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宮烽火,在極短的時間內傳遞向四麵八方。鹹陽周圍,蕞城、雲陽、麗邑、甘泉宮、雍城,甚至更遠處的平陽、終南山、無關、義渠都能看見。
此烽煙燃起,代表著國都危難。在曆史上,無論是列國聯軍,還是內部爭鬥,都沒有燃起這道烽火,現在卻燃起了。此烽火與長城上的狼煙相得益彰,在危機的時刻,作為傳遞訊息之用。
烽火隻衝夜空,用火油灌起的火焰,高度直達三丈之高,說明形勢已經非常危機。能夠點起此烽火的,唯有華陽宮,以華陽夫人的精明,這麽丟麵子的事情她不可能做。既然做了,就說明她已經控製不了局勢,秦宮將失守。
上次凱隆內亂,血凡樓眾女攻入秦宮,華陽宮都沒有燃起這道烽火,說明一切都在可控範圍之內。但是這一次,所有人都知道,華陽夫人頂不住了。
秦王冠禮,帶走了絕大部分兵力,鹹陽非常空虛,哪裏架的住嫪毐的那群餓狼之師。沒錯,那些人都是嫪毐的私兵,一群江湖草莽,鹹陽宮的富裕讓他們眼紅。別說他們,就是佐戈竭,都衝鋒在最前線,撞擊宮門的聲音響徹整個鹹陽城。
無數躲在家裏的秦人,嚇得瑟瑟發抖,他們都在想,難道大秦要完了嗎?
城衛府的內史騰,騰地一下站起身,即刻著急所有的城衛兵,趕向了宮門處。任憑尉繚怎麽勸阻,他都不聽勸,因為他是鹹陽太守,就算是赴死,也要殺盡那些敢衝擊秦宮的人。
內史肆也驚慌地起身,正要隨內史騰一起趕去,卻被尉繚拉住,道:“你可不能再去了,撞擊了宮門,嫪毐謀反大罪已成,你去了也沒用,何不保留有用之身,為長信侯做點事。”
內史肆掩頭大哭道:“我還能做些什麽?大王的這一刀,肯定是要落到侯爺的頭上。來的時候,我和令齊就一再叮囑,怡歡院和秦宮,那是我們的禁地,非到萬不得已不能攻。現在秦宮燃起了烽火,各地援軍會很快趕到鹹陽,我已經是必死之人。”
尉繚厲聲道:“所有人都可以死,你卻死不得。經此一役,長信侯必死,誰也保不住他,就連趙姬太後也不行。我讓你苟活著,就是要讓你查明,到底是誰蠱惑長信侯行此極端手段。以長信侯的頭腦,他不可能有攻擊秦宮的想法,那麽背後肯定還有人給他出主意。”
“長信侯要死了,但不能死的不明不白。還有一點你要明白,長信侯還有兩個孩子,你要想辦法保留。以我的估計,大王不會留他們在世上,如果趙姬太後身邊沒有幫忙說情之人,也會受不了大王的壓力。”
內史肆耷拉著腦袋,內心愁苦一片。尉繚的意思他懂,長信侯帶來的人大部分都會死,而他自己因為一直在城衛府,更與秦王的心腹幕僚在一起,罪責會有,但罪不至死。
望著秦宮的滾滾烽火,內史肆的眼淚一直就沒有聽過,對城外的廝殺也沒有感覺。這把火是華陽宮燃起的,宮門都還沒有撞破,華陽夫人這麽早燃起烽火,究竟有什麽目的?他能猜到的隻有一點,那就是要讓秦王嬴政,將第一立君威的刀,砍向長信侯。
蘄年宮,二層露台上的嬴政,麵色冷峻地看著那道烽火,一言不發。不一會兒,趙姬和莫愁女也來了。
趙姬苦歎道:“政兒,這一把刀,隻能砍向嫪毐。華陽夫人真夠狠,是母親沒有算好,她會來這麽一招。鹹陽宮烽火起,你就不能再等了,隻能傳令給各地郡守,發兵擒賊。”
嬴政咬牙道:“兒子已經在宮裏做足了準備,就算嫪毐攻入秦宮,最多死些太監宮女,各宮主要妃子都轉移進安全之地。以嫪毐的那點兵力,對秦宮根本沒有太大的威脅,我本想少死點人,可華陽夫人不讓,偏要讓我多殺人。”
“這把火點燃的太早了,打亂了所有的布置,兒子不能一直被人牽著鼻子走。給我傳令下去,蕞戰之兵出發,給我將鹹陽幾道城門圍起來。在沒有新的命令之前,不允許任何踏入鹹陽城。”
“各地郡守依然按兵不動,誰敢出兵,立斬。”
麗姬快速地將此條命令傳訊出去,趙姬奇怪地問道:“嫪毐手上有四萬兵力,秦宮根本沒有那麽多兵力防禦,為何不讓他們進入秦宮支援?”
