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呂府學習,李斯也學了到許多東西。
李斯學的認真,呂不韋為了嬴政,也真的教了他許多處理政務的能力。
從床上被人叫了起來,匆匆地進入寢宮,一句話就被問愣住了。
嬴政道:“聯軍就要打來了,鹹陽我能守的住,但是守不住列國的狼子野心。萬一兵臨城下,有什麽方法讓燕齊不來攻我?最好是能讓聯軍直接撤退呢?”
李斯言道:“大王可以詢問呂相,為什麽來問我呢?”
嬴政道:“我隻想聽聽你的意見,相父也想不出法子,蕞之戰即將展開,他能守住蕞城,就已經算是大功了,哪裏還能考慮其他?”
這讓李斯很犯愁,自己也才學了一年,許多東西都不太懂,如果分析錯了,嬴政可能做出錯誤的決斷。可如果不說,自己也無法迴去睡覺,可真難辦。
以前在冷月生活,懂的那些,都算是野路子。不進呂府不知道,做為一個人臣,居然要學習那麽多的知識,現在被嬴政問起,也需要說點什麽。
沉思片刻,李斯言道:“列國無故攻我,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姬傑的蠱惑,周天子在民間聲望很高,各國王室多少要給點麵子。”
“之所以被攻擊,主要還是各國懼怕大秦,趁大王立足未穩之際,消耗秦國的國力,他們才能放心。”
“大王初登大位不久,此戰隻可勝,不可敗。想要阻擋五國攻勢,當要逐個擊破,隻要一國敗走,其他幾國必定膽寒,不敢來攻我。”
“丞相的遠交近攻依然可行,我們要繼續維係齊國的關係,燕趙兩國多有摩擦,大王可以派人告訴燕王,聯軍必敗,此時不攻趙,要等待何時?”
嬴政揮了揮手,言道:“你迴去吧,我知道了。”
李斯走了以後,嬴政坐在書房沉思著,遠交近攻施行了這麽多年,列國依然來攻,當要靈活地變通才行,不能古板地遊說。當要給齊燕一些既得利益,他們才能繼續穩固這個平衡。而自己要麵對的,隻是三晉和楚國。
楚國版圖太大,隻能緩緩圖之,不可操之過急。三晉之中,韓國最弱,當要尋個時機,逼得韓王主動求和。
以後的大方略,就不能主動與趙國起摩擦,有軟骨頭不啃,為什麽要去啃硬骨頭呢?現在秦趙兩國都無法長期進行這樣的戰爭,這一次趙國出兵,姬傑肯定給了諸多好處,人家才會同意。
天下熙熙,皆為利往,想要杜絕齊燕的心思,必須要給他們點能看的見,摸的著的好處。齊國田刀武力很強,但是齊王卻是個軟骨頭,可以經常與之書信往來,以修之好。
至於燕國,有什麽能讓他看到既得好處呢?燕丹還被軟禁在質子府,如果此時將他放迴去,就說趙國軍馬全在秦國,趙國內部空虛。至於燕丹迴去怎麽說自己的壞話,可以不管,但是以燕王的性格,必定要再次攻趙。
此時參加合縱已經來不及,一點好處都沒有得到的燕王,豈能甘心?必定再次搶奪地盤,繼續穩固燕國的地位。
剛才李斯說了許多廢話,但是有一點說的不錯。聯軍來攻,雖然有龐暖統一指揮,但是各國都有私心在,聯軍也不是鐵板一塊。
想到此處,立刻書信一封,用書筒裝好,喚來趙高,命其立刻派人送去蕞城,交到呂不韋的手上。
探馬飛快地將書信送到,呂不韋打開一看,眼睛也跟著亮了起來。
“相父,楚國軍隊長途奔波,前麵又沒有經曆大的戰事,必然第一個趕到蕞城。當他立足未穩之際,舉全軍之力偷襲,不讓他輕易地將營盤駐紮下來。幾次以後,楚軍必定毫無鬥誌。”
“本王再令王翦東出關中,做出即將攻擊楚國的姿態,楚人必然惶恐,必然退兵。隻要相父將楚軍打怕了,楚人一退,其他幾國也不敢繼續再攻擊。”
“既然我能做出攻擊楚國的姿態,魏、韓肯定會擔心本國的安危。聯軍不攻自破,合縱之危即可解。”
“總之一句話,相父必須將楚軍打痛、打怕,此計才能落實。”
呂不韋露出了微笑,自己果然沒有看錯嬴政,這個孩子看事真的很準。五國聯軍,隻要退去一國,其餘幾國必然退去。就算龐暖有滔天之計,僅以趙國一家,隻能快速退去,又怎麽敢繼續攻擊?
