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忙不過來
重生九零,我賣麻辣燙買了一條街 作者:南南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走路來的,騎車來的,坐三輪車來的,比比皆是。
根據這些客人的交通工具來看,絕對不是這條街的住戶,也就是說這些客人都是通過傳單的形式而來。
這也導致了一天的營業下來,營業額直接突破了八千,雖說是新店開業,很多客人是衝著優惠福利來的,但現在開了一個好頭,隻要堅持把口味,口碑做好,這些客源是絕對能夠把握住的。
何大嫂更是開心壞了,她今天在店裏是負責收錢的,這八千多塊可全都是經了她手的,這種真實的賺錢快感,是她做夢都想不到的。
其他的啥也不說,一天就能入賬八千,一個月豈不是二十四萬。
她越想越激動,數錢的手也顫抖起來,似乎百萬存款都不是夢了。
這種忙碌的情況一直持續了三天,何晚秋都累的夠嗆,終於是新店風波過去了,店裏的情況這才好點,依仗著店裏目前的人手也忙得過來,她不去幫忙也行。
不過她並沒有閑著,既然物流的貨物還沒到,麻辣燙店也不需要她幫忙,趁著這個空隙,她拉著陳娟正好去縣城的新華書店看看。
準備買一些高中的學習輔導資料,順便用學習資料來刺激一下陳娟。
陳娟其實也很糾結,這些眼熟的資料,都是以前她想要而買不起的,現在放在眼前,她卻提不起任何興致。
其實也不怪她,一邊是學業,一邊是賺錢,還有家裏理不清的關係,整天都折磨著她。
何晚秋也不急。
看陳娟愁眉苦臉的樣子,她知道這丫頭心結沒解開,多的話她也懶得說,一切順其自然吧。
就這樣,何晚秋買完資料就在店裏學習,日子過的平淡也充實,高中的數理化確實提升了一個難度,還好這些資料都有解析過程,才讓她學的遊刃有餘。
這不剛學習兩天,還沉浸在知識海洋的她,就收到了那名負責對接運貨乘務員的電話。
她放下電話,心情好了一大截,店鋪終於是能夠正常營業了。
這次依舊是王俊出馬,一口氣租了八台小貨車,浩浩蕩蕩的就去海城火車站拖貨了。
事情也正按照何晚秋的預期所發展,當次日將這批貨擺出來之後,很快就被一掃而空。
甚至那些購買家電客人大部分還不是擁有代金券的。
換個話說,等持有代金券的那批客人都前來如數購買的話,這些貨隻會少不會多。
以至於她也從服裝店抽身出來,幫著何靜怡這邊招待客人。
這種忙碌的情況,也讓何晚秋深感無力,主要是太忙了,根本就忙不過來。
又要打包,又要搬運,還要給客人講解電器的功能之類的,忙完這個客人,又要接待下一位客人,就連喝口水的功夫都沒有。
等過了飯點,何雨婷還把自己店裏的人挪了幾個過來,這才勉強應付的過來。
“大姐,我看得招幾個人了。”
何晚秋癱坐在凳子上,補充著水分,她一口水下肚,繼續說道:“不然等開學了,店裏就你跟王俊兩個人,我看是忙不過來的。”
何靜怡同樣累成狗,她同意這個想法,“要不讓老媽去問問,她們李家人多,應該有合適的。”
何晚秋就知道問錯了人,她搖了搖頭:“算了,我們還是就在縣城招人吧。”
親戚之間最好不要共事,處事的階段,很多話都不好說,說淺了別人聽不進去,說深了,還容易得罪人,最後估計連親戚都沒得做。
反正花同樣的錢,還不如請外人。
不過三姨跟大伯娘不一樣,她們之前在店裏幹活是為了加盟,不存在上下級關係,所以不會有工作中的糾葛。
晚上,何晚秋就特意出了趟門,去之前印刷宣傳單的地方,打印了幾張招聘紙張,用來張貼在門口。
李秀蘭看到兩個女兒在門口又是塗膠水,好像在貼什麽東西,她十分不解:“你們這是貼的什麽?”
