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這些鮮國百姓一個個叫苦不迭,怨聲載道。畢竟,在當前這樣緊張的局勢下,根本就不會有人願意收留他們。一旦流落至城外,他們將麵臨極為艱難的生存困境。要麽被迫落草為寇,靠打家劫舍為生;要麽隻能沿街乞討,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這種情況在鮮國早已屢見不鮮,因此不管是之前被收留的流民還是天宇城的百姓,都恨透了這驅趕他們的鮮國士兵,還不如人家陳國人對他們好,他們好歹也是鮮國人,怎麽就對自己人這麽狠。他們心裏都很清楚,被清出城後,等待自己的將會是什麽樣的下場。可是盡管如此,麵對鮮國的兵士,他們卻是絲毫沒有反抗之力,隻能無奈的被驅趕出城。


    就在眾人感到絕望之際,事情突然出現了轉機。沒過多久,竟有幾十名陳國人折返迴來。他們所帶之人有一名鮮國的將領,來了之後,這鮮國人和在百花城陳國軍營外把守的兵士說了幾句,他們便放這些陳國人入了城。不一會,隻見他們趕著幾十輛裝滿糧食的大車,從陳國軍營裏出來,到了城外,他們便大聲詢問那些流民,是否願意跟隨他們一同離開。對於這些走投無路的流民來說,這無疑是一根救命稻草。於是乎,大部分流民紛紛表示願意跟隨陳軍一同前行。就這樣,這支由流民組成的隊伍在陳國人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地踏上了未知的旅程。那些鮮國百姓其實很慶幸,他們這時候走是正確的,至少可以遠離戰場,向鮮國腹地,甚至可能去陳國,總比流離失所強,而且看這些糧食,也很有可能是給他們在路上吃的,就算不給吃,實在不行路上再去乞討要飯,也比都堆在一起,這麽多要飯的,僧多粥少,還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好在現在天不涼了,不然一個寒夜凍死一片流民的事,他們不是沒見過。


    此時的百花城城主被告知後麵如何做,雖然和他想的出入很大,但是自己在這些大吏麵前又顯得人輕言微,也是倍感無奈。他最初設想的結局可不是這樣的,但事已至此,再多的懊悔也無濟於事。更讓他始料未及的是,當時前來赴宴的陳國兵士似乎就早有防備,以至於整個局麵完全脫離了他的掌控。他們來的路上竟然跑了兩個,馬出奇的好,自己人追上去,隻是跟著跑了一小段就追不上了。既然跑了人,就得和沒跑人要搞兩種計策了,畢竟他也不知道,陳國那群賊兵會不會和他計較。


    第二批鮮國士兵,帶著後邊的陳國的兵士來的時候,第二場大戲就開始了。他們先是到了百花城城主身邊,直接當眾攤牌,百花城被他們王爺占了,讓百花城城主束手就擒,不反抗就可以厚待。他們隨後又對此地的陳國兵士說道,不想和陳國兵士起衝突,百花城現在已經被整體清退出來,城內有過萬大軍駐守,這是鮮國的內部鬥爭,還請陳國兵士不要插手,城主這邊的物資都可帶走,但是城內的已經全部封存,進入防禦狀態。他們一會隻帶走百花城的人,陳國將士請自便。


    陳國的兵士自然知道這件事蹊蹺,兩個指揮使對視一眼,什麽也沒說,點頭應允,他們不足一千的兵士,和人家上萬人打打殺殺的是不智之舉。但是該要的東西還得要,不然路上怎麽活,隨後就發生了迴城拉糧食的一幕,倒是誰也沒難為誰。


    梁國都城皇家園林……


    沈允天這兩天一直神經緊繃,前線的消息雪片般的飛來,雖然都是些調兵遣將的瑣事,但是他怕的並不是這個。兩個皇子在前線,老四沒多久就要大婚,他這婚到底給不給他延後,還是如何。


    今日陽光明媚,微風輕拂,禦花園中一片寧靜祥和之景。然而此刻園中卻僅有天狼營營主龔正與禮部尚書劉琦二人陪伴著皇帝沈允天,在此處偷得浮生半日閑。沈允天拿著個魚食碗,悠然自得地站在池邊,將手中的魚食一點點撒入池中。


    一時間,原本平靜的水麵頓時熱鬧起來,一群色彩斑斕的錦鯉爭先恐後地遊向食物,它們或相互爭搶,或靈活穿梭,好不歡快!沈允天將手中最後的一把魚食撒完後,便不再理會,轉身走向旁邊的涼亭。


    待三人坐定之後,沈允天指著那群仍在池中遊動的錦鯉說道:“你們瞧瞧這群魚,若想要它們能夠隨叫隨到,那就必須按時投喂食物,但切記不可讓它們吃得過飽。倘若它們吃飽喝足了,不僅會變得不聽話,甚至對投食之人也是愛答不理。如此一來,它們自然不會再在意這食物究竟來自何處,能吃這白食是多少野魚夢寐以求的。更為嚴重的是,如果它們吃得太多太撐,很容易染上惡疾,吃不完的餌料會在池中腐臭。其實這些錦鯉本是易於飼養之物,尋常百姓家中大多都會養上幾條。隻是在那些家養的錦鯉當中,因吃食過量而導致生病死亡的情況屢見不鮮,其中尤以撐死最為常見。對此,不知二位愛卿有何看法?”


    龔正心中明白,皇帝這番話看似在談論錦鯉,實則另有所指。他微微一笑,附和道:“陛下所言極是。那些患病的錦鯉若是繼續留在原來的池子裏,往往會引發整池魚兒相繼染病。所以一旦發現此類情況,應當果斷地將病魚取出,放置於單獨的池子裏悉心照料。正所謂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先把病的重的取出來再說,剩下病的輕的也好治不少吧?陛下,您說呢?”


    沈允天手裏盤著一對核桃,晶瑩剔透的包漿,他閉著眼睛,手裏隻有他盤核桃的聲音,良久之後:“龔愛卿,朕……,你讓刑部的人給他扣個帽子,然後就說,就說他已經招了,放出風去,說牽連的官員名冊被朕按下了,說要再看看他們表現。先這麽處理吧,將他打入天牢,好好審一審,你們那些手段,我是了解的,別讓他死的太快,你現在就去辦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命靡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泰山羊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泰山羊氏並收藏天命靡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