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


    朱元璋沉吟了片刻,緩緩搖頭,說道:“不必了,按照常規派駐人手就行了。”


    他如今已知顧良是個貪官,行事風格也了解得七七八八了,沒有必要再深入監視。


    並且,顧良和以前那些貪官大不相同,也可謂是重新定義了貪官,雖然他貪但政績卻出色,更是遠超出同級的官員。


    在顧良的眼裏,成為貪官的前提並非撈好處,而是做實事,這就和之前的那些貪官截然不同。


    顧良本人躬行踐履,把清遠縣治理成現在這樣,並且還幫扶了附近不少縣城,讓那些縣的百姓們也能安居樂業。顧良種種政績,甚至讓先前朱元璋見過的那些平凡縣令無法相比。


    還有那個撫門縣的齊縣令,也是在得到了極好的收成之後,才截留稅款。


    以及那個富家子弟趙毅,雖是花錢買官,但自身也是有出色能力的,就是沒有上升渠道而已,空有一身本事無處施展。


    若換一個角度,也能說顧良所作所為不是單單用一個‘貪’字就能概括的,他做的是把手上的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


    而這些,原本是六部、朝廷、甚至是他這個皇帝該做的事情。


    “來了清遠縣,才知道朕為大明做的還不夠啊。”


    毛驤聽見朱元璋此話,也深有感觸。


    來了清遠縣之後,他的眼界開闊了不少,更是發覺之前不少事情都做的太過粗糙。


    也忍不住一起感慨,“清遠縣的確奇妙,但皇上也不必自慚形穢。再說清遠這兒時刻都有新政,當真不用多派人手來看著?”


    “能看明白多少?如果僅能看到表麵,理解的似懂非懂,那麽還不如朕找機會去問顧良來的透徹。”


    毛驤想了想的確是這樣,就打消了加派人手的想法。


    翌日清早,朱元璋便乘著馬車,與毛驤一行人離開了清遠縣。


    出到城門,平坦寬闊的道路再度盡入朱元璋的眼底,這一刹那朱元璋感覺恍然如夢。


    仿佛在清遠縣這些時日如墜夢幻,耳聞目睹與感受,都和平日裏大不相同,不管是很奇特的攬客方式,或是城裏品嚐過的各種美食,乃至於清遠縣之中那些與眾不同的客棧,都讓朱元璋大長見識。


    而這一切的開端,正是這條平坦幹淨的道路。


    朱元璋從見聞聯想到與顧良的兩次對話,每次皆讓朱元璋受益頗多。正想著突然感受到馬車顛簸了起來,朱元璋這才發現,他們已然走出了清遠縣的範圍。


    砂石墊底,黃土鋪路,塵土飛揚。


    見到朱元璋被吹了滿臉的土,毛驤連忙放下馬車上的布簾,然後掏出一張帕子遞過去。


    “皇上,您擦一擦臉。”


    朱元璋接下帕子,在臉上擦了一下又輕歎口氣。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大明江山皆是一刀一刀殺出來的,當初南征北伐之時,多大的風沙沒見到過。”


    “眼下就隻是在清遠縣待了幾日,卻就不習慣顛簸的馬車與路上的塵土了。”


    “也不知曉,如果天下都建造成清遠縣這樣,將來大明的百姓是否會太過安逸?”


    對於皇帝的問題,毛驤瞬間提起萬分的小心。


    “皇上,要是真的那樣,想必屆時全天下百姓都會對您歌功頌德呢。”


    朱元璋嗬嗬一笑,語氣卻漸冷。


    “莫要說那時了,如今就已經有人對朕很不滿意了。”


    “最近這段時間,朝廷中可有什麽動靜?”


    盡管朱元璋不在朝中,但錦衣衛每天都會把朝中各種事宜送到毛驤手裏,轉交朱元璋。


    這些時日朱元璋和顧良討論新政策及新事物太過投入,以至於不少消息都未來得及看。


    “迴皇上,楊憲等人又上書,彈劾李善長任人唯親、敗壞朝綱。”


    “韓國公上書彈劾楊憲等言官行賄受賄。”


    “並且這些天韓國公曾私下屢屢派人與兵部鄭大人接觸,就是所談內容還未得知。”


    “胡惟庸再度上書,向皇上您請纓,希望主持修建運河。”


    ……


    聽完毛驤的一大堆匯報,朱元璋摸著胡須笑了笑。


    “你瞧瞧,朕就說了已經有人開始不滿了吧,淮西那群人啊,可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毛驤聽到朱元璋此番評價,沒說話。


    淮西那些多是當初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人,現在封侯拜相皆是大權獨攬的人。


    而今還多方籠絡人才,壯大勢力。若非有著劉伯溫等一眾浙西集團之人與其抗衡,整個朝堂之上不知會亂成什麽模樣。


    “以及那個胡惟庸……”


    胡惟庸現任中書省的參知政事,而李善長卻舉薦他升遷右相一職,明顯就是想把其扶持成為以後的集團領袖。


    這樣的話朝堂上的平衡恐怕會被打破,看樣子要找個人來牽製一下了。


    要是能尋到一個貪心又能做事的人……


    這個想法陡然從朱元璋腦子裏蹦出來,當即讓朱元璋思緒停滯了幾秒。


    貪官!自己為什麽會突然想用貪官!


    莫非潛移默化中,自己已經受到這麽深的影響了?還是說顧良的貪官一說,已經被他認可?


    離開清遠縣幾日之後,探路的錦衣衛前來匯報,此處距離朱家祖地已然不遠。


    “都來到這兒了嗎?”


    朱元璋在外征戰了數十年,已很久沒有迴來過。


    想了想打算趁此機會,迴去瞧瞧,祭拜一下祖先。


    “去祖地。”


    在朱元璋的一個命令,整個隊伍馬上調換方向,朝著朱家祖地而去。


    馬車前進的速度極快,伴隨著距離漸漸拉近,越來越多熟悉的景色出現。呈現在朱元璋的眼前,塵封已久的兒時記憶紛紛湧出。


    大老遠朱元璋就瞧見一座山峰,還記得那座山的山腳下便是,他們朱家的祖地所在。


    記憶之中,小時候的朱家很窮,家中的孩子又非常多。


    而那座距離他們家很近的山峰,便是朱元璋與一群小夥伴們的獵場,他們經常去山上采摘野菜、抓些野物來充饑。


    那時,徐達、常遇春幾人,還是與他穿同一條褲子的小夥伴,他們也正是在那個時候結下深厚的友誼。


    然而物是人非,現如今那些兒時一起長大的夥伴,已然和朱元璋所期望的方向背道而馳、漸行漸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在洪武底下當小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車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車仔並收藏大明:在洪武底下當小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