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濁世佳公子,富貴功名總等閑。
步入寢宮,嬴政緩步踏入,鍾離手捧秦劍跟隨在後。看著龍床上的嬴稷,嬴政走到床前,雙膝下跪,大禮三叩首。鍾離跟隨而跪,從她眼裏可看出,嬴政做什麽,她就會做什麽,其他人根本不會多看一眼。
“嬴氏嫡係子孫嬴政,前來拜見曾祖父,望曾祖父保重龍體,有您在的一天,我大秦就不會亂。”嬴政大聲地言道。
嬴稷微笑地抬手,言道:“政兒起來吧!再去參見你的祖父、父親、伯父等人。”
也不起身,嬴政轉首,雙膝在地上跪著調轉方向,衝著嬴柱、嬴子楚、嬴傒等人拜道:“嬴氏子孫嬴政,給祖父、父親、伯父等人問安!”
嬴柱大笑道:“迴來就好,迴來就好!不怕諸位見笑,我已經老了,就算能坐在那個位置,也坐不了幾天。”
嬴子楚道:“嬴政我兒,你什麽時候迴的秦國?為什麽不來見我呢?”
嬴傒卻道:“問那麽多幹什麽?政兒先起來再說,這裏沒有外人,都是我大秦核心人物。你的身份,暫時還要對外保密,既然有大司命領來,當然與冷月有關。快快起身,你叔父我,還有許多問題要與你對商。”
點了點頭,嬴政起身,自己的父親思想轉不過來彎,嬴傒叔叔果然頭腦好使,一猜就透。如果自己不來大秦,估計父親還不一定能上位。
又見過了商公、麃公、王齕、蒙武等人。
“今日孫兒前來,不是為了爭位,而是為了我大秦!長平之戰結束,我大秦滿目瘡痍,內部空虛、兵源短缺,國庫不足。如果上位者走錯一步,將給我大秦帶來滅頂之災。”嬴政言道:“在迴答嬴傒叔叔之前,先說一下我的身份。”
鍾離捧出秦劍,抹去包裹住的黑布,由嬴政親手遞給嬴稷……
“此乃我秦國的天子劍,有吳起老將軍所賜,孫兒帶著我大秦之劍,迴來了!認識此劍的,請辨別真假。”
所有人都圍攏在嬴稷的身邊,仔細觀看秦劍。果然不假,這些人都對秦劍了如指掌,不可能認錯。
“政兒不知道何時能拜祭祖廟,認祖歸宗,我所帶來的,除了我大秦的天子劍,還有整個冷月的支持。因為我是冷月公子,乃師尊牧羊女唯一的男弟子,我可以代表整個冷月。適當的時候,師尊也可以為我出手,但我不希望她老人家出手。畢竟年紀大了,如果有所閃失,我對不起冷月的上上下下,自己能解決的,定當自己去完成。”
商公確認道:“天子劍不假,是我大秦的鎮國兵器。大王啊,你瞞的我們好苦,吳起將軍真的還活著,他應該有話帶給我們吧!”
嬴稷笑道:“當然會帶話給我,等我取出給你們看。”
秦國天子劍,每代隻有秦王才能開啟,必須帝王口口相傳。其餘人全部迴頭,免得犯了忌諱,唯有嬴柱仔細觀看,他是唯一太子,自然不用避嫌。
“吾王安泰,臣吳起有事稟告!”
“嬴政王子將手執天子劍,迴歸我大秦。王子乃不世出的大才,臣親眼觀看了牧羊女的授徒過程,心中異常震驚。劍是死物,當有合適的人使用,才能發揮最大作用。如果當年我王能同意上代牧羊女的要求,我大秦早就會出現眾多的大成高手,畢竟教授徒弟,牧羊女為最!”
