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報名夜校
重生九零,我賣麻辣燙買了一條街 作者:南南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對方拿的出來,那麽今天這筆生意就是大單子,如果拿不出來,他又能拿這兩個孩子怎麽樣,他就隻能自認倒黴了。
談生意,簽合同,何晚秋自然知道要備好現金,一點保障都沒有,一個服裝廠又怎麽敢隨意接單子?
很快,何晚秋就從背包裏拿出一捆現金。
其實她準備了兩萬,就怕不夠用,以備不時之需。
不多不少,一捆剛好一萬塊,她從抽出十張後,將剩餘的遞給王經理。
“您數數,一共九千元。”
王經理咽了咽喉,因為何晚秋拿錢的時候,他注意到這小女孩包裏根本不止一萬塊。
究竟是什麽家庭,能給小孩這麽多錢,而且還很放心的放孩子出來談生意。
莫非是縣城裏哪個大戶家的孩子出來提前體驗生活?
別的不說,隨便就能拿這麽多錢出來的小孩,這是他第一次見。
在震驚之餘,他馬上就開始清點定金,經過他一番清點,確定金額無誤後,就拿出了公章,在雙方合同的金額處蓋上章。
這一章蓋下去,意味著合同正式生效,一切具有法律效應。
一直送走何晚秋跟陳娟之後,他盯著合同還是久久不能平靜,一件他覺得不可能的事情,沒想到就這麽成了,而且還是三千件的大單子,這一切發生的簡直太神奇了。
二人在迴去的路上,陳娟就一直在想著何晚秋剛才的表現,那種遇事不慌,談吐有方的樣子,讓她覺得差距好大。
既然談合作不是她的強項,那為何不轉變個思路,去學習服裝設計呢。
隻要款式設計的好看,這也是另一種能力的提升。
並且她昨天在尋找服裝廠的時候,正好就看到過學習服裝設計的廣告標語,是一個夜校的廣告。
等到店子後,她便將這個想法告知給何晚秋。
何晚秋聽聞首先是惋惜,不過轉頭一想。
不讀書也可行,如果轉去學習設計,在這個人才極度缺乏的年代,把設計這條路走順暢,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也可以,不過學習設計隻能抽空,你的主業還是要看店賣衣服,要在實戰中總結經驗,學習起來才會快。”
陳娟見何晚秋支持她,開心的不行:“行,那你就等著我好好學,將來我要全世界的人都穿上我設計的衣服。”
兩人在這邊聊得火熱,何靜怡此時也過來服裝店了,她見二人聊得開心,隨意開口問道:“咋了,你們聊什麽呢,這麽開心?”
何晚秋見大姐來了,疑惑道:“大姐,你咋迴來了,不在王俊家吃晚飯麽?”
何靜怡搖搖頭:“沒呢,中午吃完飯就迴了,別打岔,快說說你們剛才聊啥呢,讓我也開心開心。”
陳娟直接說道:“大姐,剛才我跟晚秋商量著,讓我去學服裝設計,你感覺怎麽樣?”
何靜怡聽聞,豎起了大拇指:“這個好,要是學成了,將來就是大師,做出來的衣服肯定好賣。”
不過想到她自己,都十九了還啥都不會,要學曆沒學曆,要手藝也是一個破裁縫手藝,根本不吃香。
要不是妹妹頭腦好,說不定她現在還在廣城的某個服裝廠踩縫紉機呢。
想到這,她小心翼翼的問道:“晚秋,你看我這個年紀還能學嗎?能的話,你覺得學什麽好呢?”
雖然現在賺的錢夠多了,但技多不壓身,以後日子長著呢,目光要放長遠。
何晚秋見何靜怡滿臉渴望,不像鬧著玩的,她想了想:“學會計吧,怎麽樣?”
“會計?就是管錢的?”
“對,這個相對比較適合你。”
何靜怡很不解,她現在相當於是電器店鋪的老板,每天收賬,算明細都是她,為什麽還要特意去學?
“晚秋,這個還要學嗎?不就是收錢找錢,哪有那麽複雜?”
