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宮,秦惠文王所建,這座宮殿承載了大秦百年風雨。
秦國的國都本在雍城,後來政治中心移向章台宮,圍繞此宮擴建了興樂宮、六英宮、以及甘泉宮。
甘泉宮俗稱南宮,與華陽宮遙遙唿應,其實也屬於鹹陽宮一部分。隻因地理位置偏居雍城,故而人們並不將此宮與秦宮放在一起。
在曆史上,宣太後居於甘泉宮,誘殺了義渠王,順勢侵吞了義渠。經過長時間的交融,義渠人對此宮又愛又恨,又因為與甘泉宮息息相關,早已連為一體而無法做惱。
葛爾丹明白趙姬的意思,兄長嬴政即將到來,如果沒有一個有份量的義渠人在甘泉宮,那麽禦公、胡姬的地位會很尷尬。說輕了是義渠人桀驁不遜,說重了就是趙姬統禦無方,對上對下都很難交代。
禦駕到來,會有文武百官跟隨,一位高坐北方的太後,總要給眾人解釋點什麽吧。幸虧葛爾丹來了,如果他不來,哪怕趙姬與嬴政的母親感情再好,這場冠禮儀式都會被群臣所詬病,這也是趙姬心情不好的原因。
趙姬清楚這一點,葛爾丹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也不能拿一些毫無輕重的事由說事。就如他心中所想,嫪毐隻是母親的一個麵首,長信侯的地位雖然很高,但所有的權力都是母親賜予。
論親疏感情,趙姬對身邊的義子更好。特別是血染等人死後,葛爾丹成為趙姬唯一的義子,這份眷顧葛爾丹也非常清楚。大秦以法治國,但一個孝道,卻是其中的根本。
想明白了這一切,葛爾丹半跪在趙姬麵前,言道:“兒子來晚了,還請母親息怒。”
趙姬擺了擺手,歎聲道:“來了就好,如果禦駕到了,你還不來,那哀家就難做了,肯定會被那些群臣在背後誹謗一番。你是我義子,地位當與其他人不同,先起來說話。”
葛爾丹依然半跪著,大聲地言道:“兒子不能起來,有重要的事情要向母親稟告,我之所以晚來,是受了某些人的蠱惑。見到母親以後,我才知道那人是在騙我……”
“打住!”趙姬猛地起身,淡淡地言道:“隨我到殿內,將此事說清。”
趙姬轉身就走,莫愁女、麗姬等人跟隨,葛爾丹抬頭望了望。萬象雲長年居住在雍城,與葛爾丹關係也非常熟,低聲言道:“在雍城之地,能蠱惑你的,無非隻有長信侯一人。你來了,長信侯卻沒有來,其中肯定有些不能讓外人知道的原因。”
“此事太後不知,嬴皓也不知道。長信侯與太後的關係,我們都是清楚的,他的事情還是不能當眾說開,特別是在大王即將到來之際。快點入殿敘話,我們也想知道嫪毐去了何地,這個時候他這個北方侯爺不到場,真的說不過去。”
葛爾丹張了張口,隨即咽下,自己還是太年輕了,此事豈能當眾說開。
入了大殿,趙姬揮退了下人,高坐主位,麵色嚴厲地言道:“給我跪下,將你所知道的都說出來,嫪毐到底去了哪裏?”
“政兒宣他去鹹陽,但是據雍城得來的消息,他並沒有第一時間趕去鹹陽,而是在蘄年宮附近徘徊了半日,後又不知去向,連嬴皓都不知道他去了哪裏。”
“更離譜的是,他不但躲了起來,連甘泉宮都不來。政兒是我兒子,隻要哀家替他說句話,政兒不會拿他怎麽樣的。一味的躲起來,反而會惹出大麻煩。”
“冠禮期間,文武百官都會跟隨,政兒更要立君威,他豈能躲起來不見人?幸虧你迴來了,能蠱惑你的人,也隻有嫪毐。別以為我不知道,嫪毐與嬴皓暗地裏的爭鬥哀家都清楚,私下裏你與他也經常飲酒作樂。”
“你要弄清楚一件事,義渠首領不是那麽好當的,盯著這個位置的部落頭領有很多。如果你走錯一步,胡姬隻要從宮裏替個消息過來,連哀家都不好替你說情。畢竟胡姬是義渠公主,是義渠的主子,義渠內部的事務我也不能幹涉的太多。”
“老實交代,嫪毐身在何地?”
