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都是北宮惹的禍’,道出了華陽夫人深深的無奈。
嬴子楚、嬴政,都是華陽夫人提攜上來的人,兩代秦王,能夠做上君王之位,都與華陽夫人密不可分。
正如華陽夫人所言,唯有自己提攜的君王,才能讓她放心,也能讓羋氏放心。可現在不行了,自從嬴政迴秦,當了太子,入宮以後,秦宮就受到夏姬的監視。
在整個秦國,華陽夫人最怕的是夏姬。
華陽夫人自嘲道:“你們沒有聽錯,都是北宮惹的禍。”
“在你們的眼裏,夏姬姐姐長年在紫竹林潛修,身居淺出,不問世事。如果這麽想,那就大錯特錯。我是後宮之主,秦宮應該以華陽宮說的算,可為什麽下麵的人,以北宮的人數最多呢?”
“都是宮裏的水很深,趙姬或許沒有切身體會,但是以小敏你的身份,這水的深淺,還是能探探的。你從小出生在趙宮,對宮闈之事非常熟,可你來了以後,居然什麽事都不管。別人問起,你就說不愛管理俗務,這或許是你的性格,但在奶奶看來,並不是主要的。”
“你怕這裏的水太深,會給政兒帶來諸多麻煩。”
“從你入宮以來,用的侍女都是從趙國帶來,不敢用華陽宮一個人。因為你看的很清,華陽宮的下人,半數以上都是北宮人。也就是說,我在宮裏做什麽事,一舉一動都會被夏姬太後看到。”
“秦宮雖說以華陽宮為首,但是真的能掌管整個後宮嗎?不是,在我的頭上,還有兩座大山壓著。一個是北宮,一個是頤陵殿。頤陵殿很少插手俗務,裏麵的人非常低調,隻對秦王負責。北宮卻不同,插手的事情太多了,除了夏姬姐姐,沒人知道晨曦效忠的是何人?”
趙姬皺眉道:“嬴艾與你有仇,你不怕頤陵殿,為何要怕北宮?至少在我看來,夏姬太後還不敢明著給你麵色看。就像我這樣,雖然恨不得你早死,但是在公開場合,些許臉麵還是要給的。”
“你我之間隻是個人私怨,與族人無關,就算我們鬧的再兇,也不會影響到政兒的大業。我想打迴趙國,你也想吞並楚國,我們心知肚明。可我想不明白,你為什麽怕北宮怕成這樣?政兒還是太年輕,如果子楚還活著,統一大業可以來的更快。現在讓政兒去做,就算以後能吞並楚國,估計你也很難活到那一天。”
華陽夫人悲哀道:“我何嚐不知道這個道理,打迴楚國,一直是我的心願。可再大的理想,也要麵對現實。現實非常殘酷,我悲哀地發現,巴家與帝銘府私下有商業往來,夏姬太後也與成蟜走的很近。”
“成蟜這個孩子,向來不討我的喜,也與許多羋氏族人有矛盾,他一旦上位,我羋氏的地位會非常尷尬。北宮太強大了,這是我大秦第一個私官機構,裏麵高手如雲,各種人才層出不窮,無論我怎麽鬥,在絕對的實力麵前,都都不過夏姬。”
“到了我這個年紀,也活不了多久,如果我死了,羋氏怎麽辦?至少在我看來,夏姬絕對活得比我久,那個晨曦也非常的年輕。所以,堅決不能讓成蟜上位,在這個時候,政兒走進了我的視線。”
“潤兒第一次看見政兒,就死心塌地的要做他的女人,從那時我就知道,羋氏的未來,隻能寄托在政兒身上。有了這個出發點,我就極力地扶持政兒上位。可你們知道嗎?在那個時候,夏姬曾經傳音給我,說政兒的身份未定,習慣了江湖上的那套做事方式,還是成蟜最合適。”
“在那個時候,這個矛盾無法調和。成蟜囂張跋扈慣了,不但打壓眾多皇子,還欺淩我羋氏族人。羋嬴兩族的皇子公主,從小就在華陽宮生活,欺負他們,跟欺負我有何區別?你們告訴我,我要不要反抗?”
