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第一個跨界之人
從正一道童肝成萬法天師 作者:今日不早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按照鄭昭元給的資料,這十年有人登島過,還得了造化,那憑什麽自己登不了?
不,不是登不了,是有冥冥中的存在不讓自己登島!
“好,既然我登不了,那你也別讓別人登島!”
李陽冷哼一聲,又向島嶼氣機出現的位置禦劍過去,
又連續試了幾次,還是沒有辦法,李陽索性直接將島嶼逼進南太平洋的深處。
“哼!”
眼看島嶼的虛影隱沒在太平洋深處,知道繼續下去隻是再浪費時間,李陽冷哼一聲再不停留,禦劍折返迴華國。
他也不知道自己此次禦劍環球花了多少時間,到了華國海域時已是夜晚,隨著李陽劍光劃過,海麵上三萬六千頃碧波化作細密銀鱗,隨著劍氣蕩開成環狀漣漪。
瞥見了舟山群島上似乎有官員在向自己打手勢,不過李陽現在思緒紛亂,沒有搭理,直接禦劍趕迴內陸。
此時俯瞰下觀,暮色如硯中殘墨,自天際暈染而下,群山褪去蒼翠,化作深淺不一的黛色剪影,
正思索界門古怪,忽的手指上儲物戒指發出一陣嗡鳴,不斷發顫。
停下劍光打開儲物戒指,還沒待李陽細看,一對紫紅劍器突然從戒指中飛了出來,錚錚作響,似要脫離控製衝下雲去。
李陽眼疾手快,掐了個禦物訣,將已經出了雲層的兩柄流光拽迴手上,
不是他物,正是張妙法親贈的三五雌雄斬邪劍!
兩柄法劍俱是劍柄五節連環,劍身日月星辰符文及隱秘道法符號,雄劍重約八十一兩,雌劍稍輕,此時拿在手上劇烈顫動,像是兩條蛟龍一樣一脫手就要錚鳴飛去,劍柄燙的嚇人。
“哼!再尊崇厲害也不過兩柄法器,還想翻天不成!”
以磅礴靈力強行壓住兩柄劍器的躁動,撥開雲層俯瞰下方山脈,層迭的山脊在暮色中勾勒出龍虎盤踞的蒼勁輪廓,黛色山體浸潤著薄霧,與天際線交融成一片朦朧灰藍。
“龍虎山?”
李陽稍一端詳,就認出了此處所在,當年羅天大醮就是在山上的嗣漢天師府舉辦,也是在此處向全球正式宣告了靈氣時代的到來。
和十年前相比,龍虎山似乎沒有什麽變化,反而山上靈氣更甚,層層迭迭的宮觀隱在山嵐之中看著無比磅礴大氣。
隻是這種正常在這個時間段卻顯得非常不正常。
摁住又有異動的三五雌雄斬妖劍,李陽身子隱在雲中,打量下方山:“按照楊嘉琪所說,這龍虎山也爆發了妖患,怎麽會如此平靜,氣機清正……”
忽的感應到一股氣機,李陽眉頭一皺,按下劍光下到龍虎山萬法宗壇。
這是李陽第二次到萬法宗壇,上一次還是龍虎山寶島內陸法脈正宗之爭,邀請他過來見禮。
所謂的宗壇,除了外圍的大殿,就是一個寬敞的露天石台。
萬法宗壇無比空曠,隻一座刻著‘嗣天師’的三足爐子正冒著汩汩青煙,還有一穿著深藍大褂的樸素老道士和一稚童。
在這夜色萬籟俱寂的空當,看清那個老道的麵容後,李陽瞳孔猛然一縮,隻感覺整個身體都在微微顫抖,身上氣機高速運轉,月精輪蓄勢待發,手掐指訣隨時準備召出句芒法身,
老道士低著頭正拿著掃帚在清掃露天石板,藍褂窄袖,材質也是最尋常的棉麻,麵容是方正的國字臉。
隻那眉毛無比的濃黑,眼珠泛綠,額頭也稍稍隆起,除此之外再無特殊之處
那稚童不過七八歲的年紀,似在玩鬧,看見從天上下來的李陽,害怕的躲到了老道人的身後,捏著老道的藍色大褂不時怯怯的探出頭來。
“沙沙!”
“沙沙!”
