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會定在第二天的十點準時開場。
來競標的人還挺多,這個大廳基本都坐滿。
劉錦雄兒子深知一場成功拍賣會的關鍵在於專業的主持,特意聘請了一位業內聲名赫赫的拍賣師。
十點整,拍賣師精神抖擻地走上台,手中的拍賣槌輕輕敲擊桌麵,發出清脆的聲響,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各位尊貴的來賓,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到來,本次拍賣會正式開始!”拍賣師的聲音通過音響傳遍整個大廳。
第一件拍品被小心翼翼地呈上展示台,那是一隻精美的青花瓷瓶。
拍賣師微微前傾,目光掃視全場,用他那抑揚頓挫、極具感染力的聲音介紹道:“這是清乾隆青花折枝瑞果梅瓶,工藝精湛,世間罕有。”
從瓶身的鈷料色澤,到繪製筆觸的靈動,無一不彰顯著官窯的極致水準。”
“起拍價 80 萬人民幣。”
拍賣師的話音剛落,全場先是短暫的寂靜,緊接著,台下的競拍者們瞬間被點燃了熱情,眼神中閃爍著熾熱的光芒。
人迫不及待地舉牌:“80 萬!”
緊接著,另一人高聲迴應:“85 萬!”
競價聲此起彼伏,拍賣會一開場氣氛就很熱烈。
王景行站在人群中,目光緊緊鎖定在瓷瓶上。
從瓷瓶的胎質細密程度、釉色的溫潤質感以及繪畫風格的時代特征等多方麵進行細致觀察,心中已然篤定這是一件真品。
隨著價格在一次次的角逐中節節攀升,作為一個以投資為目的的二手販子,王景行在心中快速盤算著利潤空間。
當價格突破 150 萬時,他微微皺了皺眉頭,心中暗自思忖,這個價格作為進貨來說,利潤空間已經不大了。
猶豫片刻後,王景行放下了原本準備舉牌的手,決定不再參與這場競價。
就在眾人還沉浸在青花瓷瓶競拍的熱烈氛圍中時,一件號稱明代仿宋汝窯筆洗悄然登場。
它被放置在展示台上,燈光聚焦,泛出的光澤看似溫潤。
競拍者們的目光中充滿了渴望與好奇,不少人已經迫不及待地準備出價。
然而,王景行在這件筆洗在釉色的質感以及開片的自然程度上就發現了諸多疑點。
通過透視看筆洗的死亡氣泡,發現是一件清末民國期間偽造的贗品。
此時,拍賣師正口若懸河地講述著這件筆洗傳承有序的故事,將其描繪成稀世珍寶。
“這件筆洗,曆經數百年的傳承,曾為多位名家所珍藏,其珍貴程度不言而喻……”
拍賣師的言辭極具蠱惑力,台下的競拍者們紛紛被打動,紛紛舉起手中的競價牌。
價格迅速攀升,從 150萬一路飆升到 320 萬。
王景行站在一旁,臉上露出一絲無奈的苦笑。
當筆洗的競拍暫時告一段落,拍賣師突然提高音量,興奮地宣布:“接下來,即將為大家展示的是一件難得一見的瑰寶 —— 清代鎏金佛像!”
隨著拍賣師的聲音落下,一尊造型精美的鎏金佛像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被緩緩推上展示台。
佛像通體金光閃耀,其麵容慈祥,線條流暢,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高超的佛像鑄造工藝。
王景行一眼便斷定這尊佛像不僅是真品,更是一件難得的精品。
“180 萬!” 一位身形魁梧的中年男子率先出價,聲音洪亮而堅定,充滿了誌在必得的氣勢。
“200 萬!” 一位女士不迅速舉起手中的競價牌。
價格一路飆升,氣氛愈發緊張。
每一次加價,都像是一場激烈的較量,競拍者們互不相讓。
王景行緊緊握著手中的競價牌,內心在不停掙紮著。
他深知這尊佛像的價值,但價格的不斷攀升也讓他感到壓力巨大。
當價格達到 300 萬時,他舉起了競價牌:“320 萬!”
