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裏三三兩兩的已經坐著幾個同學了,班主任老師是一位身材不高男老師,梳著二分頭,微笑著看著每個走進教室的同學,黑板上寫著:班主任,鄭博衍。
孫榮然剛找了個位置坐下,旁邊一位皮膚白淨的男同學過來跟他說:“趕緊去鄭老師那報個到嘛。”
孫榮然感激地朝他笑了笑,便立起身向講台上的鄭老師走去,鄭老師讓他把自己的名字從名冊上找到後,便打了個勾,然後對他說道:“孫榮然,你的錄取通知書和報名費有沒帶來?”
“哦,老師,在我書包裏,我去拿下。”說著,孫榮然便轉身迴到那個位置上去拿了通知書和錢。
鄭老師便在那個勾後麵寫了兩個字:已交。他對孫榮然說道:“你先迴那位置上暫時坐著吧,新學校新同學先自個去熟悉下,要盡快適應高中新環境的學習生活,若有困難和問題碰到了就找我。”
孫榮然應著話,轉身準備迴到位置上去,鄭老師又對他說道:“對了,還有你那寢室床鋪找到了嗎?沒找到或者還沒弄好可以先迴寢室去整理好的。還有今天的午飯你有沒去蒸了?這邊你報到過後就可以的,下午一點鍾全班在這裏集中。”
孫榮然突然意識到今天中午的午飯還沒弄好的,他於是便和鄭老師說道:“老師,寢室倒弄好了,午飯沒蒸。”
“那趕緊去吧,記住你那個新飯盒自己先做個數,到時能找得到點,等明後天我讓學校總務處給你們統一編號。”鄭老師繼續關心地對孫榮然說道。
孫榮然感激地對鄭老師說道:“謝謝你了,鄭老師,那我去蒸飯了。”他迴到位置上準備把書包帶迴寢室去。
這時,那個皮膚白淨的男同學坐到他旁邊拍了下他肩膀,微笑著跟他說道:“你好,新同學,交個朋友吧,我叫倪建偉,你叫什麽名字?”
孫榮然此時才仔細看清倪建偉的相貌,他的打扮很有城裏人的韻味,嘴角始終上揚著露著微笑,眼睛細細地看著孫榮然,形貌的端正襯著那種友好而外向的熱心更讓人能看到他的一種陽光的健康。那一件短袖服帖地罩在他的身上,筆挺而合適他的皮膚,加上他那一條西裝短褲,更顯出那份不同於農村孩子的氣質。
孫榮然禮貌地微笑著迴道:“哦,我叫孫榮然,浦沿那邊過來的。”
“啊,那可是貼著杭城的了,快差不多是城裏的了。”倪建偉羨慕著說道,“我就是臨浦鎮上的,我們到杭州可遠著的,要先坐車到縣城,再由縣城坐車到杭城,來去都要老半天時間還不夠的。”
“是的,我們隻要走過大橋就能到杭城了。”孫榮然似乎找到了自己可以比他高傲一點的理由了,他一直感覺倪建偉這個城裏娃的相貌有點優越於別人的味道的。
“不說了,趕緊走吧,榮然,你還要去蒸飯呢,我陪你去,估計你連食堂在哪都還不知道的。”倪建偉有點不情之情地對孫榮然說道。
孫榮然突然感覺出門還是好人多的,這倪建偉真的是說中他心裏想的了,他自然很願意倪建偉能陪他一起去蒸飯的。
去食堂的路上,孫榮然問倪建偉:“建偉,你的午飯已經蒸好了?”
