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一個都錯不了


    不過很快他就反應過來,清遠縣的豐收是朱元璋切切實實看在眼裏的,而且其他地區所收獲的糧食,也派人做過了調查,都和清遠縣沒有多少差別。


    那位欽差所報上來的應收數量,也正是基於這個標準計算出來的,怎麽可能沒有錯。


    “楊幼文你還敢狡辯,當地豐收的場景是咱家與馬皇後親眼所見,難道那堆積成山的麥穗,是咱家眼花看錯了不成!”


    其他官員頓時恍然,管他楊幼文怎麽說,現在的關鍵是皇帝認為他瞞報了豐收、少交了稅糧,這些就足夠了。


    為什麽要管事實如何,為什麽要在乎楊幼文的說辭,大家的目的是徐州那些官位,而非事實。


    如此一想,不少官員也隨著朱元璋的怒斥,站出來斥責楊幼文。


    “楊大人,你身為徐州父母官,就是如此欺上瞞下,謊報稅額的嗎。”


    “楊幼文,你這老賊,如今陛下親眼所見還能冤枉了你不成?”


    “哼!冥頑不靈,臣提議將此賊剝皮衝草,以儆效尤。”


    “對!不能放過他,徐州案涉案的所有人都不能放過。”


    “沒錯,徐州百姓身陷水深火熱之中,臣請纓前去安撫慰問百姓,以平民憤。”


    胡惟庸看著滿朝的官員上躥下跳,甚至已經有人直接請纓去徐州,心中開始焦急。


    隨著第一個人提出請纓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申請去擔負徐州的民心重建職責,這讓胡惟庸有些發愁。


    這些人可都不是他們派係的人,若是讓那些人爭先,豈不是白忙活一場。


    而且這個貪婪的楊幼文必須死,敢違逆他的招攬,隻有死路一條。


    胡惟庸不再沉默,出列直接向朱元璋諫言;“陛下,楊幼文影響惡劣,必須要處以以極刑,才能讓後人不敢再犯。”


    “請陛下立刻下旨,將其斬首示眾。”


    聽到胡惟庸的話,原本怒氣衝衝盯著楊幼文的朱元璋,眼神變得更加寒冷了幾分。


    似乎是看到了朱元璋眼神的變化,胡惟庸跳的更加歡快。


    “陛下,不止是楊幼文,徐州的一眾官員,都有涉及農稅貪汙之中,臣以為那些人也應與楊幼文一同下場。”


    “以此肅清徐州的那些毒瘤,也為我大明樹立榜樣。”