“臣與王子談論了一個月,對他的見解,非常符合我大秦的國策。臣快要老死了,也無法再上前線為我王分憂,為今之計,隻願我大秦能出位真正的君王,能夠橫掃六合的一代帝君。”
“嬴政王子,乃是大王、宣太後、範雎、牧羊女和臣共同選出來的。經過臣親自觀察了十年,符合我們所有人的意願。一個人的眼光不夠,但是這麽多人的眼光共同認定,不可能出錯。”
“臣吳起,懇求我王,立嬴政為第一繼承人,未來太子之位,隻能是唯一人選。鹹陽的王子們,過的太安逸了,如果另選他人,可能連敵國的刺客都無法應對。”
“最多五年,臣將老死而去,唯一請求,立嬴政為我大秦之王!”
嬴柱讀著這封密信,內心感慨不已。這麽多秦國大能共同選出來的人,豈能出錯?自己和父親都老了,有時候連政務都理不清,是到了選擇新的繼承人的時候了。
嬴稷笑道:“我大秦天子劍,當由政兒保管,見劍如見君王,其他人不必多言。傒兒,有我們共同推選出來的接班人,你還有什麽要問的嗎?”
嬴傒道:“政兒的身份確鑿無疑,我也很認同,大秦真的需要冷月的支持,未來的秦王我不會再去爭。如果再爭,就是玷汙我大秦死去的先輩們。可我還想問一句,嬴政侄兒,你敢與我對論國策嗎?”
嬴稷和嬴柱微笑的點著頭,這就是大秦的皇族,不管有多少人推選出來的,也要讓大家心服口服。商公、麃公等人也是這麽認為的,是驢子是馬,拉出來溜溜,便見真曉!
嬴政道:“請伯父詢問,政兒有問必答!”
嬴傒道:“你說能控製冷月,在冷月中,具體能控製多少力量呢?”
“凡是我經手的,我都能控製。風雨小築所有力量,隻為我一人服務。冷月各處的情報人員,第一個匯報對象就是我。擴散而下,陰陽家、道家、農家都能為我掌控。”
“等到我登位的那天,鬼穀將派出統帥人才,兵家也將為我大秦所用。天下哪裏的大成高手多?就是冷月和鬼穀最多!”
嬴傒吃驚道:“好一個冷月公子,連鬼穀都能支持你,那裏可是出了名的兵家、縱(橫)家的集中地。有這樣的背景,你不當太子,還有誰有那個資格?”
“如果你登位了,對列國有什麽構想?我們麵對的是六國,如果六國同時攻來,我大秦沒有那個本錢去應對,這個問題要如何解決?”
嬴政答道:“繼續延用上代相國範雎的國策,遠交近攻政策。交好齊、燕兩國,支持楚國李園一脈,讓楚國內部震蕩,無力顧及外事。”
“趙國名將居多,仍有一戰之力,采取分化、離間之計,減弱趙國的威脅。我大秦必須留出十年的穩定時間,休養生息。內部穩定地發展,外部也要動起來,對韓、魏兩國繼續施壓,能占的好處,就要多占。”
“與此同時,我們不能將眼光放在六國,相比較而言,我大秦最大的敵人,依然是遊牧在草原的匈奴人。隻要放緩對六國的軍事,讓年輕的將領,輪流去邊塞與匈奴、大月氏作戰,鍛煉我大秦的戰鬥經驗。這個度要把握好,不能將戰火擴大,以免對國內經濟造成負擔。”
