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數一數業內品牌方的一把手,男女比例仍然相當懸殊。
季夏把薑闌送迴公司。和薑闌告別後,季夏下車,在寫字樓外的吸菸點站了會兒。禮拜天,這一處商業綜合體很熱鬧,商場和酒店進出來往的人非常多。季夏點了根煙,隻吸了一口,然後把煙捏在指間。
和薑闌這樣年輕的行業後輩在一起,她確實會不可避免地迴憶起自己的過去。
也就自然會想到陳其睿。
周六淩晨別後,陳其睿沒再找過她。甚至在剛才薑闌和他通過電話後,他也沒再單獨聯繫她。
這樣很好。他和她都是四十多歲的人了,不可能再像年輕人一樣莽撞或矯情。做事情該有什麽樣的分寸,對彼此該保留什麽樣的體麵,話不必說得太透徹,事也不必做得太露骨,他們都十分清楚。
季夏太了解陳其睿了。
那夜車門關之前,他最後看向她的眼神,裏麵有一切。
當年兩人離婚,陳其睿從頭到尾沒有問過她一句為什麽。三年過去,他說他知道痛了,不行嗎?
那痛背後,定然有憤怒。憤怒背後,應該有不解。
對陳其睿而言,她季夏才是背棄兩人婚姻承諾的那個人,但他骨子裏的倨傲和高自尊絕不會讓他把自己定位為受害者。他把過去三年中對她所有的不解和憤怒,化為如今冷冰冰的一個痛字。
三年過去,陳其睿的怒氣消了嗎?
季夏知道不可能。
周一上班前,薑闌特別留意了一下朋友圈和微博。
她始終記得費鷹的那句「街頭的事情,就用街頭的方式解決」,她不確定他和boldness會如何迴應這一次輿論風波。
boldness的確並沒有讓大眾等太久。
中午12點,boldness官微發布了一條新的品牌動向。
@boldnesschina:@無畏wuwei
這條微博隻@了另一個帳號,沒有任何其它文案,沒有任何配圖。
點進@無畏wuwei 這個帳號,會看見它的簡介:boldness子品牌,100%女性街頭服飾。
12年來,boldness從來沒有漢化過它的品牌名和商標,它的顧客也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boldness會以這樣一種的方式推出它的女裝子品牌。
@無畏wuwei 的官微界麵隻發了一條內容。
那是一條裙子的照片,它不像是新品發布的型錄或單品圖,更像是在樣板間隨手抓拍到的半成品。
這條裙子設計極簡,極普通。兩條肩帶,兩片布料。它的底色純白,上麵用鮮紅的顏色印滿了文字。
那些文字,是梁梁從網上摘下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惡意評論。文字中包括生殖器官描述,人身攻擊,汙衊,辱罵……以及發表這些評論的每個id名。
薑闌是在下午4點開完會的間隙看見這一切的。
在她打開@無畏wuwei 時,這個帳號在短短4個小時內已快速累積了10萬個關注者。唯一的那條微博轉發量已超過5千,這對於街頭垂直領域的品牌來說十分罕見。
薑闌還記得在深圳時,梁梁說會在明年推出女裝子品牌。現在@無畏wuwei 的提前麵世,是一次沒有做好萬全準備的應戰。
但恰恰是這樣未竟的半成品,才最能夠體現創作者的尖銳、憤怒、不可遏製的表達欲,才最能夠體現主理人的魄力、膽識、無所畏懼的精神和人格。
薑闌一直都知道費鷹是個很有膽的人。
那個被她親吻過許多次的腰上刺青,從來都不隻是一個刺青而已。
和前幾天的分組發泄不同,梁梁這次在朋友圈發了所有人可見的圖文。
薑闌特意給梁梁今天所有的朋友圈都點了一遍贊。
然後她給費鷹發去微信:
【腰熱敷了嗎?】
費鷹給她迴了個咬人的小兔子表情。
薑闌微微地笑,她就知道他沒什麽可讓她擔心的。
到下午5點的時候,一家街頭潮流頭部媒體在它的公眾號發了篇專稿,這篇文章也被該媒體同步轉載到官微。
稿件的頭圖正是@無畏wuwei 的那條裙子照片。稿件的標題是:
【幾乎被商業化全麵消解的街頭精神,還有多少人記得它曾經的內核?】
街頭精神的內核是什麽。
如果沒有對主流壓迫真正的反抗和叛逆,那還談什麽街頭文化,做什麽街頭服飾。
凡事隻要有頭部媒體下場介入,輿情的走向就會變得更加豐富複雜。
薑闌抽空看了兩眼,她必須承認目前的局麵要比三天前她自作主張找奔明插手的預期效果要好得多。
輿論風向剛剛轉彎,她認為可以多等幾天,讓它有進一步發酵和傳播的空間。
周一晚7點,petro zain先行抵達上海。
他特地定了比erika swan早16個小時的航班,目的就是為了留有充足的準備和應變時間。
但是沒人想到他的抵達會這麽的戲劇化。
薑闌在辦公室吃晚飯時,接到petro的求救微信語音。他的託運行李丟了,浦東機場正在提供協助,但是很顯然他今晚是拿不到行李了。
petro整個人都要瘋了。他丟失的行李裏有他所有的衣物配飾鞋履,梳洗用品,還有他需要精緻出行所需要的一切必需品。他身上隻有一套坐長途飛機穿的休閑裝和一雙球鞋。
幾近絕望的petro用了「難民」這個詞來形容自己目前的狀態。
季夏把薑闌送迴公司。和薑闌告別後,季夏下車,在寫字樓外的吸菸點站了會兒。禮拜天,這一處商業綜合體很熱鬧,商場和酒店進出來往的人非常多。季夏點了根煙,隻吸了一口,然後把煙捏在指間。
和薑闌這樣年輕的行業後輩在一起,她確實會不可避免地迴憶起自己的過去。
也就自然會想到陳其睿。
周六淩晨別後,陳其睿沒再找過她。甚至在剛才薑闌和他通過電話後,他也沒再單獨聯繫她。
這樣很好。他和她都是四十多歲的人了,不可能再像年輕人一樣莽撞或矯情。做事情該有什麽樣的分寸,對彼此該保留什麽樣的體麵,話不必說得太透徹,事也不必做得太露骨,他們都十分清楚。
季夏太了解陳其睿了。
那夜車門關之前,他最後看向她的眼神,裏麵有一切。
當年兩人離婚,陳其睿從頭到尾沒有問過她一句為什麽。三年過去,他說他知道痛了,不行嗎?
