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媚兒聽到陳旺兩字後大吃一驚,她雖然功夫不怎麽樣,但久在江湖闖蕩。惡人陳旺的名頭如雷貫耳。尤其是最近時日,陳旺戰敗天下用刀第一人南宮璞玉。不僅自身境界達到了天人境,還搶走了名動天下的寶刀嗜血。江湖傳言,下一屆的武評十人中,陳旺甚至有望占有一席。
李媚兒晃著柳腰緩步走到陳旺身前,半側肩頭的衣服瞬間滑落,玲瓏曲線顯露無疑。她柔聲說道:“惡人陳旺,小女子仰慕已久。我可以放過那個小白臉,我們兩個玩一玩如何?”
陳旺並不想理會這個狐媚女子,冷冷的迴一句“沒興趣”,便轉身就要離開。沒想到李媚兒一下飄到了陳旺身前,用極具魅惑的口吻說道:“留下來陪我好不好?”
陳旺忽然感覺到神誌有些模糊,眼前出現了一片流光溢彩的繁華景象。一朵祥雲之上,一眾俊男美女載歌載舞,有無數仙人吟唱伴奏,天空中有數隻彩鳳也跟隨音樂翩翩起舞。這正是李媚兒的魅惑之術。
陳旺畢竟境界遠高於李媚兒,隻是片刻的恍惚過後陳旺便清醒過來了。他瞬間周身罡氣爆發,硬生生將李媚兒彈出去十丈有餘。陳旺陰沉著臉說道:“如果你是個男人,此刻已經是一具死屍了。”言罷,大踏步走出了院門。
李媚兒被這一下彈飛但並未受傷,她媚笑著自言自語道:“陳旺,有趣。你早晚是我的人!”
燕州大營郡,王大治與何誌遠帶著五百退伍老卒快馬加鞭,不到兩日便趕到了。趙燕吉聽說邊軍的人已經到了,迫不及待的在城門口迎接。按照禮製,趙燕吉是欽差大臣,王大治與何誌遠給趙燕吉下馬行禮過後,三人同行入城。
次日清晨,各大糧商照例一大早就把糧食運到了府衙門口等著官府之人來收。負責收糧的尚書省從六品主部孫嵐將今日的米價掛到了府衙門前,眾人一片嘩然,足足比前些時日跌了五成!
東營郡最大糧商趙家的管事之人勉強擠出笑臉,走到近前問道:“孫大人,不知為何今日米價跌了這麽多?”
孫嵐眯著眼睛,麵無表情的答道:“下官隻負責收,至於價格,都是欽差趙大人做主。你想問便自己去問趙大人吧!”
趙家管事聞聽此言,嚇的大氣沒敢出,心知大事不妙,趕緊迴府通知自家家主去了。其餘糧商見到價格後,也都紛紛派人迴府報信。孫嵐早知道會是這番景象,也並未在意。囑咐了手下人幾句之後,孫嵐便來到了趙燕吉的住處稟報今日之事。
趙燕吉正在和王大治何誌遠二人閑聊當年在邊軍之事。孫嵐進屋後拱手說道:“正如趙大人所料,今日那些糧商沒一個賣的,都把糧食運迴去了。”
趙燕吉信心滿滿的說道:“讓他們運迴去,明日還會再運迴來。我們前些時日收的糧食還能支撐一段時間,不急。如今有了兩位將軍的支援,不管是水路還是陸路,都讓他們運不出去,定局已成。”
王大治拍著胸脯說道:“趙老弟放心!從兵法上來講咱這叫口袋陣。我和老何肯定給你守好袋口,咱來一個甕中捉鱉!”
眾人笑過後,孫嵐問道:“敢問趙大人,明日糧價如何?”
趙燕吉不急不緩的答道:“再降一成。”
次日清晨,各大糧商都學聰明了,並沒有費力將糧食運來,而是先派人來府衙門口打探糧價。孫嵐不緊不慢的將寫著糧價的大牌子掛在了府衙之上,各糧商的夥計看著比昨日又跌一成的價格紛紛歎氣,低著腦袋迴去報信去了。
趙家府邸的議事堂中,四大糧商的家主一個個鐵青著臉,一言不發。李家家主李十鬥實在憋不住了,說道:“這個欽差趙大人打第一天起就沒安好心!我到青州蓬萊郡進糧之時就聽說有咱燕州大營郡的糧商在當地大放厥詞,似有鼓動眾人之意。如今果然各地的糧食都運到了咱大營郡。現在想想,那大放厥詞的客商定是這欽差趙大人安排的!”
