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年底到來之前,張懷德和傅正明,王國林兩人合資的空調兩器廠終於響起了熱鬧的機器聲。第一批產品也順利被試生產出來了,傅正明和王國林兩人也早已不在那個徐恆浩的廠裏幹了,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這個新的廠裏籌建設備,采購原材料中了。
這第一批產品一生產出來就由傅正明親自押車運往廣州了,而且消息傳來說產品很令客戶滿意,隻要這邊開足馬力生產好了,那邊全部采購的,唯一的不足就是貨款得要好幾個月才能付第一批的。
張懷德心想做生意欠一部分貨款也是正常的,隻要資金墊付的夠時間了,每一個月還是會有款項周轉的,隻是這開始的幾個月日子難熬點,咬咬牙總能挺過去,反正人工工資和電費這些用出賣廢料的錢就可以抵過的,發出去欠的錢總會有個頭的,所以他也不擔心這錢迴不來。
由於張懷德這邊的動靜已經弄得很大了,而且徐恆浩也已經知道傅正明和王國林兩人都在這裏入股投資了。加上從廣州那邊的信息來看,傅正明已經搶了他的幾個合作客戶了,這讓他非常惱火,連帶著對還在他廠裏跑供銷的傅正明弟弟傅正矩也怨恨上了,幹脆將傅正矩開除出廠了。
這倒也好,傅正矩幹脆也到了張懷德這個廠裏來跑供銷了。傅正明索性讓傅正矩長駐廣州那邊搞銷售了,整個空調兩器廠現在是熱熱鬧鬧,紅紅火火了。
張懷德看在眼裏,喜在心裏,他似乎又找迴了當年燈具廠高峰時期的感覺。盡管現在每個月的材料錢還是要不停的墊付,但他一點也不害怕,他依舊向銀行貸款,這樣的發展勢頭,不愁還不出銀行貸款的。
氣溫隨著年底的越來越近也跌得是越來越低了,西江塘上的行人也是越來越少了,大冷的天除了上班上學的在早上或傍晚的時候路上熱鬧一下,大多數時間都是死寂地從西到東橫貫過了楊家墩村。
整個西江塘上隻有陳少勇在為自己的五噸貨車忙碌的滿頭大汗。這東風大貨車一遇冷天總是趴窩,今天又是這樣,為了熱車,剛慢騰騰開出家門口到了西江塘上居然又讓他丟臉了,賴在那裏死活就是動力明顯不足,掛倒檔也是掛不進去,隻能去叫了修車師傅來看了。
師傅很仔細地先檢查了電路,發現打火是沒問題的,汽車的啟動還是可以的,就是動力不足,估計是壓縮力不足。擔心氣缸蓋與發動機的結合麵處有漏氣的。
他讓陳少勇去弄了點洗潔精過來放到桶裏泡了點水後塗抹在氣缸蓋結合處,便叫陳少勇坐到車內啟動發動機,那洗潔精泡沫很快吹出了幾個氣泡,看來的確是這裏漏氣了。
師傅拿出套筒扳手將氣缸蓋上的所有螺母都緊了一遍,然後又讓陳少勇啟動發動機,發現依然還是漏氣的。看來應該是氣缸墊損壞了。
他便隻能將氣缸蓋上的所有螺母又全部鬆掉擰出,將氣缸蓋取了下來,露出那缸體上麵薄薄的氣缸墊片,見那氣缸墊片有幾處些微的破損了。
修車師傅說道:“少勇,這氣缸墊片看來壽命差不多了,有新的話我就給你換掉了,可現在沒有,我隻能先用帶來的石棉線給你補下,讓它暫時不漏氣,車子能動起來。”
陳少勇點點頭道:“也隻能這樣了,華師傅。”
於是這華師傅將石棉線搓成了一股繩子後,慢慢將它沿著那幾顆螺絲繞走了一圈後,便將缸體殼罩蓋了上去,然後用套筒扳手使勁將每一個螺母都擰緊了,再用那洗潔精泡沫塗抹上去後,已經不再有汽泡了,兩人知道這缸體漏氣的事情已經修好了。
接下來,華師傅將車熄火了,坐在車裏試著掛檔,進一檔和倒檔似乎還是輕鬆的。然後再打火啟動汽車,試圖掛入一檔卻發現很難,掛倒檔更不用說了。
於是他邊下車邊說道:“少勇,掛一檔和倒檔比較難,有可能是潤滑油還沒徹底運轉,車子熱一會兒看。還有可能就離合器離合不徹底,我先試下緊一緊離合器線看。”
陳少勇卻說道:“嗯,我想會不會是離合器摩擦片不行了,要更換了?”
