倍,現在當了更大的官,想必翻個十幾倍應該也不在話下。


    三人立刻對顧良表忠心,生怕他改主意。


    陳橋:“大人在徐州定能大展拳腳,小的舉家搬到福州聽從大人調遣。”


    趙一舟:“大人英明,小人一定竭盡全力輔助大人,幫大人在福州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徐丁對著顧良一抱拳:“俺也一樣,嘿嘿嘿。”


    顧良不耐的揮了揮手,對著幾個大老爺們真是沒心情。


    “小翠收拾完了沒有,陪本官出去看看,這幫子刁民到底在鬧什麽。”


    看到顧良轉出內房,幾人再也壓抑不住心中的喜悅,高興的手舞足蹈,就差沒抱在一起。


    興奮了好一陣,才平複了心情,吩咐下人立刻迴家收拾行李細軟,他們幾個則幫顧良在縣衙抬起了箱子。


    商會的那些人小心翼翼的搬運顧良的箱子,感歎著顧良的富庶,卻絲毫沒有貪心的念頭。


    他們知道隻要一心一意跟著顧良,他們早晚有一天,也能有數不盡的財富。


    幾人忙碌之時,顧良已經帶著小翠來到門外,準備去看看仍在府外哭鬧的百姓。


    顧良剛從衙門出來,就被一直盯著衙門口的百姓發現,唿啦啦跪倒一片,齊聲高唿;“請顧大人留下,請顧大人不要拋棄我們,請……”


    山唿海嘯一般聲音,將顧良的震的都有些耳鳴,好一會才恢複過來。


    一旁的小翠更是已經傻眼:“難怪皇帝那麽願意受人叩拜……”


    顧良沒好氣的瞪了她一眼,小翠吐了吐舌頭縮迴了顧良身後。


    轉頭再看向一眼望不到頭的滿地百姓,心中有些微動。


    對著百姓雙手虛壓,沒一會百姓就安靜下來,但依舊跪在地上等著顧良的訓話。


    顧良輕咳了一聲:“本官接到聖旨調任福州,聖命不可謂,你們就不要再鬧了,都迴去好好過日子吧,好啦散了撒了。”


    顧良說完話就要走,幾名被百姓推舉出來的德高望重之人,立刻舉著一把滿是裝飾的大傘走湊到顧良近前。


    “顧大人,您是我們的恩人,這把萬民傘就算是百姓送大人最後一程。”


    “嗯?”最後一程?


    沒等顧良拒絕,百姓們再行叩首紛紛高喊:“大人一路走好!”


    “大人俺迴家給你供奉牌位,一定讓您香火不斷。”


    “顧大人您人雖然走了,但您的恩情我們一定會記住的。”


    “大人永遠活在我們心……”


    顧良越聽越不對勁,雖然最後那個被人及時捂住了嘴,但還是讓顧良竄火。


    “老子是去福州當大官的,你們在這哭個屁啊!”


    “居然還敢詛咒本官,真是狗屁不通頑劣不堪!”


    扔下幾句話顧良轉身上了轎子,口中還念叨著什麽刁民、恥於為伍之類的話。


    顧良這些年的所作所為百姓看在眼裏,對於顧良的罵聲完全不在乎,他們知道這隻是顧大人和他們分別的方式而已,依舊對著顧良的轎子叩拜不停,舍不得這麽好的父母官離開。


    上了轎子,臉上不耐煩之色消失不見,眼神充滿期待。


    福州,那可是個貪汙發財的好地方!


    顧良帶著手下侍從,以及清遠縣商會隨他的商人,一路向南往福州而去。


    大明時代的長途旅行,實在是讓顧良受盡了折磨。


    不但路上顛簸,就連打尖住店都沒譜,有時候趕上個不好的天氣,走的慢了點半夜就隻能露宿破廟。


    就算顧良給馬車加裝了減震係統,走陸路依舊顛的他屁股生疼,走水路坐船又晃得他直想吐,直唿天妒英才。


    如此幾經周轉才到達福州……


    京城的朱元璋在處理了徐州案相關官員之後,便投身茫茫政務之中,直到某日看到糧倉相關的政務,才猛地想起來顧良這個讓他又愛又恨的滑頭。


    早在聖旨下達之後,他便派人去清遠縣盯梢,想要知道顧良的動向。


    想想已經過去了許久,朱元璋不由得感歎,沒有了顧良的搞亂,還真是有些無趣。


    立即吩咐身旁侍立的太監,讓他們將盯梢之人叫來,他要詢問一番。


    沒多久,毛驤帶著一名手下,就前來麵見朱元璋。


    朱元璋揉了揉發酸的手腕,放下批改完的奏章:“咱家讓你們盯著顧良那小子,如今辦的怎麽樣了?”


    毛驤:“迴陛下,陛下的旨意屬下當然不敢怠慢。”


    “自聖旨頒下的那日起顧良離開縣衙,屬下就派人一直盯著顧良,直到現在顧良到福州上任,一直有人在側盯梢。”


    “好,那就給咱家說說顧良那小子的情況,就從他離開清遠縣開始吧。”


    毛驤深吸了一口氣,仔細迴憶了當時的情況,應了聲是後講述起了那日的見聞。


    “那日屬下親自看到顧良離開縣衙,顧大人家資著實有些豐厚,僅是那些珍貴木料打造的箱子就不知凡幾,而且看那些搬抬箱子衙役的小心姿態,裏麵裝的該是些珍玩。”


    對此朱元璋毫不意外,顧良手上沒有什麽珍玩金銀,他才會覺得奇怪。


    那樣一來顧良這些年所貪墨的無數錢財,怕是用到了他想象不到的地方,如此會讓朱元璋更加擔憂顧良的用心。


    如此隻是貪汙、享受、反倒讓朱元璋放心。


    “嗯,這些不必管他,接著說。”


    “是,屬下在觀察顧大人的時候,看到那些搬抬箱子的人中,有一些身著綢緞、身份不凡的人。”


    “起初屬下以為,他們隻是當地的富戶、來幫忙隻是感謝顧大人對清遠縣的建設。”


    “但那些抬箱子的富戶,居然有很多人都追隨顧良往福州而去,甚至還有人舉家搬離清遠縣,這才引起了屬下的重視。”


    朱元璋聽到有人居然追隨顧良南下,這點倒是讓他十分意外。


    南下之徒舟車勞頓,而且徐州地處中原,無論氣候、飲食還是生活習慣都大為不同,尤其南下之後,很多人還會受潮濕之氣影響生熱障。


    怎麽會有那麽多人,甘冒生命危險陪著顧良南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在洪武底下當小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車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車仔並收藏大明:在洪武底下當小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