“350 萬!” 立刻有人迴應。
“380 萬!” 王景行再次加價。
價格繼續攀升,400 萬、420 萬、450 萬…… 最後價格一路飆到 480 萬。
這個價格已經遠遠超出了王景行的預算,再繼續競拍下去,很難有利潤空間。
經過一番痛苦的抉擇,王景行長歎一口氣,緩緩放下了手中的競價牌。
他看著那尊佛像被他人拍走,心中滿是遺憾。
在佛像的競拍落下帷幕後,一件清代掐絲琺琅彩花瓶被捧上展示台。
王景行隻看了一眼,便在心中對這件瓷器做出了判斷。
這是民窯出品,品質隻能說中等。
雖然價格不高,但對於眼光頗高的王景行來說,實在看不上。
在接下來的競拍中,他隻是靜靜地站在一旁,看著其他人你來我往地競價。
兩個時間轉瞬即逝,王景行在這場拍賣會上居然隻拍到一個清代乾隆禦製和田玉扳指。
扳指整體呈圓筒形,內徑約 2 厘米,外徑約 3.5 厘米,高約 2.5 厘米,大小適中,適合佩戴與把玩。
它采用頂級的和田玉籽料製成,玉質溫潤細膩,油脂感極強,色澤潔白無瑕,宛如羊脂,在光線下可見微微的透光性,散發出柔和而內斂的光澤。
扳指外壁采用淺浮雕與陽刻相結合的工藝雕刻有精美的龍紋圖案。
龍身蜿蜒矯健,龍鱗刻畫細膩入微。
龍首威嚴莊重,雙目炯炯有神,龍須飄逸靈動,張牙舞爪,氣勢磅礴。
在龍紋之間還穿插著雲紋裝飾,雲紋線條流暢,營造出一種雲霧繚繞、龍遊天際的神秘氛圍。
在扳指的一側還陽刻有乾隆禦題詩一首:“瑞氣盈霄漢,祥光拂禦筵。龍行風雨順,盛世樂堯年。”
字體剛勁有力,筆鋒犀利,具有典型的乾隆書法風格。
王景行深知這個扳指是乾隆年間宮廷玉器中的珍品之一。
經過多輪競價,最終花了 600 萬拿下。
王景行一直覺得這場拍賣會的拍品價格有點偏高,和市場價相差不了太多,幾乎沒什麽漏可撿。
等拍到這件玉扳指,他才突然反應過來,這場拍賣會是不用交傭金的。
這一發現讓他心中一陣驚喜,這意味著他一下子省了十幾個點的費用。
想到這裏,他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錢文墨花了 920 萬,也順利拍到王時敏的《山林雅聚圖》。
這幅畫意境深遠,筆觸細膩,是王時敏的代表作之一,錢文墨能將其收入囊中,臉上滿是得意之色。
而仿的唐伯虎的《揮扇仕女圖》更是引發了一場激烈的競價大戰,最終被一位冤大頭以 2800 萬的高價拍走。
讓王景行意外的是沈周的《秋山幽居圖》,遭遇了無人競拍的尷尬局麵。
王景行站在遠處,看著那幅靜靜地掛在展示牆上的畫作,心中暗自猜測,應該是有人看出了這是贗品,並且消息已經流傳出去。
在收藏界,一旦一件拍品被懷疑是贗品,那它便如同被貼上了 “死亡標簽”,無人問津。
來競標的人還挺多,這個大廳基本都坐滿。
劉錦雄兒子深知一場成功拍賣會的關鍵在於專業的主持,特意聘請了一位業內聲名赫赫的拍賣師。
十點整,拍賣師精神抖擻地走上台,手中的拍賣槌輕輕敲擊桌麵,發出清脆的聲響,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各位尊貴的來賓,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到來,本次拍賣會正式開始!”拍賣師的聲音通過音響傳遍整個大廳。
第一件拍品被小心翼翼地呈上展示台,那是一隻精美的青花瓷瓶。
拍賣師微微前傾,目光掃視全場,用他那抑揚頓挫、極具感染力的聲音介紹道:“這是清乾隆青花折枝瑞果梅瓶,工藝精湛,世間罕有。”
從瓶身的鈷料色澤,到繪製筆觸的靈動,無一不彰顯著官窯的極致水準。”
“起拍價 80 萬人民幣。”
拍賣師的話音剛落,全場先是短暫的寂靜,緊接著,台下的競拍者們瞬間被點燃了熱情,眼神中閃爍著熾熱的光芒。
人迫不及待地舉牌:“80 萬!”
緊接著,另一人高聲迴應:“85 萬!”
競價聲此起彼伏,拍賣會一開場氣氛就很熱烈。
王景行站在人群中,目光緊緊鎖定在瓷瓶上。
從瓷瓶的胎質細密程度、釉色的溫潤質感以及繪畫風格的時代特征等多方麵進行細致觀察,心中已然篤定這是一件真品。
隨著價格在一次次的角逐中節節攀升,作為一個以投資為目的的二手販子,王景行在心中快速盤算著利潤空間。
當價格突破 150 萬時,他微微皺了皺眉頭,心中暗自思忖,這個價格作為進貨來說,利潤空間已經不大了。
猶豫片刻後,王景行放下了原本準備舉牌的手,決定不再參與這場競價。
就在眾人還沉浸在青花瓷瓶競拍的熱烈氛圍中時,一件號稱明代仿宋汝窯筆洗悄然登場。
它被放置在展示台上,燈光聚焦,泛出的光澤看似溫潤。
競拍者們的目光中充滿了渴望與好奇,不少人已經迫不及待地準備出價。
然而,王景行在這件筆洗在釉色的質感以及開片的自然程度上就發現了諸多疑點。
通過透視看筆洗的死亡氣泡,發現是一件清末民國期間偽造的贗品。
此時,拍賣師正口若懸河地講述著這件筆洗傳承有序的故事,將其描繪成稀世珍寶。
“這件筆洗,曆經數百年的傳承,曾為多位名家所珍藏,其珍貴程度不言而喻……”
拍賣師的言辭極具蠱惑力,台下的競拍者們紛紛被打動,紛紛舉起手中的競價牌。
價格迅速攀升,從 150萬一路飆升到 320 萬。
王景行站在一旁,臉上露出一絲無奈的苦笑。
當筆洗的競拍暫時告一段落,拍賣師突然提高音量,興奮地宣布:“接下來,即將為大家展示的是一件難得一見的瑰寶 —— 清代鎏金佛像!”
