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抗稅(下)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作者:柯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光大亮。
伴隨著由遠及近的腳步聲,散落在蘇州府城街道上的塵土飛揚,而後又被織造局門前恢弘的蕭薔所阻隔,無力垂落。
今日陽光正好,本應沿街叫賣的商販們此刻卻不約而同的退至街道兩側的坊市中,表情很是驚恐。
放眼瞧去,在街道盡頭猛然湧現了身著相同服飾的黑影,理應平平無奇的臉龐上充斥著溢於言表的憤怒和不甘。
盡管相隔甚遠,但躲在街道兩側的商販和百姓們仍是能夠清楚感受到遊蕩在空氣中的戾氣。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這些黑影的麵容也隨之清晰起來,其中領頭者皆是身材精瘦的青壯,身後跟著同樣滿臉猙獰的婦孺老弱們,口中喊著各式各樣的口號。
\"還我等血汗錢!\"
\"織工不易!\"
\"織造太監貪贓枉法,知法犯法!\"
從這些黑影身上的穿著,以及其淒厲的咆哮聲來判斷,其身份可謂是昭然若揭。
自萬曆二十九年的那場\"抗稅\"風波之後,蘇州府時隔二十年,再度迎來了織工暴動。
但這一次,織工們的目標似乎是在蘇州府城隻手遮天的織造太監李實?
...
...
此時織造局衙門左右,已是被百十名虎視眈眈的青壯圍的水泄不通,不斷聽見動靜趕來瞧熱鬧的內侍們紛紛像是被人抽去了全部力氣一半,癱軟在院牆下,目瞪口呆的盯著街道上兇神惡煞的織工們。
關於李實在蘇州城中近些年的所作所為,他們這些\"幫兇\"心中一清二楚,故而頃刻間便知曉,今日之事怕是難以妥善結局了。
這蘇州府的\"蘇繡\"雖然暢銷大明各府縣,但絕大多數的利潤均是被掌握著織廠和紡織機的織造商們瓜分,每年分潤到織工頭上,僅僅是能夠勉強養家糊口的些許工錢罷了。
可即便如此,李實為了滿足其一己私欲,仍是針對於兢兢業業的織工們額外收取銀錢,並且美其名曰\"人頭稅\"。
至於蘇州城中的製造們又是用何等理由,說服織工接受被剝削,那便完全不在李實的考慮範圍中。
眼下聽街道上不絕於耳的唿喝聲,那些富可敵國的織造們分明是將心照不宣的\"秘密\"給捅破了啊!
但不應該啊,那些織造們不是答應了和自家公公\"共渡難關\",應付朝廷篩查嗎?
今日這是唱的哪一出?
麵麵相覷之下,便有膽小的內侍承受不住撲麵而來的壓力,慌不擇路的往街道的人群中逃竄。
推搡之間,隻聽得一聲慘叫,小內侍應聲倒地,腳下是一灘血水,而跌跌撞撞剛剛自織造局中跑出來的李實,恰好將這一幕盡收眼底。
\"殺人了?!\"
\"殺人了!\"
短暫的錯愕過後,尖銳的嘶吼聲便在織造局門外響起,平日裏在蘇州城中高高在上的內侍們宛若脫骨一般,盡皆癱軟在地。
相比較之下,唯有坐鎮這蘇州城多年的李實還能勉強保持一絲鎮定。
作為這蘇州城中毫無爭議的\"土皇帝\",若是說他手中沒有人命,恐怕連牙牙學語的孩童都不會相信。
但那些齷齪事自有專門的人替他負責,不用他親自動手啊。
\"爾等來此,意欲何為!\"
\"把你們領頭的叫出來,跟咱家說話!\"
深吸了一口氣,李實勉強自己盡量不去留意不遠處倒在血泊之中的屍首,轉而朝著迎麵而來的人群厲聲道。
或許是被欺壓慣了,亦或者被鮮血所震懾,人多勢眾的織工們一時間竟是為之語塞,眼神彼此交換,卻無人打破這有些窒息的沉默。
\"嗬,都啞巴了?\"
\"剛剛有膽子殺人,現在沒膽子說話了?!\"
見無人做聲,裝腔作勢的李實也漸漸找迴了平日裏趾高氣揚的感覺,扯著沙啞的喉嚨一頓咆哮。
不過他終究還是有些理智,沒有一直在織工的傷口上撒鹽,而是恩威並施的吼道:\"即刻散去,本公公一概不究。\"
\"如若有人拖欠爾等工錢,待咱家核實之後,必然會將貪贓枉法之人予以重典。\"
\"爾等若是繼續待在此地,當心引火燒身!\"
此話一出,街道上織工們的氣勢愈發頹弱,而李實的臉上也重新露出了虛偽的笑容,陰冷的眸子中滿是瘋狂。
眼前的這些織工們明顯是受了旁人挑唆,方才敢來這織造局\"討餉\",隻是不知其背後的始作俑者姓甚名誰。
不過想來無非也就是城中那幾個行首?
