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團結,團結一切能用的人,這就是華陽夫人的態度。
曆史的偏差,年輕的嬴政今年才十七歲,久不在鹹陽,失去了許多君權。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幸虧秦宮裏有兩位太後,不然等到嬴政迴來,秦王位置指不定誰人在坐。
夏姬的眼光很長遠,在亂局之時,極力地支持華陽夫人,這個局麵,嬴政根本解決不了。秦宮之中,必須有個人站出來,而華陽夫人是最好的選擇。也隻有華陽太後,才能收迴城衛府的兵權,城衛兵才會忠誠地效忠皇室。
夏姬看的很清,華陽夫人也看的明白,兩位太後一拍即合,自然能夠快速地穩定宮內的事務。在秦宮當中,她們看好的是林葉,誰不想做那個幕後指揮者?可惜林葉被刺,華陽夫人不得不站出來穩定局勢。
華陽夫人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讓嬴政選出個人來,城衛府應該交給誰,值得商榷,必須提前商定好。明日朝議的時候,嫪毐不在,華陽夫人可以讓羋宸等楚係集團的人支持,呂不韋也阻止不了。
華陽夫人沉思道:“政兒,不是祖母在背後說你母親的壞話,她做的事情太惡劣了。居然跟著呂府的門客跑了,現在兩塊極重要的璽印在趙姬手上,讓我們很被動。”
“別指望她能交出來,嫪毐也不可能再迴鹹陽,朝堂之上的亂局,必須有我們去收拾。沒有辦法了,隻能請那位出來,讓他與呂不韋唱對台戲,但是這個人,我很不喜歡。”
嬴政和鍾離疑惑,羋潤卻擔心道:“奶奶,真的要讓羋啟大伯出來嗎?他與我們不是一條心,在族內聲望不下於父親,如果他得權,未來免不了一場麻煩。”
華陽夫人歎道:“事在人為,我們沒有君王玉璽,隻能用皇族身份去震懾那些大臣。殺人有什麽用?我們要的是團結,要的是大秦的穩定。”
嬴政也想起來了,那位是昌平君羋啟,羋氏最能打仗的一位,與昌文君羋宸一武一文,奠定了羋氏一族的強大。
但是這個人,羋嬴兩族都不喜歡,因為羋啟身在秦國,心向的卻是楚國。嬴柱、嬴子楚的時候,都不敢用他。到了嬴政這一代,華陽夫人也沒有提,她也從來沒想過要用羋啟。
華陽夫人和羋宸等人,都想著早日攻破楚國,去家鄉看看。而那位羋啟,隻要發現對楚國不利的事情,都是推三阻四,經常在族內打消眾人的念頭。又因為他在羋氏一族聲望很高,僅次於華陽夫人,弄的他們也很麻煩。
但是到了這個時候,華陽夫人又不得不用,朝堂之上必須有位強勢的人站出來,不然沒人能夠與呂不韋對上。現在嬴政迴來了,就不能再施行替身那一套,必須要加強嬴政的君威,收斂人心。
最後,華陽夫人言道:“甘泉宮的事情,政兒自己想辦法解決,我不方便插手。”
說完此話,華陽夫人搖頭低歎,在微瀾、毛毛的攙扶下,去寢宮休息。
在迴鍾殿的路上,嬴政也是愁眉不展,他知道華陽夫人的意思,那件事情其他人確實不好插手,這關係到嬴政的聲譽。但又不能不解決,因為更關係到皇族的清譽。
趙姬私下裏和嫪毐生下兩個兒子,在名義上來說,那是嬴政的弟弟。可嫪毐是什麽身份?隻是呂府裏的一個門客,混進秦宮裏與太後做出苟且之事,大家麵子都不好看。說輕點是趙姬把持不住,不小心與外人動了情,說嚴重點,就是嫪毐霍亂宮闈。
先王嬴子楚死去才過三年,你就按耐不住春心,將整個宮闈弄的烏煙瘴氣。【零↑九△小↓說△網】秦宮裏還有好幾位太後,你趙姬憑什麽這麽做?太膽大妄為了。但是趙姬又是嬴政的親生母親,大家隻能在背後議論,都不會當麵說出來,免得年輕的君王難堪。
嬴政確實很難堪,這事一直沒有人敢在他麵前說,也隻有華陽夫人稍微點了下,話也說的很委婉。就是這樣,嬴政心裏也不舒服,母親大人真的做錯了。
記得父親在的時候,後宮獨寵母親一人,他即位之時,華陽夫人為了緩和彼此的矛盾,連後宮大印都交了出來。這才過了幾年,讓宮裏的老人都認為華陽夫人做錯了,當初就不該放權。