何晚秋看著何靜怡一臉天真的樣子,耐心解釋道:“現在生意一天比一天做得大,以後可不是收錢那麽簡單,進出貨的明細,工人的工資,每天的產生成本,還有以後麵臨的稅,都是需要專業的人士來解決的,請個外人來管賬,我還不放心呢。”
“哦。”何靜怡聽得一臉懵,以前她隻知道進貨成本,賣出去一台賺多少錢,這樣去算。
現在聽妹妹這麽一說,沒想到裏麵還有這麽多學問。
陳娟跟著道:“大姐,你要學的話可以跟我一起去夜校,那裏也有學會計的,我們正好可以做個伴。”
本來還擔心沒地方學,現在有了陳娟的鼓勵,何靜怡想學的心更堅定了。
“對了大姐,我看你之前的賬都沒記錄,以後你得買個本,專門記錄店內支出明細,不然時間長了,很容易對不上賬的。”
“還有陳娟你也是的,買個本本記錄一下,每筆消費都要記錄,這樣自己心裏才有底。”
這年頭電腦不便宜,一台好幾萬,而且還是那種老掉牙的設備,不然何晚秋都想給兩個店各配置一台電腦了。
畢竟電腦操作起來就比書本記錄方便多了。
說歸說,當天店鋪關門後,幾人就一同去了那個所謂的夜校。
夜校說白了就是社會學校,裏麵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有,都是過來學習技能的,可以理解為藍翔那種技術學校。
通過何晚秋的一番了解,這裏的學習種類確實很多,從衣食住行,到人文科學,應有盡有。
不過報名費可都不便宜,從最便宜的三百元到兩千元不等。
陳娟所學的專業跟何靜怡所學的專業都相對便宜,為期三個月的學習,每晚兩節課,各隻要五百元的學費。
這筆錢對於何晚秋自然不痛不癢。
不過現在能來夜校學習的人,思維普遍都要比普通人高一層次,不出意外,這些人學成後出了社會,在這個人才不多的年代,絕對是那個領域的佼佼者。
報完名,幾人就迴來了,接下來就是每日晚上七點準時去打卡學習就行了。
陳娟倒是覺得沒啥,跟上學感覺差不多。
不過何靜怡倒是很感慨,似乎又迴到五年前,那個上學的時代,一切那麽的熟悉。
談生意,簽合同,何晚秋自然知道要備好現金,一點保障都沒有,一個服裝廠又怎麽敢隨意接單子?
很快,何晚秋就從背包裏拿出一捆現金。
其實她準備了兩萬,就怕不夠用,以備不時之需。
不多不少,一捆剛好一萬塊,她從抽出十張後,將剩餘的遞給王經理。
“您數數,一共九千元。”
王經理咽了咽喉,因為何晚秋拿錢的時候,他注意到這小女孩包裏根本不止一萬塊。
究竟是什麽家庭,能給小孩這麽多錢,而且還很放心的放孩子出來談生意。
莫非是縣城裏哪個大戶家的孩子出來提前體驗生活?
別的不說,隨便就能拿這麽多錢出來的小孩,這是他第一次見。
在震驚之餘,他馬上就開始清點定金,經過他一番清點,確定金額無誤後,就拿出了公章,在雙方合同的金額處蓋上章。
這一章蓋下去,意味著合同正式生效,一切具有法律效應。
一直送走何晚秋跟陳娟之後,他盯著合同還是久久不能平靜,一件他覺得不可能的事情,沒想到就這麽成了,而且還是三千件的大單子,這一切發生的簡直太神奇了。
二人在迴去的路上,陳娟就一直在想著何晚秋剛才的表現,那種遇事不慌,談吐有方的樣子,讓她覺得差距好大。
既然談合作不是她的強項,那為何不轉變個思路,去學習服裝設計呢。
隻要款式設計的好看,這也是另一種能力的提升。
並且她昨天在尋找服裝廠的時候,正好就看到過學習服裝設計的廣告標語,是一個夜校的廣告。
等到店子後,她便將這個想法告知給何晚秋。
何晚秋聽聞首先是惋惜,不過轉頭一想。
不讀書也可行,如果轉去學習設計,在這個人才極度缺乏的年代,把設計這條路走順暢,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也可以,不過學習設計隻能抽空,你的主業還是要看店賣衣服,要在實戰中總結經驗,學習起來才會快。”
陳娟見何晚秋支持她,開心的不行:“行,那你就等著我好好學,將來我要全世界的人都穿上我設計的衣服。”
兩人在這邊聊得火熱,何靜怡此時也過來服裝店了,她見二人聊得開心,隨意開口問道:“咋了,你們聊什麽呢,這麽開心?”
