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曆史溯源
天境撐起一個隔絕的領域,在道衍的意誌下,教皇終於止住了崩解的進展,緩緩地在魂火的幫助下修複重生。
其實在這一刻,道衍有想過用這種突發情況幹掉教皇,但一旦教皇身死,沉默者必然和自己不死不休,各大勢力之下,天師道幾乎沒有幸存的可能性。
而且沉默者文明最重要的並不是教皇,而是靈魂神,哪怕教皇死了,隻要神明還在,仍然會有新的代言人。
幸免於難的教皇好不容易理清了自己那宛如漿糊般的思緒,而後驚唿道:“這是什麽地方,為何吾神都無法降臨!”
道衍皺了皺眉:“這不是很正常嗎?要是你們的神能進來,修仙界還怎麽活?”
“你不懂!你不懂!伱不懂!”
教皇癲狂地蠕動那長長的黑色身軀,許久才安靜下來,對道衍尖嘯著發出靈魂之音:“吾神的位格被這裏壓製了!”
道衍沒有迴答,陷入思考。
而教皇還在不斷地說話:“你們修仙界不過五千年的異能曆史,算上文明史也就萬年,而我沉默者人口無數,足足數十萬年文明史,怎麽可能在思潮之地上比不過修仙界!”
道衍作為天師,自然對思潮研究頗深,教皇如此一說他瞬間明白。
亞空間本質上是文明思潮的匯聚之地,下層是靈魂之海,上層是思潮之海,最上層是後來人工建設的玉清幻境,在物質層麵外顯為亞空間宇宙。
而沉默者也有類似的地方,那就是靈魂神國。
舉例來說,靈魂神就是人惡仙,靈魂神國就是亞空間。
不過區別在於,修仙界不信教,他們相信的是人定勝天,因此哪怕出現了思潮人格,也隻是將其囚禁、利用,而不是像沉默者一樣供起來。
而由於修仙界的人口、曆史都遠遠不如沉默者,這樣來看,亞空間應該是比靈魂神國弱的。
但現實就是,教皇在進入亞空間的瞬間就遭到了恐怖的崩解,靈魂神想進來救他,結果直接被阻攔在門外。
幾分鍾後,教皇默念靈魂神的教義,逐漸安靜了下來,體內的魂火也不再如風中殘燭一般搖曳,歸於安寧。
他觀察著白霧翻湧的亞空間,緩緩說道:“……這不是你們的東西。”
“?”
道衍冒出了一個大大的問號,第一反應是教皇是不是被昂撒附身了,怎麽開口就是“這不是你們的東西”,不是我們的難道還是你們的?
“我研究過你們的曆史,而以你們文明的體量和歲月,絕不可能塑造出這樣的存在……”教皇說道。
道衍沒有迴答。
如果按照此前的邏輯來說的話,修仙界的思潮之地確實不可能比沉默者強,那麽答案要麽是修仙界是天選之地,人們的思維強度特別高一些,要麽就是……這並不是人類所建造的東西。
此前由於沒有靈魂神國作為參照係,亞空間有多強人們也不清楚,但如今眼看著亞空間的位格壓了靈魂神一頭,事情就變得有趣了起來。
道衍瞬間想到,學界的普遍認知是:亞空間在遠古時期被黃帝封鎖,直到公元年末才被天師道再度解封。
因此,亞空間很有可能是比遠古時期更早之前就產生的。
但黃帝之前就是洪荒了,盤古伏羲女媧,再往前就是新舊石器時代……如此恐怖的亞空間,真的是那時誕生的嗎?可一個星球的原始土著,又如何產生這麽龐大且位格極高的思潮?
“鴻蒙古寶……太古文明……”道衍喃喃自語地道。
學界一直有過太古文明的假設,不過基本不放在心上,因為鴻蒙古寶這種東西,如今的修仙界也能複製。
但如果亞空間也是他們的成果……那對其的實力評估可能要再上好幾個檔次,而且人類的文明史似乎都要改寫。
教皇有些艱難地問道衍:“你沒有什麽猜測嗎?”