此計好是好,最大的前提,就是蕞之戰。如果不能把楚軍打的撤兵,其他的也就不用談了,關鍵還是自己這裏啊。
秦宮之處,嬴政連夜去了華陽宮,這個時候,華陽夫人也沒有入睡。
前方戰報已經傳來,浦阪失守,聯軍即將到達蕞城,已經快要攻到鹹陽城下。這樣的形勢,想睡也沒心情去睡。
華陽夫人問道:“戰事真的這麽吃緊嗎?”
嬴政點頭道:“龐暖確實厲害,而且我們家的蒙驁年紀也大了,計策算不過對方,隻能被困住函穀關,進出不得。”
“為了化解此次危機,隻能采取一些計謀,化解他們的聯合進攻。齊王膽小怕事,我們多送些金錢過去結交,必不敢動。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怕燕國也參與進來,那我大秦就危險了。”
華陽夫人道:“可有什麽對策?”
嬴政道:“計策已經有了一個,但是政兒不好說,說了怕祖母生氣。”
華陽夫人罵道:“都到這個時候了,還有什麽不好說的,你盡管說。隻要能讓聯軍退兵,一切都依你。”
嬴政道:“明日召開誓師大會,我會攜帶燕丹一起,讓他看到我大秦的軍威,以及軍中士氣。給他安一個此戰大秦必勝的心理,然後再送他迴燕,將這裏看到的一切,告訴給燕王。燕王知道這一切,必然會與趙國發生戰事。到了那個時候,趙王要迴救,龐暖想不退兵都難。”
華陽夫人笑道:“這有什麽不好開口的,隻要對我大秦有利,區區一個他國質子,有什麽可惜的?你不敢直說,擔心的就是怕我說你吧。沒關係,明日你就送送那位質子。”
以前不讓燕丹迴國,隻是因為嬴政才登位,眾人怕列國看不起嬴政,瞧低了秦國皇族。現在大戰期間,人家都快要打到家門口了,些許小節,還有什麽可顧慮的。
黎明前的時光,整條鹹陽街道都靜悄悄,不是沒有人,而是街道兩旁站滿了人。人們靜靜地等待著,目送著親人離開。
消息傳播的很快,秦人們知道,敵國聯軍即將攻來,他們欺負年輕的君王還無法親征,大舉來攻。今天就要親手送出許多親人奔赴戰場,裏麵絕大部分是城防兵,這些人都是土生土長的秦人,在鹹陽城中到處可見。
這一送別,可能永遠也無法再迴來。秦人都是英勇的,明知去了前線很危險,依然義無反顧地前去。每個人的臉上,隻露出冷峻的麵孔,沒有一個人哭泣。
嬴政一夜也沒有睡,早早地在祭祖廣場等待,這場戰役,沒有給自己任何退路。蕞之戰,必須要勝,隻要讓聯軍來到鹹陽城前,就算能打勝,也會失去立命之本。
無數的人在等待著,當清晨微露的陽光照射在鹹陽城時,一隊隊士卒告別了親友,踏著整齊的隊伍,向廣場聚集。
錦旗招展,‘秦’之大旗插滿各處,當蒙武、樊於期、麃公等人到來時,站在隊伍之中。這一戰,連許多老將都將參與,隻留嬴政和文臣在鹹陽。
嬴政大聲唿道:“本王嬴政,今日將送諸位秦人,我的同胞們,去前線打仗。列國視我年輕,都來欺壓於我,那是我的恥辱,也是諸位的恥辱。”
“我將在背後看著你們,隻要還有血性的秦人,都要挺起胸膛,將那些敵國之輩趕出國門。我軍必勝,大秦無敵。”
“我軍必勝,大秦無敵。”