何晚秋見大姐來了,疑惑道:“大姐,你咋迴來了,不在王俊家吃晚飯麽?”
何靜怡搖搖頭:“沒呢,中午吃完飯就迴了,別打岔,快說說你們剛才聊啥呢,讓我也開心開心。”
陳娟直接說道:“大姐,剛才我跟晚秋商量著,讓我去學服裝設計,你感覺怎麽樣?”
何靜怡聽聞,豎起了大拇指:“這個好,要是學成了,將來就是大師,做出來的衣服肯定好賣。”
不過想到她自己,都十九了還啥都不會,要學曆沒學曆,要手藝也是一個破裁縫手藝,根本不吃香。
要不是妹妹頭腦好,說不定她現在還在廣城的某個服裝廠踩縫紉機呢。
想到這,她小心翼翼的問道:“晚秋,你看我這個年紀還能學嗎?能的話,你覺得學什麽好呢?”
雖然現在賺的錢夠多了,但技多不壓身,以後日子長著呢,目光要放長遠。
何晚秋見何靜怡滿臉渴望,不像鬧著玩的,她想了想:“學會計吧,怎麽樣?”
“會計?就是管錢的?”
“對,這個相對比較適合你。”
何靜怡很不解,她現在相當於是電器店鋪的老板,每天收賬,算明細都是她,為什麽還要特意去學?
“晚秋,這個還要學嗎?不就是收錢找錢,哪有那麽複雜?”
何晚秋看著何靜怡一臉天真的樣子,耐心解釋道:“現在生意一天比一天做得大,以後可不是收錢那麽簡單,進出貨的明細,工人的工資,每天的產生成本,還有以後麵臨的稅,都是需要專業的人士來解決的,請個外人來管賬,我還不放心呢。”
“哦。”何靜怡聽得一臉懵,以前她隻知道進貨成本,賣出去一台賺多少錢,這樣去算。
現在聽妹妹這麽一說,沒想到裏麵還有這麽多學問。
陳娟跟著道:“大姐,你要學的話可以跟我一起去夜校,那裏也有學會計的,我們正好可以做個伴。”
本來還擔心沒地方學,現在有了陳娟的鼓勵,何靜怡想學的心更堅定了。
“對了大姐,我看你之前的賬都沒記錄,以後你得買個本,專門記錄店內支出明細,不然時間長了,很容易對不上賬的。”
“還有陳娟你也是的,買個本本記錄一下,每筆消費都要記錄,這樣自己心裏才有底。”
這年頭電腦不便宜,一台好幾萬,而且還是那種老掉牙的設備,不然何晚秋都想給兩個店各配置一台電腦了。
畢竟電腦操作起來就比書本記錄方便多了。
說歸說,當天店鋪關門後,幾人就一同去了那個所謂的夜校。
夜校說白了就是社會學校,裏麵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有,都是過來學習技能的,可以理解為藍翔那種技術學校。
通過何晚秋的一番了解,這裏的學習種類確實很多,從衣食住行,到人文科學,應有盡有。
不過報名費可都不便宜,從最便宜的三百元到兩千元不等。
陳娟所學的專業跟何靜怡所學的專業都相對便宜,為期三個月的學習,每晚兩節課,各隻要五百元的學費。
這筆錢對於何晚秋自然不痛不癢。
不過現在能來夜校學習的人,思維普遍都要比普通人高一層次,不出意外,這些人學成後出了社會,在這個人才不多的年代,絕對是那個領域的佼佼者。
報完名,幾人就迴來了,接下來就是每日晚上七點準時去打卡學習就行了。
陳娟倒是覺得沒啥,跟上學感覺差不多。
不過何靜怡倒是很感慨,似乎又迴到五年前,那個上學的時代,一切那麽的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