“你今天要出車的,車子跑熱了應該還能將就著用的。過幾天你空了,開到我修車那兒,好好給看下,該換的就換吧,現在我什麽都沒帶的,隻能調節下離合器線了。”說著這些,華師傅已經在調節那離合器了。
不一會兒,華師傅抬著滿是油汙的手對陳少勇說道:“少勇,調節過了,你要不上車試試?”
陳少勇便路上駕駛室進一檔緩慢地試著前行了一段路。
“你再倒車試試看?動力現在感覺足嗎?”
由於發動機巨大的響聲,陳少勇在駕駛室裏向外麵的華師傅大聲說道:“動力感覺倒好了,但進檔還是累,剛才那車子變速箱都嘎嘎的響,但比之前又好進點了,我再倒車試一下。”
陳少勇便掛入倒檔慢慢往後試著倒車了。他根本沒想到這次的掛檔居然會又一次讓他陷入人生的低穀中。
就在陳少勇倒車的時候,虞盈鏗的老丈人騎了個小三輪車從駕駛室右手邊的西江塘一側和陳少勇的車尾相向而行了。陳少勇隻是探出頭看著左手側的路基慢慢倒車,根本沒留意到這個情況。
西江塘在楊家墩人的心目中一直都是公家的路,公家的地,所以總有人喜歡在塘路的兩邊堆放點什麽東西的,不占著私家的地,便總是誰也不會來管的。隻是每年逢年過節了,村裏才會組織團員青年和婦聯老人一起清理下江塘上堆放的雜物,清理下有礙觀瞻的東西,幹幹淨淨過個年。年一過,靠近江塘的人家便又會將東西慢慢地堆到路邊,迴到原先的樣了。
現在陳少勇汽車的副駕駛座那一側就有人堆放著一堆煤渣,盡管似乎占了江塘路很少的一點邊緣,幾乎可以說是沒有超出那澆好的江塘水泥路的邊線,但它的確是堆在江塘路的路基上了,而且也還是有點坡度了。也許是會車時候被汽車碾壓過了,這堆煤渣幾乎被壓得嚴嚴實實了,人踩在上麵也不會陷下去了。
虞盈鏗的老丈人見陳少勇的汽車在慢慢向他這邊倒過來,右手邊的西江塘路還留著一小塊路基足夠讓他的小三輪車能夠過去的,便依然迎著汽車往前騎過去。
陳少勇不時使勁踩一下空油門,汽車也不時咆哮一下,隨著這幾聲咆哮,汽車的排氣管不時釋放出一陣陣濃濃的滿是柴油味的的黑煙,然後他又慢慢鬆開離合器,讓汽車緩慢向後挪動。
虞盈鏗的老丈人被汽車的咆哮聲驚嚇的有點怕了,他下意識地將車子更往路基邊上靠著騎,一隻輪子便慢慢滾上了那堆煤渣。三輪車的出現了很大的傾斜,老頭子根本控製不住平衡了,他想用趕緊騎過這一段路,但是那三輪車似乎很輕飄了,前麵的輪子也把持不住了,終於整個三輪車連帶他這個人翻倒了下來,跌倒在了汽車的後輪下麵。
慘劇又一次發生了,虞盈鏗老丈人幾乎喊都沒時間喊,就被汽車從腦袋上碾壓過去了。陳少勇隻是感覺汽車的右後輪似乎軋到了大石塊往上麵抬了抬便滾過去了,等他去看那右後視鏡時,才發現後麵似乎有輛三輪車在下麵,便趕緊停車下車去看。
華師傅便也趕緊跟著他走到那邊,兩個人都傻眼了,怎麽會這樣!陳少勇真的沒料到二十多年以後在他的車子下居然會有第二位老人喪命!難道真的是命運安排,他的一生居然會碰到這種事故兩次的!
