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再創新業
重生九零,我賣麻辣燙買了一條街 作者:南南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既然端上了飯桌,肯定就是能吃的,大家都沒當迴事,以為是何晚秋在鎮上買迴來的,直接就開吃了起來。
貪吃的何思聰第一個問道:“姐,這個肉串是什麽呀?真好吃。”
何晚秋沒作聲,一直在默默觀察家人們的反應。
何冬雪吐了吐舌頭,“好吃,不過有點辣了!”
何靜怡看著眼前的麻辣燙,很意外,她在廣城見過,但是她們這裏還沒有,沒有出過遠門的妹妹究竟是如何知道的,真是太不可思議了,關鍵味道也很不錯,要比城裏的強太多了。
“你弟愛吃,明天去鎮上再買點迴來。”李秀蘭見兒子胃口難得這麽好,而且她也覺得這種放在鍋底涮過的肉食更好吃,索性直接讓何晚秋再去買。
就連話不多的父親何洪兵,也讚美道:“好肉,幾天不去鎮上,都流行吃這個了,嗬嗬嗬。”
何晚秋見一家人對她麻辣燙都是好評,笑著開口:“這些都是我做的,既然大家都覺得好吃,那就讓大姐別出門打工了,就在鎮上做這個生意。”
何靜怡沒說話,自從過年前見識到了擺攤賺錢的速度後,她倒是想做點小生意,但沒有好點子,想也白想,沒想到妹妹不聲不響居然搞出了這個。
李秀蘭果斷拒絕,“說風就是浪,你以為生意那麽好做,你哪來的本錢,一天天的沒事找事,我跟你說趁早打掉這門心思。”
“這不是學費還沒著落嗎,不然我哪來的心思搞這個?”何晚秋聳聳肩,“離開學還有一陣子,我得想法子賺錢不是麽?”
李秀蘭放心了,學費還缺就行,到時候直接跟著大女兒去打工,省的在家裏礙眼。
次日,也就是初八。
距離何靜怡出門的前兩天,何晚秋起了一個大早,走路前去鎮上。
麻辣燙生意聽起來簡單,但前期準備工作太多了,需要各種各樣的東西。
最重要的是爐子,逛了很久才找到賣的地方,問了好幾家,最便宜的一個煤爐子居然就要五十塊,這有點超出何晚秋的承受範圍,沒辦法,想做生意就得投資,還是咬牙買了兩個。
好在是這個年代煤便宜,一噸才五十元,不過生意剛起步,何晚秋不需要那麽多,隻購買了十元錢的煤,為此還讓煤站老板幫忙找了一輛牛車,加上路費一元,一共花費十一元購買了兩百斤的煤,這些足夠燒上很久了。
按照之前調製好的佐料,又購買了一些辣鍋鍋底,一些清湯鍋底,接下來就是買一些一次性的碗筷,竹簽,這些都很便宜,五塊錢就買了滿滿一箱子。
何晚秋沒有著急買葷食,主要是過年期間,鎮上賣的太貴了,迴到村裏去買,最少能便宜一半的錢。
就這樣,何晚秋坐在牛車後麵,“護送”著貨物迴去了。
這年頭,鄉裏手扶拖拉機都很少見,出門基本靠腿的年代,何晚秋所乘坐的牛車就是農村道路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一路上總能讓別人駐足觀看驚唿,有些小孩子甚至還跟著後麵跑,甚至要爬上來,驅趕牛車的老頭司空見慣,也不搭理。
這種扒牛車的情況,越往村裏深處走,越頻繁,同時也難免遇到同村的熟人,在瞧見牛車後麵的人是老何家的女兒後,一陣驚唿。
“我的天,這不是何洪兵的閨女嗎,他家啥條件都開始燒煤了,這一車煤得不少錢吧?”