倪建偉很奇怪地迴答道:“你咋忘了我剛才和你說了嘛,我就是臨浦鎮上的,我午飯迴家吃的,下迴我請你去我家玩吧,就在這戴家橋的馬路邊上。”
孫榮然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道:“哦,我忘了,你剛才說過是這兒的人了。”
食堂的燒飯師傅已經在將一大蒸籠一大蒸籠的飯盒往灶上抬了,還有一個師傅對著外麵大聲喊著:“有要蒸飯的趕緊快點了,馬上要蓋鍋蓋了,哎,你們那邊幾個淘米的快一點。等下時間不等人的,蓋上了就錯過了,你們自己的事哦。”
孫榮然匆匆忙忙將米淘了下,這是他第一次蒸飯,也不知道加水的多少的,隻記得肖偉文和他說過隻要水隻要超過米一點就夠了,便趕緊將飯盒蓋上,用祖母給他帶過來的紅絲線將飯盒子捆了一圈算是做了記號了,便放入已經抬上灶的最後那格蒸籠裏和倪建偉一起走出了食堂。
倪建偉並未讓孫榮然一起迴教室,而是帶著他一起繞學校走了一圈,並不時指點著告訴他,教學樓那四層樓的宿舍可是女生宿舍,那可比男生宿舍條件好的多了,她們廁所都在樓裏的,男生宿舍在教學樓前麵的小紅樓卻不帶廁所在樓裏的,男生上廁所還得跑到教學樓的。
孫榮然奇怪他怎麽那麽清楚,倪建偉告訴他:“我星期天沒事可經常到這兒玩的。”
說著話,兩個人一起走到了教學樓西麵的操場了,操場很大,遠比孫榮然那個浦沿初中大的多了,橢圓形的跑道也要比初中的跑道正規的多了,中間橢圓形操場上的頂端放著兩個帶著網的大鐵框,孫榮然感到很新鮮:“那是幹嘛的。”
倪建偉笑了:“哈哈,那是用來踢足球的,那兩個大鐵框是球門,踢進對方的球門就算贏了。”
孫榮然也笑了:“那麽大的門,這麽小的足球會踢不進才怪了呢,一場下來能踢進去很多的吧,肯定比籃球投籃進籃筐的數量多的。”
倪建偉看著孫榮然好一會兒,才哈哈大笑起來:“榮然,你沒見過踢足球?”
“嗯,是的,我們初中學校隻有籃球的,沒有足球的。”榮然如實地迴答道。
“難怪,足球可沒那麽好進的,到時你可以看到了,反正傍晚就可能有人會來踢球了,以後我們也可以去踢的。”倪建偉說道。
操場四周被一排高大的柳樹圍著,以至於操場的北麵和西麵都被柳樹垂下來的長長的枝條遮擋了,看不清那邊是什麽,隻看見西麵不遠處便是學校的圍牆了。北麵似乎是幾塊種著菜的地,還有一排低矮的小房子,隱隱約約從那邊傳來幾聲豬叫。
“那是學校的養豬場。”倪建偉告訴孫榮然。
從操場往南麵走,便是一些雙杆和單杠立在那,現在那些鐵杠上麵都被一些高二高三的學生們用來曬被子了。 從南麵繞過來便是學校傳達室和大門了,走過大門,便是學校東麵的圍牆,那裏開了一扇小門,走出小門便是那條大河,河邊建著一個河埠頭,一塊牌子立在河埠頭,上麵寫著:嚴禁下河遊泳。
“你傍晚可以到這來洗澡,但就是不能下去遊泳的,因為這裏開過的船多,每年也因為有人遊泳被帶到那個馬達裏麵而淹死的。”倪建偉悄悄告訴孫榮然,“你會遊泳的話,也千萬要記住的,真的很危險的。”
孫榮然被他說得有點汗毛直立了,既然知道了,他自然是不敢下河去遊泳的,兩個人便趕緊離開了那裏沿著學校大門進來的大路往北走了。
大路左側是男生宿舍和教學樓,右側卻是學校校辦廠的廠房,走過廠房再往後便是學校的食堂。整個學校就是這麽的布局,有農有工,當然有學是第一的,農和工是依托於學的,也是服務於學的。
一圈走下來後,孫榮然和倪建偉已經很熟悉了,兩個人就跟老朋友一樣了。孫榮然也領著倪建偉去了學生宿舍看了下,孫榮然沒有倪建偉那樣的外向善交的,他對一切都很陌生。