陳少勇又是傻呆呆地站在那裏不知所措了,也難怪他,這種事會發生在他身上這麽兩次,感覺真的是老天爺在給他開玩笑了。
華師傅還算清醒,趕緊跑去那找公用電話打120救護電話了,又打了交警電話報了警,再跑迴來安慰陳少勇。
路邊早已聚集了許多人,陳少勇被人攙扶著站在路邊。輪胎下的那攤血越來越大了,讓人不忍直視。已經有人認出了那是虞盈鏗的老丈人,跑去給他們報信了。大家圍在那七嘴八舌,有人安慰著陳少勇,也有人在竊竊私語這下陳少勇倒大黴了,不知道虞盈鏗他們會怎樣來處理這個事情了。
好在虞盈鏗一家人還沒趕到之前,交警和120已經先趕到了。交警拍了照片後,馬上組織施救了,老人很快被從車輪底下給弄了出來,裝上120往醫院飛馳而去了。那個小三輪車和那灘血跡依然還在地上保持著原樣,交警便繼續前前後後地拍照,然後走到陳少勇和華師傅那邊了解詳細情況,不時畫著圖,做著筆錄。
事情處理地差不多了,交警便讓拖車將事故車輛拖去停車場了,他們要等事故處理結果出來了才會放行這事故車的,未處理好事故,他們肯定得先扣著這車輛了。
等到虞盈鏗夫婦趕到,交警簡單詢問了下他們和老人的關係後,便將事故的大致情況告知了他們,並將老人送往醫院搶救的事也一並告知了。虞盈鏗老婆便趕緊坐了虞盈鏗給安排的汽車慌慌張張趕去醫院了,這邊由虞盈鏗配合著交警處理了。
陳少勇的家人們也都已經趕到了事故現場,他們生怕陳少勇吃虧,所以一直將陳少勇圍在身後。陳少勇不知道該怎麽處理這件事情了,他現在的腦子一片空白,他知道自己的命運會因為這個事徹底改變了,但又是無奈而無力的,這一切已經不是他能決定了,隻能由著事情的發展而變化了。
交警對他們說道眼下最要緊的是搶救生命,一切處理等醫院的消息了,但作為事故肇事方,陳少勇必須配合事故處理的,說了這些後便讓陳少勇和虞盈鏗他們各自迴去了。
醫院傳來的消息很是不好,老頭子沒有挺過來,按醫生的說法,送過來的時候已經瞳孔放大,沒有生命跡象了。醫院隻是象征性地做了下搶救,最後無力迴天,老頭子撒手人寰了。
整個村莊的人都已經知道這個事情了,大家都替陳少勇捏著一把汗,本來兩家就是有過節的,這會兒天知道虞盈鏗會怎麽整理這個陳少勇了,畢竟虞盈鏗的丈人丟了性命,陳少勇得負全責的。
這段時間事吳世郎最賣力的時候,一方麵虞盈鏗老丈人是他親戚,他自然是有點悲傷加義憤的,他得出頭來替虞盈鏗一家子狠狠向陳少勇敲一筆賠償金的,更重要的是這事也隻能他的身份合適的,虞盈鏗畢竟還得顧著自己在全村人麵前的形象的。另一方麵,現在新浦沿中學的開建在即,需要虞盈鏗的大力支持才能讓吳世郎拿到這個工程項目的承包的。
投資兩千八萬的浦沿中學遷建工程目前可是楊家墩村裏麵最大的工程了,吳世郎可不想在這塊自家村裏的土地上的淘金項目被別人染指了。他自然要倚靠虞盈鏗這個表姐夫利用土地被征用這塊文章來拿到這個工程的,當然虞盈鏗的好處他不會少給的。現在陳少勇的這個事故簡直對他是一次神助攻,他讓手下幹工程的民工便堵在了陳少勇家的門口,若不答應他們的賠償條件就不讓陳少勇家安耽。
這陳少勇一家是提心吊膽地過著日子,盡管報了警,警察也來了幾趟,但也毫無辦法,畢竟人家是死了人的,正群情激憤著,不能激化矛盾的,更何況那些民工們隻是坐在外麵也沒幹啥,就是圍著陳少勇家給他們難看了。
派出所警察自然知道解鈴還須係鈴人的,他們去找了虞盈鏗希望能夠息事寧人的。虞盈鏗自然是和吳世郎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配合著,事情就這樣僵持著,最後無非是賠償款的問題,隻能由交警隊事故民警來主持賠償協商的。
虞盈鏗一家由吳世郎出麵在主談賠償金額的問題了,他一開口便是將價格提到了四十萬。這讓陳少勇他們感覺有點太獅子大開口了,畢竟是一個快要八十歲的老頭子了,已經也沒多少勞動力了,就算活到一百歲也不可能會賺到兩萬一年的,所以他們心中的價格就是十八萬差不多了。
