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出發省城
重生九零,我賣麻辣燙買了一條街 作者:南南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上前打趣道:“晚秋,你沒為難你三姨吧,你小時候,她可經常抱你呢,現在能幫,就多幫幫。”
何晚秋看了一眼李秀蘭,又看了看三姨,笑笑沒說話。
掏出筆記本就往就餐的客人中走了。
李秀珍趕忙解釋道:“秀蘭,看你說的啥話,我是她親姨,她能不幫我幫誰?”
說著就托起李秀蘭的手:“晚秋這孩子懂事,看得遠,比我們都聰明,她的意思是,先讓我在店裏學習幫忙,等差不多了,再把店開起來。”
李秀蘭就知道她不會看走眼,拿起圍兜遞給李秀珍:“行,正好店裏缺人手,那咱們就先從服務開始。”
“你可別小瞧了服務,做好服務,也是餐飲的一大學問……”
李秀蘭一邊忙活著,一邊嘰嘰喳喳說一大堆。
這些東西,都是何晚秋告訴她的。
她之前總覺得沒用,後來慢慢的因為好服務,帶來的迴頭客,讓她越來越堅信這個道理。
這不趁著李秀珍這個新手剛上崗,她正好顯擺顯擺。
何晚秋笑笑不語,繼續忙著整理演講稿。
當她把準備好的稿子拿給劉老師看時。
劉老師隻是簡單看了一個開頭,驚訝的下巴都差點掉下來。
甚至要比上次那篇《我的祖國》,還要亮眼。
“這……這些都是你親自寫的?”
很快,他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巴掌大的寶塔鎮除了他還有初三的學生,能有幾個人會英文?
“你都是怎麽想出來的,這麽複雜的語法,這麽高的立意,簡直太完美了,這要是發表出去,絕對能引發轟動!”
何晚秋看著劉老師神情,這篇稿子她確實花了點心思,但也不至於誇張到這種程度吧?
“到處問問,然後記錄,再綜合整理,老師你忘記了嗎,第三段的那幾句話,不就是你告訴我的嗎?”
劉老師順著第三段看去,上麵用英文寫著。
“初到寶塔中學,這裏的窘迫讓劉老師一度不適應,甚至想要離開的想法,直到後來,他看到學生的求學欲望,以及那渴望知識的眼神,那一刻,他明白了,作為一名教師的職責……”
這些話他記得一直都沒跟別人提起過,隻跟何晚秋找他分享人生感悟,就多說了幾句。
沒想到卻被這個有心的孩子記下來了。
他看著看著,眼眶紅了。
似乎這些年來的付出,都值得了。
不過這樣也好,隻希望通過這篇稿子,能夠引發外界對鄉鎮孩子的教育資源做貢獻。
他用力眨了眨眼,平複了下情緒:“正好我也準備去找你,後天就要去省城參加演講了,稿子我再好好看看,幫你修改一些語法。”
何晚秋正有此意,她點了點頭:“那辛苦劉老師了。”
何晚秋第二天中午,特意迴了趟店子。
不為別的,上次買的股票,應該有點漲幅,正好可以拉著戶頭本人,也就是她大姐,一起證券交易所去看看。
她走進店子,此時客人不多,她直接將要去省城的事,說了一遍,同時也說了需要家長陪同。
李秀珍豎著個耳朵,何晚秋的話都被她盡收耳底,不待李秀蘭表態,她就開了口:“晚秋,你這孩子咋就這麽出息呢,現在都能去省城了啊。”
英語演講什麽的她不懂,她隻知道能去省城,是一件多麽令人羨慕的事情,她記得,上次去縣城還是她剛結婚那會,省城這輩子就沒去過。
李秀蘭別提多高興了,也顧不上迴應李秀珍。
她在狹窄的過道,來迴踱步。
神情一下喜,一下愁的,意識到她有些失態後,她訕訕一笑:“哎呀,有些高興過頭了,嗬嗬。”
見何晚秋沒說話,她又拍著胸脯保證道:“你放心,這次去省城,媽絕對不給你丟人。”