掃帚竹枝掃過石板的聲音迴響在宗壇之上,李陽麵色凝重的盯著掃地的老道,沒有言語。
此時剛好一片濃厚的烏雲飄過,遮住了清亮的月華,靜謐許久,老道人終於停住了手上的掃帚,抬頭看向對麵的李陽。
“後世的小友,你終於來了……”
老道聲音很慢,似是還不熟現代的發音方式,語氣十分平緩。
隻此一句,李陽的瞳孔瞬間收縮,腦海中掀起了滔天巨浪,喉結滾動,縱使他已經人仙有成,仍舊感覺到身體在微微戰栗。
直到山風吹過,清涼透過皮膚滲入毛細血管,李陽才壓下心頭的悸動。
“好了,小傑,你到殿裏去玩吧,爺爺和這位李修士有些事情要談。”
老道慈愛的摸了摸小男孩的頭,小男孩點點頭,又看了一眼對麵的李陽,眨巴著大眼睛點點頭跑到後麵大殿去了。
於是此時的宗壇上隻有李陽和老道兩人。
小男孩走後,老道放下掃帚,一股磅礴浩大的氣息從他身上升騰,整個身體挺的筆直,似山嶽一般浩瀚直讓人不敢直視,好像這才是他原本的樣子。
老道看著李陽麵上的表情,笑著淡淡開口,
“這個孩童名叫魯新傑,他或許你不認識,但是他的父母和你卻是舊識。”
李陽頓時迴憶起十年前在黃淮災區遇到的那個粗獷漢子,道:
“是魯軍富還有鄧新萍的兒子嗎?按照時間來看,倒也差不多……”
老道點點頭:“嗯,那魯軍富天賦根骨不錯,年紀也適合,算是後代裏麵我看得上眼的幾個,可惜無心修行,我不好強求。”
“他身懷真正的陽平治都功印卻不自知,倒是將新傑的根骨蘊養的頗合貧道的心意,故與他談妥帶在身邊修行。”
念到此處,老道突然滿臉離索,見著柏影森寒,悵然地抬頭仰望天際星子,似悲似歎:
“二十四治連星鬥,萬法歸宗正一壇……想不到千年以降,我傳下的道統竟然真的綿延如此綿長歲月!”
“龍虎本同穴,何故各守淵。待到玄霜重,再煉日月圓。”
吟畢,老道搖搖頭。
此時嗣漢天師府夜幕中千盞燈籠次第亮起,萬法宗壇青磚灰瓦的輪廓被暖黃光暈勾勒,映照在老道似悲似喜的麵龐上。
兩人站在宗壇之上,李陽靜立沉默了許久,終抬起頭來,手掐太極訣拱手:
“天師什麽時候來的?”
老道麵色平常:“兩年前,那個道心通明的坤道拿著稷劍想要強登蓬萊之時。”
說著說著,老道歎了一口氣,竟也向李陽拱了拱手:
“你不必稱我天師,兩千年過去,這方世界變化實在太大,而且你們口中許多關於我的事跡其實都是我的後人強加的……”
“後世的小道友,你稱我為張陵就好。”
不,不是登不了,是有冥冥中的存在不讓自己登島!
“好,既然我登不了,那你也別讓別人登島!”
李陽冷哼一聲,又向島嶼氣機出現的位置禦劍過去,
又連續試了幾次,還是沒有辦法,李陽索性直接將島嶼逼進南太平洋的深處。
“哼!”
眼看島嶼的虛影隱沒在太平洋深處,知道繼續下去隻是再浪費時間,李陽冷哼一聲再不停留,禦劍折返迴華國。
他也不知道自己此次禦劍環球花了多少時間,到了華國海域時已是夜晚,隨著李陽劍光劃過,海麵上三萬六千頃碧波化作細密銀鱗,隨著劍氣蕩開成環狀漣漪。
瞥見了舟山群島上似乎有官員在向自己打手勢,不過李陽現在思緒紛亂,沒有搭理,直接禦劍趕迴內陸。
此時俯瞰下觀,暮色如硯中殘墨,自天際暈染而下,群山褪去蒼翠,化作深淺不一的黛色剪影,
正思索界門古怪,忽的手指上儲物戒指發出一陣嗡鳴,不斷發顫。
停下劍光打開儲物戒指,還沒待李陽細看,一對紫紅劍器突然從戒指中飛了出來,錚錚作響,似要脫離控製衝下雲去。
李陽眼疾手快,掐了個禦物訣,將已經出了雲層的兩柄流光拽迴手上,
不是他物,正是張妙法親贈的三五雌雄斬邪劍!
兩柄法劍俱是劍柄五節連環,劍身日月星辰符文及隱秘道法符號,雄劍重約八十一兩,雌劍稍輕,此時拿在手上劇烈顫動,像是兩條蛟龍一樣一脫手就要錚鳴飛去,劍柄燙的嚇人。
“哼!再尊崇厲害也不過兩柄法器,還想翻天不成!”
以磅礴靈力強行壓住兩柄劍器的躁動,撥開雲層俯瞰下方山脈,層迭的山脊在暮色中勾勒出龍虎盤踞的蒼勁輪廓,黛色山體浸潤著薄霧,與天際線交融成一片朦朧灰藍。
“龍虎山?”
