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宮震怒,華陽夫人將當年的隱秘說了出來,原來秦武王嬴蕩舉鼎而死,乃是一場集合多人的陰謀算計。
秦武王在嬴政的心中,是位英明神武的秦王,在位短短三年,就做出了別人多少年都沒有完成的事業。個人能力出眾,有膽識也有氣魄,集魅力於一身的王,列國人人懼怕的一位秦王。
可惜秦武王得罪了很多人,剛剛上位,就驅趕了對大秦有大功的張儀等人,又迎娶魏國公主為後,也就是後來的秦武後,破壞了羋嬴兩族的傳統聯姻。
張儀是什麽人?倡導遠交近攻的國策的秦國丞相,也是宣太後領進來的人。嬴蕩這一舉措,直接打壓了羋氏一族,那時候羋氏人人自危,就連嬴蕩的母親惠文後都在為自己的兒子擔心。
現在他的後人迴來了,華陽夫人再也坐不住了,不管夏姬是怎麽想的,華陽宮都不能留那個人在這個世上活著。畢竟夏姬出生秦國,本就是秦人,還帶有嬴氏血脈,不會維護羋氏的利益。
華陽夫人揪心道:“政兒,奶奶隻能靠你了,羋氏也隻能靠你了。你是我親手提攜為王的,鍾殿裏有太多的羋氏族人,華嬴不適合做後宮之主,而敏代又不願參與太多事務,按照我的意思,把葉子、或是胡姬的地位提上來吧。”
“她們或多或少,都與羋氏親密,假如某天我老死了,羋氏也不會消亡,我也能無愧羋氏一族。至於藏在宗人府的那個人,小鍾想盡辦法去殺死,絕對不能讓他活在世上,這個算是你給我的承諾。”
鍾離凝視著華陽夫人,認真地問道:“太後,這個承諾對你很重要,這麽草率地使用,以後就沒有多少底牌了。如果夏姬太後找你麻煩,我就沒有借口為你爭取時間了,你可要想清楚。”
心中哀歎,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華陽宮與北宮,遲早有對上的一天。一山不容二主,趙姬當年受過華陽夫人的恩惠,所以離開秦宮,不願與她對上。而夏姬太後,明著躲在茅草屋不問世事,實則卻在做著許多事。
如果某天夏姬要拿羋氏開刀,華陽夫人和夏姬必定對上,那一天遲早會到來。如果華陽夫人沒有鍾離的承諾,拿什麽去與夏姬叫板?宮廷鬥爭,不進則退,而最大的底牌,卻要使用在別的地方,鍾離不得不提醒一句。
嬴政小心地問道:“難道兩位奶奶,真的要對上?”
鍾離肯定道:“肯定會,而且暗地裏已經開始了。華陽宮周圍有太多的北宮人,葉子又最受太後的疼愛,所以在夏姬太後眼裏,葉子是個麻煩,所以派出刺客,隻是沒有殺掉她罷了。”
“有一就有二,上次沒殺死,不代表下次葉子的運氣還能那麽好。葉子是第一個,下一個可能就是羋潤、七劍女、老香等人。”
老香傻了眼,言道:“我隻是一個下人,也不是羋氏族人,夏姬太後為什麽要殺我?”
鍾離淡淡地言道:“因為你是華陽太後最忠心的手下,幾十年的主仆情誼,很難讓你背叛華陽宮。最大的問題,你是宦官局的首領,你的位置讓人眼紅,不滅掉你,誰敢與華陽宮對上?”
