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南京城事(上)


    同一日,與淮安府相隔不過數百裏的南京城外,同樣迎來了一群"不速之客"。


    恢弘巍峨的城垣外,滿臉風霜的武臣黃得功緩緩催動著胯下戰馬,在官道兩側行商百姓們各式各樣眼神的注視下,有條不紊的行至城門附近,並自懷中摸出堪合,交由眼前如臨大敵的守城士卒。


    "參見大人.."


    為首的士卒雙手接過堪合之後,隻是胡亂瞥了一眼,便麵色大變的躬身行禮,眼前這瞧上去至多也就三十餘歲的武將居然已是官至副總兵?


    "魏國公可在城中?"


    麵無表情的點了點頭之後,黃得功便朝著眼前麵麵相覷的守城士卒詢問道。


    如今天子遠在淮安府,身旁有兩千京營將士及登萊士卒保護,應當足以震懾那兩淮之地的鹽商和漕軍將校們。


    而他隻需要確保南京城外的軍營無虞,這南直隸便翻不了天。


    "小人不知.."


    眼神變幻片刻,剛剛迴話的守城士卒滿臉愕然。


    那魏國公徐宏基是何等身份,其動向哪裏是他們這等尋常小吏能夠知曉的?


    不過這幾日,城中倒是隱隱有些傳聞,說是那位世襲罔替的魏國公突然心血來潮,終日待在城外軍營中,整飭行伍。


    但是這等捕風捉影之事,卻是無需向眼前的軍將"實話實說"了。


    畢竟眼前這軍將可是出自"京營",且年僅三十餘歲便官至副總兵,定然是天子心腹中的心腹,以及其對魏國公直唿其名,毫無敬畏的模樣,大有興師問罪的架勢呐。


    "唔。"


    雖然清晰捕捉到了眼前士卒眼眸中轉瞬即逝的狡黠,但黃得功並未表現出來,隻是默默收迴堪合,催動胯下戰馬入城。


    他們這些人興師動眾,長途跋涉千餘裏,隻怕這南京城中的勳貴士紳們早已收到消息,換做他是呐做賊心虛的魏國公徐宏基,也不會待在南京城中束手就擒。


    不過這魏國公徐宏基若是覺得主動"退避三舍",便能洗刷其過往的罪行,那便有些天真了。


    ...


    ...


    入城之後,除此抵達這大明陪都的黃得功無心欣賞繁榮富庶的街市,草草辨認了一下方位之後,便往城中核心而去。


    "去兵部衙門!"


    既然魏國公徐宏基先行躲了起來,那他便接管這南京城防,隻不過此事還需要城中的兵部尚書出麵才是。


    自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之後,這大明朝便擁有了南北兩套行政班子,南京城中的署衙建製比之京師絲毫不差,不僅保留了六部,督查院,五軍都督府等顯赫衙門,就連南北官員的品秩都是一模一樣。


    同時又因為以南京為核心的南直隸節製周邊十五府,每年的賦稅占據了朝廷歲收的半數以上,朝廷便將南直隸稅收的權利稀釋給了南京戶部,中樞輕易不會幹涉。


    而此等有些怪異的製度,便直接導致了南京戶部淩駕於城中其餘衙門之上的特殊地位,切切實實的掌握著財政大權,與民間百姓想象中的"清水衙門"大相徑庭。


    除了戶部之外,南京城中另一個擁有部分實權的衙門便是這名義上節製南方六省兵馬的兵部衙門。


    至少黃得功想要接管這南京城防,便要首先得到南京兵部尚書的同意。


    "魏公公,"縱馬而行約莫小半炷香的功夫,一直麵無表情的黃得功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麽似的,扭頭朝著身旁與其並肩而立的"南京守備太監"魏忠賢拱手道:"錦衣衛那邊?"


    "指揮同知李若璉已於半個時辰前進城。"沉默少許,一道有些沙啞的聲音便在黃得功的耳畔旁響起。


    自從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認罪伏法之後,曾與他在鄆城縣並肩而戰的李若璉便由天子欽點,由之前的北鎮撫使擢升為錦衣衛的"二號人物"指揮同知。


    "好。"


    聞言,黃得功的臉上雖然依舊沒有太多感情波動,但心中緊繃的心弦卻是鬆開了不少。


    那李若璉雖然在過往十數年的時間裏都名聲不顯,但自從得到了天子的賞識之後,其手段卻是有目共睹。


    至少在"威逼利誘"之下,暫時恫嚇住城中的錦衣衛們,應當不是難事。


    有李若璉坐鎮南京錦衣衛衙門,也能免去他的一個後顧之憂。


    "來人止步。"


    又是縱馬而行一段時間之後,在街道坊市中百姓們的敬畏眼神中,黃得功等人終是行至南京兵部衙門,而原本在署衙外當值的差役們也是強忍住心中的驚恐,瑟瑟發抖的朝著高居於戰馬之上的黃得功嗬斥道。


    "放肆!"


    "讓兵部尚書出來!"


    未等黃得功有所反應,全身上下都籠罩在黑袍之中的"守備太監"魏忠賢便是率先發難,狹長的眸子中滿是陰冷。


    他們這一路上雖是波瀾不驚,沒有出現過半點岔子,但隻怕一舉一動都在南京城中士紳勳貴的監控之下。


    他就不相信,這南京城的官員們會不知曉黃得功的身份?會不知曉他的身份?


    某種意義上,他現在的身份比之身旁的武將還要顯赫許多,乃是代天巡狩的"守備太監",正兒八經的欽差大臣。


    南京城中的這些官員們,就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嘩!


    聞聽魏忠賢的要求之後,兵部署衙外的街道上頓時嘩然一片,圍觀許久的百姓們盡皆目瞪口呆,臉上露出了不敢置信之色。


    雖說他們從黃得功等人有恃無恐的在城中打馬的行為,多多少少也能猜出來這群"不速之客"怕是來興師問罪的,但也沒有料到這些人的態度竟是如此強硬?


    堂堂南京兵部尚書,卻是要親自迎接一群武夫?


    此等情況,除了國朝剛剛建立的那段時間,怕是再也沒有出現過吧?


    "咱家魏忠賢奉陛下旨意,代天巡狩,守備南京,爾等兵部官員避而不見,莫不是對陛下不敬?"


    "左右,給咱將目無君上的亂臣賊子,盡皆拿下!"


    沒有在意耳畔旁窸窸窣窣的議論聲,深知自己責任重大的魏忠賢朝著身旁的武將挑了挑眉之後,便是氣急敗壞的咆哮著。


    而在其身後的百餘名京營將士們,也是心神領會的抽出了腰間的長刀,大有一言不合便準備強闖署衙拿人的架勢。


    頃刻間,南京兵部署衙外的氣氛便是驟然緊張起來,稍遠些躲在其餘署衙中的官員們此刻也不免心驚肉跳。


    這些武夫們,不會是要來真的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柯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柯久並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