李陽稍一端詳,就認出了此處所在,當年羅天大醮就是在山上的嗣漢天師府舉辦,也是在此處向全球正式宣告了靈氣時代的到來。
和十年前相比,龍虎山似乎沒有什麽變化,反而山上靈氣更甚,層層迭迭的宮觀隱在山嵐之中看著無比磅礴大氣。
隻是這種正常在這個時間段卻顯得非常不正常。
摁住又有異動的三五雌雄斬妖劍,李陽身子隱在雲中,打量下方山:“按照楊嘉琪所說,這龍虎山也爆發了妖患,怎麽會如此平靜,氣機清正……”
忽的感應到一股氣機,李陽眉頭一皺,按下劍光下到龍虎山萬法宗壇。
這是李陽第二次到萬法宗壇,上一次還是龍虎山寶島內陸法脈正宗之爭,邀請他過來見禮。
所謂的宗壇,除了外圍的大殿,就是一個寬敞的露天石台。
萬法宗壇無比空曠,隻一座刻著‘嗣天師’的三足爐子正冒著汩汩青煙,還有一穿著深藍大褂的樸素老道士和一稚童。
在這夜色萬籟俱寂的空當,看清那個老道的麵容後,李陽瞳孔猛然一縮,隻感覺整個身體都在微微顫抖,身上氣機高速運轉,月精輪蓄勢待發,手掐指訣隨時準備召出句芒法身,
老道士低著頭正拿著掃帚在清掃露天石板,藍褂窄袖,材質也是最尋常的棉麻,麵容是方正的國字臉。
隻那眉毛無比的濃黑,眼珠泛綠,額頭也稍稍隆起,除此之外再無特殊之處
那稚童不過七八歲的年紀,似在玩鬧,看見從天上下來的李陽,害怕的躲到了老道人的身後,捏著老道的藍色大褂不時怯怯的探出頭來。
“沙沙!”
“沙沙!”
掃帚竹枝掃過石板的聲音迴響在宗壇之上,李陽麵色凝重的盯著掃地的老道,沒有言語。
此時剛好一片濃厚的烏雲飄過,遮住了清亮的月華,靜謐許久,老道人終於停住了手上的掃帚,抬頭看向對麵的李陽。
“後世的小友,你終於來了……”
老道聲音很慢,似是還不熟現代的發音方式,語氣十分平緩。
隻此一句,李陽的瞳孔瞬間收縮,腦海中掀起了滔天巨浪,喉結滾動,縱使他已經人仙有成,仍舊感覺到身體在微微戰栗。
直到山風吹過,清涼透過皮膚滲入毛細血管,李陽才壓下心頭的悸動。
“好了,小傑,你到殿裏去玩吧,爺爺和這位李修士有些事情要談。”
老道慈愛的摸了摸小男孩的頭,小男孩點點頭,又看了一眼對麵的李陽,眨巴著大眼睛點點頭跑到後麵大殿去了。
於是此時的宗壇上隻有李陽和老道兩人。
小男孩走後,老道放下掃帚,一股磅礴浩大的氣息從他身上升騰,整個身體挺的筆直,似山嶽一般浩瀚直讓人不敢直視,好像這才是他原本的樣子。
老道看著李陽麵上的表情,笑著淡淡開口,
“這個孩童名叫魯新傑,他或許你不認識,但是他的父母和你卻是舊識。”
李陽頓時迴憶起十年前在黃淮災區遇到的那個粗獷漢子,道:
“是魯軍富還有鄧新萍的兒子嗎?按照時間來看,倒也差不多……”
老道點點頭:“嗯,那魯軍富天賦根骨不錯,年紀也適合,算是後代裏麵我看得上眼的幾個,可惜無心修行,我不好強求。”
“他身懷真正的陽平治都功印卻不自知,倒是將新傑的根骨蘊養的頗合貧道的心意,故與他談妥帶在身邊修行。”
念到此處,老道突然滿臉離索,見著柏影森寒,悵然地抬頭仰望天際星子,似悲似歎:
“二十四治連星鬥,萬法歸宗正一壇……想不到千年以降,我傳下的道統竟然真的綿延如此綿長歲月!”
“龍虎本同穴,何故各守淵。待到玄霜重,再煉日月圓。”
吟畢,老道搖搖頭。
此時嗣漢天師府夜幕中千盞燈籠次第亮起,萬法宗壇青磚灰瓦的輪廓被暖黃光暈勾勒,映照在老道似悲似喜的麵龐上。
兩人站在宗壇之上,李陽靜立沉默了許久,終抬起頭來,手掐太極訣拱手:
“天師什麽時候來的?”
老道麵色平常:“兩年前,那個道心通明的坤道拿著稷劍想要強登蓬萊之時。”
說著說著,老道歎了一口氣,竟也向李陽拱了拱手:
“你不必稱我天師,兩千年過去,這方世界變化實在太大,而且你們口中許多關於我的事跡其實都是我的後人強加的……”
“後世的小道友,你稱我為張陵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