隨著拍賣師的聲音落下,一尊造型精美的鎏金佛像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被緩緩推上展示台。
佛像通體金光閃耀,其麵容慈祥,線條流暢,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高超的佛像鑄造工藝。
王景行一眼便斷定這尊佛像不僅是真品,更是一件難得的精品。
“180 萬!” 一位身形魁梧的中年男子率先出價,聲音洪亮而堅定,充滿了誌在必得的氣勢。
“200 萬!” 一位女士不迅速舉起手中的競價牌。
價格一路飆升,氣氛愈發緊張。
每一次加價,都像是一場激烈的較量,競拍者們互不相讓。
王景行緊緊握著手中的競價牌,內心在不停掙紮著。
他深知這尊佛像的價值,但價格的不斷攀升也讓他感到壓力巨大。
當價格達到 300 萬時,他舉起了競價牌:“320 萬!”
“350 萬!” 立刻有人迴應。
“380 萬!” 王景行再次加價。
價格繼續攀升,400 萬、420 萬、450 萬…… 最後價格一路飆到 480 萬。
這個價格已經遠遠超出了王景行的預算,再繼續競拍下去,很難有利潤空間。
經過一番痛苦的抉擇,王景行長歎一口氣,緩緩放下了手中的競價牌。
他看著那尊佛像被他人拍走,心中滿是遺憾。
在佛像的競拍落下帷幕後,一件清代掐絲琺琅彩花瓶被捧上展示台。
王景行隻看了一眼,便在心中對這件瓷器做出了判斷。
這是民窯出品,品質隻能說中等。
雖然價格不高,但對於眼光頗高的王景行來說,實在看不上。
在接下來的競拍中,他隻是靜靜地站在一旁,看著其他人你來我往地競價。
兩個時間轉瞬即逝,王景行在這場拍賣會上居然隻拍到一個清代乾隆禦製和田玉扳指。
扳指整體呈圓筒形,內徑約 2 厘米,外徑約 3.5 厘米,高約 2.5 厘米,大小適中,適合佩戴與把玩。
它采用頂級的和田玉籽料製成,玉質溫潤細膩,油脂感極強,色澤潔白無瑕,宛如羊脂,在光線下可見微微的透光性,散發出柔和而內斂的光澤。
扳指外壁采用淺浮雕與陽刻相結合的工藝雕刻有精美的龍紋圖案。
龍身蜿蜒矯健,龍鱗刻畫細膩入微。
龍首威嚴莊重,雙目炯炯有神,龍須飄逸靈動,張牙舞爪,氣勢磅礴。
在龍紋之間還穿插著雲紋裝飾,雲紋線條流暢,營造出一種雲霧繚繞、龍遊天際的神秘氛圍。
在扳指的一側還陽刻有乾隆禦題詩一首:“瑞氣盈霄漢,祥光拂禦筵。龍行風雨順,盛世樂堯年。”
字體剛勁有力,筆鋒犀利,具有典型的乾隆書法風格。
王景行深知這個扳指是乾隆年間宮廷玉器中的珍品之一。
經過多輪競價,最終花了 600 萬拿下。
王景行一直覺得這場拍賣會的拍品價格有點偏高,和市場價相差不了太多,幾乎沒什麽漏可撿。
等拍到這件玉扳指,他才突然反應過來,這場拍賣會是不用交傭金的。
這一發現讓他心中一陣驚喜,這意味著他一下子省了十幾個點的費用。
想到這裏,他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錢文墨花了 920 萬,也順利拍到王時敏的《山林雅聚圖》。
這幅畫意境深遠,筆觸細膩,是王時敏的代表作之一,錢文墨能將其收入囊中,臉上滿是得意之色。
而仿的唐伯虎的《揮扇仕女圖》更是引發了一場激烈的競價大戰,最終被一位冤大頭以 2800 萬的高價拍走。
讓王景行意外的是沈周的《秋山幽居圖》,遭遇了無人競拍的尷尬局麵。
王景行站在遠處,看著那幅靜靜地掛在展示牆上的畫作,心中暗自猜測,應該是有人看出了這是贗品,並且消息已經流傳出去。
在收藏界,一旦一件拍品被懷疑是贗品,那它便如同被貼上了 “死亡標簽”,無人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