嬴政也知道,華陽夫人很失望,她也想像夏姬奶奶那樣,躲在一角,在幕後指揮著年輕人去衝、去闖。可惜不能,形勢逼得她再次站出來,為嬴政撐腰,不然朝堂之上,有幾個會聽他的。
正如華陽夫人說的那樣,殺人不能解決問題,如果能殺,她早就借夏姬的手,去除掉一些攔路虎了。甚至還有鍾離的一個承諾,沒有什麽人是華陽夫人殺不了的。
可是不能殺,呂不韋也不能動,畢竟他是有功之臣,左右著許多事情。帝王心術,就是要懂得平衡之道,哪怕做的事情讓人反感,隻要對皇族有利,就要保下來。
今天的太陽不大,好像體會到嬴政的心情,刮起了微風。
侍衛府需要重新整頓,宮裏的人走的很散,大家也不敢讓嬴政迴自己的寢宮,隻能去鍾殿休憩。
嬴政是真累了,幾天幾夜沒有合眼,躺在床上就睡了。一覺醒來,已經到了深夜。
走在正殿三層的露台上,望著璀璨的星光以及永遠也不熄滅的鍾殿燈火,愁緒滿懷。敏代還未痊愈,林葉也醒了過來,但是這一場亂事,依然帶給她們巨大的傷害。
他也聽說了,敏代身為大成後期高手,之所以難產,主要是心緒不寧導致。她是嬴政明媒正娶的妻子,在秦宮享有君夫人的頭銜,趙姬做出這樣的事情,讓她情何以堪?嬴政走的時候,將秦宮的事情交她,難免心情鬱鬱。
麵對宮門對峙這場戲,假如凱隆不死,嬴政沒有迴來,嫪毐絕對會衝擊宮門,那會死多少人?而嫪毐的不攻,打破了準備好的計劃,讓他變得極其被動。
記得在宮城上,近在眼前,身邊的侍衛居然不相信他是真的嬴政,給誰心裏都不爽。宮內都如此,宮外的人會怎麽想?估計整個鹹陽,相信他是真的秦王,估計也沒幾個人。
在這個時候,華陽夫人逼不得已才會請出羋啟,對於那個人,嬴政並不熟悉。但是他熟悉羋潤、羋宸和華陽夫人,連羋家自己人都不待見羋啟,可以想到羋啟會有多強勢。對於這樣的人,他能用的踏實嗎?那個人,會聽他的嗎?
走的太急,迴來的又太晚,造成君威不在,看別人臉色的下場。華陽夫人有句話說的很對,江湖的規則不能用在朝堂上,秦王太年輕,還不夠成熟。
其實他並不這麽認為,帶著前世的記憶,比任何人都成熟。唯一缺少的,就是身邊沒有好的謀士,指望他一個人的頭腦,當然玩不過那麽多人加在一起的份量。
有時候,他覺得自己是一個人在戰鬥。鍾離隻能幫他殺人,胡姬隻能幫他調理江湖上的事情,太後隻把他看成孩子。或許晨曦能理解自己的心情,但是她被緋月叫走了,還丟下個北宮讓別人照料。
真希望阿房女能出來,這個世上,也隻有她敢隨意的罵他,可惜不行,阿房女在血凡樓,她和胡姬能不能順利入宮,都是個問題。估計是不行了,零羽說的沒錯,既然有人想要衝擊宮門,就會有人攻破宮門。能守住鍾殿,也就知足了。
“在想什麽?夜裏風很涼,早點進屋歇著。”千姿走了過來,為嬴政批上一件披風。
嬴政歎道:“這裏與血凡樓有什麽區別?住是還習慣嗎?”
千姿誠實地迴答道:“非常不習慣,這裏的天氣,帶著陰沉,這裏的人,充滿了野心。血凡樓家裏,在大海上漂泊,天氣都不怎麽變化,也沒有那麽多的心思。”
“在家裏,指定好的位置,就應該是那個人的。而這裏不同,就算公子是君王,但是覬覦的人,非常的多。說真的,我有點想家了,在這裏待久了,境界會遲緩許多。實力不夠,就幫不了公子多少忙。”
嬴政露出深思,言道:“你是真擔心血祭之戰?”
千姿點頭道:“百年一次的血祭之戰,雖然說的隻有姑娘與高手們的武林盛宴,但是血凡樓首當其衝。與那些人交際,血凡樓的實力還不夠,婆婆也老了,必須要出更多的強者,才能站穩腳跟。”
“到了那一日,公子也躲避不了,有太多人勢力與你有關係,又有太多的人想要殺你。一旦你死了,姑娘的心就會動搖,就會出現破綻。”
再次歎了口氣,嬴政留不住千姿,隻有迴到血凡樓,千姿的心才會平靜。而鹹陽這裏,需要的是權謀,有鍾離在,也不擔心其他高手的刺殺。何況血凡樓就停在鹹陽外的渭水河上,大家想念了,可以輕易地見麵。
嬴政現在最缺的,就是謀士,可謀士在哪裏呢?
