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君,羋氏皇族,姓羋,名啟,又作熊啟。


    他的祖父是楚懷王羋槐,父親是楚頃襄王羋橫,楚考烈王羋完是他的兄長。


    在這位的身上,深深地打上了楚國皇族的烙印,更是羋氏一族聲望最高的一位。如果沒有華陽夫人在,在秦國的羋氏一族的族長,肯定會落在羋啟的身上。


    然而華陽夫人和羋宸,都對這個人不放心,因為羋啟心向楚國,與他們的理念南轅北轍。不到萬不得已,華陽夫人不想用羋啟。這些年來,也隻把他外放在外地,直到此時,才被召迴鹹陽。


    而羋啟的本身,經常在軍伍裏走動,也參與了秦趙之戰,他就是一位雷烈風行的人。從他的身上,可以看到軍中將領的影子,對時局的把控非常到位。


    這個時候被華陽夫人召迴鹹陽,羋啟也知道為什麽。嫪毐剛剛走,現在朝中隻剩下楚係集團的人物,迴來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穩定鹹陽的局勢,二是與呂不韋等人唱對台戲。


    秦國需要穩定,這裏生活了許多羋氏族人,羋啟覺得自己必須要做些什麽。這場戲他必須要唱好,要讓想方設法地讓呂不韋難堪,這樣才能向華陽宮的那位交差。


    在羋啟的眼裏,城衛府隻是第一步,想在秦國位高權重,必須要帶兵打仗,升遷起來才能讓人信服。呂不韋為什麽能升的這麽快?除了先王嬴子楚的重托,更是瞎貓逮到死耗子,蕞之戰的勝利,奠定了他的基礎。


    打心眼裏,羋啟看不起呂不韋,私下裏一直說呂不韋的高位,全是運氣使然。奇貨可居,讓他獲得嬴子楚的信任;選擇嬴政,也是隨波逐流的典範;最離譜的是蕞之戰,以一介後勤官的身份,完成了一場不可能完成的勝利。


    所有的一切,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那就是‘運氣’。


    這人的運氣太好了,羋嬴兩族加起來的運氣,都沒有他盛。而羋啟就覺得自己運氣非常不好,可以用非常糟糕來形容。


    在楚國,自己的兄長當了大王,屈居人後也就罷了。春申君黃歇專權,更是打壓的羋啟不敢走動,他隻想帶兵打仗,被人壓迫的天天在府裏待著,就是一種煎熬。


    所以帶著家小,入秦投靠了外祖父秦昭王。到了秦國以後,宣太後並沒有用他,秦昭王也沒有用,幾代秦王先後離世,一直沒有人敢用他。空有一身本領,無處施展的羋啟,覺得自己的運氣糟糕到了極點。


    羋啟也知道華陽夫人為什麽不敢用他,主要原因就是彼此的理念不同,太後和羋宸弟弟都有打迴楚國的心思。而羋啟也覺得楚國要打,自己親自帶兵勝個幾仗給楚王看看,讓楚王後悔。


    僅僅如此罷了,羋啟自認為羋氏一族發源於楚國,兄弟之間可以有勝負,但不可以真的要決定生死。


    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先要完成自己的抱負,讓所有人看到自己的能力。嫪毐這一鬧,讓羋啟看到了希望,果然如他所料,華陽太後啟用了他。說到底,還是羋嬴兩族,才能獲得太後的信任,畢竟都是一家人,不可能拆自家的台。


    嬴政言道:“宣。”


    說了一句話,繼續低頭在那裏沉思,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麽。朝堂他之上吵的這麽激烈,也沒有開口阻止,他就像一位旁觀者。


    羋啟走進大殿,非常正規地行過君臣之禮,嬴政眼睛一亮。從朝議開始,所有的大臣裏,就數羋啟的禮節最規範,說明他尊重自己。


    羋啟沒有看其他人,直接對嬴政言道:“啟稟我王,羋啟受華陽太後之令,前來效命。無論朝議的結果如何,我隻聽大王一人的命令,你讓我當侍衛府的首領,我就去當,你讓我退迴族內,我就迴去。”


    嬴政露出一個耐人尋味的笑容,揮了揮手言道:“諸位大臣的意見,誰能當上侍衛府首領的位置,在你和蒙武將軍之間產生。問不問我,我決定不了。”


    羋啟大聲地言道:“此言差矣,大王千萬不可這樣說,所謂君臣之道,自當要遵循上下尊卑。羋啟來了,誰敢不尊大王之令,就是目無君王,此乃禍亂之根本。”


    “現在又有嫪毐小兒顛覆朝綱,他們不敢說,羋啟卻敢說。自古以來,女子不得幹政,趙姬太後不應該做那些事,大王已經迴歸,自當以大王的命令行事。哪怕嫪毐說的天花亂墜,使用的是君王玉璽,那也是假詔,朝堂之上誰敢認同,當定為謀反的罪名,以儆效尤。”


    這人還真敢說,嬴政也嚇了一跳,這些事情,大家在私下裏去說。拿到台麵上攤開了,所有人都沒麵子,已然惹得眾怒,卻又不敢當著嬴政的麵反對。


    內史肆再次站出來,道:“羋啟大人錯了,長信侯使用的詔書,確實是趙姬太後所出。至於玉璽,乃是秦王當年寄放在那裏的,每次使印都有人監督,眾位大臣也沒有反對,秦王也沒有說什麽,怎麽能跟謀反相掛鉤?”


    羋啟認真地言道:“那你就迴去,請趙姬太後,將君王玉璽送迴鹹陽,以定君威。身為臣子,當為君分憂,豈能帶著城衛兵圍困宮門,讓大王難堪?”


    內史肆言道:“迴去以後,自當將羋啟大人的原話,一字不漏地稟告太後和長信侯。”


    羋啟正色地言道:“隻告訴太後,長信侯算什麽東西,玉璽的去留,他有什麽資格做主?你聽明白了嗎?”


    軍伍出身的羋啟,身上的氣勢展開,內史肆後退了幾步,背後出了一身冷汗。這位果然強勢,是位說一不二的主。看了看朝堂之上的眾大臣,居然沒有一人站出來指責,內史肆明白了處境,站迴到位置上,不再說一個字。


    現在的形式很明顯,羋啟是帶著華陽太後的命令而來,他效忠的隻會是皇族,其他人的話,完全可以不用理會。


    呂不韋和羋宸更是不發一語,因為那是華陽夫人的意思,如果羋啟不來,他們還可以直接任命蒙武為城衛府首領。但是羋啟提前來了,他們就不能反對,免得讓華陽夫人尷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刺客列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世塵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世塵風並收藏新刺客列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