嬴政沉穩地言道:“秦宮內部的布置,沒有人比我更清楚,絕對能拖延到天亮。嫪毐帶著一萬戍衛軍,在城外與昌平君的三萬人交戰。鹹陽城各地都有人在巷戰,雖然有三萬人攻擊宮門,但是我敢肯定,內史騰必然帶著最精良的城衛兵去攻擊。”
“能夠進入秦宮的兵力,人數不會超過兩萬,以兩萬的兵力在宮裏肆虐,絕對會迎來北宮的那些下人的極力反撲。華陽夫人會躲進自己的地下密室,而夏姬祖母也會動用秘庫,去將那些人武裝起來。”
“而我能做的,就是將那些膽敢進入宮裏的人,全部誅殺,以免我大秦最核心的秘密被列國探子查知。其實那些兵,也是我的兵,就算裏麵有太多的江湖人,效忠的人是嫪毐,可嫪毐並不是真的反叛。”
“說到底,現在死的人,都是我的人,他們在內鬥,損耗的都是我大秦國力。列國都希望看到這一幕,我也極力避免減少傷亡,可華陽夫人的這一把烽火,逼得我必須將那些人全部殺死。”
趙姬歎了一口氣,不再多說什麽。本來嫪毐帶兵去鹹陽,趙姬開始很擔心,後來細細思索下,明白嫪毐要去幹什麽,至少還在甘泉宮的控製範圍之內。又聽到嬴政在宮裏做了準備,與自己的猜想一致,也就不覺得有什麽問題,嫪毐隻是玩鬧罷了。
可華陽夫人點燃了烽火,就給嫪毐定下了謀反大罪。大秦律法中明確規定,隻要有謀逆之罪的,必定當誅,並且要施展連坐之罰,有血緣關係的三代都要處死。
嬴皓急匆匆地登上露台,跪在嬴政的麵前,急道:“請大王立刻下令,讓我帶著戍衛軍奔赴鹹陽,擒拿反賊嫪毐,再不去的話,那一萬被他蠱惑的將士,將逃不出來幾個。”
嬴政歎息道:“已經晚了,秦宮烽火燃起,昌平君已經在拚命了。那一萬戍衛軍,已經去了半數,絕大部分的馬匹都已被射死。雍城之兵沒有馬,戰力就去了一半,等到蕞城之兵趕到,將會全部死在那裏。就算你現在趕去,也來不及了。”
嬴皓愣道:“這怎麽可能?鹹陽城外的戍衛軍營我去過,他們根本沒有那樣的戰力,絕對無法與雍城之兵相提並論。就算一萬對三萬,死傷幾千人,也能夠逃出來許多,不可能全軍覆沒。”
嬴政愁苦道:“有兩個原因,一是嫪毐不敢撤軍,隻要他不走,戍衛軍怎麽會臨陣脫逃?二是昌平君也急了,使用的是鐵桶陣,用人命地填,將戍衛軍死死地圍困,專門射殺馬匹。”
“因為昌平君知道,他隻要圍困半個時辰,其他各路的援兵就會趕到。如果他擒不下嫪毐,寡人的第一刀,就會砍向他的人頭,他不敢不拚命。”
“嫪毐被人逼,昌平君在被人逼,而寡人也在被人逼。這一夜,會死很多人,已經超出了可控範圍。至於還會死多少人,我也不知道。”
嬴皓痛苦道:“真救不出來嗎?”