何靜怡迴應道:“媽,晚秋準備招兩個工人,正好讓您也輕鬆一點。”
李秀蘭見女兒心疼她,滿臉欣慰,不過還是有些反對:“招人多費錢啊,你媽我還能幹,沒必要花這個冤枉錢!”
何晚秋正在貼紙張,頭也不抬的說道:“您啊,忙完這幾天就迴鎮上去,麻辣燙店還是要正常營業的,那個錢可比雇工人要多的多。”
李秀蘭似乎忘記了還有個店子等著她迴去開門,迴過頭一想也是,家底不能丟,而且她走了之後,店裏就靠著幾個孩子,或許真的忙不過來。
第二天,陸陸續續的就有幾個男人進店應聘了。
按照以往,這種賣家具的店子的工資頂破天就兩百一個月,而且不管吃住。
何晚秋這次開出的條件極為誘人。
在月薪兩百塊的基礎上,還添加了提成這一項,也就是說按照底薪加百分之二的提成模式。
並且當月銷售額超過五千,下個月即享有包吃包住的福利待遇。
放眼平川縣城,那個崗位能夠有這種優厚的待遇?
一天下來,她一共麵試了近二十位人,最後一番思考,她決定聘請那名剛生完孩子的女性,用來在店裏接待客人,以及後續的成交事宜。
符合崗位的人其實很多,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她在這個女人身上看到了她前世的影子。
才剛出月子的女人就出來找工作,並且臉上還有一些淤青,種種方麵結合起來都知道,這個女人過得並不幸福。
現在她有一點條件,能幫就幫一些,再多的,她也做不了了。
電器這邊如火如荼,生意好的不行,服裝店那邊卻出事了。
何晚秋這邊剛跟那名女人簽完合同,陳娟就苦著個臉跑了過來。
“晚秋,這批衣服怎麽全是夏款,你確定沒進錯嗎?”
何晚秋有些懵逼:“對啊,怎麽了?難道質量有問題還是?”
陳娟歎了口氣:“跟質量沒關係,店裏上次賣的夏款你忘記了,最後一點都沒人買了,原先我還以為是款式不好看,最後問了幾個顧客才知道,別人店現在都上了秋款,沒人看夏款了。”
根據這些客人的交通工具來看,絕對不是這條街的住戶,也就是說這些客人都是通過傳單的形式而來。
這也導致了一天的營業下來,營業額直接突破了八千,雖說是新店開業,很多客人是衝著優惠福利來的,但現在開了一個好頭,隻要堅持把口味,口碑做好,這些客源是絕對能夠把握住的。
何大嫂更是開心壞了,她今天在店裏是負責收錢的,這八千多塊可全都是經了她手的,這種真實的賺錢快感,是她做夢都想不到的。
其他的啥也不說,一天就能入賬八千,一個月豈不是二十四萬。
她越想越激動,數錢的手也顫抖起來,似乎百萬存款都不是夢了。
這種忙碌的情況一直持續了三天,何晚秋都累的夠嗆,終於是新店風波過去了,店裏的情況這才好點,依仗著店裏目前的人手也忙得過來,她不去幫忙也行。
不過她並沒有閑著,既然物流的貨物還沒到,麻辣燙店也不需要她幫忙,趁著這個空隙,她拉著陳娟正好去縣城的新華書店看看。
準備買一些高中的學習輔導資料,順便用學習資料來刺激一下陳娟。
陳娟其實也很糾結,這些眼熟的資料,都是以前她想要而買不起的,現在放在眼前,她卻提不起任何興致。
其實也不怪她,一邊是學業,一邊是賺錢,還有家裏理不清的關係,整天都折磨著她。
何晚秋也不急。
看陳娟愁眉苦臉的樣子,她知道這丫頭心結沒解開,多的話她也懶得說,一切順其自然吧。
就這樣,何晚秋買完資料就在店裏學習,日子過的平淡也充實,高中的數理化確實提升了一個難度,還好這些資料都有解析過程,才讓她學的遊刃有餘。
這不剛學習兩天,還沉浸在知識海洋的她,就收到了那名負責對接運貨乘務員的電話。
她放下電話,心情好了一大截,店鋪終於是能夠正常營業了。
