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香一直在自學,可她空閑的時間很少,有時候想找個人問吧,周明老是出差,王芳也很忙。
大美將課本找了出來,好在奶奶沒舍得賣,一直給她們姐倆存著呢。
“雪姨,既然要上課,我還想學這個,”
香香指著那本英文書,其實,她一直都想學,去羊城時,看到了一本時裝雜誌,上麵就是這種文字。
“英文呀,教你們沒問題,可我沒有教材,這樣吧,讓你哥姐想辦法,去弄些課本來。”
她對國內的情況,還是不了解,自從建國後,新中國的學校從來沒有開過英文課,以前學的是俄語,後來取消了外語這門課。
所以根本不可能有教材。
沒想到,周明解決了這個難題,他不知從哪找來了一本,雖然皺不拉嘰的,可內容還不錯。
“你們記住啊,這個隻能在家學,不能拿出去。”
現在滿大街的抓特務呢,萬一被有心人看到,一個舉報就完了。
“你這個是香城的吧?”
明雪剛才沒吱聲,等人出去了,悄悄問兒子,
“嗯,我去看舅舅時,在書店買的,我跟阿芳都用上了,可惜常年不用,大部分都忘了。“
語言這種東西,必須要有環境,常年不用肯定就生了。
“你們的做法很對,目前西方科技比較先進,如果因為語言的阻礙,不能第一時間去了解,那不是咱自己吃虧嗎?”
周明聽了母親的話,也下了決心,每天晚上看看書,將忘掉的再撿起來。
一個月後,大美的工作總算有了著落,因為胡同裏迴來的知青又多了,張書記在眾人的軟磨硬泡下,終於鬆口開個餃子店,這些人裏,大美出力最多。
“這間門麵,咱們街道辦出麵租了,可租金必須你們負責,記住,你們是大集體,掙了多少錢都是這個集體的,不能私自分了。”
因為手藝超群,大美當上了餃子店的大廚,經理是街道辦派來的,還有四個職工,一個是前麵的服務員,另外三個加上大美,都算是後廚的。”
“第一個月試用,都是十八塊錢,等轉正了,就按商業係統的標準定,”書記還說,如果賣的好,每個月有五塊錢獎金。
大美算了自己的,轉正後有三十八塊!最為得意的是,工資隻比經理少。
她高興的跟父母說著,大哥帶著奶奶迴老家了,不知能不能找到人。
侯母卻有些發愁,家裏隻有這幾間房,人來了住哪呀?小美不迴來,還能跟老太太擠一擠,可小閨女離的近,一個月總要迴來幾次的。
”媽,你聽我說話沒?”
大美終於發現,她媽心不在焉的,她爹也低著頭隻管抽著煙袋鍋子,
“爸媽,你們怎麽了?”
“沒啥,你掙錢了是好事,可小吃店不是好幹的,這要放在解放前,飯館子都叫勤業,特別累人。”
原來爸媽是擔心她太累了,大美心裏一暖,笑著說到,
“再累能有鄉下累?那年上級命令,大冬天的修水利,一钁頭下去,就一個白點子,胳膊都震麻了,最後也修出了一小段。”
她沒說連虎口都震裂了,鮮血直流呢。
直到晚上八點,猴子和奶奶才進了門,後麵跟著個丫頭,侯母看了一眼,竟然沒認出來。
“她是誰家閨女?”
雖然沒住在老家,一年也要迴去幾趟,尤其是過年,必須要去上墳。
“難怪你認不出來,她是你三叔家的小丫,落地就叫你三嬸送了人,孩子也是命苦,那家兩口子都不在了,這不,又給接了迴來,今年十一歲了。”
怪不得這麽瘦小,年紀也太小了。
“她自己還是個孩子呢,能管得了娃麽?”