“在你心裏,華陽宮就是你的家,無論發生什麽事,都不會損害華陽宮的利益。就拿上次你為毛毛求情來說,寧願被公子懲罰,也不願發動你手裏的力量去救她,為了的就是不願讓華陽宮的利益受損。”
華陽夫人歎道:“老香跟隨我最久,你與毛毛的事情,怕我生氣嗎?你可知道,那天夜裏,趙姬私下裏來過華陽宮,與我密談了許久,早已將你們的事情說給我知道。因為趙姬知道,你跪在政兒那裏,就肯定有事相求,你不來找我而去求政兒,我肯定會查清楚其中原因。”
“趙姬看的很明白,畢竟我是後宮之主,真想查什麽,還是能查出來的。所以勸我寬恕你們,因為你的位置不能動,宦官首領一退,誰會上位?最有資格接替你的,隻能是北宮新波,那對我和趙姬都是個威脅。”
“畢竟殺死子楚之人,就是北宮人,新波不可能不知道,趙姬到今天也無法釋懷。所以她要極力地保住你,而我還真的沒有懲罰你們的意思,隻是毛毛,必須軟禁起來,就讓她留在鍾殿裏吧。”
眾人心中釋懷,兩位太後看問題都很透徹,一直以來,她們對夏姬都有提防之心。老香不是北宮人,很小的時候就跟隨華陽夫人,主仆之間情誼太深,北宮很難分化他們之間的感情。
華陽宮領導後宮已久,想要讓華陽夫人失權,就必須剪除她身邊的異己。林葉是第一個,老香就是第二個,他們不去,華陽宮的權勢就不會旁落。
就好比秦王嬴政,他來華陽宮的次數,絕對比去北宮要多。何況鍾離與華陽夫人的交情,那是眾人皆知的事情,鍾離就非常不待見北宮,夏姬也不待見鍾離。這樣的矛盾,不可調和。
所有事情都有個引子,如果華陽夫人和夏姬真的那麽和睦,鍾離豈能有那種心思?在宮裏這麽久,還有鍾殿無法插手的地方,鍾離當然不放心。而鍾殿,卻是華陽夫人最大的依仗,鍾離與夏姬的不和,很大程度代表了華陽夫人的意思。
胡姬深吸了口氣,這宮裏麵的事情,都不能隻看表麵,簡直就是一鍋亂粥。不在宮裏生活很長時間,被人坑死都不知道原因。現在華陽夫人提攜她和林葉,胡姬心裏一點底氣也沒有,來的時間太短了,根本理不清其中的脈路。
華陽夫人繼續言道:“小鍾啊,那個承諾,就用在此處。那個人必須死,他不死,我寢食難安。就算爭不過夏姬姐姐,我也能坦然接受,畢竟這麽多年,我一直爭不過姐姐,已經習慣了。”
“可是那個人不死,政兒就有危險,我羋氏一族別說打迴楚國,就是能否在大秦生存,都很難。生死存亡之際,由不得多想其他,我連當年的隱秘都說了出來,你應該明白,那個人對我們造成的影響,有多麽大的衝擊。”
“政兒還沒有親政,就算有我和趙姬的支持,也無法說清能不能真的當朝獨斷。這就好比一把利劍,天天拿在手裏,卻沒有力氣拔出兵刃,有什麽用?一旦那個人獲得嬴氏的支持,你拔不出兵刃,他絕對會替你拔出來,畢竟他已經獲得商公的支持。”
鍾離厲聲道:“絕不允許出現那樣的事情,王位是公子的。”
嬴政皺眉道:“他憑什麽拔劍?就算有商公的支持,嬴氏族人還是都聽我的,而且我也提攜了年輕一輩許多人。將心比心,嬴成、嬴皓、嬴虛等人都不會背叛我,他們也與商公不親。”
華陽夫人苦笑道:“對於這點,你做的確實很好,葉子更是與他們交往甚密。可你沒有想到一種可能,萬一夏姬姐姐支持他,他就有拔劍的資格了。”
“一天不親政,子嗣內鬥,向來是大秦的傳統。現在沒有人與你爭,那是他們知道很難爭過你,可那個人,身份血脈都有資格,他肯定會爭,夏姬姐姐就會繼續去看。”
老香歎道:“我的大王,那個人不能留,我們不能給夏姬太後看戲的機會。稍後我就去宦官局,傳下命令,禁止任何不明身份的人入宮,包括北宮人在內。我們不能讓他與夏姬太後見麵,隻要他們見了麵,你在朝上就很被動。”
何止被動,君王之位就會搖搖欲墜。幾人想的很清楚,不管夏姬是怎麽想的,那個人隻要證明了皇族身份,夏姬就會聽他說完。這個證明很容易,因為他獲得了商公的支持,嬴氏族長點頭,夏姬不可能殺了那個人。
