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望楊布政使早日上書朝廷,將此事確定下來。」
楊恭頷首:
「本官明白,塔莫統領遠道而來,旅途勞頓,本官先安排你下去休息,晚上再好好宴請統領。」
讓人把塔莫帶下去安排住所後,楊恭緩緩吐出一口氣,把目光投向了桌邊的幕僚們。
而這些精通各個領域,飽讀詩書的幕僚,早已迫不及待。
「寧宴的手書上怎麽說,有多少飛獸軍?」
李慕白代表眾人發問。
楊恭露出了一抹微笑:「五百。」
「五百?!」
驚叫聲在桌邊響起,遠處忙碌的吏員,也紛紛停下手頭工作,愕然的看了過來。
「給我看看。」
李慕白伸出手,沉聲道:「來!」
楊恭手裏的信紙突兀消失,出現在李慕白手中,他展開信紙閱讀,看著看著,唿吸略有急促,拿信的手也輕微顫抖幾下,但很快平復。
信紙在幕僚之間傳閱,一雙雙捧信的手在顫抖,一張張臉上露出激動又興奮的表情。
蠱族精銳的到來,對此時的青州來說,猶如一場及時雨。
澆灌著遍地幹涸的戰場。
「僅僅是這些代價,就請來如此多的蠱族精銳,許銀鑼的高尚情操,連蠱族的人都能打動啊。」
一位幕僚撫須讚嘆。
天真……李慕白和楊恭看了他一眼,後者緩聲道:
「或許還有我們不曾知道的代價,由寧宴自行支付了。」
桌邊氣氛緩和起來,幕僚們邊感慨邊笑談:
「不知道許銀鑼何時能處理完南疆之事,他若能來青州,叛軍何愁不滅。」
「他雖不在戰場,但依然心係青州不是嗎。」
說起那個聲望如日中天的武夫,即使在座的都是讀書人,心裏也隻有崇敬。要知道文人最看不起粗鄙武夫。
「如今再看,還是得感謝魏公啊,他讓大奉的鎮國之柱得以延續,沒有因他的犧牲而坍塌。」
大奉沒了魏淵,但多了許七安,傳承依舊不滅。
李慕白皺了皺眉,哼道:
「寧宴不愧是我的學生,合縱連橫之術,爐火純青,不枉費我多年來的教導啊。」
許寧宴是他名義上的學生。
楊恭麵無表情的審視著同窗好友,淡淡道:
「是啊,許寧宴這個學生,本官也很滿意,不曾辱沒本官那些年的傾囊相授。」
雲鹿書院的兩位大儒對視一眼,空氣裏仿佛有電火花碰撞。
……
兩日後,宛郡十裏外,雲州軍大本營。
八隻赤紅如火的巨鳥從天邊飛來,掠過一頂頂營帳,降落在軍營西北側。
此時的戚廣伯,正與謀士、各營將領沙盤推演。
「以我方兵力,強攻宛郡的話,十日之內便能拿下,不過宛郡有大儒張慎坐鎮,此人主修兵法,不容小覷。強攻的話,恐怕會折損我軍精銳。」
葛文宣望著沙盤,分析道。
見身邊的各營將領眉頭緊鎖,並不當一迴事,他沉聲道:
「先前說過,打青州,最重要的是穩,而不是快。打的越快,精銳折損速度越快。我們不能打到京城時,精銳部隊所剩無幾。
「所以對付宛郡,圍而不攻,慢慢耗死是最好的辦法。青州軍若是趕來支援,咱們就吃掉。來多少吃多少。」
一位方臉將領搖搖頭:
「鈍刀割肉的前提是鬆山縣能夠拿下來。吃掉鬆山縣和東陵,才能逼青州軍拚盡全力來穩住宛郡。
「不然,他們完全能以鬆山縣為據點,派兵與東陵的守軍會合,吃掉姬玄的隊伍。這樣一來的話,宛郡反而成了拖住我軍主力的頑石。」
三軍主帥戚廣伯終於開口:
「卓浩然可有情報傳迴?」
幾天前,卓浩然傳迴急報,所率領的六千精銳在鬆山縣遭遇守軍負隅頑抗,請求援兵。
戚廣伯派了四十騎朱雀軍以最快速度馳援。
按理說,鬆山縣也該拿下了。
「這個許新年,倒是讓本將軍意外,卓浩然雖不擅長攻城,但麾下六千精銳的驍勇善戰,一個弱冠之年的少年郎能做到這一步,殊為不易。」
戚廣伯笑道:「是個將才。」
正說著,狂奔的腳步聲在軍帳外停下,戚廣伯望向敞開的帳外,看著一名士卒由遠及近,道:
「何事。」
通報的士卒大聲道:
「朱雀軍已返迴軍營,帶迴情報,出兵鬆山縣的六千精銳全軍覆沒。卓浩然逃亡,不知所蹤。朱雀軍四十騎,僅迴八騎。」
邊說著,邊地上情報書。
軍帳內,眾將領臉色一變。
戚廣伯眯了眯眼,表情變的有些沉凝,他大步走去,拿過士卒手中的情報書,展開閱讀。
「大將軍?」
葛文宣低聲喊了一句。
戚廣伯沒什麽表情的把手裏的情報遞過去。
葛文宣看完,沉默了。
情報在各營將領之間流傳,靜默中,終於有人沒忍住,咬牙切齒道:
「蠱族與大奉結盟了。」
葛文宣前陣子返迴軍營,告知眾人與蠱族的結盟失敗後,雲州軍高層心裏就隱約有了不好的預感。
眾將領紛紛看向戚廣伯。
