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木青遇刺身亡已經半月有餘,溫地的一切仍舊如同木青在世時一般有條不紊地運行。
木益繼承父爵,與上軍屯駐瑞陽大營,自木青出喪後便不曾迴過瑞陽城,他心中始終覺得父親是為了保護自己才會身受重傷不治而亡的。他無法麵對自己的母親和兩個弟弟,盡管沒有人認為是他的錯。
靠著木華木猛以及列鹿等一眾木青的舊部在,木益掌控起上軍完全沒有問題,加之北越元氣大傷,不曾來犯溫地,所以溫地百姓難得的不被戰事所擾。
另一方麵,息柔坐鎮瑞陽城,木宣和木無善幫襯左右,整個瑞陽城內也安靜無事。
移封渠木的下卿連仲安,被息諝特別允準下軍可由原先的四師滿編為五師。盡管隻需遵照著上軍在渠木時的軍製調配,就能夠很好地防備北越的遊擊襲擾,連仲安卻仍舊按照自己當初在溫地時的軍製執行,間接地相當於放縱了北越的橫行。
木青死後,連仲安就派人麵見息諝,詢問是否能夠前往息都探視自己的妹妹,息諝考慮到連蟬的心情,就同意了。於是連仲安立即啟程前往息都。
息諝因為連蟬有孕而特別留連仲安住宿宮城,連仲安就將自己聽聞的奇異故事講給息諝和連蟬聽,往往讓息諝和連蟬感歎物事奇妙。
連仲安在停留了幾天後便以軍務為由返迴渠木,息諝將他送至宮門,勉勵他說:“寡人相信你,所以把渠木交給你,現在看到你這麽勤奮,寡人很欣慰。”
等到息諝返迴內宮,卻見連蟬暗自垂淚,就寬慰她說:“你的兄長勤奮可信,往後還可以經常來息都看你,你不必過於傷心。”
沒想到連蟬哭得更加厲害,息諝就走過去抱著她,輕撫她的背,直到她漸漸平息下來,開口說道:“妾的父親治軍積勞,在妾小時候就去世了,妾全靠兄長養育成人。如今妾懷有君上的骨肉,可以說是圓滿了;想到兄長早年喪偶,一直無伴,就傷心難過,不自覺想要流淚。”
息諝就對連蟬說:“這事好辦,在息都之中選擇大夫的女兒,寡人親自說和。”
隻見連蟬搖了搖頭,輕歎道;“息都的女兒離家趕到渠木,這實在是有些強迫了。妾倒是有一個人選,隻怕君上不能夠同意。”
息諝看見她紅腫的眼睛,十分愛憐,便說道:“你且說說,若是寡人能夠辦到的,就答應你。”
“聽聞最近溫地的上卿遇刺身亡,留下了君上的妹妹。妹妹嫁居渠木二十年,乍然離開,定然不能適應,妾在想,不如……”連蟬話說到一半就停下了,但意思已經很是明顯。
息諝沉思良久,才說道:“寡人的妹妹雖是女子,性格卻是倔強,況且她與木青情深意重,恐怕不會答應的。隻有她,寡人不能夠答應你。”
連蟬聽完,又開始抽泣起來,息諝再無法哄住,就隻好鬆口說:“這樣吧,木青故去不久,現在提起這事還不是時候,等到下個月,寡人著使者去問問便是了。”
連蟬這時候才止住哭泣,息諝見她不哭了,就將她抱在懷裏。
等到九月的時候,息諝果然派了使者前往瑞陽城,向息柔說起改嫁連仲安的事。
息柔聽到之後大怒,拔劍砍下使者的衣袖,說道:“我聽說‘感情深厚的人,生死不能夠阻隔;血緣親近的人,思慮能夠相通。’我此生唯有木青為夫,息諝難道不明白嗎?在親妹守夫喪的時候前來說媒,這難道不是侮辱嗎?你快快滾迴去,不要汙了木府的家門。”
使者嚇得拔腿就跑,跳上馬車,逃迴息都,連衣服都沒換,就入宮稟報息諝去了。
息諝聽了使者的話,又看到使者穿著無袖的衣服,連連歎了幾口氣,說道:“我不了解我的妹妹啊。如果我知道她的性情如此剛烈,對木青用情如此之深,又怎麽會派出使者呢。我真是慚愧啊。”
當連蟬再來詢問息柔的事情時,息諝就假裝對息柔很生氣,連蟬看見息諝的模樣,也就不再提起這件事了。