上次在學校的大會上,女兒家長對她的態度,讓她的心理上得到了極大滿足,這次一下上升到去省城,必須也要出出風頭。
何晚秋真是無了個大語。
原來她老媽不是高興她能參加這次演講,感情是自認為她也要去省城而激動。
何晚秋連忙製止李秀蘭的妄想:“媽,你就在家裏看著店,我是打算讓大姐陪我去。”
李秀蘭聽到何晚秋不讓她去,她整個人都殃了,連忙看向老大,語氣中帶有一絲商量:“這次就讓你媽去,你們還年輕,以後見世麵的機會多得很,你媽這把年紀了,下次指不上是啥時候了,是吧靜怡。”
何靜怡知道妹妹指名道姓讓她去的意思,但這些話不能放在明麵上,她選擇沉默。
見老大不為所動,李秀蘭又看著老二:“你看你姐都默認同意了,這件事就這麽說好了,我跟著你去省城,留下三姨跟靜怡看店。”
何晚秋笑著道:“媽,大姐去過大城市,會認路,正好可以讓大姐在海城到處逛逛,考察一下市場,要是能發現新商機,你懂得。”
李秀蘭一聽是賺錢的事,連連點頭,壓製住剛才的衝勁:“有道理,這次媽就不去了。”
說是這樣說,難免有些失望。
她又迴頭對著老大叮囑道:“你可以要上點心,別浪費了這次去城裏的機會。”
看到李秀蘭被妹妹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所忽悠,何靜怡強忍著笑:“知道了,媽。”
但心裏隱隱有些不安。
本來不提還好,想到要去省城,就想到了股票賬戶。
之前可是花了整整兩萬塊,也不知道現在是怎麽個情況……
其實何晚秋心裏也是沒底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隻要拿上十幾二十年,絕對是幾百倍的收益。
但問題是,她能等嗎?
還有一點就是,如果這次沒辦法從股票上麵賺到一波快錢,那對於她後麵的規劃,絕對有著很大影響。
她想了會就停止了思緒,此刻想再多都是徒勞,還不如等待明天開獎就知道結果了。
第二天一大早,姐妹倆就背著行李,來到車站跟劉老師匯合,一起坐上前往縣城的班車。
何晚秋看了一眼李秀蘭,又看了看三姨,笑笑沒說話。
掏出筆記本就往就餐的客人中走了。
李秀珍趕忙解釋道:“秀蘭,看你說的啥話,我是她親姨,她能不幫我幫誰?”
說著就托起李秀蘭的手:“晚秋這孩子懂事,看得遠,比我們都聰明,她的意思是,先讓我在店裏學習幫忙,等差不多了,再把店開起來。”
李秀蘭就知道她不會看走眼,拿起圍兜遞給李秀珍:“行,正好店裏缺人手,那咱們就先從服務開始。”
“你可別小瞧了服務,做好服務,也是餐飲的一大學問……”
李秀蘭一邊忙活著,一邊嘰嘰喳喳說一大堆。
這些東西,都是何晚秋告訴她的。
她之前總覺得沒用,後來慢慢的因為好服務,帶來的迴頭客,讓她越來越堅信這個道理。
這不趁著李秀珍這個新手剛上崗,她正好顯擺顯擺。
何晚秋笑笑不語,繼續忙著整理演講稿。
當她把準備好的稿子拿給劉老師看時。
劉老師隻是簡單看了一個開頭,驚訝的下巴都差點掉下來。
甚至要比上次那篇《我的祖國》,還要亮眼。
“這……這些都是你親自寫的?”
很快,他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巴掌大的寶塔鎮除了他還有初三的學生,能有幾個人會英文?
“你都是怎麽想出來的,這麽複雜的語法,這麽高的立意,簡直太完美了,這要是發表出去,絕對能引發轟動!”
何晚秋看著劉老師神情,這篇稿子她確實花了點心思,但也不至於誇張到這種程度吧?
“到處問問,然後記錄,再綜合整理,老師你忘記了嗎,第三段的那幾句話,不就是你告訴我的嗎?”