正當李實默默於腦海中梳理人選的時候,卻猛然聽聞耳畔旁響起了嘩然聲,並伴隨有自己義子的驚唿聲:\"幹爹,小心!\"
下意識抬頭觀瞧,卻是發現幾名精瘦的漢子已然脫離了人群,右手猛然在懷中摸出了一柄閃爍著寒芒的利刃。
\"是你?!\"
四目相對之下,李實便是下意識的驚唿道,他認識這為首之人,乃是蘇州城中行首\"趙四\"的親隨。
\"不過,四爺讓我給公公問好。\"
見眼前的李實居然認識自己,為首漢子眼中的寒芒更甚,不待李實搭話,其手中緊握的匕首便是精準刺入了李實的脖頸之中,隨即轉身湧入了人群中,逃之夭夭。
其餘幾名沒有動手的漢子見狀,沒有半點停留,也是四散而逃,眨眼間便是消失的幹幹淨淨。
前後不過幾個唿吸的功夫,蘇州織造太監李實便喋血倒地,餘下群龍無首的織工們頓時鳥飛石散,不願招惹上殺人的官司,而且還是權勢滔天的內官。
...
...
似星星燎原一般,及至入夜時分,蘇州府城織工討餉,織造太監李實被歹人所刺之事便傳到了兩百裏外的南直隸。
據說正在熟睡中的魏國公徐宏基聞訊之後連夜向南京兵部遞了公文,並在得到允準之後,於次日清晨,親率數千標營乘船趕赴蘇州府城\"平亂\"。
而這位襲爵多年的魏國公也沒有辜負眾望,於進城當日便平定了城中殘星的騷亂,並通過\"緝捕令\"的方式,成功抓獲了刺殺織造太監李實的賊人,可謂是動作迅速。
隻可惜在這個過程中,存放於長洲縣和吳縣用於修繕\"稅課司\"的庫銀被人趁機偷盜,怕是短時間內難以重新籌措...
伴隨著由遠及近的腳步聲,散落在蘇州府城街道上的塵土飛揚,而後又被織造局門前恢弘的蕭薔所阻隔,無力垂落。
今日陽光正好,本應沿街叫賣的商販們此刻卻不約而同的退至街道兩側的坊市中,表情很是驚恐。
放眼瞧去,在街道盡頭猛然湧現了身著相同服飾的黑影,理應平平無奇的臉龐上充斥著溢於言表的憤怒和不甘。
盡管相隔甚遠,但躲在街道兩側的商販和百姓們仍是能夠清楚感受到遊蕩在空氣中的戾氣。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這些黑影的麵容也隨之清晰起來,其中領頭者皆是身材精瘦的青壯,身後跟著同樣滿臉猙獰的婦孺老弱們,口中喊著各式各樣的口號。
\"還我等血汗錢!\"
\"織工不易!\"
\"織造太監貪贓枉法,知法犯法!\"
從這些黑影身上的穿著,以及其淒厲的咆哮聲來判斷,其身份可謂是昭然若揭。
自萬曆二十九年的那場\"抗稅\"風波之後,蘇州府時隔二十年,再度迎來了織工暴動。
但這一次,織工們的目標似乎是在蘇州府城隻手遮天的織造太監李實?
...
...
此時織造局衙門左右,已是被百十名虎視眈眈的青壯圍的水泄不通,不斷聽見動靜趕來瞧熱鬧的內侍們紛紛像是被人抽去了全部力氣一半,癱軟在院牆下,目瞪口呆的盯著街道上兇神惡煞的織工們。
關於李實在蘇州城中近些年的所作所為,他們這些\"幫兇\"心中一清二楚,故而頃刻間便知曉,今日之事怕是難以妥善結局了。
這蘇州府的\"蘇繡\"雖然暢銷大明各府縣,但絕大多數的利潤均是被掌握著織廠和紡織機的織造商們瓜分,每年分潤到織工頭上,僅僅是能夠勉強養家糊口的些許工錢罷了。
可即便如此,李實為了滿足其一己私欲,仍是針對於兢兢業業的織工們額外收取銀錢,並且美其名曰\"人頭稅\"。
至於蘇州城中的製造們又是用何等理由,說服織工接受被剝削,那便完全不在李實的考慮範圍中。
眼下聽街道上不絕於耳的唿喝聲,那些富可敵國的織造們分明是將心照不宣的\"秘密\"給捅破了啊!
