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軒轅已經完成最後的突破,周青也猶豫,揮手拋出一方大印。
這大印不是旁物,正是人道至寶崆峒印。
崆峒印作為人道至寶,最大的作用便是冊封人皇果位。
周青拋出崆峒印之後虛空中傳來道音:
“軒轅一統人族,開律法、建城而治、開創文明,為人族立下不滅基業,功德無量,人族聖尊諭,軒轅當為人族最後一位人皇,望天地人三道、洪荒眾生共鑒之。”
這聲音如同洪鍾一般響徹洪荒。
隨後又是幾道聲音想起:
“可”
“甚好”
“理當如此”
“準”
……
眾大能知道這是諸聖認可了軒轅人皇的地位。
自此軒轅證得人皇果位,成就洪荒世界繼妖尊周一、東皇太一之後唯一一位半步混元大羅金仙。
於此同時,人族的氣運也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地步,洪荒萬族皆以人族為首,人族成為了第一個一統洪荒的種族,天地主角實至名歸。
軒轅證道人皇之後,如同當年神農證道一般,伏羲和神農親至將他迎到了火雲洞修行。
軒轅之後便由其後裔顓頊繼位。
顓頊乃是軒轅最小的孫子,自小便表現出神異,更是拜入佛教大能藥師的門下。
在藥師的細心教導下,不論是從品德或者是學識都非常出眾,尤其是顓頊在處理人族政務方麵更是有著獨到的見解,就連軒轅也對他讚不絕口。
顓頊成為人族共主之後,他尤為看重人族文明的建設,讓所有人族團結一致。
顓頊的第一步就是宗教改革,統一思想,去巫教,揚祭祖人族先輩。
軒轅雖然以武力與威望一統華夏,但僅僅是在形式上將各部落合並在一起,在思想上仍各自為政。
原先的九黎部落族人,都還對人族的文明存有罅隙,因此在軒轅時代華夏民族並沒有真正的融合在一起。
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正是各個部落雖然臣服於華夏聯盟,但他們各自還有各自的信仰,各有各的神靈要崇拜。
就如原九黎部落的人族,他們就奉行巫族的風格,尊巫族為神靈,奉行力量決定地位。
正所謂思想不統一,民族得不到發展,也很容易滅亡,於是顓頊開始改革宗教,首先親自祭祀天地祖宗,讓百姓統一信仰和思想。
第二步顓頊將天下分為兗、冀、青、徐、豫、荊、揚、雍、梁九州,由共主統一安排人員分區域管理,穩固了華夏聯盟的統治,也使得華夏九州的說法一直延用至今。
隨後顓頊又載時以象天,製定四分曆,顓頊依據天象,通過觀察辰星,將一年劃分為四時,是一種古老的四分曆法。
顓頊還喜歡研究音律,更是作出《承雲》曲,引領流行風潮據《呂氏春秋·古樂》記載,顓頊帝喜好音律,令飛龍效仿八風之音,作出一首用來祭天的樂曲,命名為《承雲》。
顓頊在位八十年,功德圓滿之日於泰山之巔,昭告洪荒,功德圓滿。
雖然比不上天地人三位人皇,卻也在功德灌注之下修成準聖,後與三皇一同歸於火雲洞修煉。
顓頊之後由他的侄子嚳繼位。
嚳繼承曆法,首創節氣。嚳繼承顓頊曆,觀三辰而改進曆法,首創出二十四節氣來幫助百姓有效作息,是農業上的一個偉大突破。
而且嚳還完善了官製,對不同才能的人族大賢,分封為不同的官職,更好的管理了人族事務。
此外嚳和他的叔叔一樣,也非常喜歡音樂,他命令樂師鹹黑作曲《九招》《六列》《六英》,又命令樂師捶做出鼙鼓、鍾、罄、笛子等樂器,極大豐富了人們的也業餘生活。
嚳在位七十年,隨後於泰山之巔功德圓滿。
隨後堯繼位。
堯繼位後,突遇洪荒大雨,致使人族苦受水患。
堯祖織成功治理水患,為後世百姓安居樂業建立了千秋功業。
製定法律和“五種家庭倫理”,設立執法官員,開創了“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國家管理方式,為後世國家管理模式提供了借鑒。
完善了祭祀鬼神、祭祀祖先和接見諸侯等禮製、統一了音律和度量衡。
在政治體製上,打破了以往國家權力“傳子不傳外人”的做法,第一次將國家最高權力“禪讓”給有才能的外人,任用人才不分地位的高低貴賤。
開創了中國最早的民主議事製度。
堯在位七十載,功德圓滿,其後舜繼位。
舜完善律法,使人族律法統一,完善政治機製,分洲封爵。