嬴政搖了搖頭,嬴皓無奈地退了下去。
嬴政也想救那些人,可華陽宮的那一把火,打亂了所有人的部署。烽火一起,所有人都會拚命,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再也沒有迴旋的餘地。
鹹陽城外的交戰,也如嬴政所料,在失去了馬匹之後,嫪毐帶著手下的兵,做著困獸猶鬥。他也沒有想到,昌平君會這麽鐵血,居然使用鐵桶大陣,以五人死亡的代價帶走一個戍衛兵,活活地將他困在這裏。
沒過多久,蕞城大軍趕到,更是雪上加霜。
看著一個個士兵在麵前死去,嫪毐知道自己敗了,收攏陣線,與對方隔開。
嫪毐丟下了兵器,悲痛地喝道:“所有將士,丟下兵器,就地待降。”
與此同時,到來的李信,也收攏了陣線,並且控製了城門。
昌平君愣住了,問道:“李信,嫪毐已敗,盡快將他擒住,隨同我進宮平叛,裏麵還有叛軍三萬。”
李信搖頭歎道:“大王有令,所有城外的軍隊,都不得進入鹹陽城,違令則斬。長信侯已經敗了,一萬戍衛軍啊,死了隻剩下三千人。而你的三萬軍,也隻剩下八千。哎,都是自家人,既然對方已經投降,就不要將事情做絕。”
昌平君詫異,嬴政居然傳出這樣的命令,抬頭看向火光衝天的烽火,急道:“可烽火已起,我們不進去,秦宮怎麽辦?”
李信翻了翻白眼,道:“怎麽辦?涼拌。這是大王的命令,如果你真要抗命,別怪小將不念往日之情,當場誅殺了你。”
聽到這麽古怪的命令,周圍的人都傻眼了。對於李信來說,秦王已經冠禮,正是立君威的時候。誰要是在這個時候帶頭抗命,那麽隻有死路一條,他可不會做那個出頭之人。
至於秦宮的禍亂,他才管不著,自然有秦王嬴政去操心。反正裏麵住的又不是自己的家人,秦王都不急,他幹嘛要急著跳出來。
聽到嫪毐投降的聲音,所有人都放下了心,畢竟雍城兵打仗太兇猛了,能不打還是盡量不要打。為了圍困他們,已經損失了三萬多人,不能再死了,不然明天真的說不過去。
可就在這時,一個雍城兵站了起來,大聲喊道:“我是戍衛軍,戍衛軍從來沒有投降之說。”
說完此話,拔劍自刎當場……
此烽煙燃起,代表著國都危難。在曆史上,無論是列國聯軍,還是內部爭鬥,都沒有燃起這道烽火,現在卻燃起了。此烽火與長城上的狼煙相得益彰,在危機的時刻,作為傳遞訊息之用。
烽火隻衝夜空,用火油灌起的火焰,高度直達三丈之高,說明形勢已經非常危機。能夠點起此烽火的,唯有華陽宮,以華陽夫人的精明,這麽丟麵子的事情她不可能做。既然做了,就說明她已經控製不了局勢,秦宮將失守。
上次凱隆內亂,血凡樓眾女攻入秦宮,華陽宮都沒有燃起這道烽火,說明一切都在可控範圍之內。但是這一次,所有人都知道,華陽夫人頂不住了。
秦王冠禮,帶走了絕大部分兵力,鹹陽非常空虛,哪裏架的住嫪毐的那群餓狼之師。沒錯,那些人都是嫪毐的私兵,一群江湖草莽,鹹陽宮的富裕讓他們眼紅。別說他們,就是佐戈竭,都衝鋒在最前線,撞擊宮門的聲音響徹整個鹹陽城。
無數躲在家裏的秦人,嚇得瑟瑟發抖,他們都在想,難道大秦要完了嗎?