葛爾丹跪在大殿,咬了咬牙,沉聲言道:“長信侯在鹹陽郊外。”
趙姬疑惑道:“真去了鹹陽,為什麽行事還要這麽隱秘?或許是怕見到政兒,或許是怕百官刁難,但他也是一位侯爺,做事不能像江湖草莽那樣胡鬧。”
葛爾丹抬頭言道:“母親不是給了長信侯懿旨,讓他調兵去清君側的嗎?”
眾人眼皮一跳,麗姬疑惑道:“啟稟母後,大王此次冠禮,是當著百官的麵合議而成,連呂相、昌平君都讚同的。也就是說,大王身邊並沒有奸佞之臣,那又何來的清君側?我等都在甘泉宮,母後發過這樣的懿旨,為什麽我們不知道?”
萬象雲歎了口氣,言道:“事實很明顯,太後並沒有發過這樣的懿旨,長信侯以太後的口吻,行那假傳懿旨之事。”
趙姬麵色極其難看,厲聲道:“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饒。為了讓政兒冠禮,我等都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絕不容許任何人在其中破壞。好一個清君側,偏偏在冠禮期間發生,還假傳哀家的旨意,此乃就是行那謀反之事。”
“些許小事我可以說情,但是謀反大罪,我就不能再說什麽了。爾丹我兒,將你知道的事情,完完全全地說出來,供我們參考。”
話說到這裏,葛爾丹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立刻將嫪毐與他說的話,從私下的交往,拿著趙姬的假詔書,去誑騙軍中士兵。太後的詔書,一般人豈敢看,葛爾丹雖然識字,但是對蓋的璽印是真是假,也無法分辨,更別說趙姬的筆跡。
雖然心裏覺得趙姬不可能這麽做,但是詔書之下,葛爾丹也隻能聽命。隻派了少量的部落子弟,在秦氏牧場周圍遊弋,本部人馬並沒有妄動。而嫪毐帶領的一萬大軍,特意避開了嬴政的禦駕,隻能禦駕到了甘泉宮,騙開鹹陽的城門,直接攻擊呂府和城衛府。
控製了鹹陽以後,造成即成事實,連鹹陽城外的戍衛軍也會反應不過來。何況禦駕出行,大軍都會跟隨,鹹陽的軍力非常空虛,而雍城之兵又是作戰最強悍的軍隊,嫪毐有信心能在一個時辰內控製鹹陽局勢。
到時候無論誰來問他,都以清君側的名義去開脫,何況是在呂不韋已死的情況下。人都已經死了,以趙姬的性格,自然會為活人開口說話,最多給他按個不聽調遣,私自動兵的罪責,無非也就罰俸禁足了事。
可他沒有想過,假傳懿旨乃是大罪,更動用了雍城之兵,無論呂不韋死不死,一個謀反罪名是跑不掉的。還有一點嫪毐也沒有想過,他所帶領的兵,除了一萬戍衛軍,還有幾千人的江湖人士。
嫪毐是草莽出身,相熟的都是這些人,那些人可沒有軍隊的紀律。一旦攻破了鹹陽,那是什麽事情都能幹的出來,特別是麵對鹹陽的富裕,苦哈哈出生的江湖人士根本惹不住不出手搶掠。
聽著葛爾丹的敘說,趙姬整個人都心涼了。畢竟出自呂府,哪怕與呂不韋沒有任何感情,他的生死也隻能嬴政定奪。嫪毐這麽做,會讓她裏外不是人,境地異常尷尬。
旁邊的麗姬驚唿道:“長信侯豈敢這麽做?母親大人,大王禦駕出行,大軍都會跟隨護衛,鹹陽城會變得非常空虛。鹹陽學宮,秦宮,城衛府都沒有多少兵力,萬一那些江湖人士禍亂這幾處,大王的冠禮也就進行不下去了。”
“麗兒非常了解大哥,秦宮好幾位姐姐都懷有身孕,萬一那些不長眼的士兵進攻秦宮,大哥豈能安心冠禮?”