“大娘,我能,我啥活都能幹,別趕我走。”
孩子撲通一聲就跪下了,嚇了侯母一跳,
“快,快起來,你這孩子,誰說要趕你走了。”
這一來一迴的,她也明白了,婆婆哪裏是找幫手啊,這是要救人家的命吧,三嬸這人她知道,為人尖酸刻薄,比她婆婆差遠了,雖然是親孫女,扔出去這麽多年,肯定沒啥感情。
“先吃飯吧,這一路也夠累的,我燒了熱水,吃了飯洗一洗,再換身衣服。”
女孩的衣服補丁摞補丁,看不出原來的顏色,好在閨女的舊衣服還在,都是小了穿不了的,給她正好。
猴子急匆匆扒拉了幾口,就急忙迴去了,找了這麽個小丫頭,看越越都夠嗆,兩個肯定不行,還得跟媳婦想辦法。
“媽,咱家就這兩間半,要不,讓小丫跟大美睡吧,給那屋再搭個小床。”
“不用麻煩了,就跟我睡炕,”
侯奶奶頭都沒抬,看來是累壞了。
“可是,小美隔三岔五的也要迴來,”
“怎麽?一炕睡不下仨了,以前倆丫頭都是跟我睡,”
“奶,我媽也是怕你睡不好,”
眼看著奶奶要發脾氣,大美趕緊替她媽解釋,她看了一眼小丫,隻見她縮的更小了,
“你別怕,我媽就是嗓門高,多吃點菜,”
他們早已吃過飯了,也沒法替她夾菜,小丫頭低頭吃著碗裏的,根本不敢伸筷子。
吃過了飯,大美帶著她去了澡堂子,因為身上發現了虱子,這玩意不弄幹淨,一旦染上就麻煩了。
“媽,到底是怎麽迴事,三嬸的孫女,咱沾不起。”
“唉,我也知道她不好說話,要不是我們迴去了,這孩子就被她賣到山裏了。”
“啊,還有這種事?書記和隊長都不管嗎?到底也是侯家的人。”
“人家說了,那是她娘家遠房的侄,領迴去給口飯吃,長幾年再娶,書記能說啥?她爹媽都不吭聲。”
“那,那,你怎麽帶出來了?”
三嬸說是給口飯吃,肯定收了人家的錢。
“給錢買了唄,要不然能帶出來?這孩子也是個機靈的,知道那是個火坑,寧死不去,你兒子給了她三十塊錢,這才鬆了口。”
“真是作孽喲,好歹是親孫女,”
“這一耽擱,就沒顧上找人,這孩子要是行,就留在家裏,要是不行,過些日子我再迴去一趟。”
大美將課本找了出來,好在奶奶沒舍得賣,一直給她們姐倆存著呢。
“雪姨,既然要上課,我還想學這個,”
香香指著那本英文書,其實,她一直都想學,去羊城時,看到了一本時裝雜誌,上麵就是這種文字。
“英文呀,教你們沒問題,可我沒有教材,這樣吧,讓你哥姐想辦法,去弄些課本來。”
她對國內的情況,還是不了解,自從建國後,新中國的學校從來沒有開過英文課,以前學的是俄語,後來取消了外語這門課。
所以根本不可能有教材。
沒想到,周明解決了這個難題,他不知從哪找來了一本,雖然皺不拉嘰的,可內容還不錯。
“你們記住啊,這個隻能在家學,不能拿出去。”
現在滿大街的抓特務呢,萬一被有心人看到,一個舉報就完了。
“你這個是香城的吧?”
明雪剛才沒吱聲,等人出去了,悄悄問兒子,
“嗯,我去看舅舅時,在書店買的,我跟阿芳都用上了,可惜常年不用,大部分都忘了。“
語言這種東西,必須要有環境,常年不用肯定就生了。
“你們的做法很對,目前西方科技比較先進,如果因為語言的阻礙,不能第一時間去了解,那不是咱自己吃虧嗎?”
周明聽了母親的話,也下了決心,每天晚上看看書,將忘掉的再撿起來。
一個月後,大美的工作總算有了著落,因為胡同裏迴來的知青又多了,張書記在眾人的軟磨硬泡下,終於鬆口開個餃子店,這些人裏,大美出力最多。
“這間門麵,咱們街道辦出麵租了,可租金必須你們負責,記住,你們是大集體,掙了多少錢都是這個集體的,不能私自分了。”
因為手藝超群,大美當上了餃子店的大廚,經理是街道辦派來的,還有四個職工,一個是前麵的服務員,另外三個加上大美,都算是後廚的。”
“第一個月試用,都是十八塊錢,等轉正了,就按商業係統的標準定,”書記還說,如果賣的好,每個月有五塊錢獎金。
大美算了自己的,轉正後有三十八塊!最為得意的是,工資隻比經理少。
她高興的跟父母說著,大哥帶著奶奶迴老家了,不知能不能找到人。
侯母卻有些發愁,家裏隻有這幾間房,人來了住哪呀?小美不迴來,還能跟老太太擠一擠,可小閨女離的近,一個月總要迴來幾次的。
”媽,你聽我說話沒?”