這位雲州軍最高統帥,沉默許久,嗬了一聲:
楊恭頷首:
「本官明白,塔莫統領遠道而來,旅途勞頓,本官先安排你下去休息,晚上再好好宴請統領。」
讓人把塔莫帶下去安排住所後,楊恭緩緩吐出一口氣,把目光投向了桌邊的幕僚們。
而這些精通各個領域,飽讀詩書的幕僚,早已迫不及待。
「寧宴的手書上怎麽說,有多少飛獸軍?」
李慕白代表眾人發問。
楊恭露出了一抹微笑:「五百。」
「五百?!」
驚叫聲在桌邊響起,遠處忙碌的吏員,也紛紛停下手頭工作,愕然的看了過來。
「給我看看。」
李慕白伸出手,沉聲道:「來!」
楊恭手裏的信紙突兀消失,出現在李慕白手中,他展開信紙閱讀,看著看著,唿吸略有急促,拿信的手也輕微顫抖幾下,但很快平復。
信紙在幕僚之間傳閱,一雙雙捧信的手在顫抖,一張張臉上露出激動又興奮的表情。
蠱族精銳的到來,對此時的青州來說,猶如一場及時雨。
澆灌著遍地幹涸的戰場。
「僅僅是這些代價,就請來如此多的蠱族精銳,許銀鑼的高尚情操,連蠱族的人都能打動啊。」
一位幕僚撫須讚嘆。
天真……李慕白和楊恭看了他一眼,後者緩聲道:
「或許還有我們不曾知道的代價,由寧宴自行支付了。」
桌邊氣氛緩和起來,幕僚們邊感慨邊笑談:
「不知道許銀鑼何時能處理完南疆之事,他若能來青州,叛軍何愁不滅。」
「他雖不在戰場,但依然心係青州不是嗎。」
說起那個聲望如日中天的武夫,即使在座的都是讀書人,心裏也隻有崇敬。要知道文人最看不起粗鄙武夫。
「如今再看,還是得感謝魏公啊,他讓大奉的鎮國之柱得以延續,沒有因他的犧牲而坍塌。」
大奉沒了魏淵,但多了許七安,傳承依舊不滅。
李慕白皺了皺眉,哼道:
「寧宴不愧是我的學生,合縱連橫之術,爐火純青,不枉費我多年來的教導啊。」
許寧宴是他名義上的學生。
楊恭麵無表情的審視著同窗好友,淡淡道:
「是啊,許寧宴這個學生,本官也很滿意,不曾辱沒本官那些年的傾囊相授。」
雲鹿書院的兩位大儒對視一眼,空氣裏仿佛有電火花碰撞。
……
兩日後,宛郡十裏外,雲州軍大本營。
八隻赤紅如火的巨鳥從天邊飛來,掠過一頂頂營帳,降落在軍營西北側。
此時的戚廣伯,正與謀士、各營將領沙盤推演。
「以我方兵力,強攻宛郡的話,十日之內便能拿下,不過宛郡有大儒張慎坐鎮,此人主修兵法,不容小覷。強攻的話,恐怕會折損我軍精銳。」
葛文宣望著沙盤,分析道。
見身邊的各營將領眉頭緊鎖,並不當一迴事,他沉聲道:
「先前說過,打青州,最重要的是穩,而不是快。打的越快,精銳折損速度越快。我們不能打到京城時,精銳部隊所剩無幾。
「所以對付宛郡,圍而不攻,慢慢耗死是最好的辦法。青州軍若是趕來支援,咱們就吃掉。來多少吃多少。」
一位方臉將領搖搖頭:
「鈍刀割肉的前提是鬆山縣能夠拿下來。吃掉鬆山縣和東陵,才能逼青州軍拚盡全力來穩住宛郡。
「不然,他們完全能以鬆山縣為據點,派兵與東陵的守軍會合,吃掉姬玄的隊伍。這樣一來的話,宛郡反而成了拖住我軍主力的頑石。」
三軍主帥戚廣伯終於開口:
「卓浩然可有情報傳迴?」
幾天前,卓浩然傳迴急報,所率領的六千精銳在鬆山縣遭遇守軍負隅頑抗,請求援兵。
戚廣伯派了四十騎朱雀軍以最快速度馳援。
按理說,鬆山縣也該拿下了。
「這個許新年,倒是讓本將軍意外,卓浩然雖不擅長攻城,但麾下六千精銳的驍勇善戰,一個弱冠之年的少年郎能做到這一步,殊為不易。」
戚廣伯笑道:「是個將才。」
正說著,狂奔的腳步聲在軍帳外停下,戚廣伯望向敞開的帳外,看著一名士卒由遠及近,道:
「何事。」
通報的士卒大聲道:
「朱雀軍已返迴軍營,帶迴情報,出兵鬆山縣的六千精銳全軍覆沒。卓浩然逃亡,不知所蹤。朱雀軍四十騎,僅迴八騎。」
邊說著,邊地上情報書。
軍帳內,眾將領臉色一變。
戚廣伯眯了眯眼,表情變的有些沉凝,他大步走去,拿過士卒手中的情報書,展開閱讀。
「大將軍?」
葛文宣低聲喊了一句。
戚廣伯沒什麽表情的把手裏的情報遞過去。
葛文宣看完,沉默了。
情報在各營將領之間流傳,靜默中,終於有人沒忍住,咬牙切齒道:
「蠱族與大奉結盟了。」
葛文宣前陣子返迴軍營,告知眾人與蠱族的結盟失敗後,雲州軍高層心裏就隱約有了不好的預感。
眾將領紛紛看向戚廣伯。
這位雲州軍最高統帥,沉默許久,嗬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