王家家主王有田抽了幾口手中的旱煙,慢條斯理的說道:“我看那海麵上漂著的運糧船足有五六十隻,算起來應有近百萬單糧食堆在港口。官府降價收糧也不足為奇。我們再觀察兩日,我料想官府現在手中還有餘糧賑災,所以並不著急收。如果他們手中糧食用沒了,或許價格能提一提。”
陳家家主陳伍六麵色凝重,他沉聲說道:“似乎沒那麽簡單呐!這個欽差大人年紀不大做事卻很老辣,我們幾個老家夥在這行混了這麽多年,卻沒看透他的這些手段。萬萬不能再小看他了。”
趙家家主趙萬錢說道:“如果各位沒有什麽別的對策,那我們就再觀察幾日。如果官府漲價則皆大歡喜。如果不能如願,我們隻有將糧食運到燕州別的郡縣售賣,盡量減少損失。”
然而,事情並沒有按照他們的設想發展。接連三天過去了,官府的收糧價格分別是再跌一成,持平,持平。現在的收糧價格已經跌到了隻有最初的三成不到。沒有辦法之下,四大糧商決定將糧食運到別的郡縣售賣。從外地過來打算分一杯羹的糧商,也紛紛決定將糧食運迴去。即便賠上運費也在所不惜。
就在趙家的運糧商隊浩浩蕩蕩的來到了大營郡通往周邊最近的郡城吉祥郡的官道上之時,管事之人瑤瑤望見前方似有關卡攔路,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來到近前才發現,一隊百人的士卒將道路已經牢牢堵死。這隊士卒各個身披黑甲,腰挎戰刀,即便沒有任何動作,一股肅殺之氣也迎麵撲來。大旗上鬥大的一個“王”字迎風招展。
趙家管事之人硬著頭皮向一位武將打扮的人問道:“這位官爺,請問為何封路啊?我等是去往吉祥郡的客商,還請行個方便。”言罷,這位管事之人偷偷將一袋銀子掛到了這位武將的馬鞍之上。
這位武將打扮的軍人乃是跟隨王大治十餘年的左騎軍校尉,他冷聲說道:“將軍有令,今日大營郡附近盜匪猖獗,命我等在此處把守,任何人不許放行。銀子嘛,我收下了。權當是弟兄們的辛苦錢。人嘛,迴去吧!”
李媚兒晃著柳腰緩步走到陳旺身前,半側肩頭的衣服瞬間滑落,玲瓏曲線顯露無疑。她柔聲說道:“惡人陳旺,小女子仰慕已久。我可以放過那個小白臉,我們兩個玩一玩如何?”
陳旺並不想理會這個狐媚女子,冷冷的迴一句“沒興趣”,便轉身就要離開。沒想到李媚兒一下飄到了陳旺身前,用極具魅惑的口吻說道:“留下來陪我好不好?”
陳旺忽然感覺到神誌有些模糊,眼前出現了一片流光溢彩的繁華景象。一朵祥雲之上,一眾俊男美女載歌載舞,有無數仙人吟唱伴奏,天空中有數隻彩鳳也跟隨音樂翩翩起舞。這正是李媚兒的魅惑之術。
陳旺畢竟境界遠高於李媚兒,隻是片刻的恍惚過後陳旺便清醒過來了。他瞬間周身罡氣爆發,硬生生將李媚兒彈出去十丈有餘。陳旺陰沉著臉說道:“如果你是個男人,此刻已經是一具死屍了。”言罷,大踏步走出了院門。
李媚兒被這一下彈飛但並未受傷,她媚笑著自言自語道:“陳旺,有趣。你早晚是我的人!”
燕州大營郡,王大治與何誌遠帶著五百退伍老卒快馬加鞭,不到兩日便趕到了。趙燕吉聽說邊軍的人已經到了,迫不及待的在城門口迎接。按照禮製,趙燕吉是欽差大臣,王大治與何誌遠給趙燕吉下馬行禮過後,三人同行入城。
次日清晨,各大糧商照例一大早就把糧食運到了府衙門口等著官府之人來收。負責收糧的尚書省從六品主部孫嵐將今日的米價掛到了府衙門前,眾人一片嘩然,足足比前些時日跌了五成!
東營郡最大糧商趙家的管事之人勉強擠出笑臉,走到近前問道:“孫大人,不知為何今日米價跌了這麽多?”
