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城的秦人,在秦魏之戰的勝利,喜悅沒幾天,就得知秦楚之戰的失利。那個死亡數字,壓得所有人喘不過氣,夜夜哀嚎陣陣。
整整二十萬兵力,全都戰死。就算當年列國聯軍,攻破函穀關,秦國也沒有遭受過這樣大的損失。
雙線作戰,本身兵力就吃緊,秦國一下損失這麽多,短時間內根本填補不了。
當李信戰敗的消息傳來,嬴政當夜前往宗廟,跪在曆代先王牌位前,不斷地懺悔著自己的過錯。戰敗不可怕,丟失的城池以後可以再奪迴來,但是死亡的數字不斷地上升。
項燕三天三夜的追擊,整個秦軍已經形成潰敗之勢,甚至連累到王賁所帶來的兵力,又損了三萬秦兵,才阻擋住項燕軍的攻勢。這一戰,秦國損失的兵力起碼在二十五萬左右。
那些可都是能打仗的老兵,直到零羽帶著三萬戍衛軍出現,項燕才帶兵撤迴,將楚國的眾多城池嚴密布防,盯著秦國的一舉一動。秦國損失這麽大,無論如何都要迴擊的,項燕已經排開了陣勢,等著秦軍再次到來。
嬴政哪裏敢再派兵伐楚,死去那麽多兵員,丟失的城池,大量的軍資輜重也被項燕奪去,想要開戰都難。打仗打的就是後勤,一場戰役不是那麽容易打起來的,隻要後勤跟不上,調再多的兵也隻是損耗國力。
這一戰,給嬴政澆了一頭冷水,徹底澆醒了他。開戰之前,選李信而不選王翦,以李信的頭腦哪裏玩的過項燕。特別是舍不得多出兵力,越是舍不得,損失的越多。在整個戰略上,嬴政就輸了,輸給了負芻。
楚王負芻可不是魏王,楚國也不是魏國,負芻的才能嬴政很清楚。羋啟隻要敢迴去,他就敢用,並且給予項燕毫無保留的支持。本來兵力就不如楚國,楚軍戰力在南方很強,太多的勝利,衝昏了嬴政的頭腦,秦國豈有不敗之理。
秦氏牧場,當李信抱著金銅的屍體,隨同王賁、蒙恬等人到來的時候,整個牧場哭聲一片。他們身邊拉著一具具禁衛軍的屍體,整個牧場蔓延著哀嚎的哭聲。
普通士兵死的再多,牧場的人都不覺得悲傷。隻要是軍中之人,馬革裹屍才是最好的歸宿。可這一戰,本就不是禁衛軍的事情,而是零羽自己的主意,就怕李信、王賁等人被人刺殺,才派出去的。
禁衛軍的戰力,軍方的人都清楚,其戰力比戍衛軍都要強,那可是嬴政的花了大代價才打造出來的嫡係部隊。不到關鍵時刻,絕不讓禁衛軍出手。可惜這一次,裏麵許多人死在了亂戰之中,甚至連金銅都死去,豈不哀慟。
看著跪在麵前的李信、王賁等人,失魂落魄的零羽沒有一句苛責,隻是抱著金銅的屍體,親手立碑。
“我就知道會有這麽一天,在軍中做事,遲早會死在戰爭之中。”
“我的金銅妹妹,死的值了,李信兄弟能帶迴你的屍體,也算仁至義盡了。”
李信痛哭道:“我實在沒臉迴來見統領大人,金銅妹妹是為我而死的,要不是她為我擋了那一箭,我可能早就死了。什麽懲罰我都認了,但我現在還不能死,我必須要給妹妹報仇,必要攻破楚國,殺死項燕才行。”
想到與金銅的過往,那時候李信還是城衛兵一員,金銅就在牧場訓練,兩人時常打交道。這也是零羽為什麽派金銅去傳令的原因,因為金銅說的話,李信就會信。
沒誠想,金銅去是去了,但迴來的卻是一具屍體,李信難辭其咎。歸來時,他沒有先去章台宮服罪,而是先來牧場,等著零羽給他的懲罰。
金銅之死,對零羽打擊很大,聶家先是銀銅死了,現在金銅也死了,可她還不能倒,還要努力振作起來,以免帶來太多的情緒。
零羽沒有責罵李信,甚至沒有迴他的話,手上不停地刻著墓碑,嘴裏也在念著:“嬴朿,禁衛軍百夫長,巔峰中品高手,死得其所。”
“羋倥,禁衛軍小隊長,巔峰初品高手,死而無憾。”
“魏雲,禁衛軍成員,巔峰高品高手,……。”
“……”
一個個名字,如數家珍地念著,當數完兩百多位名字,親手立完碑,零羽言道:“你們都迴家了,落葉歸根,姐姐親手幫你們入土。”
一座座嶄新的墳墓,聳立在麵前,與附近的銀銅之墓處在一起,整個牧場人更是痛哭不止。
收拾下低落的情緒,零羽抬頭厲喝道:“都給我停下,從現在開始,誰都不許哭泣。”
“身為禁衛軍,馬革裹屍,乃是最好的歸宿。我的妹妹金銅也死了,但我卻很高興,起碼她不是被人陰謀害死,而是死在大秦的戰場上。我聶家本來就是刺客集團,刺客中有句話說的很好,當你提起劍時,就要有被殺的覺悟。”
“所以大家都不許哭,他們死了,隻因為實力不夠。如果他們都是巔峰極品實力,帶幾個人從戰場上撤迴,又哪裏會死?凡我牧場之人,都要引以為戒,平時更要加強訓練,達到我提到的訓練目標,你們聽到了嗎?”
