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武陽城,太子府。
“請太子帶我去見大王,並且給予你能給出的所有權力。”
荊軻見到燕丹,沒有太多的廢話,直接切入主題。
燕丹問道:“荊軻大哥決定好了?”
荊軻隨意地答道:“我決心了什麽?不,我什麽都沒決定。既然你想用我,就要給我全力的信任。”
燕丹皺眉道:“我說的是刺殺嬴政……。”
荊軻直接插嘴阻攔道:“小心隔牆有耳,在任務沒有完成之前,不可提及刺殺之事。隻要太子帶我去見大王,餘下的事情,不需要多問。中原列國,秦國密探無孔不入,有些事我們心裏清楚就行了,不需要直接說出來。”
燕丹點了點頭,他就怕荊軻不答應,既然同意了,就肯定會展開刺殺。至於怎麽刺殺,荊軻不可能告訴任何人,燕丹也不會多問。畢竟他不是刺客,凡是刺殺之事,還是讓那些專業人士去做。
燕丹也是個很有魄力之人,當夜帶著荊軻去了燕宮,麵見燕王喜。
聽到荊軻來了,燕王喜欣喜麵見。易水組織守衛的就是燕皇室,許多皇族不方便出手的事情,都讓易水去做。在嬴政咄咄逼人的氣勢下,燕王確實怕了,也需要有個強勢人物站出來,去抵消秦王嬴政的鋒芒。
別看荊軻隻是一介江湖草莽,在燕國聲望很盛,許多皇族子弟都在易水訓練。荊軻是易水首領,燕王隻會看重。以前多次邀請荊軻,都被他直接拒絕,現在荊軻主動送上門來,燕王自然很高興。
行禮過後,荊軻當麵言道:“啟稟大王,為了大燕,荊軻有一事相求,還請大王答應。”
燕王笑道:“荊軻先生貴為易水首領,以前想讓你出仕都難,別說一個請求,就算十個請求,本王也應準。”
荊軻搖頭言道:“請大王考慮清楚,我的這個請求很大,會影響許多權貴的利益。可沒有這個權力,我根本不能入秦,這是一場賭博,事成則大燕十年之內不會受到秦國的侵擾,事敗則會讓我大燕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燕王吃驚道:“你要入秦?去那裏做什麽?”
荊軻坦誠道:“秦楚之戰,秦國大勝,王翦大軍正在建造戰船渡過長江,估計這個冬天就會拿下楚國全境。我們不能給秦國這個機會,一旦整個楚國被拿下,下一個就會攻打我燕國,大王擔心的也應該是此事。”
燕王歎道:“我的心思,許多人都看在眼裏,秦王太厲害了。不是我膽怯,而是我大燕的國力,根本比不了秦國。戰事爆發,我燕國哪裏是秦國的對手,所以我才有遷都的想法。”
荊軻言道:“遷都是肯定的,薊城與趙境太近,如果秦國大舉來犯,我們根本抵擋不住。現在關鍵問題,就是遷都以後,秦國還會不會打進來?以我對秦王的了解,他是肯定會繼續進攻的。”
“為今之計,就必須讓王翦大軍迴撤,隻要楚國不被滅,就可以為大燕贏得喘息的時間,這也是我想要出使秦國的目的。在來的時候,田光先生以死相托,以免太子懷疑,畢竟死人才能保守秘密。”
燕王慍怒道:“太子,田光先生死了嗎?”