倪建偉的在身邊,讓他很快也和自己寢室的同學們熱絡起來了,他很快知道自己同寢室的同學們的名字了,他下鋪的同學叫周駿偉,對麵的上鋪的叫祝柏鬆,下鋪的叫戚建福,大家不再感到陌生了。
午飯大家都是拿了飯盒子迴到寢室吃的,大家都拿出了自己家裏帶來的菜就著飯吃了起來。孫榮然也拿出了祖母給他準備好的那瓶黴幹菜大口大口地趕緊將飯吃了,因為還要蒸晚飯的,一會兒食堂那邊的水龍頭是擠不上的,得趕緊吃完搶個先能將飯蒸的,因為水龍頭一會兒也會停水的,這些都是肖偉文之前先提醒他的。 整個吃飯淘米就跟打仗似的,速戰速決,才能從容麵對學習的日子的。
下午的開學典禮,班主任帶著大家拿著凳子坐在操場上聽校長在上麵講完了學校要求,注意事項什麽的,最後居然還公布了兩個高年級同學的處分決定以儆效尤的,所有的新生都大氣不敢出了。
傍晚洗澡,孫榮然雖然拿著臉盆去了河邊,但他隻能將自己身體打濕下的洗了個囫圇澡的,順便把換下來的衣服也洗了下,幹淨與否也不知道的,反正是用肥皂洗過的。副校長吳力躬早就站在那門口的大石塊上虎視眈眈地看著下麵洗澡的學生們了,他手上拿著個電喇叭吼著:“大家洗澡千萬不能下水遊泳,洗好了趕緊上來,不要在河邊擁擠推搡,注意安全!”
這一天就這麽飛快地過去了,第二天一早,隨著一聲嘹亮的起床號聲,大家都從床鋪上立馬穿衣起床洗臉刷牙。廣播裏不停地播放著音樂,一會兒又一聲鈴聲響起,寢室長祝柏鬆讓大家趕緊下樓集合做操去。於是起床遲的幾個同學便牙也不刷,臉也不洗地跟著跑下了樓。
操場上高二高三的同學們早站在那兒了,高一的新生此時還有零零散散地從宿舍裏跑出來的。孫榮然班主任鄭老師早已經站在隊伍前在看自己班裏還有誰沒到了。
很快,學校的體育老師瞿國水站在了領操台上,伴隨著他的口號聲,全校同學都拉開了做操的隊伍,他在上麵領操,大家在下麵跟著做操。 早操一結束,政教主任譚雅儒在上麵對高一同學本次出操進行了點評,希望大家以後能注意起床速度和效率。
他一宣布解散,全校的同學都像擠出鴨棚的鴨子一樣蜂擁著往食堂奔去,不一會蒸籠前擠滿了人,這個蒸籠找不到的又擠到另外幾個去找,那邊幾個找不到的又擠到這個蒸籠來找,場麵好混亂的。孫榮然很害怕這種擁擠的,可能是他坐22路車的後遺症,便遠遠地立在一邊等著,好不容易等到人群開始散了,隻剩下幾個像他那樣有擁擠恐懼症的才慢慢走上去拿走自己的飯盒。飯盒還好,但那杯一起蒸著的梅幹菜早被打翻在了蒸籠裏了,一半的菜倒在了外麵,孫榮然隻能用手將外麵的梅幹菜撂進杯子,他必須要堅持吃到周末迴家的,畢竟這裏食堂的菜在兩個窗口前排隊,他是擠不過人家的,而且即使等你排到了,菜也早賣光了,他隻能靠自己帶來的梅幹菜來下飯的,所以他對打翻他杯子的那個家夥心裏恨恨得要死。
這第一天的課還是輕鬆的,基本都是任課老師的自我介紹,然後就是簡單講了一些課堂要求。
隻有語文老師很有風度地簡單說了下自己的姓名:陳初陽。然後便直接上課了,第一篇文章就是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在陳初陽老師的講解和抑揚頓挫的朗讀中,孫榮然明白了散文的“文眼”和“形散神不散”等概念,以及對語言文字和寫作手法的品賞分析明白了“通感”,“移就”等新的修辭手法。更領略了朱自清寫作的高超技法,讓人感受了文章的四個美:一是樸素美。朱自清的語言藝術是最為人稱道的。