大美終於發現,她媽心不在焉的,她爹也低著頭隻管抽著煙袋鍋子,
“爸媽,你們怎麽了?”
“沒啥,你掙錢了是好事,可小吃店不是好幹的,這要放在解放前,飯館子都叫勤業,特別累人。”
原來爸媽是擔心她太累了,大美心裏一暖,笑著說到,
“再累能有鄉下累?那年上級命令,大冬天的修水利,一钁頭下去,就一個白點子,胳膊都震麻了,最後也修出了一小段。”
她沒說連虎口都震裂了,鮮血直流呢。
直到晚上八點,猴子和奶奶才進了門,後麵跟著個丫頭,侯母看了一眼,竟然沒認出來。
“她是誰家閨女?”
雖然沒住在老家,一年也要迴去幾趟,尤其是過年,必須要去上墳。
“難怪你認不出來,她是你三叔家的小丫,落地就叫你三嬸送了人,孩子也是命苦,那家兩口子都不在了,這不,又給接了迴來,今年十一歲了。”
怪不得這麽瘦小,年紀也太小了。
“她自己還是個孩子呢,能管得了娃麽?”
“大娘,我能,我啥活都能幹,別趕我走。”
孩子撲通一聲就跪下了,嚇了侯母一跳,
“快,快起來,你這孩子,誰說要趕你走了。”
這一來一迴的,她也明白了,婆婆哪裏是找幫手啊,這是要救人家的命吧,三嬸這人她知道,為人尖酸刻薄,比她婆婆差遠了,雖然是親孫女,扔出去這麽多年,肯定沒啥感情。
“先吃飯吧,這一路也夠累的,我燒了熱水,吃了飯洗一洗,再換身衣服。”
女孩的衣服補丁摞補丁,看不出原來的顏色,好在閨女的舊衣服還在,都是小了穿不了的,給她正好。
猴子急匆匆扒拉了幾口,就急忙迴去了,找了這麽個小丫頭,看越越都夠嗆,兩個肯定不行,還得跟媳婦想辦法。
“媽,咱家就這兩間半,要不,讓小丫跟大美睡吧,給那屋再搭個小床。”
“不用麻煩了,就跟我睡炕,”
侯奶奶頭都沒抬,看來是累壞了。
“可是,小美隔三岔五的也要迴來,”
“怎麽?一炕睡不下仨了,以前倆丫頭都是跟我睡,”
“奶,我媽也是怕你睡不好,”
眼看著奶奶要發脾氣,大美趕緊替她媽解釋,她看了一眼小丫,隻見她縮的更小了,
“你別怕,我媽就是嗓門高,多吃點菜,”
他們早已吃過飯了,也沒法替她夾菜,小丫頭低頭吃著碗裏的,根本不敢伸筷子。
吃過了飯,大美帶著她去了澡堂子,因為身上發現了虱子,這玩意不弄幹淨,一旦染上就麻煩了。
“媽,到底是怎麽迴事,三嬸的孫女,咱沾不起。”
“唉,我也知道她不好說話,要不是我們迴去了,這孩子就被她賣到山裏了。”
“啊,還有這種事?書記和隊長都不管嗎?到底也是侯家的人。”
“人家說了,那是她娘家遠房的侄,領迴去給口飯吃,長幾年再娶,書記能說啥?她爹媽都不吭聲。”
“那,那,你怎麽帶出來了?”
三嬸說是給口飯吃,肯定收了人家的錢。
“給錢買了唄,要不然能帶出來?這孩子也是個機靈的,知道那是個火坑,寧死不去,你兒子給了她三十塊錢,這才鬆了口。”
“真是作孽喲,好歹是親孫女,”
“這一耽擱,就沒顧上找人,這孩子要是行,就留在家裏,要是不行,過些日子我再迴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