燕丹愣住了,問道:“此事我並不知道。”
荊軻言道:“先生死了,死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太子對他不信任。請我出山,又懷疑我的忠誠,這才自殺以證明荊軻的清白。我去秦國的目的,除了我之外,隻有太子一人知道,所以今天麵見大王,首要的請求,就是取得大王的信任。如果大王不信我,那麽其他的事情,我不可能再提,隻會帶著易水人隱居山林,不再過問世事。”
燕王急切地言道:“先生萬萬不能離開大燕,本王必定給予先生全心的信任。太子還年輕,不懂用心的要訣,既然要用,當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同時又對燕丹怒聲道:“你這個孩子,貴為太子,居然對身邊人產生懷疑,還怎麽讓別人對你效力?此間事了,你得去田光先生墳前懺悔三天。”
燕丹真的傻了,來此之前,沒有人對他說田光已死,所以的責任都讓他背,何其的無辜。心裏對荊軻產生了怨恨,肯定是自己說出了你的心事,你荊軻懷恨在心,借著田光之死來麵見大王,讓我難堪。要不是刺秦計劃還需要你,說不得要想辦法將你殺死,才能泄心頭之恨。
燕丹心裏怎麽想的,其他人不知。燕王言道:“先生想要什麽權力?隻要你開口,無論要什麽,本王都答應。”
荊軻言道:“大王想要讓我全心效力,隻需要兩個要求。一,拜我為上卿,不參與軍師,政事上給我便宜行事的特權;二,督亢地圖。”
聽到此話,燕王和燕丹大吃一驚,齊聲問道:“為什麽要督亢地圖?”
上卿的地位,相當於丞相的位置,能當此任則,肯定是受到君王的青睞。以荊軻的才能,確實適合擔當,燕王早就厭煩了燕丹,能有個人站出來對太子府加以製衡,才能後顧無憂。
而田光已死,荊軻不可能與燕丹走到一塊,這才能讓燕王加以重用。可索要督亢地圖,這是為什麽?
荊軻言道:“督亢之地,乃是我大燕最富饒之地,想要讓秦王嬴政不攻打大燕,就必須獻出這副地圖。我已有全盤計劃,以燕國上卿出使秦國,獻出督亢地圖,延緩秦國攻打燕國的時間,方能便捷大王的遷都。”
“大王都要遷都了,那麽秦燕交戰,督亢遲早會落入秦人之手,我們又何須在乎督亢之地呢?秦王見我到送出這張地圖,必定會對大王大加讚歎,他也沒理由來攻打燕國。隻要秦國不攻打燕國,送出督亢之地,對大王的遷都,有百利而無一害。”
“眾人皆知,秦王統一中原之勢已成,將國都遷往遼東,避其鋒芒。秦王想要攻打遼東,非短時間能辦到。秦國南有百越、北有匈奴,隻要這兩邊一處發生戰事,我大燕就可從中漁利,完全可以將丟失的土地再奪迴來,大王以為如何?”
燕王沉思許久,點頭言道:“確實可取。秦王不是庸碌之輩,隻要兩處戰事生起,根本不可能對遼東動手。與外族之戰,我大燕也會參與,那麽收迴原有的土地,秦王根本不敢阻攔。”
荊軻接著言道:“隻要大王的遼東不失,中原就無法一統,嬴政就不可能稱帝,他還是中原的一個諸侯。這就是大勢,哪怕他不願意,整個皇族也不會讓他亂來。”
燕王問道:“那你為何還要出使秦國?”
荊軻言道:“這是我跟太子密謀之事,大王還是不要問了。出使秦國,那是肯定要去的,我會當麵對秦王闡述其中的厲害,迫得他從楚國撤兵,方能為大王贏得遷都的時間。沒有辦法,秦王吞並壽春的速度太快了,我們等不到明年的春天,必須拖延秦國的攻伐速度才行。”
燕王也不是傻子,荊軻這麽極力的出使秦國,很可能是刺殺秦王嬴政。隻要嬴政死了,自然不會來攻打燕國。但是想要刺殺嬴政,何其的難?荊軻這麽說,就是變向的告訴燕王,哪怕刺殺失敗,所有的責任都不需要燕王負責,畢竟你沒有參與嘛,有麻煩的隻能是太子燕丹。
燕王問燕丹,道:“你們早已計劃好了?”