隻要不殺,他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入宮覲見,不管兩人說些什麽,隻要傳到宮外,再加上商公的推波助瀾,嬴政的地位就尷尬了。連帶著華陽宮、鍾殿、以及支持嬴政的人,都會變得非常被動。
所以那個人,堅決不能讓他進宮與夏姬見麵,不然外界的風評,以現在嬴政的影響力,絕對會一邊倒。嬴政最近在做什麽?做的是建立鹹陽學宮,讓學宮變得合乎法度。
此事已經滿朝嘩然,得罪了許多人,在這個時候突然蹦出來一個身份血統的嬴氏族人,還與夏姬太後、商公交往甚密,用腳趾頭想想就知道,他們會偏向哪邊。
如果絕大部分人支持那個人,華陽夫人怎麽辦?趙姬怎麽辦?她們隻能爭,隻能與夏姬撕破臉皮,正麵去鬥。不爭的話,下場絕對很淒慘。那個人一旦上位,羋氏一族就會被打落塵埃,趙姬扣押玉璽的罪名就會被提起,那個人肯定會那麽做。
大秦政權交替頻繁,有了這樣的政治溫床,一個不親政的秦王,調換下去,對於秦人來說,也不是不可接受的。
此事牽動著幾人的心神,哪怕用盡底牌,使用當初鍾離的承諾,華陽夫人也要讓那個死。華陽夫人知道,如果趙姬還在宮裏,也會毫不猶豫地讓鍾離去殺掉那個人。為了親人,兩位太後敢做任何事,隻要那個人死了,其他皇族子弟,沒有人敢與嬴政爭位。
擺在嬴政麵前的問題,不是他想不想殺那個人,而是身邊的人都想讓那個人死。為了殺死那個人,一切手段盡出,就不是嬴政自己所能決定的了。
胡姬歎道:“那個人我查了很久,一直沒有頭緒,宗人府有那麽多人,鍾離姐姐要怎麽去殺呢?我們連那個人是誰都不知道。”
秦武王在嬴政的心中,是位英明神武的秦王,在位短短三年,就做出了別人多少年都沒有完成的事業。個人能力出眾,有膽識也有氣魄,集魅力於一身的王,列國人人懼怕的一位秦王。
可惜秦武王得罪了很多人,剛剛上位,就驅趕了對大秦有大功的張儀等人,又迎娶魏國公主為後,也就是後來的秦武後,破壞了羋嬴兩族的傳統聯姻。
張儀是什麽人?倡導遠交近攻的國策的秦國丞相,也是宣太後領進來的人。嬴蕩這一舉措,直接打壓了羋氏一族,那時候羋氏人人自危,就連嬴蕩的母親惠文後都在為自己的兒子擔心。
現在他的後人迴來了,華陽夫人再也坐不住了,不管夏姬是怎麽想的,華陽宮都不能留那個人在這個世上活著。畢竟夏姬出生秦國,本就是秦人,還帶有嬴氏血脈,不會維護羋氏的利益。
華陽夫人揪心道:“政兒,奶奶隻能靠你了,羋氏也隻能靠你了。你是我親手提攜為王的,鍾殿裏有太多的羋氏族人,華嬴不適合做後宮之主,而敏代又不願參與太多事務,按照我的意思,把葉子、或是胡姬的地位提上來吧。”
“她們或多或少,都與羋氏親密,假如某天我老死了,羋氏也不會消亡,我也能無愧羋氏一族。至於藏在宗人府的那個人,小鍾想盡辦法去殺死,絕對不能讓他活在世上,這個算是你給我的承諾。”
鍾離凝視著華陽夫人,認真地問道:“太後,這個承諾對你很重要,這麽草率地使用,以後就沒有多少底牌了。如果夏姬太後找你麻煩,我就沒有借口為你爭取時間了,你可要想清楚。”
心中哀歎,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華陽宮與北宮,遲早有對上的一天。一山不容二主,趙姬當年受過華陽夫人的恩惠,所以離開秦宮,不願與她對上。而夏姬太後,明著躲在茅草屋不問世事,實則卻在做著許多事。
如果某天夏姬要拿羋氏開刀,華陽夫人和夏姬必定對上,那一天遲早會到來。如果華陽夫人沒有鍾離的承諾,拿什麽去與夏姬叫板?宮廷鬥爭,不進則退,而最大的底牌,卻要使用在別的地方,鍾離不得不提醒一句。
嬴政小心地問道:“難道兩位奶奶,真的要對上?”