在怒罵使者之後,息柔一方麵思念木青,一方麵又因為息諝遣使的事情鬱結於心,一病不起。消息傳到瑞陽大營,木益在木青身亡後第一次迴到木府。
看著跪在床頭的木益,息柔露出一個難看的笑容來,不等木益問安,先開口道:“你父親的死,不是你的錯。”
木益嘴角抽動,眼眶濕潤。
“你父親的死,不是你的錯。”
木益哽咽出聲,低下頭去。
“你父親的死,不是你的錯。”
木益終於抱住母親,嚎啕大哭起來。
息柔的病況日益沉重,木益就將軍中事物暫交木華處理,與木宣和無善一起侍奉母親。
九月中旬的時候,息諝才聽說息柔病倒,立即派遣使者想要接迴息柔,使者趕到瑞陽城傳達息諝的命令,此時息柔已經處於半昏半醒的狀態。
當息柔醒來看見來接自己的使者時,突然間意識到什麽,讓使者先行迴避,然後才艱難地對三個兒子說:“當初‘雲蒼子’到渠木,臨走之前留有一個布囊,言明木氏危急時打開。你們父親遇刺的當晚,我打開了布囊,裏麵的麻布上隻有十六個字——‘事緩,退地隱,族可全;事急,君妹歸,族奔南’。你們的父親最終選擇燒掉布囊,這意味著木氏將要承受起即將到來的苦難。”
“我的病我很清楚,怕是不能迴天了。但你們還有選擇,所以我把這些事告訴你們。隻要我還在息都,你們就有全身而退的可能。你們千萬不要責怪你們的父親,這是我們當初一起的決定。”
息柔說到這裏,就又昏睡過去,跪在地上的三個少年全都泣不成聲。
使者很快將息柔接往息都。
木益和木宣以及木無善商量是走是留。
木益說:“父親遇刺的那一夜,如果沒有父親,隻怕我已經命喪刀口。父親的遺命很清楚,他要我們留下,作為木氏的根留下,所以作為長子的我願意遵守父親的遺命。你們不一樣,母親給了你們另外的選擇,你們應該離開。”
木宣卻搖了搖頭說:“大哥既然要留下,我也願意留下。”
無善也說:“兩位哥哥留下,我也要留下。”
木益看著兩個弟弟的眼睛,將他們擁入懷中。
在決定了木府的去留後,木益又來到上軍軍將營帳,召集起旅帥和師帥,對他們說:“家母病勢日歹,前往息都時有言‘或留或走,全憑自主’。現在我也這樣和你們說。”
除了木華和木猛,在場的其餘人聽到木益的話,全都感到很震驚。木華和木猛多少知道些當初‘雲蒼子’的事,也就開門見山問道:“軍將如何決定?”
“我和兩個弟弟商量過了,我們打算留在溫地。”
“既如此,同為木氏族人,我願意留下。”木華當先應道。
“我也是。”木猛不甘落後。
“列氏世代蒙恩,當然要留下。”列鹿也表態。
師帥們表完態後,旅帥們也表了態,最後所有的旅師帥都願意留下。
木益就讓他們各自再與下一級去說,就這樣將選擇層層傳達到每一個人。最終統計出來,上軍八千人,無一例外,全部願意留下。
於是上軍依舊,瑞陽城依舊,隻是少了木青,缺了息柔。
息柔到息都宮城養病,卻並不見好。還沒到十月,醫者就暗示息諝,息柔的生命隻在這幾日了。
息諝聽到,既無奈又感傷,斥退了醫者,心中不願意相信。他來到息柔的病床前,卻見息柔正坐床上,麵色紅潤,一點不見病態。
看見息諝過來,息柔開口問道:“兄長,我一直有一個事情不明白,想要問問你。”
息諝很感意外,又驚又喜,坐到床邊,點頭同意。
“木青的死,和你有沒有關係?”
息諝震驚當場,下意識迴問道:“你怎麽會這麽想?”
“木青遇刺之時,用刀的刺客曾口稱首領指派。後來,府內的侍衛將刺客的屍體陳列,我曾經看過,麵目已經黥黑,不能分辨。但我明白,這一定是入城後做的手腳,所以他們不可能是北越人。而息國之內,有能力行刺的,隻有伏氏、連氏和兄長你了。我隻問你,木青的死,和你有沒有關係?”