雙方之間的價格差距是很明顯的,這談判自然是難以談下去的。於是老頭子盡管已經撒手人寰,但難以入土為安,他的遺體成了要價的要挾工具。陳少勇家也一直難以過正常的日子了,不時被吳世郎叫來的人在外麵困著,唯一的辦法隻能還是繼續討價還價的。
工作自然還是得從虞盈鏗這邊取得突破了,鎮政府也有領導來勸說虞盈鏗早點解決這個事情的,畢竟這樣僵持著鬧也不是好影響的,希望虞盈鏗能安撫好家裏人的情緒,有什麽條件,鎮裏能夠幫助解決的也幫著解決掉算了。
虞盈鏗想想他身為村書記,似乎還是得給人一點通情達理的感覺的。他對事故處理的交警說道:“我是村書記,陳少勇也是我們的村民,我自然知道這個事故對他家的影響也是很大的,但我這邊的工作也難做的,畢竟家裏人的痛苦有多大,一下子讓他們接受也的確是很難的,但我可以去做工作,想法把這件事情圓滿了結掉。”
“好的,虞書記,這事還得麻煩你去做下家裏人的工作了,畢竟人死不能複生的,你也得讓老人家早點入土為安的,至於家裏人有啥條件的,我們也可以幫忙解決的。”鎮裏幹部見事情還是有轉圜的,便對虞盈鏗說道。
吳世郎見鎮領導這麽說,便趕緊對虞盈鏗說道:“盈鏗哥,鎮裏既然這麽說了,那我們都聽你的,你說多少就多少了,還有我那個事你讓鎮裏領導也表個態可以不,今天既然他們來做工作了,我們也得給個麵子的。”
“就你事多,我們今天在談老頭子的賠償的事,你非得要扯別的困難。”虞盈鏗似乎有點不滿。
“什麽事你們說好了,我們能解決就解決嘛,隻要這事能平和地處理好。”鎮裏幹部便問道。
吳世郎便說道:“也沒多大事,就是中學遷建工程我想能否讓我來做。”
鎮裏幹部聽了後說道:“哦,這事啊,虞書記,其實鎮裏也是早有討論了,你已經也好幾次提出讓吳世郎來做,我們也大致傾向於你們村人做,這樣可以省掉許多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吳經理的這個事情應該可以解決的。現在主要就是這次事故的賠償問題,你們看是否能夠降低下金額?”
看來工程的事應該不成問題了,就是事故賠償金額了。虞盈鏗想想四十萬估計肯定是麻煩的,而且他心目中也知道這是漫天要價了,隻是吳世郎去故意太高價格,也有利於他來談價格了。想著這個,心裏倒也暗暗感激這個吳世郎的,現在他有了足夠的餘地去和別人談賠償的事了。
“我想陳少勇他們給的十八萬價格肯定也的確是太低了,畢竟是一條生命,好像我們家老丈人這麽不值錢的,居然隻賠了十八萬,這也的確讓我們家裏人不接受的。這樣好了,我想他們那邊再加一點,我們這邊去一點,給個二十八萬,行不行?”虞盈鏗就像菜市場賣菜一樣的開始還價了。
事故民警和鎮裏幹部覺得這價格得和陳少勇他們去說下的。
“這樣的,如果他們這個價格不願意接受也沒關係的,那我也隻能不管了,這事我本來就不想牽涉進去的,一邊是我親人,一邊是我們村裏村民。我若摻和進去也要被人說的,所以你們去和陳少勇說一下,我也是沒辦法的,現在這二十八萬,如果他們接受,我可以去說服家裏人的,否則我也不想來過多地摻和了。”虞盈鏗的話裏其實還是透著一種威脅的意思了。
警察和鎮裏幹部便隻能把這意思和陳少勇他們說了,並且告訴他們這價格已經是他們談得很努力了,而且是做了虞盈鏗工作才談下來的了,若是這個價格接受不了,他們也沒辦法了,隻能等待虞盈鏗他們這邊的法院起訴了,到時法院起訴判決的話,賠償估計不是這個數字了。
陳少勇被他們這樣連嚇帶勸的一說,再加上這麽多天的坐臥不安,心神交瘁,和家裏人一商量,想想還是答應他們這二十八萬的賠償算了,畢竟要比那個四十萬少得多了,便同意了這個事故賠償處理。
陳少勇隻能去親戚家東借西借,將那輛大貨車也賣了,拿出家裏所有的積蓄湊齊了二十八萬賠給了虞盈鏗老丈人家,這事總算過去了。隻是他從此以後再也不沾開車的事了,老婆也不再同意他去吃開車這碗飯了,給他去油桶製造廠找了個工作,兩夫妻安安心心地打工賺錢還債了。
隻是經此一劫,家裏也隻有那一幢空蕩蕩的房子了,赤貧如洗了。眼看著年底將近,陳少勇真不知道這個年該怎麽過了!