趙姬愣住了,冷聲言道:“夏姬太後竟然不選政兒,我到今天才知道這件事。”
說到嬴政的身上,敏代不能沉默下去了,淡淡地言道:“華陽奶奶說的是事實,從墨舞安藏在宗人府,夏姬太後的態度就能看的出來。她要與墨舞安相見,隻要他們見了麵,就會威脅到大王的位置,所以鍾殿才會想盡辦法地讓他們不能見,才有了眾人圍攻太後,逼她閉關。”
“成蟜我不熟悉,但是在我看來,還是大王適合做秦王。大王和我都是冷月人,在風雨小築就有過情誼,大家知根知底。大王是我家首領的關門弟子,也是冷月掌舵人,夏姬太後不可能不知道。可北宮沒有派出任何人接應,還要讓他孤身犯險,從那時候起,我就對北宮不待見。”
華陽夫人言道:“趙姬,你曾在華陽宮居住過好幾年,我這裏每天來什麽人,你最清楚。成蟜每次前來,都會欺負那些皇子公主,而我敢怒不敢言。特別是在門外欺淩我家潤兒,徹底激怒了我,也激怒了整個羋氏。”
“宮裏誰不知道,我有意培養羋潤為華陽宮的接班人,潤兒的父親還是掌管私庫的羋宸,這樣的羋氏嫡女,居然在我的家門口被成蟜的下人欺負,宮裏宮外會怎麽看?成蟜雖然不是故意的,但是他的那些下人,絕大部分都是北宮人。”
“什麽樣的主子,就有什麽樣的下人,在那一刻,久不出宮的我,連續出了兩次宮。一次兩位太子決鬥,就算鍾離不在,我也會偏袒政兒;一次祭祖大典,責罵子楚不該懲罰政兒,他才從民間迴來,哪裏懂那些宮廷規矩?”
“那一次,子楚受了很重的傷,就算讓醫術高明的徐福來診斷,也活不過一年。子楚在宮裏沒有多少底蘊,那些權謀之術都是從我這裏學的,我不能再拖了,必須趁著太子就位,盡快讓政兒坐上君王寶座。”
“因為我知道,隻要拖個一年,以北宮的勢力,指不定秦王會是誰的,萬一夏姬說讓成蟜上位,我們怎麽辦?”
“一點辦法也沒有,夏姬是大秦最強者,能影響到的人太多。所以策劃了這出毒死子楚的計策,可我沒想到,北宮居然下手的那麽快。我本是讓老香聯合新波,一同去執行的,誰知老香還沒出華陽宮,子楚就死了。”
“你們來說,這個鍋,讓我一個人背合適嗎?計劃是我出的,但趙姬你也明白,真正執行的,就是北宮人。”
趙姬、敏代不說話了。
在這個時刻,華陽夫人沒必要撒謊。嬴子楚之死,先是自己設計了一出苦肉計,然後孟薑前來複仇。那個下毒的老太監,也自殺當場,好似生怕被人問出點什麽。以華陽宮的權勢,做了不會不承認,而那個老太監,也確實不是華陽宮出來的。
大家一直說華陽夫人的不對,都說她殺死了嬴子楚,可有沒有人想過,北宮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難道北宮就一點幹係都沒有嗎?至少敏代是不信的,她早就對北宮不爽到極點。她是君夫人,晨曦不去向她請安,讓她的臉麵往哪裏放,所以就搬去鍾殿去住,給鍾離壯壯聲勢。
趙姬揉著額頭道:“這個說不清,一直以來,北宮都是支持我的,我或許不信夏姬,晨曦還是會信的。晨曦甘願嫁給政兒,就說明她不會害政兒身邊的什麽人,如果是她下令殺死子楚,又豈會嫁給政兒呢?”