城衛府的內史騰,騰地一下站起身,即刻著急所有的城衛兵,趕向了宮門處。任憑尉繚怎麽勸阻,他都不聽勸,因為他是鹹陽太守,就算是赴死,也要殺盡那些敢衝擊秦宮的人。
內史肆也驚慌地起身,正要隨內史騰一起趕去,卻被尉繚拉住,道:“你可不能再去了,撞擊了宮門,嫪毐謀反大罪已成,你去了也沒用,何不保留有用之身,為長信侯做點事。”
內史肆掩頭大哭道:“我還能做些什麽?大王的這一刀,肯定是要落到侯爺的頭上。來的時候,我和令齊就一再叮囑,怡歡院和秦宮,那是我們的禁地,非到萬不得已不能攻。現在秦宮燃起了烽火,各地援軍會很快趕到鹹陽,我已經是必死之人。”
尉繚厲聲道:“所有人都可以死,你卻死不得。經此一役,長信侯必死,誰也保不住他,就連趙姬太後也不行。我讓你苟活著,就是要讓你查明,到底是誰蠱惑長信侯行此極端手段。以長信侯的頭腦,他不可能有攻擊秦宮的想法,那麽背後肯定還有人給他出主意。”
“長信侯要死了,但不能死的不明不白。還有一點你要明白,長信侯還有兩個孩子,你要想辦法保留。以我的估計,大王不會留他們在世上,如果趙姬太後身邊沒有幫忙說情之人,也會受不了大王的壓力。”
內史肆耷拉著腦袋,內心愁苦一片。尉繚的意思他懂,長信侯帶來的人大部分都會死,而他自己因為一直在城衛府,更與秦王的心腹幕僚在一起,罪責會有,但罪不至死。
望著秦宮的滾滾烽火,內史肆的眼淚一直就沒有聽過,對城外的廝殺也沒有感覺。這把火是華陽宮燃起的,宮門都還沒有撞破,華陽夫人這麽早燃起烽火,究竟有什麽目的?他能猜到的隻有一點,那就是要讓秦王嬴政,將第一立君威的刀,砍向長信侯。
蘄年宮,二層露台上的嬴政,麵色冷峻地看著那道烽火,一言不發。不一會兒,趙姬和莫愁女也來了。
趙姬苦歎道:“政兒,這一把刀,隻能砍向嫪毐。華陽夫人真夠狠,是母親沒有算好,她會來這麽一招。鹹陽宮烽火起,你就不能再等了,隻能傳令給各地郡守,發兵擒賊。”
嬴政咬牙道:“兒子已經在宮裏做足了準備,就算嫪毐攻入秦宮,最多死些太監宮女,各宮主要妃子都轉移進安全之地。以嫪毐的那點兵力,對秦宮根本沒有太大的威脅,我本想少死點人,可華陽夫人不讓,偏要讓我多殺人。”
“這把火點燃的太早了,打亂了所有的布置,兒子不能一直被人牽著鼻子走。給我傳令下去,蕞戰之兵出發,給我將鹹陽幾道城門圍起來。在沒有新的命令之前,不允許任何踏入鹹陽城。”
“各地郡守依然按兵不動,誰敢出兵,立斬。”
麗姬快速地將此條命令傳訊出去,趙姬奇怪地問道:“嫪毐手上有四萬兵力,秦宮根本沒有那麽多兵力防禦,為何不讓他們進入秦宮支援?”
嬴政沉穩地言道:“秦宮內部的布置,沒有人比我更清楚,絕對能拖延到天亮。嫪毐帶著一萬戍衛軍,在城外與昌平君的三萬人交戰。鹹陽城各地都有人在巷戰,雖然有三萬人攻擊宮門,但是我敢肯定,內史騰必然帶著最精良的城衛兵去攻擊。”
“能夠進入秦宮的兵力,人數不會超過兩萬,以兩萬的兵力在宮裏肆虐,絕對會迎來北宮的那些下人的極力反撲。華陽夫人會躲進自己的地下密室,而夏姬祖母也會動用秘庫,去將那些人武裝起來。”
“而我能做的,就是將那些膽敢進入宮裏的人,全部誅殺,以免我大秦最核心的秘密被列國探子查知。其實那些兵,也是我的兵,就算裏麵有太多的江湖人,效忠的人是嫪毐,可嫪毐並不是真的反叛。”
“說到底,現在死的人,都是我的人,他們在內鬥,損耗的都是我大秦國力。列國都希望看到這一幕,我也極力避免減少傷亡,可華陽夫人的這一把烽火,逼得我必須將那些人全部殺死。”
趙姬歎了一口氣,不再多說什麽。本來嫪毐帶兵去鹹陽,趙姬開始很擔心,後來細細思索下,明白嫪毐要去幹什麽,至少還在甘泉宮的控製範圍之內。又聽到嬴政在宮裏做了準備,與自己的猜想一致,也就不覺得有什麽問題,嫪毐隻是玩鬧罷了。