亞空間的恐怖即使被天境隔絕,但那高高在上的位格卻時刻地影響著教皇,提醒他這是一個比自己崇拜的神明更加久遠、更加宏偉、更加高不可攀的神聖之地。
道衍沉聲道:“我確實有些猜想,我們手中有一些前代文明留下的遺產,不過由於那些遺產的技術水平並不算很高,因此我們並沒有放在心上……而且我們也問過孢子那邊,他們說沒有思緒。”
“給我看看。”教皇道。
道衍將一件名為【先天印痕石】的鴻蒙古寶交給了他,開皇鎖道錄過於重要,他並不打算拿出來。
【先天印痕石】出土於新石器時代的地質層,有鑒定天賦的能力,根據光年考古的測定,在洪荒年代被擺放在昆侖山上,作為官職和排序的證明,天賦越高待遇越好。
它本身或許沒那麽有名,但它的仿製品卻人人皆知——用於檢測靈根的【見道石】。
【先天印痕石】在星元2年被考古隊發現,而後迅速彌補了人們對靈根檢測方麵的缺陷,而且任何普通的玉石放在上麵幾秒鍾就會具有相同的效果,可以說在修仙界的早期崛起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也一直被掌握在曆史最悠久的天師道手中。
教皇接過那石頭,細細感受,神色卻越來越凝重。
忽然,他開口道:“這不是你們能製造的東西,我們也不行。”
道衍隻覺得好笑,於是拿出了眾生舟道:“這是如今創造的鴻蒙古寶,甚至在使用上比你手中的【先天印痕石】還強一些。”
教皇微微感受了一下眾生舟,而後傳達了“不行”的意思。
“修仙者,你們已經太過靠近唯物了,靠近得甚至以【力量】和【實用】這種東西定義萬物,或許在戰爭中,你手上的那件寶物確實比這石頭強,但論及其中的意誌之力,宛如水滴之於大海……或許這種比喻不對,要我說,這石頭是宇宙的結晶,意誌的最高成就,而你手中的那玩意隻是一件拙劣的縫合怪而已。”
道衍慍怒,但沒有表現出來。
“空有如此寶物卻不知感悟,非要走那唯物之路,以科技定義萬物,雖說也走得通……但無疑是拋棄了現成的通天大道,去爭奪那遙不可及的陌生之途。”教皇感歎道,“若我沉默者在五千年文明史時得到了此物,或許如今已經一統寰宇了吧……”
道衍卻反駁道:“若是得到這東西就能一統寰宇,那它的創造者為何會滅亡?”
天境撐起一個隔絕的領域,在道衍的意誌下,教皇終於止住了崩解的進展,緩緩地在魂火的幫助下修複重生。
其實在這一刻,道衍有想過用這種突發情況幹掉教皇,但一旦教皇身死,沉默者必然和自己不死不休,各大勢力之下,天師道幾乎沒有幸存的可能性。
而且沉默者文明最重要的並不是教皇,而是靈魂神,哪怕教皇死了,隻要神明還在,仍然會有新的代言人。
幸免於難的教皇好不容易理清了自己那宛如漿糊般的思緒,而後驚唿道:“這是什麽地方,為何吾神都無法降臨!”
道衍皺了皺眉:“這不是很正常嗎?要是你們的神能進來,修仙界還怎麽活?”
“你不懂!你不懂!伱不懂!”
教皇癲狂地蠕動那長長的黑色身軀,許久才安靜下來,對道衍尖嘯著發出靈魂之音:“吾神的位格被這裏壓製了!”
道衍沒有迴答,陷入思考。
而教皇還在不斷地說話:“你們修仙界不過五千年的異能曆史,算上文明史也就萬年,而我沉默者人口無數,足足數十萬年文明史,怎麽可能在思潮之地上比不過修仙界!”
道衍作為天師,自然對思潮研究頗深,教皇如此一說他瞬間明白。
亞空間本質上是文明思潮的匯聚之地,下層是靈魂之海,上層是思潮之海,最上層是後來人工建設的玉清幻境,在物質層麵外顯為亞空間宇宙。
而沉默者也有類似的地方,那就是靈魂神國。
舉例來說,靈魂神就是人惡仙,靈魂神國就是亞空間。
不過區別在於,修仙界不信教,他們相信的是人定勝天,因此哪怕出現了思潮人格,也隻是將其囚禁、利用,而不是像沉默者一樣供起來。
而由於修仙界的人口、曆史都遠遠不如沉默者,這樣來看,亞空間應該是比靈魂神國弱的。
但現實就是,教皇在進入亞空間的瞬間就遭到了恐怖的崩解,靈魂神想進來救他,結果直接被阻攔在門外。
幾分鍾後,教皇默念靈魂神的教義,逐漸安靜了下來,體內的魂火也不再如風中殘燭一般搖曳,歸於安寧。
他觀察著白霧翻湧的亞空間,緩緩說道:“……這不是你們的東西。”
“?”