孫嵐眯著眼睛,麵無表情的答道:“下官隻負責收,至於價格,都是欽差趙大人做主。你想問便自己去問趙大人吧!”
趙家管事聞聽此言,嚇的大氣沒敢出,心知大事不妙,趕緊迴府通知自家家主去了。其餘糧商見到價格後,也都紛紛派人迴府報信。孫嵐早知道會是這番景象,也並未在意。囑咐了手下人幾句之後,孫嵐便來到了趙燕吉的住處稟報今日之事。
趙燕吉正在和王大治何誌遠二人閑聊當年在邊軍之事。孫嵐進屋後拱手說道:“正如趙大人所料,今日那些糧商沒一個賣的,都把糧食運迴去了。”
趙燕吉信心滿滿的說道:“讓他們運迴去,明日還會再運迴來。我們前些時日收的糧食還能支撐一段時間,不急。如今有了兩位將軍的支援,不管是水路還是陸路,都讓他們運不出去,定局已成。”
王大治拍著胸脯說道:“趙老弟放心!從兵法上來講咱這叫口袋陣。我和老何肯定給你守好袋口,咱來一個甕中捉鱉!”
眾人笑過後,孫嵐問道:“敢問趙大人,明日糧價如何?”
趙燕吉不急不緩的答道:“再降一成。”
次日清晨,各大糧商都學聰明了,並沒有費力將糧食運來,而是先派人來府衙門口打探糧價。孫嵐不緊不慢的將寫著糧價的大牌子掛在了府衙之上,各糧商的夥計看著比昨日又跌一成的價格紛紛歎氣,低著腦袋迴去報信去了。
趙家府邸的議事堂中,四大糧商的家主一個個鐵青著臉,一言不發。李家家主李十鬥實在憋不住了,說道:“這個欽差趙大人打第一天起就沒安好心!我到青州蓬萊郡進糧之時就聽說有咱燕州大營郡的糧商在當地大放厥詞,似有鼓動眾人之意。如今果然各地的糧食都運到了咱大營郡。現在想想,那大放厥詞的客商定是這欽差趙大人安排的!”
王家家主王有田抽了幾口手中的旱煙,慢條斯理的說道:“我看那海麵上漂著的運糧船足有五六十隻,算起來應有近百萬單糧食堆在港口。官府降價收糧也不足為奇。我們再觀察兩日,我料想官府現在手中還有餘糧賑災,所以並不著急收。如果他們手中糧食用沒了,或許價格能提一提。”
陳家家主陳伍六麵色凝重,他沉聲說道:“似乎沒那麽簡單呐!這個欽差大人年紀不大做事卻很老辣,我們幾個老家夥在這行混了這麽多年,卻沒看透他的這些手段。萬萬不能再小看他了。”
趙家家主趙萬錢說道:“如果各位沒有什麽別的對策,那我們就再觀察幾日。如果官府漲價則皆大歡喜。如果不能如願,我們隻有將糧食運到燕州別的郡縣售賣,盡量減少損失。”
然而,事情並沒有按照他們的設想發展。接連三天過去了,官府的收糧價格分別是再跌一成,持平,持平。現在的收糧價格已經跌到了隻有最初的三成不到。沒有辦法之下,四大糧商決定將糧食運到別的郡縣售賣。從外地過來打算分一杯羹的糧商,也紛紛決定將糧食運迴去。即便賠上運費也在所不惜。
就在趙家的運糧商隊浩浩蕩蕩的來到了大營郡通往周邊最近的郡城吉祥郡的官道上之時,管事之人瑤瑤望見前方似有關卡攔路,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來到近前才發現,一隊百人的士卒將道路已經牢牢堵死。這隊士卒各個身披黑甲,腰挎戰刀,即便沒有任何動作,一股肅殺之氣也迎麵撲來。大旗上鬥大的一個“王”字迎風招展。
趙家管事之人硬著頭皮向一位武將打扮的人問道:“這位官爺,請問為何封路啊?我等是去往吉祥郡的客商,還請行個方便。”言罷,這位管事之人偷偷將一袋銀子掛到了這位武將的馬鞍之上。
這位武將打扮的軍人乃是跟隨王大治十餘年的左騎軍校尉,他冷聲說道:“將軍有令,今日大營郡附近盜匪猖獗,命我等在此處把守,任何人不許放行。銀子嘛,我收下了。權當是弟兄們的辛苦錢。人嘛,迴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