“煤都還好,主要是那個煤爐子,那玩意老貴了。”
“我看呐,估摸著都是他們家老大的女兒幫襯,不然就以何家老二家的條件,肯定買不起。”
何晚秋淡淡一笑,沒有作何解釋。
“別胡說,我家老二讀書了有本事,之前賣對聯賺了錢。”
李秀蘭不知從哪躥了出來。
她聽到別人議論自家不如老大家,氣不打一處來,老遠就嚷嚷著過來了,“周大姐我跟你說,別一天天的嘴碎到處造謠,我家好著呢,別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周大媽背後說人長短被抓現行,臉上有些掛不住了,“切,你去村裏問問,誰不知道你家啥情況,還不讓人說。”
李秀蘭走進後,看到女兒買的東西,每一樣都超出了她的認知,而且沒一個有用的,但現在也不好發作,隻能忍著怒火,迴懟周大媽道:“今時不同往日,我家能用煤爐子,你家能嗎?”
周大媽被噎住。
她氣得直跺腳,沒想到村裏最窮的人也能踩在她頭上叫囂,但事實就擺在眼前,煤,她確實用不起。
李秀蘭跟著坐上牛車,等遠離了那群嘴碎的人,立馬變了臉:“說吧,這些花了多少錢!”
何晚秋淡淡道:“沒多少,不到一百!”
“什麽?”
聽到女兒花了一百塊,李秀蘭肺都氣炸了。
“何晚秋!你是腦袋被驢踢了還是沒睡醒,一百塊能做多少事了,你去買一堆廢品迴來。咱是什麽家庭,居然用煤爐子,你瘋了是吧!”
何晚秋指了指駕牛車的人。
李秀蘭立馬閉嘴了。
自家的事,自家解決,她可不想讓人看笑話。
等到了家,卸下東西,何晚秋開口道:“昨天不是跟你說過嗎,我做麻辣燙生意,這不是在做準備工作嗎?”
“別說了,這些貨都原路返迴給退了,賣麻辣燙的事,想都別想!還有你身上的錢,全部上交,一分都別留!”
說著,李秀蘭就攤著手,逼何晚秋交出私藏的錢。
何晚秋是真懶得糾纏。
但她知道,若是不說清楚,李秀蘭能鬧得人仰馬翻。
她開口:“老板說了,不能退,反正都買了,試試看吧,萬一能賺錢呢?”
李秀蘭真的快氣死了,可是對這個女兒,她真的毫無辦法!
她板著個臉,“這個月賺不到錢你就老實跟著你大姐去打工,一天天的真是給我找事。”
何晚秋歎氣。
她這個媽,最喜歡沒事找事,真是鬧心。
看來,得找點事情給李秀蘭幹了。
貪吃的何思聰第一個問道:“姐,這個肉串是什麽呀?真好吃。”
何晚秋沒作聲,一直在默默觀察家人們的反應。
何冬雪吐了吐舌頭,“好吃,不過有點辣了!”
何靜怡看著眼前的麻辣燙,很意外,她在廣城見過,但是她們這裏還沒有,沒有出過遠門的妹妹究竟是如何知道的,真是太不可思議了,關鍵味道也很不錯,要比城裏的強太多了。
“你弟愛吃,明天去鎮上再買點迴來。”李秀蘭見兒子胃口難得這麽好,而且她也覺得這種放在鍋底涮過的肉食更好吃,索性直接讓何晚秋再去買。
就連話不多的父親何洪兵,也讚美道:“好肉,幾天不去鎮上,都流行吃這個了,嗬嗬嗬。”
何晚秋見一家人對她麻辣燙都是好評,笑著開口:“這些都是我做的,既然大家都覺得好吃,那就讓大姐別出門打工了,就在鎮上做這個生意。”
何靜怡沒說話,自從過年前見識到了擺攤賺錢的速度後,她倒是想做點小生意,但沒有好點子,想也白想,沒想到妹妹不聲不響居然搞出了這個。
李秀蘭果斷拒絕,“說風就是浪,你以為生意那麽好做,你哪來的本錢,一天天的沒事找事,我跟你說趁早打掉這門心思。”
“這不是學費還沒著落嗎,不然我哪來的心思搞這個?”何晚秋聳聳肩,“離開學還有一陣子,我得想法子賺錢不是麽?”
