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弘最近可沒心思管這些事情,他無非是拍拍蕭永的肩膀,讚嘆他靈感迸發的幾句話居然能變成又一樁買賣的神奇。「你說話別人做事,你還真是個理想的董事長啊。」楚弘揶揄道。而蕭永,對這種程度的毒舌已經完全免疫了。


    第三集 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布局新發展


    蕭永表麵看起來並沒有因為韓惟君的事情而變得消沉,他的確不怎麽認真管理光湧整個集團的各種事務,最多也就是在大方向和一些攝影、光學、影像技術方麵的問題上參與得比較深。其他日常經營事務,大部分都是龍冬、陳輝澤兩人在打理。龍冬這傢夥倒還好,他自認是楚弘的學生,管蕭永恭敬地叫一聲師叔,神態安然。他現在在做的事情,可要比在龍家的係統裏工作好玩多了,也有成就感多了。陳輝澤就有些納悶了,當初他可是被蕭永用三腳架狠狠教訓過的傢夥,說起來和蕭永的梁子還沒解決呢,但現在怎麽也跟著蕭永在幹活了?光湧的係統裏美女眾多,倒是很對這些紈絝的胃口,雖然不能仗著職務潛規則,但憑本事追,他們這兩個傢夥也足夠得天獨厚了。而楚弘操持著雜誌,尤其是《記事》發行國際版這事情,更是他所關注的重頭,尤其是《記事》仍然貫徹著一流高手進入雜誌編輯製作團隊的傳統,這一次可是挖來了不少強人,國際版中的中文版不用那個團隊操心,但英文版卻是要靠那個團隊來採編製作的。國際版的容量略多於擴容之後160頁的《記事》標準版,總計200頁。除去每期60頁左右的《粉色編年史》專題內容,其餘還有140頁要製作出來呢。哪怕除去gg、目錄、資訊這種常規的比較簡單的內容,也有至少80到100頁。這樣一個團隊好歹得有10到20人地製作團隊。加上規模大致相仿的運營團隊,這麽一來,國際版和標準版的團隊相加,總計加起來記事雜誌社的規模超過了100人,為了維持原來那種和諧融洽,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地開玩笑,在輕鬆的狀態下工作的傳統風格。楚弘可是付出了相當大的精力。


    也正是因為這些人每個人都能獨當一麵,蕭永現在可以重新主管攝影工作室地業務。不會牽涉太多別的精力。蕭永重新直接掌管攝影工作室,內部立刻就有了很大地改變。蕭永的聲名所在,工作室的業務一直非常繁忙,朱漪泓雖然離開了,但聶信、張宸已經完全能夠獨當一麵。加上影友團的內部的升級製度、實習製度,以及拍攝對象和攝影師互選的靈活的模式,雖然現在工作室隻有六個職業攝影師。但不管多少業務來,工作室總能在短時間裏拿出高質量地照片來。而那些水平比較高的影友,也一次次過足了拍大片、gg片的癮,名利兼得。但蕭永這次一迴來,立刻就整合攝影工作室和影友會的各種資源,強化了培訓機製。攝影師的學徒製度重新建立起來,每個攝影師自己的風格傾向,都可以在他們帶著的攝影助理、學徒們的身上體現出來。而在各種拍攝中。出了力地非簽約攝影師、業餘愛好者等等,都能夠從中獲得比以前更大的利益,而大家積極為工作室提供資源的動力也就更足了一些。


    蕭永做得更絕,他不再帶學徒了,朱漪泓和盛夏就是他的關門弟子,但他接手了一共四個大品牌的平麵gg。一律都事先在工作室的論壇上發布基本地拍攝方案以及拍攝的時間地點,影友團的成員都可以來旁觀。而蕭永,則每次都能在現場心無旁騖地拍出高質量的片子。其他那些攝影師可就沒有這種抗幹擾能力了,尤其是現場拍片很多時候出來的片子是半成品,需要經過大量ps,他們可沒有蕭永這種直接調動光線來自然ps的神奇功力。在第三次活動的時候,gg主萬寶龍聘用的公關公司甚至和工作室聯繫,將gg照片的拍攝變成了一次和那些很有消費力又對這類活動很有參與感的攝影愛好者地互動,雖然付出了一定地費用,但隨即那些影友們在對這個品牌產生了好感之後的消費和關注。卻讓他們喜出望外。這種活動。估計會比較多比較持續地進行下去,而對工作室來說。這也同樣是非常利好地消息。通過這樣的舉措,工作室和那些品牌的合作進一步加深,也就更容易從那些品牌手裏拿到大大小小的項目,而那些影友們參與攝影產業鏈的機會也大大增加。


    現在蕭永手裏還可以說是yers這個品牌,而在吸取yers開發製服、攝影服裝係列的靈感,攝影工作室直接從加工廠定製了一批攝影服裝,打上蕭永攝影工作室和光湧集團的logo之後,在有限範圍向影友團贈送,或者半賣半送。攝影馬甲、衣服、褲子之類的採用的都yers的標準設計,但這次蕭永將自己長年進行各種拍攝的經驗融合進去,協助設計了限量版的蕭永攝影工作室專用攝影包。這種攝影包的樣品一出來,就被大家評價為最適合日常攜帶和城市自由拍攝需要的攝影包,兼顧了器材的安全性和方便取用的特點,還有各種隔層來放置平時出門會帶的各種零碎的小東西,由於採用了比較新型的材料,自重比起同類型的攝影包輕了有足足400克。這也算yers給攝影工作室做oem的一個案例吧。


    蕭永本來就沒指望從這些東西裏掙錢,所有的用料、設計細節全都放在內部論壇上公布給大家,那些精通這個行業的影友們一看,乖乖不得了,這個包的成本就超過800元人民幣,這還是因為代工廠就在上海附近,沒什麽物流成本。而在工作室內部的銷售價格隻有799一個,工作室必然是倒貼的。在一些網友將這款攝影包以及工作室內部的攝影服裝都公布在網絡上之後,工作室的這次方便影友的嚐試,在業餘影友之間形成了極大的影響。而不是影友團的成員也對那個包垂涎三尺,最後蕭永也沒多說什麽,同意這款包去除工作室和集團logo,打yers的logo之後對外發售,自然,價格也不能太虧了自己,一律1200一個,算上各種成本,這個價格都算是非常優惠的了。yers的產品線也由此再次拓展。重要的是,蕭永看似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行為,將工作室和集團內部的氣氛搞得非常融洽,而影友團屢屢穿著「製服」背著統一的包出去外拍,或者組織各種活動,更是大大增強了內部凝聚力。在集團之外,也有將光湧打造成國內數字影像高地的味道。從小細節上進行布局,似乎已經變成了蕭永的風格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暗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格子裏的夜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格子裏的夜晚並收藏暗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