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我還是更適合參加奧運if線 作者:菌行/菌行J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同一批接受神經電刺激療法的病人裏,張青燕算是恢復最快的,大概是天生體質就好,她現在不僅能下地走動,還能給兒子檢查作業,說話吃飯,朝過來探望的前夫扔椅子都十分利索。
張玨無比自然的扭股糖似的和他媽撒嬌:「我怎麽就沒長了?你睡的時候我才一米四九,現在我都一米五六了。」
張青燕十分誠實的迴道:「你以前還有小肚子的,看起來還有點壯,塊頭也大些,現在你都瘦得快能看見肋骨了,瘦巴巴,看起來就和小學生似的。」
真是紮心了我的親媽。
等過了一會兒,許德拉和許岩一起過來接班,張玨背著書包起身走人:「時間到了,我得去食堂吃晚飯,媽媽拜拜。」
張青燕給他整理了一下衣領:「拜拜,路上注意安全。」
張俊寶也跟著起身,一邊走還一邊說:「姐,小玉過了這個月就滿14了,你也不要老是這麽嬌著他。」
張玨走路的姿勢有點一瘸一拐的,他最近在練4t,四周跳大家都懂,就是挑戰人體極限的玩意,每點亮一個新的四周跳,都需要付出承擔傷病的風險,張玨隻是崴了個腳,都算得上是好運氣了。
相比之下,同樣是青年組的黃鶯就因為和關臨練習拋4s而導致韌帶嚴重拉傷,差點就到了需要去做手術的程度,被醫生勒令休息起碼一個月。
臨近賽季,他們還沒能好好的練習新節目,女伴就倒在傷病上,急的教導他們的馬教練嘴邊都長出一個火泡。
不過就算受了傷,小朋友們也不會輕易外食,所以張玨還得去食堂吃飯,再在舞房進行拉伸,做些不費傷腳的舞蹈訓練,或者是用器械做些無氧。
抵達食堂的時候,關臨正好也在那裏,他報了自己和黃鶯的名字,阿姨順手將兩人的餐食放在保溫桶裏,嘴上問道:「小臨一日三餐的給鶯鶯送飯,會不會來不及啊?我記得你在高中學業也挺忙的。」
關臨靦腆的笑笑:「不忙,我是鶯鶯的搭檔,怎麽照顧她都是應該的,謝謝您,這蹄花真香。」
食堂阿姨是四川人,不僅能做營養餐,還會燒川菜,根據以形補形的民間理論,關臨特地拜託她做了一道老媽蹄花,拿香菜、香蔥、蒜末、小米辣、生抽、醬油、花椒油做了蘸料一起帶過去,準備讓黃鶯沾著吃。
相比之下,張玨的營養餐就寡淡許多,畢竟黃鶯不是易胖體質,但他是啊,本來養傷期間運動量就不大,這時候再讓他大魚大肉的吃著,等傷養好了,光是減脂就能把教練組逼瘋。
教練們已經在對抗脫髮的道路上走得夠遠了,再讓張玨出點問題,他們恐怕會全部學孫指揮去推光頭。
食堂阿姨給小朋友端了一大盤草,還有水煮雞蛋、水煮雞胸肉,清蒸胡蘿蔔,一杯脫脂牛奶和幾塊全麥麵包。
張玨渴望的看著鍋裏的牛肉,食堂阿姨憐愛的看著他:「別想了,這個不是給你吃的。」
小朋友委屈的走開了,食堂阿姨偷偷和切牛肉的寧阿姨說:「張玨那小眼神太有殺傷力了,他一露出想吃的表情,我就特想給他多打點,偏偏幹咱們這一行的,最要不得的就是在打飯時心軟,你看他那失落的小模樣,怪讓人不忍心。」
寧阿姨滿臉淡定:「他是故意露出那個表情的,別心軟,一旦如了他的意,老鹿能給他訓練量翻倍,到時候苦得還是他自個兒。」
孫指揮從h省隊把張玨、鹿教練、張俊寶、楊誌遠一起挖過來的時候,順手將張玨的師弟師妹,也就是徐綽、秦萌、察罕不花、蔣一鴻也拉過來了,拉到一半的時候,他一瞅小孩們的身體數據,覺得實在是養得好,就幹脆把h省隊的王牌營養師,食堂一把手,今年五十多歲的寧阿姨也哄進了國家隊。
據說在他去辦相關手續的時候,宋總教練看孫指揮的目光都不對了。
國家隊從地方隊帶走優秀的運動員甚至是教練都可以理解,你特麽連隊醫和營養師都不放過,好傢夥,這是一鍋端吶!