燕丹憋的差點吐血,隻能硬著頭皮言道:“是的,我們計劃好了。”
具體的刺殺計劃,隻有荊軻一人知道,燕丹也不清楚。燕王既然問了,到了這一步,他難道敢說不知道嗎?天可憐見,燕丹是真的不知道荊軻的刺秦計劃,隻能等出宮以後再問。
燕王當即言道:“本王宣布,荊軻為大燕上卿,攜帶督亢地圖,車廂金珠十車,美人百名,出使秦國。”
荊軻和燕丹齊聲言道:“喏。”
宮門外,燕丹氣憤填膺,荊軻隨意地笑道:“我知道太子心裏有氣,可不這麽說,大王豈會信任我?所謂帝王心術,如果你我還是那般和睦,估計大王會第一個將你殺死,不是嗎?”
聽到此話,燕丹徹底冷靜了下來。帝王心術,說白了就是保持各方的平衡,而太子府恢複了兵權,就算荊軻不出麵,也會出現其他人與太子府爭鋒。倘若兩邊的關係都和睦,那麽燕王反而會引起猜忌,那對太子府大大的不利。
燕丹思索片刻,隻能將心裏的這口怨氣,憋住不發,問道:“田光先生真的死了嗎?”
荊軻痛苦道:“真的死了。”
“先生知道我要入秦,而他與太子走的太近,我們的大王猜疑心太重。他不死的話,大王很難用我,甚至連鞠武叔父都不敢出麵。唯有如此,才能將計劃進行下去。”
“事已至此,計劃已經形成,就不能阻止。我必須要入秦,嬴政太傲了,隻有在他最不防備的時候給予致命一擊,大燕才有生存下去的希望。你也看到了,大王並沒有阻止,他太怕嬴政了。隻要嬴政一死,心裏的陰影消除,才有信心統領燕人在這個亂世當中活下去。”
燕丹又問道:“除了父王,難道我就不能信任?”
荊軻坦誠道:“時不我待,太子在燕國的根基太過薄弱,資曆尚淺,那些權貴豈能聽你的?等著吧,內部之爭暫且放下,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隻要秦王嬴政還活著,我們內部再怎麽爭又有什麽用?”
想到嬴政,燕丹仰天長歎,那個人太厲害了,不但是燕王心裏的陰影,何嚐不是他燕丹心裏的陰影。
“請太子帶我去見大王,並且給予你能給出的所有權力。”
荊軻見到燕丹,沒有太多的廢話,直接切入主題。
燕丹問道:“荊軻大哥決定好了?”
荊軻隨意地答道:“我決心了什麽?不,我什麽都沒決定。既然你想用我,就要給我全力的信任。”
燕丹皺眉道:“我說的是刺殺嬴政……。”
荊軻直接插嘴阻攔道:“小心隔牆有耳,在任務沒有完成之前,不可提及刺殺之事。隻要太子帶我去見大王,餘下的事情,不需要多問。中原列國,秦國密探無孔不入,有些事我們心裏清楚就行了,不需要直接說出來。”
燕丹點了點頭,他就怕荊軻不答應,既然同意了,就肯定會展開刺殺。至於怎麽刺殺,荊軻不可能告訴任何人,燕丹也不會多問。畢竟他不是刺客,凡是刺殺之事,還是讓那些專業人士去做。
燕丹也是個很有魄力之人,當夜帶著荊軻去了燕宮,麵見燕王喜。
聽到荊軻來了,燕王喜欣喜麵見。易水組織守衛的就是燕皇室,許多皇族不方便出手的事情,都讓易水去做。在嬴政咄咄逼人的氣勢下,燕王確實怕了,也需要有個強勢人物站出來,去抵消秦王嬴政的鋒芒。
別看荊軻隻是一介江湖草莽,在燕國聲望很盛,許多皇族子弟都在易水訓練。荊軻是易水首領,燕王隻會看重。以前多次邀請荊軻,都被他直接拒絕,現在荊軻主動送上門來,燕王自然很高興。
行禮過後,荊軻當麵言道:“啟稟大王,為了大燕,荊軻有一事相求,還請大王答應。”
燕王笑道:“荊軻先生貴為易水首領,以前想讓你出仕都難,別說一個請求,就算十個請求,本王也應準。”
荊軻搖頭言道:“請大王考慮清楚,我的這個請求很大,會影響許多權貴的利益。可沒有這個權力,我根本不能入秦,這是一場賭博,事成則大燕十年之內不會受到秦國的侵擾,事敗則會讓我大燕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燕王吃驚道:“你要入秦?去那裏做什麽?”