鍾離肯定道:“肯定會,而且暗地裏已經開始了。華陽宮周圍有太多的北宮人,葉子又最受太後的疼愛,所以在夏姬太後眼裏,葉子是個麻煩,所以派出刺客,隻是沒有殺掉她罷了。”
“有一就有二,上次沒殺死,不代表下次葉子的運氣還能那麽好。葉子是第一個,下一個可能就是羋潤、七劍女、老香等人。”
老香傻了眼,言道:“我隻是一個下人,也不是羋氏族人,夏姬太後為什麽要殺我?”
鍾離淡淡地言道:“因為你是華陽太後最忠心的手下,幾十年的主仆情誼,很難讓你背叛華陽宮。最大的問題,你是宦官局的首領,你的位置讓人眼紅,不滅掉你,誰敢與華陽宮對上?”
“在你心裏,華陽宮就是你的家,無論發生什麽事,都不會損害華陽宮的利益。就拿上次你為毛毛求情來說,寧願被公子懲罰,也不願發動你手裏的力量去救她,為了的就是不願讓華陽宮的利益受損。”
華陽夫人歎道:“老香跟隨我最久,你與毛毛的事情,怕我生氣嗎?你可知道,那天夜裏,趙姬私下裏來過華陽宮,與我密談了許久,早已將你們的事情說給我知道。因為趙姬知道,你跪在政兒那裏,就肯定有事相求,你不來找我而去求政兒,我肯定會查清楚其中原因。”
“趙姬看的很明白,畢竟我是後宮之主,真想查什麽,還是能查出來的。所以勸我寬恕你們,因為你的位置不能動,宦官首領一退,誰會上位?最有資格接替你的,隻能是北宮新波,那對我和趙姬都是個威脅。”
“畢竟殺死子楚之人,就是北宮人,新波不可能不知道,趙姬到今天也無法釋懷。所以她要極力地保住你,而我還真的沒有懲罰你們的意思,隻是毛毛,必須軟禁起來,就讓她留在鍾殿裏吧。”
眾人心中釋懷,兩位太後看問題都很透徹,一直以來,她們對夏姬都有提防之心。老香不是北宮人,很小的時候就跟隨華陽夫人,主仆之間情誼太深,北宮很難分化他們之間的感情。
華陽宮領導後宮已久,想要讓華陽夫人失權,就必須剪除她身邊的異己。林葉是第一個,老香就是第二個,他們不去,華陽宮的權勢就不會旁落。
就好比秦王嬴政,他來華陽宮的次數,絕對比去北宮要多。何況鍾離與華陽夫人的交情,那是眾人皆知的事情,鍾離就非常不待見北宮,夏姬也不待見鍾離。這樣的矛盾,不可調和。
所有事情都有個引子,如果華陽夫人和夏姬真的那麽和睦,鍾離豈能有那種心思?在宮裏這麽久,還有鍾殿無法插手的地方,鍾離當然不放心。而鍾殿,卻是華陽夫人最大的依仗,鍾離與夏姬的不和,很大程度代表了華陽夫人的意思。
胡姬深吸了口氣,這宮裏麵的事情,都不能隻看表麵,簡直就是一鍋亂粥。不在宮裏生活很長時間,被人坑死都不知道原因。現在華陽夫人提攜她和林葉,胡姬心裏一點底氣也沒有,來的時間太短了,根本理不清其中的脈路。
華陽夫人繼續言道:“小鍾啊,那個承諾,就用在此處。那個人必須死,他不死,我寢食難安。就算爭不過夏姬姐姐,我也能坦然接受,畢竟這麽多年,我一直爭不過姐姐,已經習慣了。”
“可是那個人不死,政兒就有危險,我羋氏一族別說打迴楚國,就是能否在大秦生存,都很難。生死存亡之際,由不得多想其他,我連當年的隱秘都說了出來,你應該明白,那個人對我們造成的影響,有多麽大的衝擊。”