牧場眾人忍住淚水,齊聲道:“我們不哭,請零羽姐姐節哀。”
零羽擺了擺手,對李信言道:“李信兄弟,你迴去吧,以後沒事不要來牧場了。你親手葬送我大秦二十多萬兄弟,還連累到王賁,三百禁衛軍,活著迴來的隻有五十幾位,以後我根本不敢派出任何禁衛軍兄弟給你用了。”
“走吧,不要在我麵前哭訴,你應該去大王那裏恕罪。從今天起,不許蒙恬再跟著你,我要帶他迴雍城,免得朝中大臣們懲罰他,你應該懂我的意思。”
李信擒著淚水,點了點頭,劇烈地磕了幾個頭,轉身向鹹陽走去。
李信明白零羽的意思,這一次戰敗,死亡的人數太多了,對上對下,嬴政都要對參戰的將領進行處罰。李信知道,自己或許不會死,但是嚴厲的懲罰,還是避免不了的。
這個時候零羽帶走蒙恬,完全有維護的意思在裏麵。蒙恬不是主帥,一切軍令都聽李信的,隻要盡快帶走蒙恬,去了雍城以後,誰又敢拿他怎麽樣?雍城可是戍衛軍的地盤,以趙姬太後的個性,哪個大臣敢惹她不快?
所以在李信走後不久,零羽帶著蒙恬,直接去了雍城。如果有誰不服,那就先問下軍方的意見。軍方能說什麽?自然跟零羽一個鼻孔出氣。零羽的地位,再加上蒙家的權勢,誰又敢盯著蒙恬不放?
王賁歎了口氣,跟在李信的身邊,歎道:“此次戰敗,我大秦的元氣損耗巨大,軍方許多將領都會有責罰下來。零羽姐姐那麽做,也算是保留點軍方的元氣,朝中那些文臣肯定會在此事上大做文章。能保的姐姐都會保,但是她保不了你,因為你是主帥。”
李信痛哭道:“金銅妹妹替我受死,而我卻活著。銀銅死了,金銅妹妹也死了,這對零羽姐姐打擊太大。我們都能哭,而她卻哭不出來,絕對比我們更痛苦。”
王賁苦澀道:“再痛苦都要忍著,因為她是戍衛軍統領。帶著這口怨氣去雍城發泄,估計雍城之兵也不敢撞在她的槍口上,收拾那些兵痞的速度會很快。”
“你也要謹記,戰敗的責任都要擔下來,姐姐已經與軍方的人通了氣,隻要你一口咬定是自己的作戰計劃,其他軍中兄弟就會有人保。這個爛攤子,如果你這個主帥要推卸責任,估計以後你很難在軍中混了。”
李信拚命地點頭道:“渡洪河的主意是我出的,夜襲敵營的命令也是我下達的,不用別人說,我自當要該受應有的軍法。我這條命金銅妹妹救的,禁衛軍可是大王的王牌,死去那麽多兄弟,估計嬴成大哥會恨死我。”
王賁仰天長歎,道:“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保住你的性命,以後沒有特大的功勳,大王想提拔你到帥位上來都難。秦楚之戰失利,估計太後們也坐不住了,你不但要接受大王的懲罰,還要去華陽宮祈求華陽太後的原諒,沒有人比太後更想攻破楚國了。”
這些問題,李信在兵敗的那一刻就想到了。秦楚之戰,秦國上上下下準備了很多年,居然還敗了。如果不是為了給金銅報仇,李信真的沒有勇氣迴國請罪。
進入鹹陽,到處都聽到有人在哭泣,李信所帶領的都是能征善戰的老兵,絕大部分人的家眷都在鹹陽。整整二十五萬,鹹陽城大半的人都在哭,哀嚎陣陣,李信要不是心底有顆複仇之心,恨不得立刻自裁謝罪。而王賁一直跟隨在身邊,可能也有這個原因。
這一戰過後,軍方許多將領死去,秦國元氣大傷,就不能再讓李信也死去。
聽到嬴政在宗廟,李信和王賁在宗廟前跪下,等待嬴政出來責罰。
一夜過去,嬴政並沒有出來,文武大臣們都沒去章台宮,全部來到宗廟前等待。
蒙武問道:“李信,我家蒙恬去哪裏了?他雖是我蒙家子弟,但是戰敗的責任,豈能不追究?”