那痛背後,定然有憤怒。憤怒背後,應該有不解。
對陳其睿而言,她季夏才是背棄兩人婚姻承諾的那個人,但他骨子裏的倨傲和高自尊絕不會讓他把自己定位為受害者。他把過去三年中對她所有的不解和憤怒,化為如今冷冰冰的一個痛字。
三年過去,陳其睿的怒氣消了嗎?
季夏知道不可能。
周一上班前,薑闌特別留意了一下朋友圈和微博。
她始終記得費鷹的那句「街頭的事情,就用街頭的方式解決」,她不確定他和boldness會如何迴應這一次輿論風波。
boldness的確並沒有讓大眾等太久。
中午12點,boldness官微發布了一條新的品牌動向。
@boldnesschina:@無畏wuwei
這條微博隻@了另一個帳號,沒有任何其它文案,沒有任何配圖。
點進@無畏wuwei 這個帳號,會看見它的簡介:boldness子品牌,100%女性街頭服飾。
12年來,boldness從來沒有漢化過它的品牌名和商標,它的顧客也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boldness會以這樣一種的方式推出它的女裝子品牌。
@無畏wuwei 的官微界麵隻發了一條內容。
那是一條裙子的照片,它不像是新品發布的型錄或單品圖,更像是在樣板間隨手抓拍到的半成品。
這條裙子設計極簡,極普通。兩條肩帶,兩片布料。它的底色純白,上麵用鮮紅的顏色印滿了文字。
那些文字,是梁梁從網上摘下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惡意評論。文字中包括生殖器官描述,人身攻擊,汙衊,辱罵……以及發表這些評論的每個id名。
薑闌是在下午4點開完會的間隙看見這一切的。
在她打開@無畏wuwei 時,這個帳號在短短4個小時內已快速累積了10萬個關注者。唯一的那條微博轉發量已超過5千,這對於街頭垂直領域的品牌來說十分罕見。
薑闌還記得在深圳時,梁梁說會在明年推出女裝子品牌。現在@無畏wuwei 的提前麵世,是一次沒有做好萬全準備的應戰。
但恰恰是這樣未竟的半成品,才最能夠體現創作者的尖銳、憤怒、不可遏製的表達欲,才最能夠體現主理人的魄力、膽識、無所畏懼的精神和人格。
薑闌一直都知道費鷹是個很有膽的人。
那個被她親吻過許多次的腰上刺青,從來都不隻是一個刺青而已。
和前幾天的分組發泄不同,梁梁這次在朋友圈發了所有人可見的圖文。
薑闌特意給梁梁今天所有的朋友圈都點了一遍贊。
然後她給費鷹發去微信:
【腰熱敷了嗎?】
費鷹給她迴了個咬人的小兔子表情。
薑闌微微地笑,她就知道他沒什麽可讓她擔心的。
到下午5點的時候,一家街頭潮流頭部媒體在它的公眾號發了篇專稿,這篇文章也被該媒體同步轉載到官微。
稿件的頭圖正是@無畏wuwei 的那條裙子照片。稿件的標題是:
【幾乎被商業化全麵消解的街頭精神,還有多少人記得它曾經的內核?】
街頭精神的內核是什麽。
如果沒有對主流壓迫真正的反抗和叛逆,那還談什麽街頭文化,做什麽街頭服飾。
凡事隻要有頭部媒體下場介入,輿情的走向就會變得更加豐富複雜。
薑闌抽空看了兩眼,她必須承認目前的局麵要比三天前她自作主張找奔明插手的預期效果要好得多。
輿論風向剛剛轉彎,她認為可以多等幾天,讓它有進一步發酵和傳播的空間。
周一晚7點,petro zain先行抵達上海。
他特地定了比erika swan早16個小時的航班,目的就是為了留有充足的準備和應變時間。
但是沒人想到他的抵達會這麽的戲劇化。
薑闌在辦公室吃晚飯時,接到petro的求救微信語音。他的託運行李丟了,浦東機場正在提供協助,但是很顯然他今晚是拿不到行李了。
petro整個人都要瘋了。他丟失的行李裏有他所有的衣物配飾鞋履,梳洗用品,還有他需要精緻出行所需要的一切必需品。他身上隻有一套坐長途飛機穿的休閑裝和一雙球鞋。
幾近絕望的petro用了「難民」這個詞來形容自己目前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