荊軻坦誠道:“秦楚之戰,秦國大勝,王翦大軍正在建造戰船渡過長江,估計這個冬天就會拿下楚國全境。我們不能給秦國這個機會,一旦整個楚國被拿下,下一個就會攻打我燕國,大王擔心的也應該是此事。”
燕王歎道:“我的心思,許多人都看在眼裏,秦王太厲害了。不是我膽怯,而是我大燕的國力,根本比不了秦國。戰事爆發,我燕國哪裏是秦國的對手,所以我才有遷都的想法。”
荊軻言道:“遷都是肯定的,薊城與趙境太近,如果秦國大舉來犯,我們根本抵擋不住。現在關鍵問題,就是遷都以後,秦國還會不會打進來?以我對秦王的了解,他是肯定會繼續進攻的。”
“為今之計,就必須讓王翦大軍迴撤,隻要楚國不被滅,就可以為大燕贏得喘息的時間,這也是我想要出使秦國的目的。在來的時候,田光先生以死相托,以免太子懷疑,畢竟死人才能保守秘密。”
燕王慍怒道:“太子,田光先生死了嗎?”
燕丹愣住了,問道:“此事我並不知道。”
荊軻言道:“先生死了,死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太子對他不信任。請我出山,又懷疑我的忠誠,這才自殺以證明荊軻的清白。我去秦國的目的,除了我之外,隻有太子一人知道,所以今天麵見大王,首要的請求,就是取得大王的信任。如果大王不信我,那麽其他的事情,我不可能再提,隻會帶著易水人隱居山林,不再過問世事。”
燕王急切地言道:“先生萬萬不能離開大燕,本王必定給予先生全心的信任。太子還年輕,不懂用心的要訣,既然要用,當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同時又對燕丹怒聲道:“你這個孩子,貴為太子,居然對身邊人產生懷疑,還怎麽讓別人對你效力?此間事了,你得去田光先生墳前懺悔三天。”
燕丹真的傻了,來此之前,沒有人對他說田光已死,所以的責任都讓他背,何其的無辜。心裏對荊軻產生了怨恨,肯定是自己說出了你的心事,你荊軻懷恨在心,借著田光之死來麵見大王,讓我難堪。要不是刺秦計劃還需要你,說不得要想辦法將你殺死,才能泄心頭之恨。
燕丹心裏怎麽想的,其他人不知。燕王言道:“先生想要什麽權力?隻要你開口,無論要什麽,本王都答應。”
荊軻言道:“大王想要讓我全心效力,隻需要兩個要求。一,拜我為上卿,不參與軍師,政事上給我便宜行事的特權;二,督亢地圖。”
聽到此話,燕王和燕丹大吃一驚,齊聲問道:“為什麽要督亢地圖?”
上卿的地位,相當於丞相的位置,能當此任則,肯定是受到君王的青睞。以荊軻的才能,確實適合擔當,燕王早就厭煩了燕丹,能有個人站出來對太子府加以製衡,才能後顧無憂。
而田光已死,荊軻不可能與燕丹走到一塊,這才能讓燕王加以重用。可索要督亢地圖,這是為什麽?
荊軻言道:“督亢之地,乃是我大燕最富饒之地,想要讓秦王嬴政不攻打大燕,就必須獻出這副地圖。我已有全盤計劃,以燕國上卿出使秦國,獻出督亢地圖,延緩秦國攻打燕國的時間,方能便捷大王的遷都。”
“大王都要遷都了,那麽秦燕交戰,督亢遲早會落入秦人之手,我們又何須在乎督亢之地呢?秦王見我到送出這張地圖,必定會對大王大加讚歎,他也沒理由來攻打燕國。隻要秦國不攻打燕國,送出督亢之地,對大王的遷都,有百利而無一害。”
“眾人皆知,秦王統一中原之勢已成,將國都遷往遼東,避其鋒芒。秦王想要攻打遼東,非短時間能辦到。秦國南有百越、北有匈奴,隻要這兩邊一處發生戰事,我大燕就可從中漁利,完全可以將丟失的土地再奪迴來,大王以為如何?”