“俘虜了國外奴隸,不要直接進行打殺,而是要讓他們去修築長城,建立穩固的國防線。”
“等十年緩和期過後,就要對六國用兵。如果拿下了三晉的地盤,當遷都去洛陽,政通人和,命令能及時下發給全國各地。鹹陽處於四塞之地,命令傳達出去,最快需要三日的時間,太慢了,很容易延誤軍情。”
“遷都還有個好處,減少匈奴對我大秦的威脅。以往匈奴每次來犯,首當其衝的,就是我鹹陽。當日師尊與我演練軍事行動,如果六國統一進攻,匈奴也在這個時候大舉來犯,我秦國將有亡國之危。如果不遷都,最好的情況,就是被迫逼進巴蜀之地,以地勢阻擋危機。”
“我們不能等著別人打進來,必須要提早進行預防,生當憂患,死於安樂!所有的年輕將領都必須去邊塞鍛煉,不能讓他們等到十年之後再去交戰,在戰場上,是最能鍛煉出合格將領。”
“國內當鼓勵農耕,大力發展經濟。依然奉周天子為尊,得罪人的事情,讓韓國去做,我秦國不能當那個小人。大義在手,如果六國來犯,第一時間進攻韓國,搶來九鼎和周朝後人,挾天子以令諸侯!誰敢稱帝,我們就打誰,其他各國也不會來進攻我國。”
嬴稷喘了幾口氣,笑著道:“好計謀,好一個大義在手!天下人都知道,周朝已經亡國,但列國無人敢稱帝,隻稱王!就是因為沒有,在人們的潛意識裏,還是以周天子為尊。直到統一六國以後,再去行那稱帝之事,也無人來與我們爭了。”
嬴傒也笑道:“還是牧羊女前輩會教徒弟,竟然讓政兒想的這麽深遠,按你的意思,我大秦未來的國策,不單單是六國,還要擴散到匈奴、大月氏、犬戎、樓蘭等野蠻國度了。”
嬴政肯定道:“將鹽、鐵、糧、桑等物收歸國有,派出國有商隊,去邊外之國,以奢侈品兌換他們的金鐵之物。依然采取遠交近攻,分化匈奴。我們都知道,匈奴很強大,如果匈奴統一,我大秦無力抵抗。隻有在統一六國以後,舉整個中原之力,方可一較高下。”
嬴傒點頭道:“我們都需要緩衝期,明日,就同意鄭國,修築連通洛水、渭水之渠。”
嬴政大唿:“請伯父謹慎,鄭國渠是個陰謀……”
--------------
(求推薦和收藏,您的點擊,就是我的動力,謝謝!)
步入寢宮,嬴政緩步踏入,鍾離手捧秦劍跟隨在後。看著龍床上的嬴稷,嬴政走到床前,雙膝下跪,大禮三叩首。鍾離跟隨而跪,從她眼裏可看出,嬴政做什麽,她就會做什麽,其他人根本不會多看一眼。
“嬴氏嫡係子孫嬴政,前來拜見曾祖父,望曾祖父保重龍體,有您在的一天,我大秦就不會亂。”嬴政大聲地言道。
嬴稷微笑地抬手,言道:“政兒起來吧!再去參見你的祖父、父親、伯父等人。”
也不起身,嬴政轉首,雙膝在地上跪著調轉方向,衝著嬴柱、嬴子楚、嬴傒等人拜道:“嬴氏子孫嬴政,給祖父、父親、伯父等人問安!”
嬴柱大笑道:“迴來就好,迴來就好!不怕諸位見笑,我已經老了,就算能坐在那個位置,也坐不了幾天。”
嬴子楚道:“嬴政我兒,你什麽時候迴的秦國?為什麽不來見我呢?”