趙姬嘴角一張,也驚慌道:“葉子萬萬不能有事,莫愁趕去將我女兒接來。不行,政兒的冠禮必須要進行下去,莫愁也不能離開,想要殺我兒子的刺客還沒有出現。秦宮,隻能看那兩位太後的本事了。嫪毐,既然你敢這麽做,那就是逼哀家殺你。”
這個時候,趙姬也沒了主意,秦宮裏的人死的再多,她都不會在意。她在意的,隻有林葉一人。
從趙國迴秦,這一路走來,都是趙姬和林葉母女相互扶持,兩人的感情不下於趙姬與嬴政的母子之情。經曆了這麽多事,能讓趙姬信任的人,也隻有林葉。何況林葉手裏的一些勢力,都毫無保留地告訴了她。那是林葉為趙姬準備的底牌,也是為嬴政準備的底牌。
秦國政權更迭太過頻繁,沒有相當的底牌,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麽。就拿這次冠禮來說,多少人在幕後策劃,看似大家順水推舟地進行,其實私底下惹得許多人不滿。
在這樣的情況,如果冠禮進行不下去,所有的心血都將白費。紫竹林的那位夏姬太後態度不明,絕不能等著那位將傷養好了,出關與大家刁難。趁你閉關期間,要將所有事變成既成事實,當權勢不在,一個人空有武力又能有什麽用。
甘泉宮眾人心情沉到穀底,大家的意見跟趙姬一致,無論嫪毐鬧的有多兇,冠禮必須進行下去。至於鹹陽裏的那些人,隻能各看天命。
對於這一切,坐在禦駕裏的嬴政並不知道,他還在千葵的陪伴下,與嬴艾低聲的打趣嬉戲。禦駕乃是墨家所造,車廂的蔽音效果非常好,無論裏麵嬉戲的多麽熱鬧,外間也不知道。
能聽到這些的,隻有充當車夫的鍾離。
秦國的國都本在雍城,後來政治中心移向章台宮,圍繞此宮擴建了興樂宮、六英宮、以及甘泉宮。
甘泉宮俗稱南宮,與華陽宮遙遙唿應,其實也屬於鹹陽宮一部分。隻因地理位置偏居雍城,故而人們並不將此宮與秦宮放在一起。
在曆史上,宣太後居於甘泉宮,誘殺了義渠王,順勢侵吞了義渠。經過長時間的交融,義渠人對此宮又愛又恨,又因為與甘泉宮息息相關,早已連為一體而無法做惱。
葛爾丹明白趙姬的意思,兄長嬴政即將到來,如果沒有一個有份量的義渠人在甘泉宮,那麽禦公、胡姬的地位會很尷尬。說輕了是義渠人桀驁不遜,說重了就是趙姬統禦無方,對上對下都很難交代。
禦駕到來,會有文武百官跟隨,一位高坐北方的太後,總要給眾人解釋點什麽吧。幸虧葛爾丹來了,如果他不來,哪怕趙姬與嬴政的母親感情再好,這場冠禮儀式都會被群臣所詬病,這也是趙姬心情不好的原因。
趙姬清楚這一點,葛爾丹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也不能拿一些毫無輕重的事由說事。就如他心中所想,嫪毐隻是母親的一個麵首,長信侯的地位雖然很高,但所有的權力都是母親賜予。
論親疏感情,趙姬對身邊的義子更好。特別是血染等人死後,葛爾丹成為趙姬唯一的義子,這份眷顧葛爾丹也非常清楚。大秦以法治國,但一個孝道,卻是其中的根本。
想明白了這一切,葛爾丹半跪在趙姬麵前,言道:“兒子來晚了,還請母親息怒。”
趙姬擺了擺手,歎聲道:“來了就好,如果禦駕到了,你還不來,那哀家就難做了,肯定會被那些群臣在背後誹謗一番。你是我義子,地位當與其他人不同,先起來說話。”
葛爾丹依然半跪著,大聲地言道:“兒子不能起來,有重要的事情要向母親稟告,我之所以晚來,是受了某些人的蠱惑。見到母親以後,我才知道那人是在騙我……”
“打住!”趙姬猛地起身,淡淡地言道:“隨我到殿內,將此事說清。”
趙姬轉身就走,莫愁女、麗姬等人跟隨,葛爾丹抬頭望了望。萬象雲長年居住在雍城,與葛爾丹關係也非常熟,低聲言道:“在雍城之地,能蠱惑你的,無非隻有長信侯一人。你來了,長信侯卻沒有來,其中肯定有些不能讓外人知道的原因。”
“此事太後不知,嬴皓也不知道。長信侯與太後的關係,我們都是清楚的,他的事情還是不能當眾說開,特別是在大王即將到來之際。快點入殿敘話,我們也想知道嫪毐去了何地,這個時候他這個北方侯爺不到場,真的說不過去。”
葛爾丹張了張口,隨即咽下,自己還是太年輕了,此事豈能當眾說開。
入了大殿,趙姬揮退了下人,高坐主位,麵色嚴厲地言道:“給我跪下,將你所知道的都說出來,嫪毐到底去了哪裏?”