息諝明白這個時候一定要證明自己,就解下佩劍抱著,對息柔說道:“我向已逝的父親發誓,木青的死,與我無關。”
息柔慘慘一笑,頹然倒去,息諝扶起她時,她虛弱地說道:“伏氏素來低調,兄長千萬小心連氏啊。”說完再也不支,昏了過去。
息諝叫來醫者,醫者察看之後,搖了搖頭。息諝掩麵而泣。
木益繼承父爵,與上軍屯駐瑞陽大營,自木青出喪後便不曾迴過瑞陽城,他心中始終覺得父親是為了保護自己才會身受重傷不治而亡的。他無法麵對自己的母親和兩個弟弟,盡管沒有人認為是他的錯。
靠著木華木猛以及列鹿等一眾木青的舊部在,木益掌控起上軍完全沒有問題,加之北越元氣大傷,不曾來犯溫地,所以溫地百姓難得的不被戰事所擾。
另一方麵,息柔坐鎮瑞陽城,木宣和木無善幫襯左右,整個瑞陽城內也安靜無事。
移封渠木的下卿連仲安,被息諝特別允準下軍可由原先的四師滿編為五師。盡管隻需遵照著上軍在渠木時的軍製調配,就能夠很好地防備北越的遊擊襲擾,連仲安卻仍舊按照自己當初在溫地時的軍製執行,間接地相當於放縱了北越的橫行。
木青死後,連仲安就派人麵見息諝,詢問是否能夠前往息都探視自己的妹妹,息諝考慮到連蟬的心情,就同意了。於是連仲安立即啟程前往息都。
息諝因為連蟬有孕而特別留連仲安住宿宮城,連仲安就將自己聽聞的奇異故事講給息諝和連蟬聽,往往讓息諝和連蟬感歎物事奇妙。
連仲安在停留了幾天後便以軍務為由返迴渠木,息諝將他送至宮門,勉勵他說:“寡人相信你,所以把渠木交給你,現在看到你這麽勤奮,寡人很欣慰。”
等到息諝返迴內宮,卻見連蟬暗自垂淚,就寬慰她說:“你的兄長勤奮可信,往後還可以經常來息都看你,你不必過於傷心。”
沒想到連蟬哭得更加厲害,息諝就走過去抱著她,輕撫她的背,直到她漸漸平息下來,開口說道:“妾的父親治軍積勞,在妾小時候就去世了,妾全靠兄長養育成人。如今妾懷有君上的骨肉,可以說是圓滿了;想到兄長早年喪偶,一直無伴,就傷心難過,不自覺想要流淚。”
息諝就對連蟬說:“這事好辦,在息都之中選擇大夫的女兒,寡人親自說和。”
隻見連蟬搖了搖頭,輕歎道;“息都的女兒離家趕到渠木,這實在是有些強迫了。妾倒是有一個人選,隻怕君上不能夠同意。”
息諝看見她紅腫的眼睛,十分愛憐,便說道:“你且說說,若是寡人能夠辦到的,就答應你。”
“聽聞最近溫地的上卿遇刺身亡,留下了君上的妹妹。妹妹嫁居渠木二十年,乍然離開,定然不能適應,妾在想,不如……”連蟬話說到一半就停下了,但意思已經很是明顯。
息諝沉思良久,才說道:“寡人的妹妹雖是女子,性格卻是倔強,況且她與木青情深意重,恐怕不會答應的。隻有她,寡人不能夠答應你。”
連蟬聽完,又開始抽泣起來,息諝再無法哄住,就隻好鬆口說:“這樣吧,木青故去不久,現在提起這事還不是時候,等到下個月,寡人著使者去問問便是了。”
連蟬這時候才止住哭泣,息諝見她不哭了,就將她抱在懷裏。
等到九月的時候,息諝果然派了使者前往瑞陽城,向息柔說起改嫁連仲安的事。
息柔聽到之後大怒,拔劍砍下使者的衣袖,說道:“我聽說‘感情深厚的人,生死不能夠阻隔;血緣親近的人,思慮能夠相通。’我此生唯有木青為夫,息諝難道不明白嗎?在親妹守夫喪的時候前來說媒,這難道不是侮辱嗎?你快快滾迴去,不要汙了木府的家門。”
使者嚇得拔腿就跑,跳上馬車,逃迴息都,連衣服都沒換,就入宮稟報息諝去了。
息諝聽了使者的話,又看到使者穿著無袖的衣服,連連歎了幾口氣,說道:“我不了解我的妹妹啊。如果我知道她的性情如此剛烈,對木青用情如此之深,又怎麽會派出使者呢。我真是慚愧啊。”
當連蟬再來詢問息柔的事情時,息諝就假裝對息柔很生氣,連蟬看見息諝的模樣,也就不再提起這件事了。
在怒罵使者之後,息柔一方麵思念木青,一方麵又因為息諝遣使的事情鬱結於心,一病不起。消息傳到瑞陽大營,木益在木青身亡後第一次迴到木府。