他一向追求“談話風”的語言境界, 認為文學隻有像“尋常談話一般, 讀了才能親切有味”。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一開篇就說“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 似乎把讀者當做可以傾訴的朋友, 讓人覺得誠懇自然, 一下子就把讀者帶入了那種情境中。再如“我悄悄地披上大衣, 帶上門出去”,“這路上陰森森的, 有些怕人”等等, 都平白如話, 自然流暢, 讀之使人感覺分外親切。二是凝練美。朱自清具有很強的語言駕馭能力。他的語言看似普通, 不做驚人之語, 但實際上是經過作家的精心錘煉的。如“月光如流水一般, 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瀉”字緊扣“月光如流水一般”這個比喻, 寫月光照耀, 一瀉無餘的景象, 再加上“靜靜地”這個修飾語, 就準確地寫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傾瀉, 但又絕無聲響的幽靜。再如“薄薄的輕霧浮起在荷塘裏”“,浮”這個動詞把水氣和月色交織在一起, 霧的輕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漸擴散的特點準確地表達出來,給畫麵塗上一層素淡清雅的底色, 月色朦朧, 若有若無, 給人以無窮的想象。一個“瀉”字, 一個“浮”字, 用的絕妙之極。三是音樂美。 作者常常運用疊字疊句來深化物態情貌的形象感。在《荷塘月色》中, 共運用了“日日( 走過) ”、“漸漸”等疊詞 25 個26 次(“淡淡”重複了一次) , 使文章柔美、舒緩、流暢。同時“嫋娜”、“仿佛”、“斑駁”、“均勻”、“到底”和“蒼茫”、“獨處”、“零星”、“宛然”、“酣眠”“、一例”等雙聲疊韻詞的運用也增加了語言的音樂美。四是修辭美。生動形象的比喻、擬人、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也是《荷塘月色》這篇文章語言的一大特點。經這些修辭手法裝飾的語言更具藝術魅力。 朱自清是一位善用比喻的高手, 他的比喻, 往往能出乎人的意料,發前人所未發, 但又在情理之中, 貼切自然。如“葉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以“亭亭的舞女的裙”喻葉子自然舒展的形態, 賦予荷葉動態的美, 極為生動, 又極為貼切。再如“層層的葉子中間, 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 有嫋娜地開著的, 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裏的星星”。作者用“一粒粒的明珠”和“碧天裏的星星”兩個喻體同時比喻“白花”, 分別突出蒼茫的月光底下的荷花的光亮和白花在綠葉叢中隱約閃爍的動態。從色彩和光華上極寫荷花之美, 十分生動形象, 又不落俗套, 很能喚起讀者詩意的聯想和想象。另外, 朱自清也善於運用通感手法來塑造形象美。