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我還是更適合參加奧運if線 作者:菌行/菌行J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們都是教練,且一直困在沒有良才美質的困局裏,張玨的天賦在他們眼中過於耀眼,如果能帶好這個孩子的話,國內的花滑男單項目說不定能有希望。
但那隻是「說不定」而已,光有身體天賦,本身卻不願意為這項運動付出努力,不肯在訓練的時候走心,最終能達到的高度必然有限。
張俊寶說:「我想試試,不僅是我自己想要帶出一個振興中國花滑男單的苗子,而且小玉也需要有點事情分心。」
這孩子不能一直沉浸在媽媽出事後,自己要把家庭好好擔起來的思維中,他還隻有十二歲,正值青春年華。
老舅想了很久,在迴去的路上,他狀似無意的提起一件事。
「你知道不?省隊在這個賽季結束後打算招新。」
張玨:「啊?賽季?」
花樣滑冰的賽事分兩個階段,前半段是8月下旬到12月上旬,主要舉辦大獎賽,之後各國會舉行內部的全國賽,將全國賽中脫穎而出的選手派去參加1月到4月上旬舉辦的四大洲錦標賽、世錦賽,這是因為等級高的賽事參賽名額有限,隻能挑厲害的去。
如果恰好碰上四年一度的奧運年的話,也是從全國賽的領獎台上挑出戰選手。
如今正是2010年的2月,溫哥華冬奧正在火熱舉辦中,他們國家也派了好幾個運動員去參加冬奧的花滑項目,但可以預計的是,除了他們慣常強勢的雙人滑項目,像女子單人滑、男子單人滑、冰舞這三個項目都是比不出好成績的。
而在世錦賽結束後,這個賽季結束,接下來的4月到8月前都是休賽季,而h省的花滑省隊就會招新人。
張玨覺得這事和自己沒什麽關係,他又不練花滑。
接著張俊寶又說:「其實吧,隻要進了省隊,就可以用省隊的場地滑冰,免費吃食堂裏的健康餐,每個月還能領運動員津貼,正式隊員是一千八,比咱們市的最低工資還高一千,如果在比賽裏拿了獎牌,還有獎金……」
張玨的耳朵動了動。
張俊寶咳了一聲:「你也知道,花滑四項,雙人滑,男單,女單,冰舞,國內能看的隻有雙人滑,男單那邊的招新要求不高,如果有兩個三周跳,說不定就能成,我原本還說,你小子正好要鍛鍊身體,如果再努力一把,不僅能減肥,還能幫你許爸爸減輕點壓力。」
張玨沒說話,但張俊寶知道,話說到這裏已經夠了。
第二天清早,張玨提早一小時起床,去外麵跑了一小時,大約九公裏到十公裏的長度,張俊寶起來的時候,就看到小孩沖了個澡,換上校服準備出門。
他隨口問道:「想好了沒?」
張玨很有默契的迴道:「想好了,今晚我還去滑冰。」
張俊寶應了一聲:「我這邊還要帶孩子們練跳躍,八點以前都沒法去帶你,你自己自覺練練體能和滑行,等我到了再練跳躍啊。」
花滑的跳躍是高危動作,在訓練時摔出骨折、脫臼的傷勢並不罕見,連帶著運動壽命在各大體育項目裏也算偏短的,很多人年紀輕輕就傷退了,所以得有人看著才能練跳躍。
張玨應了一聲,對餐桌上吃油條的許德拉喊了一聲:「二德,走啦,我先騎車送你去小學。」
作者有話要說:
老舅的策略:先把人忽悠迴訓練場再說。
此時歐氣爆發卻不自知的張俊寶還沒意識到,如果花滑是一場遊戲,那麽他的大外甥張玨作為一張卡,絕對不止有sr的等級。
第4章 編新節目
張玨是個行動力超級強的小孩子,在之前的十二年裏,他這個特徵主要表現在當他有了什麽自己覺得有趣的想法時,他會立刻採取行動。
比如在牆上用水彩筆畫水兵月,再比如提著幼兒園園長的拖鞋和隔壁班打戰什麽的,再比如慫恿小夥伴去鹿教練的辦公室放屁再把門關起來熏人家。
所以包括鹿教練在內的所有張玨的師長都對他記憶深刻。
而當他下定決心要成爭取進入省隊的時候,張玨很快就做了張表,上麵用稚嫩的筆跡記錄著「目標——成為正式的省隊花滑男單運動員」,接著早上做一小時有氧加強體力,放學後去冰場滑冰,將滑行、旋轉等基礎撿迴來,順便加強跳躍。
他現在上學的方式都從坐公交,改成了騎自行車。
張俊寶觀望了幾天,就確定自己這個外甥別的不說,光這份能吃苦的勁頭,就是很合適的運動員料子。
小孩子嘛,恢復力強,練什麽也比大人快,很快,張玨的一小時十公裏,就進步到了一小時十二公裏。
張俊寶啥話沒說,就默默給孩子買了雙新的好跑鞋,還有幾雙運動襪。
與上漲的運動量相對應的,就是張玨的飯量了,本來就是生長期的男孩子,張玨又是身體倍兒棒,腸胃消化能力強的那一掛,平時吃飯時就能輕輕鬆鬆幹下去三大碗飯,現在飯量隻會繼續漲。
但如果要練花滑的話,就必須保持纖細的體型,這樣既美觀,而且跳躍時的身體軸心也會更細,空中轉速會快些,而且體重太大的話,那麽當運動員完成跳躍落冰時,關節要承受的壓力也會更大。