“政兒宣他去鹹陽,但是據雍城得來的消息,他並沒有第一時間趕去鹹陽,而是在蘄年宮附近徘徊了半日,後又不知去向,連嬴皓都不知道他去了哪裏。”
“更離譜的是,他不但躲了起來,連甘泉宮都不來。政兒是我兒子,隻要哀家替他說句話,政兒不會拿他怎麽樣的。一味的躲起來,反而會惹出大麻煩。”
“冠禮期間,文武百官都會跟隨,政兒更要立君威,他豈能躲起來不見人?幸虧你迴來了,能蠱惑你的人,也隻有嫪毐。別以為我不知道,嫪毐與嬴皓暗地裏的爭鬥哀家都清楚,私下裏你與他也經常飲酒作樂。”
“你要弄清楚一件事,義渠首領不是那麽好當的,盯著這個位置的部落頭領有很多。如果你走錯一步,胡姬隻要從宮裏替個消息過來,連哀家都不好替你說情。畢竟胡姬是義渠公主,是義渠的主子,義渠內部的事務我也不能幹涉的太多。”
“老實交代,嫪毐身在何地?”
葛爾丹跪在大殿,咬了咬牙,沉聲言道:“長信侯在鹹陽郊外。”
趙姬疑惑道:“真去了鹹陽,為什麽行事還要這麽隱秘?或許是怕見到政兒,或許是怕百官刁難,但他也是一位侯爺,做事不能像江湖草莽那樣胡鬧。”
葛爾丹抬頭言道:“母親不是給了長信侯懿旨,讓他調兵去清君側的嗎?”
眾人眼皮一跳,麗姬疑惑道:“啟稟母後,大王此次冠禮,是當著百官的麵合議而成,連呂相、昌平君都讚同的。也就是說,大王身邊並沒有奸佞之臣,那又何來的清君側?我等都在甘泉宮,母後發過這樣的懿旨,為什麽我們不知道?”