道衍冒出了一個大大的問號,第一反應是教皇是不是被昂撒附身了,怎麽開口就是“這不是你們的東西”,不是我們的難道還是你們的?
“我研究過你們的曆史,而以你們文明的體量和歲月,絕不可能塑造出這樣的存在……”教皇說道。
道衍沒有迴答。
如果按照此前的邏輯來說的話,修仙界的思潮之地確實不可能比沉默者強,那麽答案要麽是修仙界是天選之地,人們的思維強度特別高一些,要麽就是……這並不是人類所建造的東西。
此前由於沒有靈魂神國作為參照係,亞空間有多強人們也不清楚,但如今眼看著亞空間的位格壓了靈魂神一頭,事情就變得有趣了起來。
道衍瞬間想到,學界的普遍認知是:亞空間在遠古時期被黃帝封鎖,直到公元年末才被天師道再度解封。
因此,亞空間很有可能是比遠古時期更早之前就產生的。
但黃帝之前就是洪荒了,盤古伏羲女媧,再往前就是新舊石器時代……如此恐怖的亞空間,真的是那時誕生的嗎?可一個星球的原始土著,又如何產生這麽龐大且位格極高的思潮?
“鴻蒙古寶……太古文明……”道衍喃喃自語地道。
學界一直有過太古文明的假設,不過基本不放在心上,因為鴻蒙古寶這種東西,如今的修仙界也能複製。
但如果亞空間也是他們的成果……那對其的實力評估可能要再上好幾個檔次,而且人類的文明史似乎都要改寫。
教皇有些艱難地問道衍:“你沒有什麽猜測嗎?”
亞空間的恐怖即使被天境隔絕,但那高高在上的位格卻時刻地影響著教皇,提醒他這是一個比自己崇拜的神明更加久遠、更加宏偉、更加高不可攀的神聖之地。
道衍沉聲道:“我確實有些猜想,我們手中有一些前代文明留下的遺產,不過由於那些遺產的技術水平並不算很高,因此我們並沒有放在心上……而且我們也問過孢子那邊,他們說沒有思緒。”
“給我看看。”教皇道。
道衍將一件名為【先天印痕石】的鴻蒙古寶交給了他,開皇鎖道錄過於重要,他並不打算拿出來。
【先天印痕石】出土於新石器時代的地質層,有鑒定天賦的能力,根據光年考古的測定,在洪荒年代被擺放在昆侖山上,作為官職和排序的證明,天賦越高待遇越好。
它本身或許沒那麽有名,但它的仿製品卻人人皆知——用於檢測靈根的【見道石】。
【先天印痕石】在星元2年被考古隊發現,而後迅速彌補了人們對靈根檢測方麵的缺陷,而且任何普通的玉石放在上麵幾秒鍾就會具有相同的效果,可以說在修仙界的早期崛起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也一直被掌握在曆史最悠久的天師道手中。
教皇接過那石頭,細細感受,神色卻越來越凝重。
忽然,他開口道:“這不是你們能製造的東西,我們也不行。”
道衍隻覺得好笑,於是拿出了眾生舟道:“這是如今創造的鴻蒙古寶,甚至在使用上比你手中的【先天印痕石】還強一些。”
教皇微微感受了一下眾生舟,而後傳達了“不行”的意思。
“修仙者,你們已經太過靠近唯物了,靠近得甚至以【力量】和【實用】這種東西定義萬物,或許在戰爭中,你手上的那件寶物確實比這石頭強,但論及其中的意誌之力,宛如水滴之於大海……或許這種比喻不對,要我說,這石頭是宇宙的結晶,意誌的最高成就,而你手中的那玩意隻是一件拙劣的縫合怪而已。”
道衍慍怒,但沒有表現出來。
“空有如此寶物卻不知感悟,非要走那唯物之路,以科技定義萬物,雖說也走得通……但無疑是拋棄了現成的通天大道,去爭奪那遙不可及的陌生之途。”教皇感歎道,“若我沉默者在五千年文明史時得到了此物,或許如今已經一統寰宇了吧……”
道衍卻反駁道:“若是得到這東西就能一統寰宇,那它的創造者為何會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