所以張俊寶就把張玨的菜單給改了,碳水的量削減到剛剛好能滿足這個年紀的孩子生長的標準,加大牛肉、雞肉、魚肉等蛋白質的攝入,如果吃完這些食物還沒有飽的話,就用生菜、白菜之類熱量低的蔬菜去填胃。
但那隻是「說不定」而已,光有身體天賦,本身卻不願意為這項運動付出努力,不肯在訓練的時候走心,最終能達到的高度必然有限。
張俊寶說:「我想試試,不僅是我自己想要帶出一個振興中國花滑男單的苗子,而且小玉也需要有點事情分心。」
這孩子不能一直沉浸在媽媽出事後,自己要把家庭好好擔起來的思維中,他還隻有十二歲,正值青春年華。
老舅想了很久,在迴去的路上,他狀似無意的提起一件事。
「你知道不?省隊在這個賽季結束後打算招新。」
張玨:「啊?賽季?」
花樣滑冰的賽事分兩個階段,前半段是8月下旬到12月上旬,主要舉辦大獎賽,之後各國會舉行內部的全國賽,將全國賽中脫穎而出的選手派去參加1月到4月上旬舉辦的四大洲錦標賽、世錦賽,這是因為等級高的賽事參賽名額有限,隻能挑厲害的去。
如果恰好碰上四年一度的奧運年的話,也是從全國賽的領獎台上挑出戰選手。
如今正是2010年的2月,溫哥華冬奧正在火熱舉辦中,他們國家也派了好幾個運動員去參加冬奧的花滑項目,但可以預計的是,除了他們慣常強勢的雙人滑項目,像女子單人滑、男子單人滑、冰舞這三個項目都是比不出好成績的。
而在世錦賽結束後,這個賽季結束,接下來的4月到8月前都是休賽季,而h省的花滑省隊就會招新人。
張玨覺得這事和自己沒什麽關係,他又不練花滑。
接著張俊寶又說:「其實吧,隻要進了省隊,就可以用省隊的場地滑冰,免費吃食堂裏的健康餐,每個月還能領運動員津貼,正式隊員是一千八,比咱們市的最低工資還高一千,如果在比賽裏拿了獎牌,還有獎金……」
張玨的耳朵動了動。
張俊寶咳了一聲:「你也知道,花滑四項,雙人滑,男單,女單,冰舞,國內能看的隻有雙人滑,男單那邊的招新要求不高,如果有兩個三周跳,說不定就能成,我原本還說,你小子正好要鍛鍊身體,如果再努力一把,不僅能減肥,還能幫你許爸爸減輕點壓力。」
張玨沒說話,但張俊寶知道,話說到這裏已經夠了。
第二天清早,張玨提早一小時起床,去外麵跑了一小時,大約九公裏到十公裏的長度,張俊寶起來的時候,就看到小孩沖了個澡,換上校服準備出門。
他隨口問道:「想好了沒?」
張玨很有默契的迴道:「想好了,今晚我還去滑冰。」
張俊寶應了一聲:「我這邊還要帶孩子們練跳躍,八點以前都沒法去帶你,你自己自覺練練體能和滑行,等我到了再練跳躍啊。」
花滑的跳躍是高危動作,在訓練時摔出骨折、脫臼的傷勢並不罕見,連帶著運動壽命在各大體育項目裏也算偏短的,很多人年紀輕輕就傷退了,所以得有人看著才能練跳躍。
張玨應了一聲,對餐桌上吃油條的許德拉喊了一聲:「二德,走啦,我先騎車送你去小學。」
作者有話要說:
老舅的策略:先把人忽悠迴訓練場再說。
此時歐氣爆發卻不自知的張俊寶還沒意識到,如果花滑是一場遊戲,那麽他的大外甥張玨作為一張卡,絕對不止有sr的等級。
第4章 編新節目
張玨是個行動力超級強的小孩子,在之前的十二年裏,他這個特徵主要表現在當他有了什麽自己覺得有趣的想法時,他會立刻採取行動。
比如在牆上用水彩筆畫水兵月,再比如提著幼兒園園長的拖鞋和隔壁班打戰什麽的,再比如慫恿小夥伴去鹿教練的辦公室放屁再把門關起來熏人家。
所以包括鹿教練在內的所有張玨的師長都對他記憶深刻。
而當他下定決心要成爭取進入省隊的時候,張玨很快就做了張表,上麵用稚嫩的筆跡記錄著「目標——成為正式的省隊花滑男單運動員」,接著早上做一小時有氧加強體力,放學後去冰場滑冰,將滑行、旋轉等基礎撿迴來,順便加強跳躍。
他現在上學的方式都從坐公交,改成了騎自行車。
張俊寶觀望了幾天,就確定自己這個外甥別的不說,光這份能吃苦的勁頭,就是很合適的運動員料子。
小孩子嘛,恢復力強,練什麽也比大人快,很快,張玨的一小時十公裏,就進步到了一小時十二公裏。
張俊寶啥話沒說,就默默給孩子買了雙新的好跑鞋,還有幾雙運動襪。
與上漲的運動量相對應的,就是張玨的飯量了,本來就是生長期的男孩子,張玨又是身體倍兒棒,腸胃消化能力強的那一掛,平時吃飯時就能輕輕鬆鬆幹下去三大碗飯,現在飯量隻會繼續漲。
但如果要練花滑的話,就必須保持纖細的體型,這樣既美觀,而且跳躍時的身體軸心也會更細,空中轉速會快些,而且體重太大的話,那麽當運動員完成跳躍落冰時,關節要承受的壓力也會更大。
所以張俊寶就把張玨的菜單給改了,碳水的量削減到剛剛好能滿足這個年紀的孩子生長的標準,加大牛肉、雞肉、魚肉等蛋白質的攝入,如果吃完這些食物還沒有飽的話,就用生菜、白菜之類熱量低的蔬菜去填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