“我軍必勝,大秦無敵。”
不但士卒們在喊,各個將領,街頭百姓,同樣喊出這句誓言。
誓師喊完,嬴政抽出兵刃,喝道:“押五國死囚,本王親手斬殺,祭我軍旗,揚我國威。”
“祭旗、祭旗、祭旗……”
長戈跺地,幾萬人整齊劃一,聲震鹹陽城。
牛羊牲畜頭顱供奉上,五個死囚押在廣場之上。嬴政踏著沉穩的步伐,來到近前,一劍劃去,五顆頭顱滾到了廣場前。
“我軍必勝,大秦無敵。”
又是一陣口號傳來,幾次以後,在蒙武的一聲令下,齊步轉身,踏步而去。
嬴政走到商公麵前,言道:“商公大人,嬴成乃是我近衛軍一員,本不該如此早地將他送去戰場。可是聯軍來勢洶洶,雍城兵馬根本無法趕到,遠水解不了近渴,隻能連他也一同派去戰場。萬一迴不來,您老可不要怨恨於我。”
商公大笑道:“聽說大王明日也要去,連你都能去了,成兒身為近衛軍,豈有不去的道理。”
嬴政歎道:“還是太年輕了,敵強我弱,太早的奔赴前線,這不是訓練,而是在生死線上求生存。嬴政實在無法保證,帶迴來的是活人,還是屍體。”
商公言道:“沒有經曆血的錘煉,永遠也不會長大。請大王謹記,所有人都可以死,你卻死不得。去了蕞城,盡量隱藏在幕後,不要出現在眾人麵前,更不可讓別人知道你去了那裏,以免列國刺客有機可逞。”
嬴政點頭道:“這點也請商公放心,我有小鍾保護,不到最危機之時,絕對不會露麵。至於鹹陽城的政務,就要勞煩你與羋宸等人多多照料了。”
兩人又說了會話,嬴政又走向拐角的一處,看著這位燕國太子燕丹……
李斯學的認真,呂不韋為了嬴政,也真的教了他許多處理政務的能力。
從床上被人叫了起來,匆匆地進入寢宮,一句話就被問愣住了。
嬴政道:“聯軍就要打來了,鹹陽我能守的住,但是守不住列國的狼子野心。萬一兵臨城下,有什麽方法讓燕齊不來攻我?最好是能讓聯軍直接撤退呢?”
李斯言道:“大王可以詢問呂相,為什麽來問我呢?”
嬴政道:“我隻想聽聽你的意見,相父也想不出法子,蕞之戰即將展開,他能守住蕞城,就已經算是大功了,哪裏還能考慮其他?”
這讓李斯很犯愁,自己也才學了一年,許多東西都不太懂,如果分析錯了,嬴政可能做出錯誤的決斷。可如果不說,自己也無法迴去睡覺,可真難辦。
以前在冷月生活,懂的那些,都算是野路子。不進呂府不知道,做為一個人臣,居然要學習那麽多的知識,現在被嬴政問起,也需要說點什麽。
沉思片刻,李斯言道:“列國無故攻我,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姬傑的蠱惑,周天子在民間聲望很高,各國王室多少要給點麵子。”
“之所以被攻擊,主要還是各國懼怕大秦,趁大王立足未穩之際,消耗秦國的國力,他們才能放心。”
“大王初登大位不久,此戰隻可勝,不可敗。想要阻擋五國攻勢,當要逐個擊破,隻要一國敗走,其他幾國必定膽寒,不敢來攻我。”
“丞相的遠交近攻依然可行,我們要繼續維係齊國的關係,燕趙兩國多有摩擦,大王可以派人告訴燕王,聯軍必敗,此時不攻趙,要等待何時?”