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宋總教練年紀大了,不想再挪地方,不然孫指揮能連他也端到國家隊。
而在這個休賽季,除了鹿門被端來國家隊,讓單人滑的後備力量一下充足了不少,冰舞那邊也收穫頗豐。
一對來自南韓的轉籍小運動員,已經與江潮升教練一起訓練了一個月了。
張玨走到靠窗的桌子坐下,正好看到劉夢成親手將一個剝好的雞蛋放入尹美晶的碗裏,用半生不熟的中文說道:「美晶,吃單。」
張玨順口糾正道:「是蛋,第四聲。」
劉夢成露出恍然的神情,將那句話重複了一遍,美晶對他露出甜甜的笑:「謝謝,夢成哥。」
這兩位選手在決定轉籍到這邊開始就已經在進行中文的學習,其中劉夢成的語言天賦極好,現在已經能聽懂大部分日常對話,口語也在飛速進步,並學完了拚音和四聲,掌握了兩百個漢字。
美晶差一點,也已經學完了拚音,平時和教練交流訓練的細節還是得用英語,日常則換成了普通話,目前說的最溜的詞彙分別是「夢成哥」、「教練」、「小玉」、「謝謝」。
從張玨的小名排在第三位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和張玨的關係非常好。
這也不奇怪,因為小玉大王和他們是一個學校的,這兩人現在都讀初三,張玨轉學到北京後和他們同校,同班,三人平時一起上下學,由張俊寶統一接送。
張玨無比自然的扭股糖似的和他媽撒嬌:「我怎麽就沒長了?你睡的時候我才一米四九,現在我都一米五六了。」
張青燕十分誠實的迴道:「你以前還有小肚子的,看起來還有點壯,塊頭也大些,現在你都瘦得快能看見肋骨了,瘦巴巴,看起來就和小學生似的。」
真是紮心了我的親媽。
等過了一會兒,許德拉和許岩一起過來接班,張玨背著書包起身走人:「時間到了,我得去食堂吃晚飯,媽媽拜拜。」
張青燕給他整理了一下衣領:「拜拜,路上注意安全。」
張俊寶也跟著起身,一邊走還一邊說:「姐,小玉過了這個月就滿14了,你也不要老是這麽嬌著他。」
張玨走路的姿勢有點一瘸一拐的,他最近在練4t,四周跳大家都懂,就是挑戰人體極限的玩意,每點亮一個新的四周跳,都需要付出承擔傷病的風險,張玨隻是崴了個腳,都算得上是好運氣了。
相比之下,同樣是青年組的黃鶯就因為和關臨練習拋4s而導致韌帶嚴重拉傷,差點就到了需要去做手術的程度,被醫生勒令休息起碼一個月。
臨近賽季,他們還沒能好好的練習新節目,女伴就倒在傷病上,急的教導他們的馬教練嘴邊都長出一個火泡。
不過就算受了傷,小朋友們也不會輕易外食,所以張玨還得去食堂吃飯,再在舞房進行拉伸,做些不費傷腳的舞蹈訓練,或者是用器械做些無氧。
抵達食堂的時候,關臨正好也在那裏,他報了自己和黃鶯的名字,阿姨順手將兩人的餐食放在保溫桶裏,嘴上問道:「小臨一日三餐的給鶯鶯送飯,會不會來不及啊?我記得你在高中學業也挺忙的。」
關臨靦腆的笑笑:「不忙,我是鶯鶯的搭檔,怎麽照顧她都是應該的,謝謝您,這蹄花真香。」