但不應該啊,那些織造們不是答應了和自家公公\"共渡難關\",應付朝廷篩查嗎?
今日這是唱的哪一出?
麵麵相覷之下,便有膽小的內侍承受不住撲麵而來的壓力,慌不擇路的往街道的人群中逃竄。
推搡之間,隻聽得一聲慘叫,小內侍應聲倒地,腳下是一灘血水,而跌跌撞撞剛剛自織造局中跑出來的李實,恰好將這一幕盡收眼底。
\"殺人了?!\"
\"殺人了!\"
短暫的錯愕過後,尖銳的嘶吼聲便在織造局門外響起,平日裏在蘇州城中高高在上的內侍們宛若脫骨一般,盡皆癱軟在地。
相比較之下,唯有坐鎮這蘇州城多年的李實還能勉強保持一絲鎮定。
作為這蘇州城中毫無爭議的\"土皇帝\",若是說他手中沒有人命,恐怕連牙牙學語的孩童都不會相信。
但那些齷齪事自有專門的人替他負責,不用他親自動手啊。
\"爾等來此,意欲何為!\"
\"把你們領頭的叫出來,跟咱家說話!\"
深吸了一口氣,李實勉強自己盡量不去留意不遠處倒在血泊之中的屍首,轉而朝著迎麵而來的人群厲聲道。
或許是被欺壓慣了,亦或者被鮮血所震懾,人多勢眾的織工們一時間竟是為之語塞,眼神彼此交換,卻無人打破這有些窒息的沉默。
\"嗬,都啞巴了?\"
\"剛剛有膽子殺人,現在沒膽子說話了?!\"
見無人做聲,裝腔作勢的李實也漸漸找迴了平日裏趾高氣揚的感覺,扯著沙啞的喉嚨一頓咆哮。
不過他終究還是有些理智,沒有一直在織工的傷口上撒鹽,而是恩威並施的吼道:\"即刻散去,本公公一概不究。\"
\"如若有人拖欠爾等工錢,待咱家核實之後,必然會將貪贓枉法之人予以重典。\"
\"爾等若是繼續待在此地,當心引火燒身!\"
此話一出,街道上織工們的氣勢愈發頹弱,而李實的臉上也重新露出了虛偽的笑容,陰冷的眸子中滿是瘋狂。
眼前的這些織工們明顯是受了旁人挑唆,方才敢來這織造局\"討餉\",隻是不知其背後的始作俑者姓甚名誰。
不過想來無非也就是城中那幾個行首?
正當李實默默於腦海中梳理人選的時候,卻猛然聽聞耳畔旁響起了嘩然聲,並伴隨有自己義子的驚唿聲:\"幹爹,小心!\"
下意識抬頭觀瞧,卻是發現幾名精瘦的漢子已然脫離了人群,右手猛然在懷中摸出了一柄閃爍著寒芒的利刃。
\"是你?!\"
四目相對之下,李實便是下意識的驚唿道,他認識這為首之人,乃是蘇州城中行首\"趙四\"的親隨。
\"不過,四爺讓我給公公問好。\"
見眼前的李實居然認識自己,為首漢子眼中的寒芒更甚,不待李實搭話,其手中緊握的匕首便是精準刺入了李實的脖頸之中,隨即轉身湧入了人群中,逃之夭夭。
其餘幾名沒有動手的漢子見狀,沒有半點停留,也是四散而逃,眨眼間便是消失的幹幹淨淨。
前後不過幾個唿吸的功夫,蘇州織造太監李實便喋血倒地,餘下群龍無首的織工們頓時鳥飛石散,不願招惹上殺人的官司,而且還是權勢滔天的內官。
...
...
似星星燎原一般,及至入夜時分,蘇州府城織工討餉,織造太監李實被歹人所刺之事便傳到了兩百裏外的南直隸。
據說正在熟睡中的魏國公徐宏基聞訊之後連夜向南京兵部遞了公文,並在得到允準之後,於次日清晨,親率數千標營乘船趕赴蘇州府城\"平亂\"。
而這位襲爵多年的魏國公也沒有辜負眾望,於進城當日便平定了城中殘星的騷亂,並通過\"緝捕令\"的方式,成功抓獲了刺殺織造太監李實的賊人,可謂是動作迅速。
隻可惜在這個過程中,存放於長洲縣和吳縣用於修繕\"稅課司\"的庫銀被人趁機偷盜,怕是短時間內難以重新籌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