這第一批產品一生產出來就由傅正明親自押車運往廣州了,而且消息傳來說產品很令客戶滿意,隻要這邊開足馬力生產好了,那邊全部采購的,唯一的不足就是貨款得要好幾個月才能付第一批的。
張懷德心想做生意欠一部分貨款也是正常的,隻要資金墊付的夠時間了,每一個月還是會有款項周轉的,隻是這開始的幾個月日子難熬點,咬咬牙總能挺過去,反正人工工資和電費這些用出賣廢料的錢就可以抵過的,發出去欠的錢總會有個頭的,所以他也不擔心這錢迴不來。
由於張懷德這邊的動靜已經弄得很大了,而且徐恆浩也已經知道傅正明和王國林兩人都在這裏入股投資了。加上從廣州那邊的信息來看,傅正明已經搶了他的幾個合作客戶了,這讓他非常惱火,連帶著對還在他廠裏跑供銷的傅正明弟弟傅正矩也怨恨上了,幹脆將傅正矩開除出廠了。
這倒也好,傅正矩幹脆也到了張懷德這個廠裏來跑供銷了。傅正明索性讓傅正矩長駐廣州那邊搞銷售了,整個空調兩器廠現在是熱熱鬧鬧,紅紅火火了。
張懷德看在眼裏,喜在心裏,他似乎又找迴了當年燈具廠高峰時期的感覺。盡管現在每個月的材料錢還是要不停的墊付,但他一點也不害怕,他依舊向銀行貸款,這樣的發展勢頭,不愁還不出銀行貸款的。
氣溫隨著年底的越來越近也跌得是越來越低了,西江塘上的行人也是越來越少了,大冷的天除了上班上學的在早上或傍晚的時候路上熱鬧一下,大多數時間都是死寂地從西到東橫貫過了楊家墩村。
整個西江塘上隻有陳少勇在為自己的五噸貨車忙碌的滿頭大汗。這東風大貨車一遇冷天總是趴窩,今天又是這樣,為了熱車,剛慢騰騰開出家門口到了西江塘上居然又讓他丟臉了,賴在那裏死活就是動力明顯不足,掛倒檔也是掛不進去,隻能去叫了修車師傅來看了。
師傅很仔細地先檢查了電路,發現打火是沒問題的,汽車的啟動還是可以的,就是動力不足,估計是壓縮力不足。擔心氣缸蓋與發動機的結合麵處有漏氣的。
他讓陳少勇去弄了點洗潔精過來放到桶裏泡了點水後塗抹在氣缸蓋結合處,便叫陳少勇坐到車內啟動發動機,那洗潔精泡沫很快吹出了幾個氣泡,看來的確是這裏漏氣了。
師傅拿出套筒扳手將氣缸蓋上的所有螺母都緊了一遍,然後又讓陳少勇啟動發動機,發現依然還是漏氣的。看來應該是氣缸墊損壞了。
他便隻能將氣缸蓋上的所有螺母又全部鬆掉擰出,將氣缸蓋取了下來,露出那缸體上麵薄薄的氣缸墊片,見那氣缸墊片有幾處些微的破損了。
修車師傅說道:“少勇,這氣缸墊片看來壽命差不多了,有新的話我就給你換掉了,可現在沒有,我隻能先用帶來的石棉線給你補下,讓它暫時不漏氣,車子能動起來。”
陳少勇點點頭道:“也隻能這樣了,華師傅。”
於是這華師傅將石棉線搓成了一股繩子後,慢慢將它沿著那幾顆螺絲繞走了一圈後,便將缸體殼罩蓋了上去,然後用套筒扳手使勁將每一個螺母都擰緊了,再用那洗潔精泡沫塗抹上去後,已經不再有汽泡了,兩人知道這缸體漏氣的事情已經修好了。
接下來,華師傅將車熄火了,坐在車裏試著掛檔,進一檔和倒檔似乎還是輕鬆的。然後再打火啟動汽車,試圖掛入一檔卻發現很難,掛倒檔更不用說了。
於是他邊下車邊說道:“少勇,掛一檔和倒檔比較難,有可能是潤滑油還沒徹底運轉,車子熱一會兒看。還有可能就離合器離合不徹底,我先試下緊一緊離合器線看。”
陳少勇卻說道:“嗯,我想會不會是離合器摩擦片不行了,要更換了?”