嬴傒卻道:“問那麽多幹什麽?政兒先起來再說,這裏沒有外人,都是我大秦核心人物。你的身份,暫時還要對外保密,既然有大司命領來,當然與冷月有關。快快起身,你叔父我,還有許多問題要與你對商。”
點了點頭,嬴政起身,自己的父親思想轉不過來彎,嬴傒叔叔果然頭腦好使,一猜就透。如果自己不來大秦,估計父親還不一定能上位。
又見過了商公、麃公、王齕、蒙武等人。
“今日孫兒前來,不是為了爭位,而是為了我大秦!長平之戰結束,我大秦滿目瘡痍,內部空虛、兵源短缺,國庫不足。如果上位者走錯一步,將給我大秦帶來滅頂之災。”嬴政言道:“在迴答嬴傒叔叔之前,先說一下我的身份。”
鍾離捧出秦劍,抹去包裹住的黑布,由嬴政親手遞給嬴稷……
“此乃我秦國的天子劍,有吳起老將軍所賜,孫兒帶著我大秦之劍,迴來了!認識此劍的,請辨別真假。”
所有人都圍攏在嬴稷的身邊,仔細觀看秦劍。果然不假,這些人都對秦劍了如指掌,不可能認錯。
“政兒不知道何時能拜祭祖廟,認祖歸宗,我所帶來的,除了我大秦的天子劍,還有整個冷月的支持。因為我是冷月公子,乃師尊牧羊女唯一的男弟子,我可以代表整個冷月。適當的時候,師尊也可以為我出手,但我不希望她老人家出手。畢竟年紀大了,如果有所閃失,我對不起冷月的上上下下,自己能解決的,定當自己去完成。”
商公確認道:“天子劍不假,是我大秦的鎮國兵器。大王啊,你瞞的我們好苦,吳起將軍真的還活著,他應該有話帶給我們吧!”
嬴稷笑道:“當然會帶話給我,等我取出給你們看。”
秦國天子劍,每代隻有秦王才能開啟,必須帝王口口相傳。其餘人全部迴頭,免得犯了忌諱,唯有嬴柱仔細觀看,他是唯一太子,自然不用避嫌。
“吾王安泰,臣吳起有事稟告!”
“嬴政王子將手執天子劍,迴歸我大秦。王子乃不世出的大才,臣親眼觀看了牧羊女的授徒過程,心中異常震驚。劍是死物,當有合適的人使用,才能發揮最大作用。如果當年我王能同意上代牧羊女的要求,我大秦早就會出現眾多的大成高手,畢竟教授徒弟,牧羊女為最!”
“臣與王子談論了一個月,對他的見解,非常符合我大秦的國策。臣快要老死了,也無法再上前線為我王分憂,為今之計,隻願我大秦能出位真正的君王,能夠橫掃六合的一代帝君。”
“嬴政王子,乃是大王、宣太後、範雎、牧羊女和臣共同選出來的。經過臣親自觀察了十年,符合我們所有人的意願。一個人的眼光不夠,但是這麽多人的眼光共同認定,不可能出錯。”
“臣吳起,懇求我王,立嬴政為第一繼承人,未來太子之位,隻能是唯一人選。鹹陽的王子們,過的太安逸了,如果另選他人,可能連敵國的刺客都無法應對。”
“最多五年,臣將老死而去,唯一請求,立嬴政為我大秦之王!”
嬴柱讀著這封密信,內心感慨不已。這麽多秦國大能共同選出來的人,豈能出錯?自己和父親都老了,有時候連政務都理不清,是到了選擇新的繼承人的時候了。
嬴稷笑道:“我大秦天子劍,當由政兒保管,見劍如見君王,其他人不必多言。傒兒,有我們共同推選出來的接班人,你還有什麽要問的嗎?”
嬴傒道:“政兒的身份確鑿無疑,我也很認同,大秦真的需要冷月的支持,未來的秦王我不會再去爭。如果再爭,就是玷汙我大秦死去的先輩們。可我還想問一句,嬴政侄兒,你敢與我對論國策嗎?”
嬴稷和嬴柱微笑的點著頭,這就是大秦的皇族,不管有多少人推選出來的,也要讓大家心服口服。商公、麃公等人也是這麽認為的,是驢子是馬,拉出來溜溜,便見真曉!
嬴政道:“請伯父詢問,政兒有問必答!”
嬴傒道:“你說能控製冷月,在冷月中,具體能控製多少力量呢?”
“凡是我經手的,我都能控製。風雨小築所有力量,隻為我一人服務。冷月各處的情報人員,第一個匯報對象就是我。擴散而下,陰陽家、道家、農家都能為我掌控。”
“等到我登位的那天,鬼穀將派出統帥人才,兵家也將為我大秦所用。天下哪裏的大成高手多?就是冷月和鬼穀最多!”