燕王沉思許久,點頭言道:“確實可取。秦王不是庸碌之輩,隻要兩處戰事生起,根本不可能對遼東動手。與外族之戰,我大燕也會參與,那麽收迴原有的土地,秦王根本不敢阻攔。”
荊軻接著言道:“隻要大王的遼東不失,中原就無法一統,嬴政就不可能稱帝,他還是中原的一個諸侯。這就是大勢,哪怕他不願意,整個皇族也不會讓他亂來。”
燕王問道:“那你為何還要出使秦國?”
荊軻言道:“這是我跟太子密謀之事,大王還是不要問了。出使秦國,那是肯定要去的,我會當麵對秦王闡述其中的厲害,迫得他從楚國撤兵,方能為大王贏得遷都的時間。沒有辦法,秦王吞並壽春的速度太快了,我們等不到明年的春天,必須拖延秦國的攻伐速度才行。”
燕王也不是傻子,荊軻這麽極力的出使秦國,很可能是刺殺秦王嬴政。隻要嬴政死了,自然不會來攻打燕國。但是想要刺殺嬴政,何其的難?荊軻這麽說,就是變向的告訴燕王,哪怕刺殺失敗,所有的責任都不需要燕王負責,畢竟你沒有參與嘛,有麻煩的隻能是太子燕丹。
燕王問燕丹,道:“你們早已計劃好了?”
燕丹憋的差點吐血,隻能硬著頭皮言道:“是的,我們計劃好了。”
具體的刺殺計劃,隻有荊軻一人知道,燕丹也不清楚。燕王既然問了,到了這一步,他難道敢說不知道嗎?天可憐見,燕丹是真的不知道荊軻的刺秦計劃,隻能等出宮以後再問。
燕王當即言道:“本王宣布,荊軻為大燕上卿,攜帶督亢地圖,車廂金珠十車,美人百名,出使秦國。”
荊軻和燕丹齊聲言道:“喏。”
宮門外,燕丹氣憤填膺,荊軻隨意地笑道:“我知道太子心裏有氣,可不這麽說,大王豈會信任我?所謂帝王心術,如果你我還是那般和睦,估計大王會第一個將你殺死,不是嗎?”
聽到此話,燕丹徹底冷靜了下來。帝王心術,說白了就是保持各方的平衡,而太子府恢複了兵權,就算荊軻不出麵,也會出現其他人與太子府爭鋒。倘若兩邊的關係都和睦,那麽燕王反而會引起猜忌,那對太子府大大的不利。
燕丹思索片刻,隻能將心裏的這口怨氣,憋住不發,問道:“田光先生真的死了嗎?”
荊軻痛苦道:“真的死了。”
“先生知道我要入秦,而他與太子走的太近,我們的大王猜疑心太重。他不死的話,大王很難用我,甚至連鞠武叔父都不敢出麵。唯有如此,才能將計劃進行下去。”
“事已至此,計劃已經形成,就不能阻止。我必須要入秦,嬴政太傲了,隻有在他最不防備的時候給予致命一擊,大燕才有生存下去的希望。你也看到了,大王並沒有阻止,他太怕嬴政了。隻要嬴政一死,心裏的陰影消除,才有信心統領燕人在這個亂世當中活下去。”
燕丹又問道:“除了父王,難道我就不能信任?”
荊軻坦誠道:“時不我待,太子在燕國的根基太過薄弱,資曆尚淺,那些權貴豈能聽你的?等著吧,內部之爭暫且放下,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隻要秦王嬴政還活著,我們內部再怎麽爭又有什麽用?”
想到嬴政,燕丹仰天長歎,那個人太厲害了,不但是燕王心裏的陰影,何嚐不是他燕丹心裏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