“政兒還沒有親政,就算有我和趙姬的支持,也無法說清能不能真的當朝獨斷。這就好比一把利劍,天天拿在手裏,卻沒有力氣拔出兵刃,有什麽用?一旦那個人獲得嬴氏的支持,你拔不出兵刃,他絕對會替你拔出來,畢竟他已經獲得商公的支持。”
鍾離厲聲道:“絕不允許出現那樣的事情,王位是公子的。”
嬴政皺眉道:“他憑什麽拔劍?就算有商公的支持,嬴氏族人還是都聽我的,而且我也提攜了年輕一輩許多人。將心比心,嬴成、嬴皓、嬴虛等人都不會背叛我,他們也與商公不親。”
華陽夫人苦笑道:“對於這點,你做的確實很好,葉子更是與他們交往甚密。可你沒有想到一種可能,萬一夏姬姐姐支持他,他就有拔劍的資格了。”
“一天不親政,子嗣內鬥,向來是大秦的傳統。現在沒有人與你爭,那是他們知道很難爭過你,可那個人,身份血脈都有資格,他肯定會爭,夏姬姐姐就會繼續去看。”
老香歎道:“我的大王,那個人不能留,我們不能給夏姬太後看戲的機會。稍後我就去宦官局,傳下命令,禁止任何不明身份的人入宮,包括北宮人在內。我們不能讓他與夏姬太後見麵,隻要他們見了麵,你在朝上就很被動。”
何止被動,君王之位就會搖搖欲墜。幾人想的很清楚,不管夏姬是怎麽想的,那個人隻要證明了皇族身份,夏姬就會聽他說完。這個證明很容易,因為他獲得了商公的支持,嬴氏族長點頭,夏姬不可能殺了那個人。
隻要不殺,他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入宮覲見,不管兩人說些什麽,隻要傳到宮外,再加上商公的推波助瀾,嬴政的地位就尷尬了。連帶著華陽宮、鍾殿、以及支持嬴政的人,都會變得非常被動。
所以那個人,堅決不能讓他進宮與夏姬見麵,不然外界的風評,以現在嬴政的影響力,絕對會一邊倒。嬴政最近在做什麽?做的是建立鹹陽學宮,讓學宮變得合乎法度。
此事已經滿朝嘩然,得罪了許多人,在這個時候突然蹦出來一個身份血統的嬴氏族人,還與夏姬太後、商公交往甚密,用腳趾頭想想就知道,他們會偏向哪邊。
如果絕大部分人支持那個人,華陽夫人怎麽辦?趙姬怎麽辦?她們隻能爭,隻能與夏姬撕破臉皮,正麵去鬥。不爭的話,下場絕對很淒慘。那個人一旦上位,羋氏一族就會被打落塵埃,趙姬扣押玉璽的罪名就會被提起,那個人肯定會那麽做。
大秦政權交替頻繁,有了這樣的政治溫床,一個不親政的秦王,調換下去,對於秦人來說,也不是不可接受的。
此事牽動著幾人的心神,哪怕用盡底牌,使用當初鍾離的承諾,華陽夫人也要讓那個死。華陽夫人知道,如果趙姬還在宮裏,也會毫不猶豫地讓鍾離去殺掉那個人。為了親人,兩位太後敢做任何事,隻要那個人死了,其他皇族子弟,沒有人敢與嬴政爭位。
擺在嬴政麵前的問題,不是他想不想殺那個人,而是身邊的人都想讓那個人死。為了殺死那個人,一切手段盡出,就不是嬴政自己所能決定的了。
胡姬歎道:“那個人我查了很久,一直沒有頭緒,宗人府有那麽多人,鍾離姐姐要怎麽去殺呢?我們連那個人是誰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