這次依舊是王俊出馬,一口氣租了八台小貨車,浩浩蕩蕩的就去海城火車站拖貨了。
事情也正按照何晚秋的預期所發展,當次日將這批貨擺出來之後,很快就被一掃而空。
甚至那些購買家電客人大部分還不是擁有代金券的。
換個話說,等持有代金券的那批客人都前來如數購買的話,這些貨隻會少不會多。
以至於她也從服裝店抽身出來,幫著何靜怡這邊招待客人。
這種忙碌的情況,也讓何晚秋深感無力,主要是太忙了,根本就忙不過來。
又要打包,又要搬運,還要給客人講解電器的功能之類的,忙完這個客人,又要接待下一位客人,就連喝口水的功夫都沒有。
等過了飯點,何雨婷還把自己店裏的人挪了幾個過來,這才勉強應付的過來。
“大姐,我看得招幾個人了。”
何晚秋癱坐在凳子上,補充著水分,她一口水下肚,繼續說道:“不然等開學了,店裏就你跟王俊兩個人,我看是忙不過來的。”
何靜怡同樣累成狗,她同意這個想法,“要不讓老媽去問問,她們李家人多,應該有合適的。”
何晚秋就知道問錯了人,她搖了搖頭:“算了,我們還是就在縣城招人吧。”
親戚之間最好不要共事,處事的階段,很多話都不好說,說淺了別人聽不進去,說深了,還容易得罪人,最後估計連親戚都沒得做。
反正花同樣的錢,還不如請外人。
不過三姨跟大伯娘不一樣,她們之前在店裏幹活是為了加盟,不存在上下級關係,所以不會有工作中的糾葛。
晚上,何晚秋就特意出了趟門,去之前印刷宣傳單的地方,打印了幾張招聘紙張,用來張貼在門口。
李秀蘭看到兩個女兒在門口又是塗膠水,好像在貼什麽東西,她十分不解:“你們這是貼的什麽?”
何靜怡迴應道:“媽,晚秋準備招兩個工人,正好讓您也輕鬆一點。”
李秀蘭見女兒心疼她,滿臉欣慰,不過還是有些反對:“招人多費錢啊,你媽我還能幹,沒必要花這個冤枉錢!”
何晚秋正在貼紙張,頭也不抬的說道:“您啊,忙完這幾天就迴鎮上去,麻辣燙店還是要正常營業的,那個錢可比雇工人要多的多。”
李秀蘭似乎忘記了還有個店子等著她迴去開門,迴過頭一想也是,家底不能丟,而且她走了之後,店裏就靠著幾個孩子,或許真的忙不過來。
第二天,陸陸續續的就有幾個男人進店應聘了。
按照以往,這種賣家具的店子的工資頂破天就兩百一個月,而且不管吃住。
何晚秋這次開出的條件極為誘人。
在月薪兩百塊的基礎上,還添加了提成這一項,也就是說按照底薪加百分之二的提成模式。
並且當月銷售額超過五千,下個月即享有包吃包住的福利待遇。
放眼平川縣城,那個崗位能夠有這種優厚的待遇?
一天下來,她一共麵試了近二十位人,最後一番思考,她決定聘請那名剛生完孩子的女性,用來在店裏接待客人,以及後續的成交事宜。
符合崗位的人其實很多,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她在這個女人身上看到了她前世的影子。
才剛出月子的女人就出來找工作,並且臉上還有一些淤青,種種方麵結合起來都知道,這個女人過得並不幸福。
現在她有一點條件,能幫就幫一些,再多的,她也做不了了。
電器這邊如火如荼,生意好的不行,服裝店那邊卻出事了。
何晚秋這邊剛跟那名女人簽完合同,陳娟就苦著個臉跑了過來。
“晚秋,這批衣服怎麽全是夏款,你確定沒進錯嗎?”
何晚秋有些懵逼:“對啊,怎麽了?難道質量有問題還是?”
陳娟歎了口氣:“跟質量沒關係,店裏上次賣的夏款你忘記了,最後一點都沒人買了,原先我還以為是款式不好看,最後問了幾個顧客才知道,別人店現在都上了秋款,沒人看夏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