例如“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 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清香是嗅覺感受, 可聞而不可聽, 可嗅而不可見。作者把淡淡的清香比做渺茫的歌聲, 就讓讀者很形象地體會到這香氣是飄渺不定、似有若無的, 非常新穎而又貼切。再如“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 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朱自清把樹影與月光交織在一起時所構成的黑白相間的優美畫麵的視覺形象, 轉化為聽覺形象, 激起讀者無窮的遐想。這樣寫, 不但可以促使讀者進一步想象荷塘上和諧的畫麵, 寧靜的氣氛, 而且大大豐富了月下荷塘詩一般美的意境。
《荷塘月色》這篇文章讓孫榮然感受到了散文的美,朱自清的孤寂和頗不寧靜似乎也是眼下他的心境,他有點思念家裏,他很不習慣自己眼下的生活,感覺很不適應這種遠離家而一個人孤單的日子,什麽都要自己去麵對,他晚上都會想著家裏的祖母和妹妹他們,他對這篇文章很有一種感同身受。可眼前還隻是剛開始高中學習生活的第一步啊,他隻能咬咬牙挺過去的,他相信他能夠適應這種生活的。 班主任鄭老師擔任的是孫榮然他們班的物理教學任務,榮然對物理還是很有興趣的,所以鄭老師的課他很喜歡聽的。對於其它的科目榮然也是能夠認真聽的,但新知識實在是多了,他有點應接不暇的,學習感覺沒初中那麽輕鬆了。數學和物理,化學這三門課的課本封麵都寫著甲種本,從鄭老師那孫榮然才明白那是重點中學的教材課本,普通中學用的是乙種本的,其它科目的課本都和普通中學一樣的。
好不容易熬到了星期六,學校為了讓學生們早點迴家,第一周周六下午沒有安排課,孫榮然便迫不及待地背上米袋和課本奔到肖偉文的寢室,肖偉文已經在寢室整理好東西在等他一起迴家了,兩個人決定還是坐船迴家。 這一天,孫繼剛也從杭州工地上迴家了,他知道孫榮然今天能夠從學校迴來的,一家今天也算個團聚的日子,他從良渚那邊買了孫榮然愛吃的魚帶迴家讓全家人好好打了一頓牙祭,孫繼剛問了一些孫榮然在學校的情況,他心裏總是企盼著自己的兒子和女兒都能讀好書,跳出這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門,也為他這做父親的臉上爭光的。
孫榮然把學校一些自己的不適應也和父親說了,父親讓他咬牙堅持住的,更要學會去適應新環境的,出門在外總是沒有家裏好的,但自己一定要能夠忍受得了這種苦,才會有出息的。孫榮然心裏很明白父親對他的這些期望,他心裏也暗暗下著決心一定要好好讀書來給家裏爭光的。一家人好好享受了這頓晚飯,星期天的快樂似乎又迴到了孫榮然身邊。
可是現在的星期天已經不是完整的星期天了,早晨隻要睡個懶覺,吃過午飯就要出發迴學校的,所以對於孫榮然來講,星期天迴家成了隻是幾個小時的睡眠而已,在家和家人隻是短暫的團聚罷了,父親一早就騎車去杭州工地上上班了,他本來是不迴來的,就是為了能和自己的兒子一起吃個飯,才騎了四個多小時從工地趕迴家過了那麽短暫的一夜的,而孫榮然起床吃了早飯後也已經在準備迴學校的事了。
還在孫榮然吃午飯的時候,肖偉文已經來他家裏等他一起迴學校了。在星期六迴家的船上,肖偉文就決定這次迴學校坐火車迴去的,這樣能讓孫榮然以後也能自己學會來去學校的。孫榮然自然願意坐火車,他還沒坐過火車呢。