可華陽夫人點燃了烽火,就給嫪毐定下了謀反大罪。大秦律法中明確規定,隻要有謀逆之罪的,必定當誅,並且要施展連坐之罰,有血緣關係的三代都要處死。
嬴皓急匆匆地登上露台,跪在嬴政的麵前,急道:“請大王立刻下令,讓我帶著戍衛軍奔赴鹹陽,擒拿反賊嫪毐,再不去的話,那一萬被他蠱惑的將士,將逃不出來幾個。”
嬴政歎息道:“已經晚了,秦宮烽火燃起,昌平君已經在拚命了。那一萬戍衛軍,已經去了半數,絕大部分的馬匹都已被射死。雍城之兵沒有馬,戰力就去了一半,等到蕞城之兵趕到,將會全部死在那裏。就算你現在趕去,也來不及了。”
嬴皓愣道:“這怎麽可能?鹹陽城外的戍衛軍營我去過,他們根本沒有那樣的戰力,絕對無法與雍城之兵相提並論。就算一萬對三萬,死傷幾千人,也能夠逃出來許多,不可能全軍覆沒。”
嬴政愁苦道:“有兩個原因,一是嫪毐不敢撤軍,隻要他不走,戍衛軍怎麽會臨陣脫逃?二是昌平君也急了,使用的是鐵桶陣,用人命地填,將戍衛軍死死地圍困,專門射殺馬匹。”
“因為昌平君知道,他隻要圍困半個時辰,其他各路的援兵就會趕到。如果他擒不下嫪毐,寡人的第一刀,就會砍向他的人頭,他不敢不拚命。”
“嫪毐被人逼,昌平君在被人逼,而寡人也在被人逼。這一夜,會死很多人,已經超出了可控範圍。至於還會死多少人,我也不知道。”
嬴皓痛苦道:“真救不出來嗎?”
嬴政搖了搖頭,嬴皓無奈地退了下去。
嬴政也想救那些人,可華陽宮的那一把火,打亂了所有人的部署。烽火一起,所有人都會拚命,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再也沒有迴旋的餘地。
鹹陽城外的交戰,也如嬴政所料,在失去了馬匹之後,嫪毐帶著手下的兵,做著困獸猶鬥。他也沒有想到,昌平君會這麽鐵血,居然使用鐵桶大陣,以五人死亡的代價帶走一個戍衛兵,活活地將他困在這裏。
沒過多久,蕞城大軍趕到,更是雪上加霜。
看著一個個士兵在麵前死去,嫪毐知道自己敗了,收攏陣線,與對方隔開。
嫪毐丟下了兵器,悲痛地喝道:“所有將士,丟下兵器,就地待降。”
與此同時,到來的李信,也收攏了陣線,並且控製了城門。
昌平君愣住了,問道:“李信,嫪毐已敗,盡快將他擒住,隨同我進宮平叛,裏麵還有叛軍三萬。”
李信搖頭歎道:“大王有令,所有城外的軍隊,都不得進入鹹陽城,違令則斬。長信侯已經敗了,一萬戍衛軍啊,死了隻剩下三千人。而你的三萬軍,也隻剩下八千。哎,都是自家人,既然對方已經投降,就不要將事情做絕。”
昌平君詫異,嬴政居然傳出這樣的命令,抬頭看向火光衝天的烽火,急道:“可烽火已起,我們不進去,秦宮怎麽辦?”
李信翻了翻白眼,道:“怎麽辦?涼拌。這是大王的命令,如果你真要抗命,別怪小將不念往日之情,當場誅殺了你。”
聽到這麽古怪的命令,周圍的人都傻眼了。對於李信來說,秦王已經冠禮,正是立君威的時候。誰要是在這個時候帶頭抗命,那麽隻有死路一條,他可不會做那個出頭之人。
至於秦宮的禍亂,他才管不著,自然有秦王嬴政去操心。反正裏麵住的又不是自己的家人,秦王都不急,他幹嘛要急著跳出來。
聽到嫪毐投降的聲音,所有人都放下了心,畢竟雍城兵打仗太兇猛了,能不打還是盡量不要打。為了圍困他們,已經損失了三萬多人,不能再死了,不然明天真的說不過去。
可就在這時,一個雍城兵站了起來,大聲喊道:“我是戍衛軍,戍衛軍從來沒有投降之說。”
說完此話,拔劍自刎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