華陽夫人言道:“那個下命令的人,不會是晨曦,也不會是夏姬,至於是北宮的哪個人,那就隻有老天才知道了。”
“在我眼裏,北宮就是個龐然大物,我必須在活著的時候,消除這個威脅。有些事情,可以告訴你們了,夏姬對我的恨意很大。隻要有機會,她肯定會將羋氏趕出秦國。”
“羋氏的危機,就在北宮。因為當年宮廷之變,宣太後和我殺死了許多嬴氏族人,更逼得秦武後下落不明。秦武後對我和夏姬有大恩,我背叛了,自然會讓夏姬滿滿的怨恨。”
“之所以沒有對我下手,主要是嬴氏孱弱,羋氏在皇族根深蒂固,短時間根本消除不了影響力。殺了我,羋嬴兩族必然開戰,她還沒有做好這個準備,也不想將矛盾擴大化。”
“還記得子楚死後,我立刻聯合鍾離,著手建立鍾殿。我不知道孟薑也是北宮人,她怎麽那麽湊巧地被鍾離抓進了鍾殿,那一夜鍾殿爭鬥,深深的嚇住了我。”
“原來許多北宮人,就生活在我的身邊,而我卻不知。你們知道嗎?當鍾離找到我的時候,當場埋怨過我,問我怎麽管理手下的。參與進攻鍾殿的人,一小半都是華陽宮出來的。鍾殿是我大力籌措建立的,攻擊鍾殿,就是在攻擊我自己,鍾殿裏麵居住著大量的羋氏族人,我再糊塗也不能攻擊那裏呀。”
趙姬和敏代麵麵相覷,還真是這個理。
敏代在鍾殿居住的時間比較久,羋潤、七劍女等眾多羋氏人,都居住在鍾殿。也就是說,羋氏半數族人,都在鍾殿生活。除非華陽夫人發瘋,才會叫人去攻擊鍾殿。
那麽問題來了,以前想不通,現在細細想來,以孟薑的影響力,怎麽影響到那麽多北宮人?
嬴子楚、嬴政,都是華陽夫人提攜上來的人,兩代秦王,能夠做上君王之位,都與華陽夫人密不可分。
正如華陽夫人所言,唯有自己提攜的君王,才能讓她放心,也能讓羋氏放心。可現在不行了,自從嬴政迴秦,當了太子,入宮以後,秦宮就受到夏姬的監視。
在整個秦國,華陽夫人最怕的是夏姬。
華陽夫人自嘲道:“你們沒有聽錯,都是北宮惹的禍。”
“在你們的眼裏,夏姬姐姐長年在紫竹林潛修,身居淺出,不問世事。如果這麽想,那就大錯特錯。我是後宮之主,秦宮應該以華陽宮說的算,可為什麽下麵的人,以北宮的人數最多呢?”
“都是宮裏的水很深,趙姬或許沒有切身體會,但是以小敏你的身份,這水的深淺,還是能探探的。你從小出生在趙宮,對宮闈之事非常熟,可你來了以後,居然什麽事都不管。別人問起,你就說不愛管理俗務,這或許是你的性格,但在奶奶看來,並不是主要的。”
“你怕這裏的水太深,會給政兒帶來諸多麻煩。”
“從你入宮以來,用的侍女都是從趙國帶來,不敢用華陽宮一個人。因為你看的很清,華陽宮的下人,半數以上都是北宮人。也就是說,我在宮裏做什麽事,一舉一動都會被夏姬太後看到。”
“秦宮雖說以華陽宮為首,但是真的能掌管整個後宮嗎?不是,在我的頭上,還有兩座大山壓著。一個是北宮,一個是頤陵殿。頤陵殿很少插手俗務,裏麵的人非常低調,隻對秦王負責。北宮卻不同,插手的事情太多了,除了夏姬姐姐,沒人知道晨曦效忠的是何人?”