曆史的偏差,年輕的嬴政今年才十七歲,久不在鹹陽,失去了許多君權。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幸虧秦宮裏有兩位太後,不然等到嬴政迴來,秦王位置指不定誰人在坐。
夏姬的眼光很長遠,在亂局之時,極力地支持華陽夫人,這個局麵,嬴政根本解決不了。秦宮之中,必須有個人站出來,而華陽夫人是最好的選擇。也隻有華陽太後,才能收迴城衛府的兵權,城衛兵才會忠誠地效忠皇室。
夏姬看的很清,華陽夫人也看的明白,兩位太後一拍即合,自然能夠快速地穩定宮內的事務。在秦宮當中,她們看好的是林葉,誰不想做那個幕後指揮者?可惜林葉被刺,華陽夫人不得不站出來穩定局勢。
華陽夫人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讓嬴政選出個人來,城衛府應該交給誰,值得商榷,必須提前商定好。明日朝議的時候,嫪毐不在,華陽夫人可以讓羋宸等楚係集團的人支持,呂不韋也阻止不了。
華陽夫人沉思道:“政兒,不是祖母在背後說你母親的壞話,她做的事情太惡劣了。居然跟著呂府的門客跑了,現在兩塊極重要的璽印在趙姬手上,讓我們很被動。”
“別指望她能交出來,嫪毐也不可能再迴鹹陽,朝堂之上的亂局,必須有我們去收拾。沒有辦法了,隻能請那位出來,讓他與呂不韋唱對台戲,但是這個人,我很不喜歡。”
嬴政和鍾離疑惑,羋潤卻擔心道:“奶奶,真的要讓羋啟大伯出來嗎?他與我們不是一條心,在族內聲望不下於父親,如果他得權,未來免不了一場麻煩。”
華陽夫人歎道:“事在人為,我們沒有君王玉璽,隻能用皇族身份去震懾那些大臣。殺人有什麽用?我們要的是團結,要的是大秦的穩定。”
嬴政也想起來了,那位是昌平君羋啟,羋氏最能打仗的一位,與昌文君羋宸一武一文,奠定了羋氏一族的強大。
但是這個人,羋嬴兩族都不喜歡,因為羋啟身在秦國,心向的卻是楚國。嬴柱、嬴子楚的時候,都不敢用他。到了嬴政這一代,華陽夫人也沒有提,她也從來沒想過要用羋啟。
華陽夫人和羋宸等人,都想著早日攻破楚國,去家鄉看看。而那位羋啟,隻要發現對楚國不利的事情,都是推三阻四,經常在族內打消眾人的念頭。又因為他在羋氏一族聲望很高,僅次於華陽夫人,弄的他們也很麻煩。
但是到了這個時候,華陽夫人又不得不用,朝堂之上必須有位強勢的人站出來,不然沒人能夠與呂不韋對上。現在嬴政迴來了,就不能再施行替身那一套,必須要加強嬴政的君威,收斂人心。
最後,華陽夫人言道:“甘泉宮的事情,政兒自己想辦法解決,我不方便插手。”
說完此話,華陽夫人搖頭低歎,在微瀾、毛毛的攙扶下,去寢宮休息。
在迴鍾殿的路上,嬴政也是愁眉不展,他知道華陽夫人的意思,那件事情其他人確實不好插手,這關係到嬴政的聲譽。但又不能不解決,因為更關係到皇族的清譽。
趙姬私下裏和嫪毐生下兩個兒子,在名義上來說,那是嬴政的弟弟。可嫪毐是什麽身份?隻是呂府裏的一個門客,混進秦宮裏與太後做出苟且之事,大家麵子都不好看。說輕點是趙姬把持不住,不小心與外人動了情,說嚴重點,就是嫪毐霍亂宮闈。
先王嬴子楚死去才過三年,你就按耐不住春心,將整個宮闈弄的烏煙瘴氣。【零↑九△小↓說△網】秦宮裏還有好幾位太後,你趙姬憑什麽這麽做?太膽大妄為了。但是趙姬又是嬴政的親生母親,大家隻能在背後議論,都不會當麵說出來,免得年輕的君王難堪。
嬴政確實很難堪,這事一直沒有人敢在他麵前說,也隻有華陽夫人稍微點了下,話也說的很委婉。就是這樣,嬴政心裏也不舒服,母親大人真的做錯了。
記得父親在的時候,後宮獨寵母親一人,他即位之時,華陽夫人為了緩和彼此的矛盾,連後宮大印都交了出來。這才過了幾年,讓宮裏的老人都認為華陽夫人做錯了,當初就不該放權。
嬴政也知道,華陽夫人很失望,她也想像夏姬奶奶那樣,躲在一角,在幕後指揮著年輕人去衝、去闖。可惜不能,形勢逼得她再次站出來,為嬴政撐腰,不然朝堂之上,有幾個會聽他的。