萬象雲歎了口氣,言道:“事實很明顯,太後並沒有發過這樣的懿旨,長信侯以太後的口吻,行那假傳懿旨之事。”
趙姬麵色極其難看,厲聲道:“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饒。為了讓政兒冠禮,我等都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絕不容許任何人在其中破壞。好一個清君側,偏偏在冠禮期間發生,還假傳哀家的旨意,此乃就是行那謀反之事。”
“些許小事我可以說情,但是謀反大罪,我就不能再說什麽了。爾丹我兒,將你知道的事情,完完全全地說出來,供我們參考。”
話說到這裏,葛爾丹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立刻將嫪毐與他說的話,從私下的交往,拿著趙姬的假詔書,去誑騙軍中士兵。太後的詔書,一般人豈敢看,葛爾丹雖然識字,但是對蓋的璽印是真是假,也無法分辨,更別說趙姬的筆跡。
雖然心裏覺得趙姬不可能這麽做,但是詔書之下,葛爾丹也隻能聽命。隻派了少量的部落子弟,在秦氏牧場周圍遊弋,本部人馬並沒有妄動。而嫪毐帶領的一萬大軍,特意避開了嬴政的禦駕,隻能禦駕到了甘泉宮,騙開鹹陽的城門,直接攻擊呂府和城衛府。
控製了鹹陽以後,造成即成事實,連鹹陽城外的戍衛軍也會反應不過來。何況禦駕出行,大軍都會跟隨,鹹陽的軍力非常空虛,而雍城之兵又是作戰最強悍的軍隊,嫪毐有信心能在一個時辰內控製鹹陽局勢。
到時候無論誰來問他,都以清君側的名義去開脫,何況是在呂不韋已死的情況下。人都已經死了,以趙姬的性格,自然會為活人開口說話,最多給他按個不聽調遣,私自動兵的罪責,無非也就罰俸禁足了事。
可他沒有想過,假傳懿旨乃是大罪,更動用了雍城之兵,無論呂不韋死不死,一個謀反罪名是跑不掉的。還有一點嫪毐也沒有想過,他所帶領的兵,除了一萬戍衛軍,還有幾千人的江湖人士。
嫪毐是草莽出身,相熟的都是這些人,那些人可沒有軍隊的紀律。一旦攻破了鹹陽,那是什麽事情都能幹的出來,特別是麵對鹹陽的富裕,苦哈哈出生的江湖人士根本惹不住不出手搶掠。
聽著葛爾丹的敘說,趙姬整個人都心涼了。畢竟出自呂府,哪怕與呂不韋沒有任何感情,他的生死也隻能嬴政定奪。嫪毐這麽做,會讓她裏外不是人,境地異常尷尬。
旁邊的麗姬驚唿道:“長信侯豈敢這麽做?母親大人,大王禦駕出行,大軍都會跟隨護衛,鹹陽城會變得非常空虛。鹹陽學宮,秦宮,城衛府都沒有多少兵力,萬一那些江湖人士禍亂這幾處,大王的冠禮也就進行不下去了。”
“麗兒非常了解大哥,秦宮好幾位姐姐都懷有身孕,萬一那些不長眼的士兵進攻秦宮,大哥豈能安心冠禮?”
趙姬嘴角一張,也驚慌道:“葉子萬萬不能有事,莫愁趕去將我女兒接來。不行,政兒的冠禮必須要進行下去,莫愁也不能離開,想要殺我兒子的刺客還沒有出現。秦宮,隻能看那兩位太後的本事了。嫪毐,既然你敢這麽做,那就是逼哀家殺你。”
這個時候,趙姬也沒了主意,秦宮裏的人死的再多,她都不會在意。她在意的,隻有林葉一人。
從趙國迴秦,這一路走來,都是趙姬和林葉母女相互扶持,兩人的感情不下於趙姬與嬴政的母子之情。經曆了這麽多事,能讓趙姬信任的人,也隻有林葉。何況林葉手裏的一些勢力,都毫無保留地告訴了她。那是林葉為趙姬準備的底牌,也是為嬴政準備的底牌。
秦國政權更迭太過頻繁,沒有相當的底牌,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麽。就拿這次冠禮來說,多少人在幕後策劃,看似大家順水推舟地進行,其實私底下惹得許多人不滿。
在這樣的情況,如果冠禮進行不下去,所有的心血都將白費。紫竹林的那位夏姬太後態度不明,絕不能等著那位將傷養好了,出關與大家刁難。趁你閉關期間,要將所有事變成既成事實,當權勢不在,一個人空有武力又能有什麽用。
甘泉宮眾人心情沉到穀底,大家的意見跟趙姬一致,無論嫪毐鬧的有多兇,冠禮必須進行下去。至於鹹陽裏的那些人,隻能各看天命。
對於這一切,坐在禦駕裏的嬴政並不知道,他還在千葵的陪伴下,與嬴艾低聲的打趣嬉戲。禦駕乃是墨家所造,車廂的蔽音效果非常好,無論裏麵嬉戲的多麽熱鬧,外間也不知道。
能聽到這些的,隻有充當車夫的鍾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