    朱元璋的眼神越發冰冷,那眼神落到楊幼文身上,似乎是在看一個死人一般。


    這讓胡惟庸更加自信,他以為這些都是朱元璋不好說出口的話。


    畢竟以楊幼文剛剛的自辯,他徐州所交的稅糧數目是沒錯的,但皇帝派人查證的結果,卻與之大相徑庭。


    如此一來,恐怕要想治楊幼文的罪,就要讓刑部重審這個案子,若是一切都是楊幼文胡說還好,可萬一查出的結果是那個欽差錯了,皇帝麵子往哪放。


    在李善長推薦之後,胡惟庸一直想著登臨右相之職,因此對於這個拍朱元璋馬匹的“機會”十分看重,不由得有些用力過猛。


    因此幾句話過後,見朱元璋依舊死盯著楊幼文一言不發,隻以為力度還不夠,於是右手背在身後,打了個手勢。


    看到胡惟庸的手勢,他那些派係成員和門下走卒立刻明白其意。


    也跟著胡惟庸站出來,向朱元璋諫言,應該立刻處置這些人,不能讓他們危害朝堂。


    這些人主張立刻除去徐州的所有害群之馬,寧殺錯不放過,決不能讓一人僥幸逃脫。


    朱元璋在聽到這些人的諫言之後,忽然動了。


    眼神冷厲的掃過全場,讓那些剛剛還跳的歡實的官員立刻不敢再出聲。


    他們不知道,早在胡惟庸出言要求朱元璋下旨時,就已經觸犯了他的大忌。


    胡惟庸看似建議,實則已有越俎代庖之嫌,在朱元璋心裏胡惟庸這是越過他來做決定,到底誰是皇帝。


    這些胡惟庸的黨羽又不知死活的一起出來,分明就是將結黨營私寫在了臉上,更加觸犯朱元璋的逆鱗。


    朱元璋早已看出,哪些人是真的希望貪官被處斬,哪些人是希望瓜分貪官死後,空餘出來的位置。


    一個個如跳梁小醜一般,讓朱元璋十分厭煩。


    雖然楊幼文的罪要治,但朱元璋豈能受下麵那些官員的裹挾。


    胡惟庸那些人越是積極,朱元璋越是不想順了他們的心意。


    帝王之心,豈能讓臣子猜透,若是那樣,皇帝豈不是成了官員的傀儡。


    貪汙這種問題雖然嚴重,但卻不及皇家威嚴和權利,更讓朱元璋重視。尤其是胡惟庸這等對權力極其貪婪之輩,更讓朱元璋警惕。


    無論誰想操縱朝堂,都隻是能妄想。


    待滿朝文武,全都禁聲之後,朱元璋才收起淩厲的殺意緩緩開口。


    “不急。”


    “楊知府不是說,他所繳納的稅糧數目沒錯嗎,那就讓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會審。”


    “就按楊知府所說的查,查今年清遠縣的收糧、查今年徐州府的收糧,查清這些之後,再好好和楊知府算算。”


    朱元璋身子離開龍椅的靠背,微微前傾,死死盯著楊幼文。


    “到底繳納的稅糧夠了沒有。”


    這句話落到眾人耳中,如同一道炸響的驚雷。


    誰也沒有想到,剛剛還殺意四散的朱元璋,忽然就要按照楊幼文的狡辯,開始詳細查賬。


    這帳要查到什麽時候,而且結果什麽樣也很難說。


    有些人忽然靈光一閃,覺得朱元璋這麽搞,會不會是想放過楊幼文,畢竟朱元璋手上的數據是欽差查來的,如今欽差和楊幼文各執一詞。


    皇帝想要什麽樣的結果,隻需支持他們其中一方即可。


    而那些剛剛還跳的極歡的人,忽然感到一陣戰栗,不多時渾身都開始有汗水滲出,真真正正的汗流浹背。


    他們發現胡惟庸剛剛似乎有對朱元璋逼宮的嫌疑。


    而他們居然跟著胡惟庸,一同要求立刻殺了楊幼文,這明顯已經超越了一個臣子的職責範圍。


    或許這就是讓朱元璋不悅的原因,那他們這些人,會不會被皇帝記恨,繼而……


    那些官員沒敢再繼續想下去,全都灰溜溜退迴了原來的位置,獨留下站在最前麵的胡惟庸。


    胡惟庸頓時感到一陣寒芒刺在他的後背,仔細感覺一下,似乎是大殿門外吹進來的風。


    難道他就這麽涼了?


    看著一眾官員退了迴去,朱元璋心中好笑,你們這些人真以為這就結束了,等著吧,你們跳得越厲害,咱家將來殺你們的時候,就越是幹脆。


    不過如此也好,朱元璋心中怒火漸息,甚至有些滿意。


    能跳出來的,肯定都是骨幹,都是活躍的人,隻要照著這個名單殺,一個都錯不了。


    記下那些人之後,朱元璋不再關注,轉而看向仍舊跪在階下的楊幼文。


    “楊知府,對咱家的安排,你可還有異議?”


    朝堂上的氣氛為之一鬆,眾官員知道,不管朱元璋是否記仇,今天這場算是躲過去了。


    和眾官員一樣鬆了口氣的,還有楊幼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在洪武底下當小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車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車仔並收藏大明:在洪武底下當小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