看著跪在床頭的木益,息柔露出一個難看的笑容來,不等木益問安,先開口道:“你父親的死,不是你的錯。”
木益嘴角抽動,眼眶濕潤。
“你父親的死,不是你的錯。”
木益哽咽出聲,低下頭去。
“你父親的死,不是你的錯。”
木益終於抱住母親,嚎啕大哭起來。
息柔的病況日益沉重,木益就將軍中事物暫交木華處理,與木宣和無善一起侍奉母親。
九月中旬的時候,息諝才聽說息柔病倒,立即派遣使者想要接迴息柔,使者趕到瑞陽城傳達息諝的命令,此時息柔已經處於半昏半醒的狀態。
當息柔醒來看見來接自己的使者時,突然間意識到什麽,讓使者先行迴避,然後才艱難地對三個兒子說:“當初‘雲蒼子’到渠木,臨走之前留有一個布囊,言明木氏危急時打開。你們父親遇刺的當晚,我打開了布囊,裏麵的麻布上隻有十六個字——‘事緩,退地隱,族可全;事急,君妹歸,族奔南’。你們的父親最終選擇燒掉布囊,這意味著木氏將要承受起即將到來的苦難。”
“我的病我很清楚,怕是不能迴天了。但你們還有選擇,所以我把這些事告訴你們。隻要我還在息都,你們就有全身而退的可能。你們千萬不要責怪你們的父親,這是我們當初一起的決定。”
息柔說到這裏,就又昏睡過去,跪在地上的三個少年全都泣不成聲。
使者很快將息柔接往息都。
木益和木宣以及木無善商量是走是留。
木益說:“父親遇刺的那一夜,如果沒有父親,隻怕我已經命喪刀口。父親的遺命很清楚,他要我們留下,作為木氏的根留下,所以作為長子的我願意遵守父親的遺命。你們不一樣,母親給了你們另外的選擇,你們應該離開。”
木宣卻搖了搖頭說:“大哥既然要留下,我也願意留下。”
無善也說:“兩位哥哥留下,我也要留下。”
木益看著兩個弟弟的眼睛,將他們擁入懷中。
在決定了木府的去留後,木益又來到上軍軍將營帳,召集起旅帥和師帥,對他們說:“家母病勢日歹,前往息都時有言‘或留或走,全憑自主’。現在我也這樣和你們說。”
除了木華和木猛,在場的其餘人聽到木益的話,全都感到很震驚。木華和木猛多少知道些當初‘雲蒼子’的事,也就開門見山問道:“軍將如何決定?”
“我和兩個弟弟商量過了,我們打算留在溫地。”
“既如此,同為木氏族人,我願意留下。”木華當先應道。
“我也是。”木猛不甘落後。
“列氏世代蒙恩,當然要留下。”列鹿也表態。
師帥們表完態後,旅帥們也表了態,最後所有的旅師帥都願意留下。
木益就讓他們各自再與下一級去說,就這樣將選擇層層傳達到每一個人。最終統計出來,上軍八千人,無一例外,全部願意留下。
於是上軍依舊,瑞陽城依舊,隻是少了木青,缺了息柔。
息柔到息都宮城養病,卻並不見好。還沒到十月,醫者就暗示息諝,息柔的生命隻在這幾日了。
息諝聽到,既無奈又感傷,斥退了醫者,心中不願意相信。他來到息柔的病床前,卻見息柔正坐床上,麵色紅潤,一點不見病態。
看見息諝過來,息柔開口問道:“兄長,我一直有一個事情不明白,想要問問你。”
息諝很感意外,又驚又喜,坐到床邊,點頭同意。
“木青的死,和你有沒有關係?”
息諝震驚當場,下意識迴問道:“你怎麽會這麽想?”
“木青遇刺之時,用刀的刺客曾口稱首領指派。後來,府內的侍衛將刺客的屍體陳列,我曾經看過,麵目已經黥黑,不能分辨。但我明白,這一定是入城後做的手腳,所以他們不可能是北越人。而息國之內,有能力行刺的,隻有伏氏、連氏和兄長你了。我隻問你,木青的死,和你有沒有關係?”
息諝明白這個時候一定要證明自己,就解下佩劍抱著,對息柔說道:“我向已逝的父親發誓,木青的死,與我無關。”
息柔慘慘一笑,頹然倒去,息諝扶起她時,她虛弱地說道:“伏氏素來低調,兄長千萬小心連氏啊。”說完再也不支,昏了過去。
息諝叫來醫者,醫者察看之後,搖了搖頭。息諝掩麵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