趙姬皺眉道:“嬴艾與你有仇,你不怕頤陵殿,為何要怕北宮?至少在我看來,夏姬太後還不敢明著給你麵色看。就像我這樣,雖然恨不得你早死,但是在公開場合,些許臉麵還是要給的。”
“你我之間隻是個人私怨,與族人無關,就算我們鬧的再兇,也不會影響到政兒的大業。我想打迴趙國,你也想吞並楚國,我們心知肚明。可我想不明白,你為什麽怕北宮怕成這樣?政兒還是太年輕,如果子楚還活著,統一大業可以來的更快。現在讓政兒去做,就算以後能吞並楚國,估計你也很難活到那一天。”
華陽夫人悲哀道:“我何嚐不知道這個道理,打迴楚國,一直是我的心願。可再大的理想,也要麵對現實。現實非常殘酷,我悲哀地發現,巴家與帝銘府私下有商業往來,夏姬太後也與成蟜走的很近。”
“成蟜這個孩子,向來不討我的喜,也與許多羋氏族人有矛盾,他一旦上位,我羋氏的地位會非常尷尬。北宮太強大了,這是我大秦第一個私官機構,裏麵高手如雲,各種人才層出不窮,無論我怎麽鬥,在絕對的實力麵前,都都不過夏姬。”
“到了我這個年紀,也活不了多久,如果我死了,羋氏怎麽辦?至少在我看來,夏姬絕對活得比我久,那個晨曦也非常的年輕。所以,堅決不能讓成蟜上位,在這個時候,政兒走進了我的視線。”
“潤兒第一次看見政兒,就死心塌地的要做他的女人,從那時我就知道,羋氏的未來,隻能寄托在政兒身上。有了這個出發點,我就極力地扶持政兒上位。可你們知道嗎?在那個時候,夏姬曾經傳音給我,說政兒的身份未定,習慣了江湖上的那套做事方式,還是成蟜最合適。”
“在那個時候,這個矛盾無法調和。成蟜囂張跋扈慣了,不但打壓眾多皇子,還欺淩我羋氏族人。羋嬴兩族的皇子公主,從小就在華陽宮生活,欺負他們,跟欺負我有何區別?你們告訴我,我要不要反抗?”
趙姬愣住了,冷聲言道:“夏姬太後竟然不選政兒,我到今天才知道這件事。”
說到嬴政的身上,敏代不能沉默下去了,淡淡地言道:“華陽奶奶說的是事實,從墨舞安藏在宗人府,夏姬太後的態度就能看的出來。她要與墨舞安相見,隻要他們見了麵,就會威脅到大王的位置,所以鍾殿才會想盡辦法地讓他們不能見,才有了眾人圍攻太後,逼她閉關。”
“成蟜我不熟悉,但是在我看來,還是大王適合做秦王。大王和我都是冷月人,在風雨小築就有過情誼,大家知根知底。大王是我家首領的關門弟子,也是冷月掌舵人,夏姬太後不可能不知道。可北宮沒有派出任何人接應,還要讓他孤身犯險,從那時候起,我就對北宮不待見。”
華陽夫人言道:“趙姬,你曾在華陽宮居住過好幾年,我這裏每天來什麽人,你最清楚。成蟜每次前來,都會欺負那些皇子公主,而我敢怒不敢言。特別是在門外欺淩我家潤兒,徹底激怒了我,也激怒了整個羋氏。”
“宮裏誰不知道,我有意培養羋潤為華陽宮的接班人,潤兒的父親還是掌管私庫的羋宸,這樣的羋氏嫡女,居然在我的家門口被成蟜的下人欺負,宮裏宮外會怎麽看?成蟜雖然不是故意的,但是他的那些下人,絕大部分都是北宮人。”
“什麽樣的主子,就有什麽樣的下人,在那一刻,久不出宮的我,連續出了兩次宮。一次兩位太子決鬥,就算鍾離不在,我也會偏袒政兒;一次祭祖大典,責罵子楚不該懲罰政兒,他才從民間迴來,哪裏懂那些宮廷規矩?”