舜在位四十八年,其後大禹繼位。
這大印不是旁物,正是人道至寶崆峒印。
崆峒印作為人道至寶,最大的作用便是冊封人皇果位。
周青拋出崆峒印之後虛空中傳來道音:
“軒轅一統人族,開律法、建城而治、開創文明,為人族立下不滅基業,功德無量,人族聖尊諭,軒轅當為人族最後一位人皇,望天地人三道、洪荒眾生共鑒之。”
這聲音如同洪鍾一般響徹洪荒。
隨後又是幾道聲音想起:
“可”
“甚好”
“理當如此”
“準”
……
眾大能知道這是諸聖認可了軒轅人皇的地位。
自此軒轅證得人皇果位,成就洪荒世界繼妖尊周一、東皇太一之後唯一一位半步混元大羅金仙。
於此同時,人族的氣運也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地步,洪荒萬族皆以人族為首,人族成為了第一個一統洪荒的種族,天地主角實至名歸。
軒轅證道人皇之後,如同當年神農證道一般,伏羲和神農親至將他迎到了火雲洞修行。
軒轅之後便由其後裔顓頊繼位。
顓頊乃是軒轅最小的孫子,自小便表現出神異,更是拜入佛教大能藥師的門下。
在藥師的細心教導下,不論是從品德或者是學識都非常出眾,尤其是顓頊在處理人族政務方麵更是有著獨到的見解,就連軒轅也對他讚不絕口。
顓頊成為人族共主之後,他尤為看重人族文明的建設,讓所有人族團結一致。
顓頊的第一步就是宗教改革,統一思想,去巫教,揚祭祖人族先輩。
軒轅雖然以武力與威望一統華夏,但僅僅是在形式上將各部落合並在一起,在思想上仍各自為政。
原先的九黎部落族人,都還對人族的文明存有罅隙,因此在軒轅時代華夏民族並沒有真正的融合在一起。
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正是各個部落雖然臣服於華夏聯盟,但他們各自還有各自的信仰,各有各的神靈要崇拜。
就如原九黎部落的人族,他們就奉行巫族的風格,尊巫族為神靈,奉行力量決定地位。
正所謂思想不統一,民族得不到發展,也很容易滅亡,於是顓頊開始改革宗教,首先親自祭祀天地祖宗,讓百姓統一信仰和思想。
第二步顓頊將天下分為兗、冀、青、徐、豫、荊、揚、雍、梁九州,由共主統一安排人員分區域管理,穩固了華夏聯盟的統治,也使得華夏九州的說法一直延用至今。
隨後顓頊又載時以象天,製定四分曆,顓頊依據天象,通過觀察辰星,將一年劃分為四時,是一種古老的四分曆法。
顓頊還喜歡研究音律,更是作出《承雲》曲,引領流行風潮據《呂氏春秋·古樂》記載,顓頊帝喜好音律,令飛龍效仿八風之音,作出一首用來祭天的樂曲,命名為《承雲》。
顓頊在位八十年,功德圓滿之日於泰山之巔,昭告洪荒,功德圓滿。
雖然比不上天地人三位人皇,卻也在功德灌注之下修成準聖,後與三皇一同歸於火雲洞修煉。
顓頊之後由他的侄子嚳繼位。
嚳繼承曆法,首創節氣。嚳繼承顓頊曆,觀三辰而改進曆法,首創出二十四節氣來幫助百姓有效作息,是農業上的一個偉大突破。
而且嚳還完善了官製,對不同才能的人族大賢,分封為不同的官職,更好的管理了人族事務。
此外嚳和他的叔叔一樣,也非常喜歡音樂,他命令樂師鹹黑作曲《九招》《六列》《六英》,又命令樂師捶做出鼙鼓、鍾、罄、笛子等樂器,極大豐富了人們的也業餘生活。
嚳在位七十年,隨後於泰山之巔功德圓滿。
隨後堯繼位。
堯繼位後,突遇洪荒大雨,致使人族苦受水患。
堯祖織成功治理水患,為後世百姓安居樂業建立了千秋功業。
製定法律和“五種家庭倫理”,設立執法官員,開創了“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國家管理方式,為後世國家管理模式提供了借鑒。
完善了祭祀鬼神、祭祀祖先和接見諸侯等禮製、統一了音律和度量衡。
在政治體製上,打破了以往國家權力“傳子不傳外人”的做法,第一次將國家最高權力“禪讓”給有才能的外人,任用人才不分地位的高低貴賤。
開創了中國最早的民主議事製度。
堯在位七十載,功德圓滿,其後舜繼位。
舜完善律法,使人族律法統一,完善政治機製,分洲封爵。
舜在位四十八年,其後大禹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