“你今天要出車的,車子跑熱了應該還能將就著用的。過幾天你空了,開到我修車那兒,好好給看下,該換的就換吧,現在我什麽都沒帶的,隻能調節下離合器線了。”說著這些,華師傅已經在調節那離合器了。
不一會兒,華師傅抬著滿是油汙的手對陳少勇說道:“少勇,調節過了,你要不上車試試?”
陳少勇便路上駕駛室進一檔緩慢地試著前行了一段路。
“你再倒車試試看?動力現在感覺足嗎?”
由於發動機巨大的響聲,陳少勇在駕駛室裏向外麵的華師傅大聲說道:“動力感覺倒好了,但進檔還是累,剛才那車子變速箱都嘎嘎的響,但比之前又好進點了,我再倒車試一下。”
陳少勇便掛入倒檔慢慢往後試著倒車了。他根本沒想到這次的掛檔居然會又一次讓他陷入人生的低穀中。
就在陳少勇倒車的時候,虞盈鏗的老丈人騎了個小三輪車從駕駛室右手邊的西江塘一側和陳少勇的車尾相向而行了。陳少勇隻是探出頭看著左手側的路基慢慢倒車,根本沒留意到這個情況。
西江塘在楊家墩人的心目中一直都是公家的路,公家的地,所以總有人喜歡在塘路的兩邊堆放點什麽東西的,不占著私家的地,便總是誰也不會來管的。隻是每年逢年過節了,村裏才會組織團員青年和婦聯老人一起清理下江塘上堆放的雜物,清理下有礙觀瞻的東西,幹幹淨淨過個年。年一過,靠近江塘的人家便又會將東西慢慢地堆到路邊,迴到原先的樣了。
現在陳少勇汽車的副駕駛座那一側就有人堆放著一堆煤渣,盡管似乎占了江塘路很少的一點邊緣,幾乎可以說是沒有超出那澆好的江塘水泥路的邊線,但它的確是堆在江塘路的路基上了,而且也還是有點坡度了。也許是會車時候被汽車碾壓過了,這堆煤渣幾乎被壓得嚴嚴實實了,人踩在上麵也不會陷下去了。
虞盈鏗的老丈人見陳少勇的汽車在慢慢向他這邊倒過來,右手邊的西江塘路還留著一小塊路基足夠讓他的小三輪車能夠過去的,便依然迎著汽車往前騎過去。
陳少勇不時使勁踩一下空油門,汽車也不時咆哮一下,隨著這幾聲咆哮,汽車的排氣管不時釋放出一陣陣濃濃的滿是柴油味的的黑煙,然後他又慢慢鬆開離合器,讓汽車緩慢向後挪動。
虞盈鏗的老丈人被汽車的咆哮聲驚嚇的有點怕了,他下意識地將車子更往路基邊上靠著騎,一隻輪子便慢慢滾上了那堆煤渣。三輪車的出現了很大的傾斜,老頭子根本控製不住平衡了,他想用趕緊騎過這一段路,但是那三輪車似乎很輕飄了,前麵的輪子也把持不住了,終於整個三輪車連帶他這個人翻倒了下來,跌倒在了汽車的後輪下麵。
慘劇又一次發生了,虞盈鏗老丈人幾乎喊都沒時間喊,就被汽車從腦袋上碾壓過去了。陳少勇隻是感覺汽車的右後輪似乎軋到了大石塊往上麵抬了抬便滾過去了,等他去看那右後視鏡時,才發現後麵似乎有輛三輪車在下麵,便趕緊停車下車去看。
華師傅便也趕緊跟著他走到那邊,兩個人都傻眼了,怎麽會這樣!陳少勇真的沒料到二十多年以後在他的車子下居然會有第二位老人喪命!難道真的是命運安排,他的一生居然會碰到這種事故兩次的!