食堂阿姨是四川人,不僅能做營養餐,還會燒川菜,根據以形補形的民間理論,關臨特地拜託她做了一道老媽蹄花,拿香菜、香蔥、蒜末、小米辣、生抽、醬油、花椒油做了蘸料一起帶過去,準備讓黃鶯沾著吃。
相比之下,張玨的營養餐就寡淡許多,畢竟黃鶯不是易胖體質,但他是啊,本來養傷期間運動量就不大,這時候再讓他大魚大肉的吃著,等傷養好了,光是減脂就能把教練組逼瘋。
教練們已經在對抗脫髮的道路上走得夠遠了,再讓張玨出點問題,他們恐怕會全部學孫指揮去推光頭。
食堂阿姨給小朋友端了一大盤草,還有水煮雞蛋、水煮雞胸肉,清蒸胡蘿蔔,一杯脫脂牛奶和幾塊全麥麵包。
張玨渴望的看著鍋裏的牛肉,食堂阿姨憐愛的看著他:「別想了,這個不是給你吃的。」
小朋友委屈的走開了,食堂阿姨偷偷和切牛肉的寧阿姨說:「張玨那小眼神太有殺傷力了,他一露出想吃的表情,我就特想給他多打點,偏偏幹咱們這一行的,最要不得的就是在打飯時心軟,你看他那失落的小模樣,怪讓人不忍心。」
寧阿姨滿臉淡定:「他是故意露出那個表情的,別心軟,一旦如了他的意,老鹿能給他訓練量翻倍,到時候苦得還是他自個兒。」
孫指揮從h省隊把張玨、鹿教練、張俊寶、楊誌遠一起挖過來的時候,順手將張玨的師弟師妹,也就是徐綽、秦萌、察罕不花、蔣一鴻也拉過來了,拉到一半的時候,他一瞅小孩們的身體數據,覺得實在是養得好,就幹脆把h省隊的王牌營養師,食堂一把手,今年五十多歲的寧阿姨也哄進了國家隊。
據說在他去辦相關手續的時候,宋總教練看孫指揮的目光都不對了。
國家隊從地方隊帶走優秀的運動員甚至是教練都可以理解,你特麽連隊醫和營養師都不放過,好傢夥,這是一鍋端吶!
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宋總教練年紀大了,不想再挪地方,不然孫指揮能連他也端到國家隊。
而在這個休賽季,除了鹿門被端來國家隊,讓單人滑的後備力量一下充足了不少,冰舞那邊也收穫頗豐。
一對來自南韓的轉籍小運動員,已經與江潮升教練一起訓練了一個月了。
張玨走到靠窗的桌子坐下,正好看到劉夢成親手將一個剝好的雞蛋放入尹美晶的碗裏,用半生不熟的中文說道:「美晶,吃單。」
張玨順口糾正道:「是蛋,第四聲。」
劉夢成露出恍然的神情,將那句話重複了一遍,美晶對他露出甜甜的笑:「謝謝,夢成哥。」
這兩位選手在決定轉籍到這邊開始就已經在進行中文的學習,其中劉夢成的語言天賦極好,現在已經能聽懂大部分日常對話,口語也在飛速進步,並學完了拚音和四聲,掌握了兩百個漢字。
美晶差一點,也已經學完了拚音,平時和教練交流訓練的細節還是得用英語,日常則換成了普通話,目前說的最溜的詞彙分別是「夢成哥」、「教練」、「小玉」、「謝謝」。
從張玨的小名排在第三位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和張玨的關係非常好。
這也不奇怪,因為小玉大王和他們是一個學校的,這兩人現在都讀初三,張玨轉學到北京後和他們同校,同班,三人平時一起上下學,由張俊寶統一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