“那一次,子楚受了很重的傷,就算讓醫術高明的徐福來診斷,也活不過一年。子楚在宮裏沒有多少底蘊,那些權謀之術都是從我這裏學的,我不能再拖了,必須趁著太子就位,盡快讓政兒坐上君王寶座。”
“因為我知道,隻要拖個一年,以北宮的勢力,指不定秦王會是誰的,萬一夏姬說讓成蟜上位,我們怎麽辦?”
“一點辦法也沒有,夏姬是大秦最強者,能影響到的人太多。所以策劃了這出毒死子楚的計策,可我沒想到,北宮居然下手的那麽快。我本是讓老香聯合新波,一同去執行的,誰知老香還沒出華陽宮,子楚就死了。”
“你們來說,這個鍋,讓我一個人背合適嗎?計劃是我出的,但趙姬你也明白,真正執行的,就是北宮人。”
趙姬、敏代不說話了。
在這個時刻,華陽夫人沒必要撒謊。嬴子楚之死,先是自己設計了一出苦肉計,然後孟薑前來複仇。那個下毒的老太監,也自殺當場,好似生怕被人問出點什麽。以華陽宮的權勢,做了不會不承認,而那個老太監,也確實不是華陽宮出來的。
大家一直說華陽夫人的不對,都說她殺死了嬴子楚,可有沒有人想過,北宮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難道北宮就一點幹係都沒有嗎?至少敏代是不信的,她早就對北宮不爽到極點。她是君夫人,晨曦不去向她請安,讓她的臉麵往哪裏放,所以就搬去鍾殿去住,給鍾離壯壯聲勢。
趙姬揉著額頭道:“這個說不清,一直以來,北宮都是支持我的,我或許不信夏姬,晨曦還是會信的。晨曦甘願嫁給政兒,就說明她不會害政兒身邊的什麽人,如果是她下令殺死子楚,又豈會嫁給政兒呢?”
華陽夫人言道:“那個下命令的人,不會是晨曦,也不會是夏姬,至於是北宮的哪個人,那就隻有老天才知道了。”
“在我眼裏,北宮就是個龐然大物,我必須在活著的時候,消除這個威脅。有些事情,可以告訴你們了,夏姬對我的恨意很大。隻要有機會,她肯定會將羋氏趕出秦國。”
“羋氏的危機,就在北宮。因為當年宮廷之變,宣太後和我殺死了許多嬴氏族人,更逼得秦武後下落不明。秦武後對我和夏姬有大恩,我背叛了,自然會讓夏姬滿滿的怨恨。”
“之所以沒有對我下手,主要是嬴氏孱弱,羋氏在皇族根深蒂固,短時間根本消除不了影響力。殺了我,羋嬴兩族必然開戰,她還沒有做好這個準備,也不想將矛盾擴大化。”
“還記得子楚死後,我立刻聯合鍾離,著手建立鍾殿。我不知道孟薑也是北宮人,她怎麽那麽湊巧地被鍾離抓進了鍾殿,那一夜鍾殿爭鬥,深深的嚇住了我。”
“原來許多北宮人,就生活在我的身邊,而我卻不知。你們知道嗎?當鍾離找到我的時候,當場埋怨過我,問我怎麽管理手下的。參與進攻鍾殿的人,一小半都是華陽宮出來的。鍾殿是我大力籌措建立的,攻擊鍾殿,就是在攻擊我自己,鍾殿裏麵居住著大量的羋氏族人,我再糊塗也不能攻擊那裏呀。”
趙姬和敏代麵麵相覷,還真是這個理。
敏代在鍾殿居住的時間比較久,羋潤、七劍女等眾多羋氏人,都居住在鍾殿。也就是說,羋氏半數族人,都在鍾殿生活。除非華陽夫人發瘋,才會叫人去攻擊鍾殿。
那麽問題來了,以前想不通,現在細細想來,以孟薑的影響力,怎麽影響到那麽多北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