陳少勇又是傻呆呆地站在那裏不知所措了,也難怪他,這種事會發生在他身上這麽兩次,感覺真的是老天爺在給他開玩笑了。
華師傅還算清醒,趕緊跑去那找公用電話打120救護電話了,又打了交警電話報了警,再跑迴來安慰陳少勇。
路邊早已聚集了許多人,陳少勇被人攙扶著站在路邊。輪胎下的那攤血越來越大了,讓人不忍直視。已經有人認出了那是虞盈鏗的老丈人,跑去給他們報信了。大家圍在那七嘴八舌,有人安慰著陳少勇,也有人在竊竊私語這下陳少勇倒大黴了,不知道虞盈鏗他們會怎樣來處理這個事情了。
好在虞盈鏗一家人還沒趕到之前,交警和120已經先趕到了。交警拍了照片後,馬上組織施救了,老人很快被從車輪底下給弄了出來,裝上120往醫院飛馳而去了。那個小三輪車和那灘血跡依然還在地上保持著原樣,交警便繼續前前後後地拍照,然後走到陳少勇和華師傅那邊了解詳細情況,不時畫著圖,做著筆錄。
事情處理地差不多了,交警便讓拖車將事故車輛拖去停車場了,他們要等事故處理結果出來了才會放行這事故車的,未處理好事故,他們肯定得先扣著這車輛了。
等到虞盈鏗夫婦趕到,交警簡單詢問了下他們和老人的關係後,便將事故的大致情況告知了他們,並將老人送往醫院搶救的事也一並告知了。虞盈鏗老婆便趕緊坐了虞盈鏗給安排的汽車慌慌張張趕去醫院了,這邊由虞盈鏗配合著交警處理了。
陳少勇的家人們也都已經趕到了事故現場,他們生怕陳少勇吃虧,所以一直將陳少勇圍在身後。陳少勇不知道該怎麽處理這件事情了,他現在的腦子一片空白,他知道自己的命運會因為這個事徹底改變了,但又是無奈而無力的,這一切已經不是他能決定了,隻能由著事情的發展而變化了。
交警對他們說道眼下最要緊的是搶救生命,一切處理等醫院的消息了,但作為事故肇事方,陳少勇必須配合事故處理的,說了這些後便讓陳少勇和虞盈鏗他們各自迴去了。
醫院傳來的消息很是不好,老頭子沒有挺過來,按醫生的說法,送過來的時候已經瞳孔放大,沒有生命跡象了。醫院隻是象征性地做了下搶救,最後無力迴天,老頭子撒手人寰了。
整個村莊的人都已經知道這個事情了,大家都替陳少勇捏著一把汗,本來兩家就是有過節的,這會兒天知道虞盈鏗會怎麽整理這個陳少勇了,畢竟虞盈鏗的丈人丟了性命,陳少勇得負全責的。
這段時間事吳世郎最賣力的時候,一方麵虞盈鏗老丈人是他親戚,他自然是有點悲傷加義憤的,他得出頭來替虞盈鏗一家子狠狠向陳少勇敲一筆賠償金的,更重要的是這事也隻能他的身份合適的,虞盈鏗畢竟還得顧著自己在全村人麵前的形象的。另一方麵,現在新浦沿中學的開建在即,需要虞盈鏗的大力支持才能讓吳世郎拿到這個工程項目的承包的。
投資兩千八萬的浦沿中學遷建工程目前可是楊家墩村裏麵最大的工程了,吳世郎可不想在這塊自家村裏的土地上的淘金項目被別人染指了。他自然要倚靠虞盈鏗這個表姐夫利用土地被征用這塊文章來拿到這個工程的,當然虞盈鏗的好處他不會少給的。現在陳少勇的這個事故簡直對他是一次神助攻,他讓手下幹工程的民工便堵在了陳少勇家的門口,若不答應他們的賠償條件就不讓陳少勇家安耽。
這陳少勇一家是提心吊膽地過著日子,盡管報了警,警察也來了幾趟,但也毫無辦法,畢竟人家是死了人的,正群情激憤著,不能激化矛盾的,更何況那些民工們隻是坐在外麵也沒幹啥,就是圍著陳少勇家給他們難看了。
派出所警察自然知道解鈴還須係鈴人的,他們去找了虞盈鏗希望能夠息事寧人的。虞盈鏗自然是和吳世郎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配合著,事情就這樣僵持著,最後無非是賠償款的問題,隻能由交警隊事故民警來主持賠償協商的。
虞盈鏗一家由吳世郎出麵在主談賠償金額的問題了,他一開口便是將價格提到了四十萬。這讓陳少勇他們感覺有點太獅子大開口了,畢竟是一個快要八十歲的老頭子了,已經也沒多少勞動力了,就算活到一百歲也不可能會賺到兩萬一年的,所以他們心中的價格就是十八萬差不多了。