李信沒有說話,王賁言道:“蒙恬被零羽大人帶去了雍城,並且有句話讓我轉告諸位大人,蒙恬隻是副將,兵力稀少,戰場上隻聽命行事,就罪責的話她會進行處罰。如果哪位大人覺得不合適,就請去雍城,將蒙恬叫迴來。”
“零羽大人又說,燕國戍衛軍南調,雍城就不能坐視不理。她會直接從雍城發兵,與雁門關的戍衛軍連城一線,對燕國施壓。統兵之人,就選擇蒙恬,因為他最熟悉戍衛軍的戰法,換其他將領都不合適。軍方做事,隻要大王和軍方的人不反對,手下的兵就必須執行下去。”
“最後奉勸諸位大人一句,我大秦軍風,從來沒有臨陣換將的情況出現。秦楚之戰無論結果如何,隻要蒙恬將軍不是主帥,就不能追究他的責任,以免戍衛軍嘩變。如果誰不服氣,就請去甘泉宮,向趙姬太後問原因。”
聽到這麽硬氣的話,本來還想說什麽的李斯等人,全都閉上了嘴。跟戍衛軍講道理,哪裏能講的通。蒙武更是不會多說,零羽保定了蒙恬,他這個蒙家家主就要全力配合。
眾人也不敢追究蒙恬的責任,隻能把雙眼盯著跪在地上的李信,他們都看出來了,軍方的人都是一個鼻孔出氣,參戰的將領都會有人作保。唯有李信,沒有人敢保,因為他是主帥,戰敗的責任,想逃脫都難。
整整二十萬兵力,全都戰死。就算當年列國聯軍,攻破函穀關,秦國也沒有遭受過這樣大的損失。
雙線作戰,本身兵力就吃緊,秦國一下損失這麽多,短時間內根本填補不了。
當李信戰敗的消息傳來,嬴政當夜前往宗廟,跪在曆代先王牌位前,不斷地懺悔著自己的過錯。戰敗不可怕,丟失的城池以後可以再奪迴來,但是死亡的數字不斷地上升。
項燕三天三夜的追擊,整個秦軍已經形成潰敗之勢,甚至連累到王賁所帶來的兵力,又損了三萬秦兵,才阻擋住項燕軍的攻勢。這一戰,秦國損失的兵力起碼在二十五萬左右。
那些可都是能打仗的老兵,直到零羽帶著三萬戍衛軍出現,項燕才帶兵撤迴,將楚國的眾多城池嚴密布防,盯著秦國的一舉一動。秦國損失這麽大,無論如何都要迴擊的,項燕已經排開了陣勢,等著秦軍再次到來。
嬴政哪裏敢再派兵伐楚,死去那麽多兵員,丟失的城池,大量的軍資輜重也被項燕奪去,想要開戰都難。打仗打的就是後勤,一場戰役不是那麽容易打起來的,隻要後勤跟不上,調再多的兵也隻是損耗國力。
這一戰,給嬴政澆了一頭冷水,徹底澆醒了他。開戰之前,選李信而不選王翦,以李信的頭腦哪裏玩的過項燕。特別是舍不得多出兵力,越是舍不得,損失的越多。在整個戰略上,嬴政就輸了,輸給了負芻。
楚王負芻可不是魏王,楚國也不是魏國,負芻的才能嬴政很清楚。羋啟隻要敢迴去,他就敢用,並且給予項燕毫無保留的支持。本來兵力就不如楚國,楚軍戰力在南方很強,太多的勝利,衝昏了嬴政的頭腦,秦國豈有不敗之理。
秦氏牧場,當李信抱著金銅的屍體,隨同王賁、蒙恬等人到來的時候,整個牧場哭聲一片。他們身邊拉著一具具禁衛軍的屍體,整個牧場蔓延著哀嚎的哭聲。
普通士兵死的再多,牧場的人都不覺得悲傷。隻要是軍中之人,馬革裹屍才是最好的歸宿。可這一戰,本就不是禁衛軍的事情,而是零羽自己的主意,就怕李信、王賁等人被人刺殺,才派出去的。