兩個人背著書包,拎著米袋,穿過田野裏的絡麻林和棉花叢便到了錢塘江火車站。坐火車的人不多,零零散散的幾個人在那候車,都是挑著擔子做小生意的。孫榮然很快就去售票處買到了火車票,兩個人便在候車室等火車了。 不時有火車從車站前震耳欲聾地吼一聲駛過,整個候車室的窗戶都被震得瑟瑟發抖,不時發出“鐺,鐺”的聲音。
候車室裏的牆上掛著的那口鍾早已到了孫榮然他們火車票上的時間了,但火車還沒到,肖偉文告訴榮然:“火車誤點了。”
孫榮然感到很奇怪:“火車居然也會像22路公交車那樣誤點。”
肖偉文告訴孫榮然:“這是慢車,像錢塘江,古河,西陵,永興,白鹿塘,臨浦這些小站都要停靠的,遇上快車還必須停車讓行的,所以這火車經常會誤點。”
孫榮然終於明白了:“哦,原來是這樣,難怪呢。”
火車總算在“吭哧,吭哧”聲中靠站了,隨著一聲“嗤”的聲音,那個火車終於停了下來,孫榮然和肖偉文便拿上行李走到門口將票遞給檢票員上了火車。 火車上早就坐滿了人,肖偉文領著孫榮然擠過人群走到了兩節車廂的連接處,這裏一般站的人不多,除了偶爾有幾個人上廁所走過,就是還有幾個站在這兒抽幾口煙透口氣的。
不一會兒,列車員將火車門關上了,站台上的鐵路送車員向車頭揮了揮旗幟,火車“嗚”的一聲,便隨著“哐啷啷”的一聲刹車被鬆掉了,火車緩緩向前移動了,火車的“哢噠,哢噠”聲越來越密集了,窗外的水杉樹越來越快地掠過火車的車窗。 火車似乎沒使出全身的力氣,還未加速到底就又開始慢了下來,原來是古河火車站到了。 孫榮然和肖偉文兩個人隻能將米袋拎在手裏,給上下車的人讓出道來。火車很快又繼續向前行進了。就這樣火車走走停停,慢騰騰地到了臨浦火車站,孫榮然下車後看火車站上的那口大鍾,從錢塘江火車站上車到這已經超過一小時了。肖偉文領著榮然穿過一條馬路便到了學校東麵的河邊的大路了,兩個人很快就到了學校,這比輪船碼頭到學校要近的多。
這一個星期,孫榮然已經開始慢慢適應了學校的生活了。
孫榮然剛找了個位置坐下,旁邊一位皮膚白淨的男同學過來跟他說:“趕緊去鄭老師那報個到嘛。”
孫榮然感激地朝他笑了笑,便立起身向講台上的鄭老師走去,鄭老師讓他把自己的名字從名冊上找到後,便打了個勾,然後對他說道:“孫榮然,你的錄取通知書和報名費有沒帶來?”
“哦,老師,在我書包裏,我去拿下。”說著,孫榮然便轉身迴到那個位置上去拿了通知書和錢。
鄭老師便在那個勾後麵寫了兩個字:已交。他對孫榮然說道:“你先迴那位置上暫時坐著吧,新學校新同學先自個去熟悉下,要盡快適應高中新環境的學習生活,若有困難和問題碰到了就找我。”
孫榮然應著話,轉身準備迴到位置上去,鄭老師又對他說道:“對了,還有你那寢室床鋪找到了嗎?沒找到或者還沒弄好可以先迴寢室去整理好的。還有今天的午飯你有沒去蒸了?這邊你報到過後就可以的,下午一點鍾全班在這裏集中。”
孫榮然突然意識到今天中午的午飯還沒弄好的,他於是便和鄭老師說道:“老師,寢室倒弄好了,午飯沒蒸。”
“那趕緊去吧,記住你那個新飯盒自己先做個數,到時能找得到點,等明後天我讓學校總務處給你們統一編號。”鄭老師繼續關心地對孫榮然說道。
孫榮然感激地對鄭老師說道:“謝謝你了,鄭老師,那我去蒸飯了。”他迴到位置上準備把書包帶迴寢室去。
這時,那個皮膚白淨的男同學坐到他旁邊拍了下他肩膀,微笑著跟他說道:“你好,新同學,交個朋友吧,我叫倪建偉,你叫什麽名字?”