嬴政揮了揮手,言道:“你迴去吧,我知道了。”
李斯走了以後,嬴政坐在書房沉思著,遠交近攻施行了這麽多年,列國依然來攻,當要靈活地變通才行,不能古板地遊說。當要給齊燕一些既得利益,他們才能繼續穩固這個平衡。而自己要麵對的,隻是三晉和楚國。
楚國版圖太大,隻能緩緩圖之,不可操之過急。三晉之中,韓國最弱,當要尋個時機,逼得韓王主動求和。
以後的大方略,就不能主動與趙國起摩擦,有軟骨頭不啃,為什麽要去啃硬骨頭呢?現在秦趙兩國都無法長期進行這樣的戰爭,這一次趙國出兵,姬傑肯定給了諸多好處,人家才會同意。
天下熙熙,皆為利往,想要杜絕齊燕的心思,必須要給他們點能看的見,摸的著的好處。齊國田刀武力很強,但是齊王卻是個軟骨頭,可以經常與之書信往來,以修之好。
至於燕國,有什麽能讓他看到既得好處呢?燕丹還被軟禁在質子府,如果此時將他放迴去,就說趙國軍馬全在秦國,趙國內部空虛。至於燕丹迴去怎麽說自己的壞話,可以不管,但是以燕王的性格,必定要再次攻趙。
此時參加合縱已經來不及,一點好處都沒有得到的燕王,豈能甘心?必定再次搶奪地盤,繼續穩固燕國的地位。
剛才李斯說了許多廢話,但是有一點說的不錯。聯軍來攻,雖然有龐暖統一指揮,但是各國都有私心在,聯軍也不是鐵板一塊。
想到此處,立刻書信一封,用書筒裝好,喚來趙高,命其立刻派人送去蕞城,交到呂不韋的手上。
探馬飛快地將書信送到,呂不韋打開一看,眼睛也跟著亮了起來。
“相父,楚國軍隊長途奔波,前麵又沒有經曆大的戰事,必然第一個趕到蕞城。當他立足未穩之際,舉全軍之力偷襲,不讓他輕易地將營盤駐紮下來。幾次以後,楚軍必定毫無鬥誌。”
“本王再令王翦東出關中,做出即將攻擊楚國的姿態,楚人必然惶恐,必然退兵。隻要相父將楚軍打怕了,楚人一退,其他幾國也不敢繼續再攻擊。”
“既然我能做出攻擊楚國的姿態,魏、韓肯定會擔心本國的安危。聯軍不攻自破,合縱之危即可解。”
“總之一句話,相父必須將楚軍打痛、打怕,此計才能落實。”
呂不韋露出了微笑,自己果然沒有看錯嬴政,這個孩子看事真的很準。五國聯軍,隻要退去一國,其餘幾國必然退去。就算龐暖有滔天之計,僅以趙國一家,隻能快速退去,又怎麽敢繼續攻擊?
此計好是好,最大的前提,就是蕞之戰。如果不能把楚軍打的撤兵,其他的也就不用談了,關鍵還是自己這裏啊。
秦宮之處,嬴政連夜去了華陽宮,這個時候,華陽夫人也沒有入睡。
前方戰報已經傳來,浦阪失守,聯軍即將到達蕞城,已經快要攻到鹹陽城下。這樣的形勢,想睡也沒心情去睡。
華陽夫人問道:“戰事真的這麽吃緊嗎?”
嬴政點頭道:“龐暖確實厲害,而且我們家的蒙驁年紀也大了,計策算不過對方,隻能被困住函穀關,進出不得。”
“為了化解此次危機,隻能采取一些計謀,化解他們的聯合進攻。齊王膽小怕事,我們多送些金錢過去結交,必不敢動。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怕燕國也參與進來,那我大秦就危險了。”
華陽夫人道:“可有什麽對策?”