禁衛軍的戰力,軍方的人都清楚,其戰力比戍衛軍都要強,那可是嬴政的花了大代價才打造出來的嫡係部隊。不到關鍵時刻,絕不讓禁衛軍出手。可惜這一次,裏麵許多人死在了亂戰之中,甚至連金銅都死去,豈不哀慟。
看著跪在麵前的李信、王賁等人,失魂落魄的零羽沒有一句苛責,隻是抱著金銅的屍體,親手立碑。
“我就知道會有這麽一天,在軍中做事,遲早會死在戰爭之中。”
“我的金銅妹妹,死的值了,李信兄弟能帶迴你的屍體,也算仁至義盡了。”
李信痛哭道:“我實在沒臉迴來見統領大人,金銅妹妹是為我而死的,要不是她為我擋了那一箭,我可能早就死了。什麽懲罰我都認了,但我現在還不能死,我必須要給妹妹報仇,必要攻破楚國,殺死項燕才行。”
想到與金銅的過往,那時候李信還是城衛兵一員,金銅就在牧場訓練,兩人時常打交道。這也是零羽為什麽派金銅去傳令的原因,因為金銅說的話,李信就會信。
沒誠想,金銅去是去了,但迴來的卻是一具屍體,李信難辭其咎。歸來時,他沒有先去章台宮服罪,而是先來牧場,等著零羽給他的懲罰。
金銅之死,對零羽打擊很大,聶家先是銀銅死了,現在金銅也死了,可她還不能倒,還要努力振作起來,以免帶來太多的情緒。
零羽沒有責罵李信,甚至沒有迴他的話,手上不停地刻著墓碑,嘴裏也在念著:“嬴朿,禁衛軍百夫長,巔峰中品高手,死得其所。”
“羋倥,禁衛軍小隊長,巔峰初品高手,死而無憾。”
“魏雲,禁衛軍成員,巔峰高品高手,……。”
“……”
一個個名字,如數家珍地念著,當數完兩百多位名字,親手立完碑,零羽言道:“你們都迴家了,落葉歸根,姐姐親手幫你們入土。”
一座座嶄新的墳墓,聳立在麵前,與附近的銀銅之墓處在一起,整個牧場人更是痛哭不止。
收拾下低落的情緒,零羽抬頭厲喝道:“都給我停下,從現在開始,誰都不許哭泣。”
“身為禁衛軍,馬革裹屍,乃是最好的歸宿。我的妹妹金銅也死了,但我卻很高興,起碼她不是被人陰謀害死,而是死在大秦的戰場上。我聶家本來就是刺客集團,刺客中有句話說的很好,當你提起劍時,就要有被殺的覺悟。”
“所以大家都不許哭,他們死了,隻因為實力不夠。如果他們都是巔峰極品實力,帶幾個人從戰場上撤迴,又哪裏會死?凡我牧場之人,都要引以為戒,平時更要加強訓練,達到我提到的訓練目標,你們聽到了嗎?”
牧場眾人忍住淚水,齊聲道:“我們不哭,請零羽姐姐節哀。”
零羽擺了擺手,對李信言道:“李信兄弟,你迴去吧,以後沒事不要來牧場了。你親手葬送我大秦二十多萬兄弟,還連累到王賁,三百禁衛軍,活著迴來的隻有五十幾位,以後我根本不敢派出任何禁衛軍兄弟給你用了。”
“走吧,不要在我麵前哭訴,你應該去大王那裏恕罪。從今天起,不許蒙恬再跟著你,我要帶他迴雍城,免得朝中大臣們懲罰他,你應該懂我的意思。”
李信擒著淚水,點了點頭,劇烈地磕了幾個頭,轉身向鹹陽走去。
李信明白零羽的意思,這一次戰敗,死亡的人數太多了,對上對下,嬴政都要對參戰的將領進行處罰。李信知道,自己或許不會死,但是嚴厲的懲罰,還是避免不了的。
這個時候零羽帶走蒙恬,完全有維護的意思在裏麵。蒙恬不是主帥,一切軍令都聽李信的,隻要盡快帶走蒙恬,去了雍城以後,誰又敢拿他怎麽樣?雍城可是戍衛軍的地盤,以趙姬太後的個性,哪個大臣敢惹她不快?