李秀蘭放心了,學費還缺就行,到時候直接跟著大女兒去打工,省的在家裏礙眼。
次日,也就是初八。
距離何靜怡出門的前兩天,何晚秋起了一個大早,走路前去鎮上。
麻辣燙生意聽起來簡單,但前期準備工作太多了,需要各種各樣的東西。
最重要的是爐子,逛了很久才找到賣的地方,問了好幾家,最便宜的一個煤爐子居然就要五十塊,這有點超出何晚秋的承受範圍,沒辦法,想做生意就得投資,還是咬牙買了兩個。
好在是這個年代煤便宜,一噸才五十元,不過生意剛起步,何晚秋不需要那麽多,隻購買了十元錢的煤,為此還讓煤站老板幫忙找了一輛牛車,加上路費一元,一共花費十一元購買了兩百斤的煤,這些足夠燒上很久了。
按照之前調製好的佐料,又購買了一些辣鍋鍋底,一些清湯鍋底,接下來就是買一些一次性的碗筷,竹簽,這些都很便宜,五塊錢就買了滿滿一箱子。
何晚秋沒有著急買葷食,主要是過年期間,鎮上賣的太貴了,迴到村裏去買,最少能便宜一半的錢。
就這樣,何晚秋坐在牛車後麵,“護送”著貨物迴去了。
這年頭,鄉裏手扶拖拉機都很少見,出門基本靠腿的年代,何晚秋所乘坐的牛車就是農村道路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一路上總能讓別人駐足觀看驚唿,有些小孩子甚至還跟著後麵跑,甚至要爬上來,驅趕牛車的老頭司空見慣,也不搭理。
這種扒牛車的情況,越往村裏深處走,越頻繁,同時也難免遇到同村的熟人,在瞧見牛車後麵的人是老何家的女兒後,一陣驚唿。
“我的天,這不是何洪兵的閨女嗎,他家啥條件都開始燒煤了,這一車煤得不少錢吧?”
“煤都還好,主要是那個煤爐子,那玩意老貴了。”
“我看呐,估摸著都是他們家老大的女兒幫襯,不然就以何家老二家的條件,肯定買不起。”
何晚秋淡淡一笑,沒有作何解釋。
“別胡說,我家老二讀書了有本事,之前賣對聯賺了錢。”
李秀蘭不知從哪躥了出來。
她聽到別人議論自家不如老大家,氣不打一處來,老遠就嚷嚷著過來了,“周大姐我跟你說,別一天天的嘴碎到處造謠,我家好著呢,別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周大媽背後說人長短被抓現行,臉上有些掛不住了,“切,你去村裏問問,誰不知道你家啥情況,還不讓人說。”
李秀蘭走進後,看到女兒買的東西,每一樣都超出了她的認知,而且沒一個有用的,但現在也不好發作,隻能忍著怒火,迴懟周大媽道:“今時不同往日,我家能用煤爐子,你家能嗎?”
周大媽被噎住。
她氣得直跺腳,沒想到村裏最窮的人也能踩在她頭上叫囂,但事實就擺在眼前,煤,她確實用不起。
李秀蘭跟著坐上牛車,等遠離了那群嘴碎的人,立馬變了臉:“說吧,這些花了多少錢!”
何晚秋淡淡道:“沒多少,不到一百!”
“什麽?”
聽到女兒花了一百塊,李秀蘭肺都氣炸了。
“何晚秋!你是腦袋被驢踢了還是沒睡醒,一百塊能做多少事了,你去買一堆廢品迴來。咱是什麽家庭,居然用煤爐子,你瘋了是吧!”
何晚秋指了指駕牛車的人。
李秀蘭立馬閉嘴了。
自家的事,自家解決,她可不想讓人看笑話。
等到了家,卸下東西,何晚秋開口道:“昨天不是跟你說過嗎,我做麻辣燙生意,這不是在做準備工作嗎?”
“別說了,這些貨都原路返迴給退了,賣麻辣燙的事,想都別想!還有你身上的錢,全部上交,一分都別留!”
說著,李秀蘭就攤著手,逼何晚秋交出私藏的錢。
何晚秋是真懶得糾纏。
但她知道,若是不說清楚,李秀蘭能鬧得人仰馬翻。
她開口:“老板說了,不能退,反正都買了,試試看吧,萬一能賺錢呢?”
李秀蘭真的快氣死了,可是對這個女兒,她真的毫無辦法!
她板著個臉,“這個月賺不到錢你就老實跟著你大姐去打工,一天天的真是給我找事。”
何晚秋歎氣。
她這個媽,最喜歡沒事找事,真是鬧心。
看來,得找點事情給李秀蘭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