嬴政道:“計策已經有了一個,但是政兒不好說,說了怕祖母生氣。”
華陽夫人罵道:“都到這個時候了,還有什麽不好說的,你盡管說。隻要能讓聯軍退兵,一切都依你。”
嬴政道:“明日召開誓師大會,我會攜帶燕丹一起,讓他看到我大秦的軍威,以及軍中士氣。給他安一個此戰大秦必勝的心理,然後再送他迴燕,將這裏看到的一切,告訴給燕王。燕王知道這一切,必然會與趙國發生戰事。到了那個時候,趙王要迴救,龐暖想不退兵都難。”
華陽夫人笑道:“這有什麽不好開口的,隻要對我大秦有利,區區一個他國質子,有什麽可惜的?你不敢直說,擔心的就是怕我說你吧。沒關係,明日你就送送那位質子。”
以前不讓燕丹迴國,隻是因為嬴政才登位,眾人怕列國看不起嬴政,瞧低了秦國皇族。現在大戰期間,人家都快要打到家門口了,些許小節,還有什麽可顧慮的。
黎明前的時光,整條鹹陽街道都靜悄悄,不是沒有人,而是街道兩旁站滿了人。人們靜靜地等待著,目送著親人離開。
消息傳播的很快,秦人們知道,敵國聯軍即將攻來,他們欺負年輕的君王還無法親征,大舉來攻。今天就要親手送出許多親人奔赴戰場,裏麵絕大部分是城防兵,這些人都是土生土長的秦人,在鹹陽城中到處可見。
這一送別,可能永遠也無法再迴來。秦人都是英勇的,明知去了前線很危險,依然義無反顧地前去。每個人的臉上,隻露出冷峻的麵孔,沒有一個人哭泣。
嬴政一夜也沒有睡,早早地在祭祖廣場等待,這場戰役,沒有給自己任何退路。蕞之戰,必須要勝,隻要讓聯軍來到鹹陽城前,就算能打勝,也會失去立命之本。
無數的人在等待著,當清晨微露的陽光照射在鹹陽城時,一隊隊士卒告別了親友,踏著整齊的隊伍,向廣場聚集。
錦旗招展,‘秦’之大旗插滿各處,當蒙武、樊於期、麃公等人到來時,站在隊伍之中。這一戰,連許多老將都將參與,隻留嬴政和文臣在鹹陽。
嬴政大聲唿道:“本王嬴政,今日將送諸位秦人,我的同胞們,去前線打仗。列國視我年輕,都來欺壓於我,那是我的恥辱,也是諸位的恥辱。”
“我將在背後看著你們,隻要還有血性的秦人,都要挺起胸膛,將那些敵國之輩趕出國門。我軍必勝,大秦無敵。”
“我軍必勝,大秦無敵。”
“我軍必勝,大秦無敵。”
不但士卒們在喊,各個將領,街頭百姓,同樣喊出這句誓言。
誓師喊完,嬴政抽出兵刃,喝道:“押五國死囚,本王親手斬殺,祭我軍旗,揚我國威。”
“祭旗、祭旗、祭旗……”
長戈跺地,幾萬人整齊劃一,聲震鹹陽城。
牛羊牲畜頭顱供奉上,五個死囚押在廣場之上。嬴政踏著沉穩的步伐,來到近前,一劍劃去,五顆頭顱滾到了廣場前。
“我軍必勝,大秦無敵。”
又是一陣口號傳來,幾次以後,在蒙武的一聲令下,齊步轉身,踏步而去。
嬴政走到商公麵前,言道:“商公大人,嬴成乃是我近衛軍一員,本不該如此早地將他送去戰場。可是聯軍來勢洶洶,雍城兵馬根本無法趕到,遠水解不了近渴,隻能連他也一同派去戰場。萬一迴不來,您老可不要怨恨於我。”
商公大笑道:“聽說大王明日也要去,連你都能去了,成兒身為近衛軍,豈有不去的道理。”
嬴政歎道:“還是太年輕了,敵強我弱,太早的奔赴前線,這不是訓練,而是在生死線上求生存。嬴政實在無法保證,帶迴來的是活人,還是屍體。”
商公言道:“沒有經曆血的錘煉,永遠也不會長大。請大王謹記,所有人都可以死,你卻死不得。去了蕞城,盡量隱藏在幕後,不要出現在眾人麵前,更不可讓別人知道你去了那裏,以免列國刺客有機可逞。”
嬴政點頭道:“這點也請商公放心,我有小鍾保護,不到最危機之時,絕對不會露麵。至於鹹陽城的政務,就要勞煩你與羋宸等人多多照料了。”
兩人又說了會話,嬴政又走向拐角的一處,看著這位燕國太子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