嬴傒吃驚道:“好一個冷月公子,連鬼穀都能支持你,那裏可是出了名的兵家、縱(橫)家的集中地。有這樣的背景,你不當太子,還有誰有那個資格?”
“如果你登位了,對列國有什麽構想?我們麵對的是六國,如果六國同時攻來,我大秦沒有那個本錢去應對,這個問題要如何解決?”
嬴政答道:“繼續延用上代相國範雎的國策,遠交近攻政策。交好齊、燕兩國,支持楚國李園一脈,讓楚國內部震蕩,無力顧及外事。”
“趙國名將居多,仍有一戰之力,采取分化、離間之計,減弱趙國的威脅。我大秦必須留出十年的穩定時間,休養生息。內部穩定地發展,外部也要動起來,對韓、魏兩國繼續施壓,能占的好處,就要多占。”
“與此同時,我們不能將眼光放在六國,相比較而言,我大秦最大的敵人,依然是遊牧在草原的匈奴人。隻要放緩對六國的軍事,讓年輕的將領,輪流去邊塞與匈奴、大月氏作戰,鍛煉我大秦的戰鬥經驗。這個度要把握好,不能將戰火擴大,以免對國內經濟造成負擔。”
“俘虜了國外奴隸,不要直接進行打殺,而是要讓他們去修築長城,建立穩固的國防線。”
“等十年緩和期過後,就要對六國用兵。如果拿下了三晉的地盤,當遷都去洛陽,政通人和,命令能及時下發給全國各地。鹹陽處於四塞之地,命令傳達出去,最快需要三日的時間,太慢了,很容易延誤軍情。”
“遷都還有個好處,減少匈奴對我大秦的威脅。以往匈奴每次來犯,首當其衝的,就是我鹹陽。當日師尊與我演練軍事行動,如果六國統一進攻,匈奴也在這個時候大舉來犯,我秦國將有亡國之危。如果不遷都,最好的情況,就是被迫逼進巴蜀之地,以地勢阻擋危機。”
“我們不能等著別人打進來,必須要提早進行預防,生當憂患,死於安樂!所有的年輕將領都必須去邊塞鍛煉,不能讓他們等到十年之後再去交戰,在戰場上,是最能鍛煉出合格將領。”
“國內當鼓勵農耕,大力發展經濟。依然奉周天子為尊,得罪人的事情,讓韓國去做,我秦國不能當那個小人。大義在手,如果六國來犯,第一時間進攻韓國,搶來九鼎和周朝後人,挾天子以令諸侯!誰敢稱帝,我們就打誰,其他各國也不會來進攻我國。”
嬴稷喘了幾口氣,笑著道:“好計謀,好一個大義在手!天下人都知道,周朝已經亡國,但列國無人敢稱帝,隻稱王!就是因為沒有,在人們的潛意識裏,還是以周天子為尊。直到統一六國以後,再去行那稱帝之事,也無人來與我們爭了。”
嬴傒也笑道:“還是牧羊女前輩會教徒弟,竟然讓政兒想的這麽深遠,按你的意思,我大秦未來的國策,不單單是六國,還要擴散到匈奴、大月氏、犬戎、樓蘭等野蠻國度了。”
嬴政肯定道:“將鹽、鐵、糧、桑等物收歸國有,派出國有商隊,去邊外之國,以奢侈品兌換他們的金鐵之物。依然采取遠交近攻,分化匈奴。我們都知道,匈奴很強大,如果匈奴統一,我大秦無力抵抗。隻有在統一六國以後,舉整個中原之力,方可一較高下。”
嬴傒點頭道:“我們都需要緩衝期,明日,就同意鄭國,修築連通洛水、渭水之渠。”
嬴政大唿:“請伯父謹慎,鄭國渠是個陰謀……”
--------------
(求推薦和收藏,您的點擊,就是我的動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