雙方之間的價格差距是很明顯的,這談判自然是難以談下去的。於是老頭子盡管已經撒手人寰,但難以入土為安,他的遺體成了要價的要挾工具。陳少勇家也一直難以過正常的日子了,不時被吳世郎叫來的人在外麵困著,唯一的辦法隻能還是繼續討價還價的。
工作自然還是得從虞盈鏗這邊取得突破了,鎮政府也有領導來勸說虞盈鏗早點解決這個事情的,畢竟這樣僵持著鬧也不是好影響的,希望虞盈鏗能安撫好家裏人的情緒,有什麽條件,鎮裏能夠幫助解決的也幫著解決掉算了。
虞盈鏗想想他身為村書記,似乎還是得給人一點通情達理的感覺的。他對事故處理的交警說道:“我是村書記,陳少勇也是我們的村民,我自然知道這個事故對他家的影響也是很大的,但我這邊的工作也難做的,畢竟家裏人的痛苦有多大,一下子讓他們接受也的確是很難的,但我可以去做工作,想法把這件事情圓滿了結掉。”
“好的,虞書記,這事還得麻煩你去做下家裏人的工作了,畢竟人死不能複生的,你也得讓老人家早點入土為安的,至於家裏人有啥條件的,我們也可以幫忙解決的。”鎮裏幹部見事情還是有轉圜的,便對虞盈鏗說道。
吳世郎見鎮領導這麽說,便趕緊對虞盈鏗說道:“盈鏗哥,鎮裏既然這麽說了,那我們都聽你的,你說多少就多少了,還有我那個事你讓鎮裏領導也表個態可以不,今天既然他們來做工作了,我們也得給個麵子的。”
“就你事多,我們今天在談老頭子的賠償的事,你非得要扯別的困難。”虞盈鏗似乎有點不滿。
“什麽事你們說好了,我們能解決就解決嘛,隻要這事能平和地處理好。”鎮裏幹部便問道。
吳世郎便說道:“也沒多大事,就是中學遷建工程我想能否讓我來做。”
鎮裏幹部聽了後說道:“哦,這事啊,虞書記,其實鎮裏也是早有討論了,你已經也好幾次提出讓吳世郎來做,我們也大致傾向於你們村人做,這樣可以省掉許多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吳經理的這個事情應該可以解決的。現在主要就是這次事故的賠償問題,你們看是否能夠降低下金額?”
看來工程的事應該不成問題了,就是事故賠償金額了。虞盈鏗想想四十萬估計肯定是麻煩的,而且他心目中也知道這是漫天要價了,隻是吳世郎去故意太高價格,也有利於他來談價格了。想著這個,心裏倒也暗暗感激這個吳世郎的,現在他有了足夠的餘地去和別人談賠償的事了。
“我想陳少勇他們給的十八萬價格肯定也的確是太低了,畢竟是一條生命,好像我們家老丈人這麽不值錢的,居然隻賠了十八萬,這也的確讓我們家裏人不接受的。這樣好了,我想他們那邊再加一點,我們這邊去一點,給個二十八萬,行不行?”虞盈鏗就像菜市場賣菜一樣的開始還價了。
事故民警和鎮裏幹部覺得這價格得和陳少勇他們去說下的。
“這樣的,如果他們這個價格不願意接受也沒關係的,那我也隻能不管了,這事我本來就不想牽涉進去的,一邊是我親人,一邊是我們村裏村民。我若摻和進去也要被人說的,所以你們去和陳少勇說一下,我也是沒辦法的,現在這二十八萬,如果他們接受,我可以去說服家裏人的,否則我也不想來過多地摻和了。”虞盈鏗的話裏其實還是透著一種威脅的意思了。
警察和鎮裏幹部便隻能把這意思和陳少勇他們說了,並且告訴他們這價格已經是他們談得很努力了,而且是做了虞盈鏗工作才談下來的了,若是這個價格接受不了,他們也沒辦法了,隻能等待虞盈鏗他們這邊的法院起訴了,到時法院起訴判決的話,賠償估計不是這個數字了。
陳少勇被他們這樣連嚇帶勸的一說,再加上這麽多天的坐臥不安,心神交瘁,和家裏人一商量,想想還是答應他們這二十八萬的賠償算了,畢竟要比那個四十萬少得多了,便同意了這個事故賠償處理。
陳少勇隻能去親戚家東借西借,將那輛大貨車也賣了,拿出家裏所有的積蓄湊齊了二十八萬賠給了虞盈鏗老丈人家,這事總算過去了。隻是他從此以後再也不沾開車的事了,老婆也不再同意他去吃開車這碗飯了,給他去油桶製造廠找了個工作,兩夫妻安安心心地打工賺錢還債了。
隻是經此一劫,家裏也隻有那一幢空蕩蕩的房子了,赤貧如洗了。眼看著年底將近,陳少勇真不知道這個年該怎麽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