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藏友抱著自己的寶貝, 開始上前來找專家們鑒定了。


    來參加鑒定會的人,不管是帶寶貝來的,還是純湊熱鬧、長見識的,大部分人心裏都清楚,鑒寶現場,仿古工藝品占藏品的十之八九,真正的老貨占比是極少的,鳳毛麟角。


    蘇醒以為自己做好心理準備了,她知道待會兒看到的大多都會是工藝品,但鑒寶開始後,她才發現,自己還是低估了一些藏友的清澈程度。


    就比如,有位大哥拿著一把“銀元”找隔壁的鑒定專家鑒定。


    那位專家拿起兩枚看了一眼,就放下了,說:“這些東西不太對,收起來吧。”


    那位大哥一臉不服氣,“怎麽就不對了?您倒是說說哪兒不對呀?”


    專家抽了一下嘴角,說道:“哪都不對,別的不說,就說這材質,就不是銀的,是不鏽鋼的。”


    男人“啊?!”了一聲,懵了。


    周圍響起了一片笑聲。


    蘇醒低頭,努力壓製著嘴角。


    還有個奔著珍寶齋去。


    沈白的位置跟胡教授這邊隔著了兩個位置,蘇醒豎著耳朵,努力聽,聽到了那邊的對話。


    找上沈白的是一位大姐,拿了一個“清乾隆金星玻璃冰裂紋筆筒”給沈白鑒定。


    她笑著對沈白說:“沈少,您看看我這寶貝開門嗎?”


    沈白拿起筆筒看了幾眼,對女人說:“是現代工藝品。”


    女人不高興了,“我看小沈老板還是太年輕了,眼力還得多練練!”


    她將筆筒翻過來,幾乎懟在沈白臉上,“你看看這款兒!這寫著‘乾隆年製’呢,這款兒一眼真!”


    沈白無語,解釋道:“首先,真正的清乾隆金星玻璃冰裂紋筆筒根本沒有款兒,而且真品僅有一件,在故宮博物院呢,你這要是真的,故宮裏那件是假的嗎?”


    周圍又響起一片笑聲。


    蘇醒抿住了嘴唇,可肩膀卻沒控製住,聳動了一下。


    很多藏友來鑒定會,首先找的就是自己早就認準的鑒定專家。


    胡教授不常參加這種鑒定會,認識他的人不多,一開始還挺清閑的。


    他伸手拿起礦泉水想喝一口,想了想,又放下了。


    蘇醒想起胡教授似乎胃不太好,她起身,去飲水機那邊,接了一紙杯溫水端給了胡教授。


    “教授,您喝水,這是溫的。”


    胡教授愣了一下,之後對蘇醒笑道:“謝謝小蘇同學啊。”


    他心裏很妥帖,還是女孩子細心。


    蘇醒彎著眼眸說:“應該的。”


    不管她是胡教授的學生還是助理,都理應對他細心周到。


    又過了一會兒,終於有人來找胡教授鑒定了。


    雖然現場的大部分藏友都對胡教授很眼生,但他京大文博學院教授身份擺在著呢,含金量是很高的,不可能一直閑著。


    在胡教授麵前坐下的是一個四十來歲的男人。


    “您好胡教授,麻煩您給我看看這件瓶子怎麽樣?”


    他一邊說著,一邊從帶來的一個挺高檔的盒子裏,拿出一隻瓷瓶放在桌子上。


    蘇醒看了那瓷瓶一眼,揚眉。


    又是乾隆風格呀……


    胡教授對對方說:“好,我看看。”


    他拿起瓶子,一邊仔細觀察,一邊講解著。


    “從器型上看,它大致模仿了乾隆時期粉彩瓷瓶的樣式。”


    他開口的第一句話,就讓對麵的男人垮了臉,“真是仿的嗎?我收的時候可花了不少錢呢……”


    胡教授笑了笑,繼續講解這個瓶子一些問題,“真品乾隆粉彩瓷瓶的胎質細膩堅實,而這件器物的胎質略顯疏鬆,且顏色偏白,缺乏真品應有的古樸質感,釉色上,真品的釉色溫潤柔和、色澤純正,這件則過於鮮豔刺眼,明顯是現代化學顏料調配而成,缺乏自然的過渡和層次感,還有它的器型比例也不對……”


    現場的很多專家鑒寶,語言都很精簡,一兩句話指出最關鍵的問題就打住了。


    很少有像胡教授這樣,從各個方麵指出所鑒物品問題的。


    蘇醒聽得極為認真。


    她知道胡教授不止是講解給對麵的藏友聽的,也是在對她現場教學。


    她心裏十分的感激,更是不能辜負胡教授的良苦用心。


    其實從胡教授叫她來做助理開始,她就明白,胡教授就是想帶帶她而已,畢竟古玩講究貨不過手,她隻能聽,不能隨便上手,根本無法協助胡教授做什麽。


    對麵的男人越聽臉色越不好,知道這迴自己打眼的挺徹底。


    不過他對這位京大的教授也不得不服氣了。


    等胡教授鑒定完畢,他說道:“謝謝您了胡教授。”


    “不用客氣。”


    男人收起自己的瓶子,垂頭喪氣的離開了。


    剛剛胡教授鑒定的時候,一旁有好幾個藏友也都聽得很認真。


    男人一走,就馬上又有人坐下了。


    這是位六七十歲的老大爺。


    他拿出自己帶來的一個小罐子,笑著說:“老師,您給看看這罐子。”


    胡教授等大爺將罐子放在桌麵的絨布上,才伸手拿起來,用放大鏡仔細觀察。


    “這是仿遼代的條紋小罐兒。”


    大爺瞪大了眼睛,“咋就仿的啦?你看這罐身裏麵,還有內畫呢!”


    胡教授不疾不徐,按照自己的節奏開始講解,“遼代瓷器胎質通常較為粗糙,有明顯顆粒感,且顏色多呈自然的灰白色或灰黃色,這是由於當時取材和燒製工藝所限。而此罐胎質過於細膩均勻,顏色也過於純淨潔白,顯然不符合遼代的特征,這是現代工藝精細打磨的結果。


    還有這釉麵,遼代瓷器的釉麵光澤應是溫潤柔和的,經過歲月洗禮會有一種內斂的寶光,而這件罐子的釉麵賊光乍現,有人為做舊的痕跡,用放大鏡能看到氣泡大小均勻、排列規整,這與遼代釉下氣泡自然、大小不一且分布不均的特點相去甚遠,明顯是現代燒製工藝所致。


    再說說造型,遼代條紋罐有著獨特的古樸韻味和民族風格,罐身比例協調,線條流暢自然,比如罐口的修邊應是自然而略帶拙樸的,但這件罐子罐身比例有些失調,線條也略顯生硬,罐口的修邊過於規整,現代工藝的痕跡明顯,缺少遼代瓷器那種自然灑脫的氣質。


    再看紋飾,這罐條紋規整得近乎機械,毫無自然變化和手工痕跡,色彩也過於鮮豔刺眼,暈散不自然,這絕不是遼代的工藝水平能達到的。”


    最後,胡教授又補充了一句,“至於內畫,宋遼時期根本就沒有內畫工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7歲,她為祖國光輝而奮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酥小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酥小手並收藏17歲,她為祖國光輝而奮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