劉老師順著第三段看去,上麵用英文寫著。
“初到寶塔中學,這裏的窘迫讓劉老師一度不適應,甚至想要離開的想法,直到後來,他看到學生的求學欲望,以及那渴望知識的眼神,那一刻,他明白了,作為一名教師的職責……”
這些話他記得一直都沒跟別人提起過,隻跟何晚秋找他分享人生感悟,就多說了幾句。
沒想到卻被這個有心的孩子記下來了。
他看著看著,眼眶紅了。
似乎這些年來的付出,都值得了。
不過這樣也好,隻希望通過這篇稿子,能夠引發外界對鄉鎮孩子的教育資源做貢獻。
他用力眨了眨眼,平複了下情緒:“正好我也準備去找你,後天就要去省城參加演講了,稿子我再好好看看,幫你修改一些語法。”
何晚秋正有此意,她點了點頭:“那辛苦劉老師了。”
何晚秋第二天中午,特意迴了趟店子。
不為別的,上次買的股票,應該有點漲幅,正好可以拉著戶頭本人,也就是她大姐,一起證券交易所去看看。
她走進店子,此時客人不多,她直接將要去省城的事,說了一遍,同時也說了需要家長陪同。
李秀珍豎著個耳朵,何晚秋的話都被她盡收耳底,不待李秀蘭表態,她就開了口:“晚秋,你這孩子咋就這麽出息呢,現在都能去省城了啊。”
英語演講什麽的她不懂,她隻知道能去省城,是一件多麽令人羨慕的事情,她記得,上次去縣城還是她剛結婚那會,省城這輩子就沒去過。
李秀蘭別提多高興了,也顧不上迴應李秀珍。
她在狹窄的過道,來迴踱步。
神情一下喜,一下愁的,意識到她有些失態後,她訕訕一笑:“哎呀,有些高興過頭了,嗬嗬。”
見何晚秋沒說話,她又拍著胸脯保證道:“你放心,這次去省城,媽絕對不給你丟人。”
上次在學校的大會上,女兒家長對她的態度,讓她的心理上得到了極大滿足,這次一下上升到去省城,必須也要出出風頭。
何晚秋真是無了個大語。
原來她老媽不是高興她能參加這次演講,感情是自認為她也要去省城而激動。
何晚秋連忙製止李秀蘭的妄想:“媽,你就在家裏看著店,我是打算讓大姐陪我去。”
李秀蘭聽到何晚秋不讓她去,她整個人都殃了,連忙看向老大,語氣中帶有一絲商量:“這次就讓你媽去,你們還年輕,以後見世麵的機會多得很,你媽這把年紀了,下次指不上是啥時候了,是吧靜怡。”
何靜怡知道妹妹指名道姓讓她去的意思,但這些話不能放在明麵上,她選擇沉默。
見老大不為所動,李秀蘭又看著老二:“你看你姐都默認同意了,這件事就這麽說好了,我跟著你去省城,留下三姨跟靜怡看店。”
何晚秋笑著道:“媽,大姐去過大城市,會認路,正好可以讓大姐在海城到處逛逛,考察一下市場,要是能發現新商機,你懂得。”
李秀蘭一聽是賺錢的事,連連點頭,壓製住剛才的衝勁:“有道理,這次媽就不去了。”
說是這樣說,難免有些失望。
她又迴頭對著老大叮囑道:“你可以要上點心,別浪費了這次去城裏的機會。”
看到李秀蘭被妹妹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所忽悠,何靜怡強忍著笑:“知道了,媽。”
但心裏隱隱有些不安。
本來不提還好,想到要去省城,就想到了股票賬戶。
之前可是花了整整兩萬塊,也不知道現在是怎麽個情況……
其實何晚秋心裏也是沒底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隻要拿上十幾二十年,絕對是幾百倍的收益。
但問題是,她能等嗎?
還有一點就是,如果這次沒辦法從股票上麵賺到一波快錢,那對於她後麵的規劃,絕對有著很大影響。
她想了會就停止了思緒,此刻想再多都是徒勞,還不如等待明天開獎就知道結果了。
第二天一大早,姐妹倆就背著行李,來到車站跟劉老師匯合,一起坐上前往縣城的班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