正如華陽夫人說的那樣,殺人不能解決問題,如果能殺,她早就借夏姬的手,去除掉一些攔路虎了。甚至還有鍾離的一個承諾,沒有什麽人是華陽夫人殺不了的。
可是不能殺,呂不韋也不能動,畢竟他是有功之臣,左右著許多事情。帝王心術,就是要懂得平衡之道,哪怕做的事情讓人反感,隻要對皇族有利,就要保下來。
今天的太陽不大,好像體會到嬴政的心情,刮起了微風。
侍衛府需要重新整頓,宮裏的人走的很散,大家也不敢讓嬴政迴自己的寢宮,隻能去鍾殿休憩。
嬴政是真累了,幾天幾夜沒有合眼,躺在床上就睡了。一覺醒來,已經到了深夜。
走在正殿三層的露台上,望著璀璨的星光以及永遠也不熄滅的鍾殿燈火,愁緒滿懷。敏代還未痊愈,林葉也醒了過來,但是這一場亂事,依然帶給她們巨大的傷害。
他也聽說了,敏代身為大成後期高手,之所以難產,主要是心緒不寧導致。她是嬴政明媒正娶的妻子,在秦宮享有君夫人的頭銜,趙姬做出這樣的事情,讓她情何以堪?嬴政走的時候,將秦宮的事情交她,難免心情鬱鬱。
麵對宮門對峙這場戲,假如凱隆不死,嬴政沒有迴來,嫪毐絕對會衝擊宮門,那會死多少人?而嫪毐的不攻,打破了準備好的計劃,讓他變得極其被動。
記得在宮城上,近在眼前,身邊的侍衛居然不相信他是真的嬴政,給誰心裏都不爽。宮內都如此,宮外的人會怎麽想?估計整個鹹陽,相信他是真的秦王,估計也沒幾個人。
在這個時候,華陽夫人逼不得已才會請出羋啟,對於那個人,嬴政並不熟悉。但是他熟悉羋潤、羋宸和華陽夫人,連羋家自己人都不待見羋啟,可以想到羋啟會有多強勢。對於這樣的人,他能用的踏實嗎?那個人,會聽他的嗎?
走的太急,迴來的又太晚,造成君威不在,看別人臉色的下場。華陽夫人有句話說的很對,江湖的規則不能用在朝堂上,秦王太年輕,還不夠成熟。
其實他並不這麽認為,帶著前世的記憶,比任何人都成熟。唯一缺少的,就是身邊沒有好的謀士,指望他一個人的頭腦,當然玩不過那麽多人加在一起的份量。
有時候,他覺得自己是一個人在戰鬥。鍾離隻能幫他殺人,胡姬隻能幫他調理江湖上的事情,太後隻把他看成孩子。或許晨曦能理解自己的心情,但是她被緋月叫走了,還丟下個北宮讓別人照料。
真希望阿房女能出來,這個世上,也隻有她敢隨意的罵他,可惜不行,阿房女在血凡樓,她和胡姬能不能順利入宮,都是個問題。估計是不行了,零羽說的沒錯,既然有人想要衝擊宮門,就會有人攻破宮門。能守住鍾殿,也就知足了。
“在想什麽?夜裏風很涼,早點進屋歇著。”千姿走了過來,為嬴政批上一件披風。
嬴政歎道:“這裏與血凡樓有什麽區別?住是還習慣嗎?”
千姿誠實地迴答道:“非常不習慣,這裏的天氣,帶著陰沉,這裏的人,充滿了野心。血凡樓家裏,在大海上漂泊,天氣都不怎麽變化,也沒有那麽多的心思。”
“在家裏,指定好的位置,就應該是那個人的。而這裏不同,就算公子是君王,但是覬覦的人,非常的多。說真的,我有點想家了,在這裏待久了,境界會遲緩許多。實力不夠,就幫不了公子多少忙。”
嬴政露出深思,言道:“你是真擔心血祭之戰?”
千姿點頭道:“百年一次的血祭之戰,雖然說的隻有姑娘與高手們的武林盛宴,但是血凡樓首當其衝。與那些人交際,血凡樓的實力還不夠,婆婆也老了,必須要出更多的強者,才能站穩腳跟。”
“到了那一日,公子也躲避不了,有太多人勢力與你有關係,又有太多的人想要殺你。一旦你死了,姑娘的心就會動搖,就會出現破綻。”
再次歎了口氣,嬴政留不住千姿,隻有迴到血凡樓,千姿的心才會平靜。而鹹陽這裏,需要的是權謀,有鍾離在,也不擔心其他高手的刺殺。何況血凡樓就停在鹹陽外的渭水河上,大家想念了,可以輕易地見麵。
嬴政現在最缺的,就是謀士,可謀士在哪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