所以在李信走後不久,零羽帶著蒙恬,直接去了雍城。如果有誰不服,那就先問下軍方的意見。軍方能說什麽?自然跟零羽一個鼻孔出氣。零羽的地位,再加上蒙家的權勢,誰又敢盯著蒙恬不放?
王賁歎了口氣,跟在李信的身邊,歎道:“此次戰敗,我大秦的元氣損耗巨大,軍方許多將領都會有責罰下來。零羽姐姐那麽做,也算是保留點軍方的元氣,朝中那些文臣肯定會在此事上大做文章。能保的姐姐都會保,但是她保不了你,因為你是主帥。”
李信痛哭道:“金銅妹妹替我受死,而我卻活著。銀銅死了,金銅妹妹也死了,這對零羽姐姐打擊太大。我們都能哭,而她卻哭不出來,絕對比我們更痛苦。”
王賁苦澀道:“再痛苦都要忍著,因為她是戍衛軍統領。帶著這口怨氣去雍城發泄,估計雍城之兵也不敢撞在她的槍口上,收拾那些兵痞的速度會很快。”
“你也要謹記,戰敗的責任都要擔下來,姐姐已經與軍方的人通了氣,隻要你一口咬定是自己的作戰計劃,其他軍中兄弟就會有人保。這個爛攤子,如果你這個主帥要推卸責任,估計以後你很難在軍中混了。”
李信拚命地點頭道:“渡洪河的主意是我出的,夜襲敵營的命令也是我下達的,不用別人說,我自當要該受應有的軍法。我這條命金銅妹妹救的,禁衛軍可是大王的王牌,死去那麽多兄弟,估計嬴成大哥會恨死我。”
王賁仰天長歎,道:“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保住你的性命,以後沒有特大的功勳,大王想提拔你到帥位上來都難。秦楚之戰失利,估計太後們也坐不住了,你不但要接受大王的懲罰,還要去華陽宮祈求華陽太後的原諒,沒有人比太後更想攻破楚國了。”
這些問題,李信在兵敗的那一刻就想到了。秦楚之戰,秦國上上下下準備了很多年,居然還敗了。如果不是為了給金銅報仇,李信真的沒有勇氣迴國請罪。
進入鹹陽,到處都聽到有人在哭泣,李信所帶領的都是能征善戰的老兵,絕大部分人的家眷都在鹹陽。整整二十五萬,鹹陽城大半的人都在哭,哀嚎陣陣,李信要不是心底有顆複仇之心,恨不得立刻自裁謝罪。而王賁一直跟隨在身邊,可能也有這個原因。
這一戰過後,軍方許多將領死去,秦國元氣大傷,就不能再讓李信也死去。
聽到嬴政在宗廟,李信和王賁在宗廟前跪下,等待嬴政出來責罰。
一夜過去,嬴政並沒有出來,文武大臣們都沒去章台宮,全部來到宗廟前等待。
蒙武問道:“李信,我家蒙恬去哪裏了?他雖是我蒙家子弟,但是戰敗的責任,豈能不追究?”
李信沒有說話,王賁言道:“蒙恬被零羽大人帶去了雍城,並且有句話讓我轉告諸位大人,蒙恬隻是副將,兵力稀少,戰場上隻聽命行事,就罪責的話她會進行處罰。如果哪位大人覺得不合適,就請去雍城,將蒙恬叫迴來。”
“零羽大人又說,燕國戍衛軍南調,雍城就不能坐視不理。她會直接從雍城發兵,與雁門關的戍衛軍連城一線,對燕國施壓。統兵之人,就選擇蒙恬,因為他最熟悉戍衛軍的戰法,換其他將領都不合適。軍方做事,隻要大王和軍方的人不反對,手下的兵就必須執行下去。”
“最後奉勸諸位大人一句,我大秦軍風,從來沒有臨陣換將的情況出現。秦楚之戰無論結果如何,隻要蒙恬將軍不是主帥,就不能追究他的責任,以免戍衛軍嘩變。如果誰不服氣,就請去甘泉宮,向趙姬太後問原因。”
聽到這麽硬氣的話,本來還想說什麽的李斯等人,全都閉上了嘴。跟戍衛軍講道理,哪裏能講的通。蒙武更是不會多說,零羽保定了蒙恬,他這個蒙家家主就要全力配合。
眾人也不敢追究蒙恬的責任,隻能把雙眼盯著跪在地上的李信,他們都看出來了,軍方的人都是一個鼻孔出氣,參戰的將領都會有人作保。唯有李信,沒有人敢保,因為他是主帥,戰敗的責任,想逃脫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