孫榮然此時才仔細看清倪建偉的相貌,他的打扮很有城裏人的韻味,嘴角始終上揚著露著微笑,眼睛細細地看著孫榮然,形貌的端正襯著那種友好而外向的熱心更讓人能看到他的一種陽光的健康。那一件短袖服帖地罩在他的身上,筆挺而合適他的皮膚,加上他那一條西裝短褲,更顯出那份不同於農村孩子的氣質。
孫榮然禮貌地微笑著迴道:“哦,我叫孫榮然,浦沿那邊過來的。”
“啊,那可是貼著杭城的了,快差不多是城裏的了。”倪建偉羨慕著說道,“我就是臨浦鎮上的,我們到杭州可遠著的,要先坐車到縣城,再由縣城坐車到杭城,來去都要老半天時間還不夠的。”
“是的,我們隻要走過大橋就能到杭城了。”孫榮然似乎找到了自己可以比他高傲一點的理由了,他一直感覺倪建偉這個城裏娃的相貌有點優越於別人的味道的。
“不說了,趕緊走吧,榮然,你還要去蒸飯呢,我陪你去,估計你連食堂在哪都還不知道的。”倪建偉有點不情之情地對孫榮然說道。
孫榮然突然感覺出門還是好人多的,這倪建偉真的是說中他心裏想的了,他自然很願意倪建偉能陪他一起去蒸飯的。
去食堂的路上,孫榮然問倪建偉:“建偉,你的午飯已經蒸好了?”
倪建偉很奇怪地迴答道:“你咋忘了我剛才和你說了嘛,我就是臨浦鎮上的,我午飯迴家吃的,下迴我請你去我家玩吧,就在這戴家橋的馬路邊上。”
孫榮然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道:“哦,我忘了,你剛才說過是這兒的人了。”
食堂的燒飯師傅已經在將一大蒸籠一大蒸籠的飯盒往灶上抬了,還有一個師傅對著外麵大聲喊著:“有要蒸飯的趕緊快點了,馬上要蓋鍋蓋了,哎,你們那邊幾個淘米的快一點。等下時間不等人的,蓋上了就錯過了,你們自己的事哦。”
孫榮然匆匆忙忙將米淘了下,這是他第一次蒸飯,也不知道加水的多少的,隻記得肖偉文和他說過隻要水隻要超過米一點就夠了,便趕緊將飯盒蓋上,用祖母給他帶過來的紅絲線將飯盒子捆了一圈算是做了記號了,便放入已經抬上灶的最後那格蒸籠裏和倪建偉一起走出了食堂。
倪建偉並未讓孫榮然一起迴教室,而是帶著他一起繞學校走了一圈,並不時指點著告訴他,教學樓那四層樓的宿舍可是女生宿舍,那可比男生宿舍條件好的多了,她們廁所都在樓裏的,男生宿舍在教學樓前麵的小紅樓卻不帶廁所在樓裏的,男生上廁所還得跑到教學樓的。
孫榮然奇怪他怎麽那麽清楚,倪建偉告訴他:“我星期天沒事可經常到這兒玩的。”
說著話,兩個人一起走到了教學樓西麵的操場了,操場很大,遠比孫榮然那個浦沿初中大的多了,橢圓形的跑道也要比初中的跑道正規的多了,中間橢圓形操場上的頂端放著兩個帶著網的大鐵框,孫榮然感到很新鮮:“那是幹嘛的。”
倪建偉笑了:“哈哈,那是用來踢足球的,那兩個大鐵框是球門,踢進對方的球門就算贏了。”
孫榮然也笑了:“那麽大的門,這麽小的足球會踢不進才怪了呢,一場下來能踢進去很多的吧,肯定比籃球投籃進籃筐的數量多的。”
倪建偉看著孫榮然好一會兒,才哈哈大笑起來:“榮然,你沒見過踢足球?”
“嗯,是的,我們初中學校隻有籃球的,沒有足球的。”榮然如實地迴答道。
“難怪,足球可沒那麽好進的,到時你可以看到了,反正傍晚就可能有人會來踢球了,以後我們也可以去踢的。”倪建偉說道。
操場四周被一排高大的柳樹圍著,以至於操場的北麵和西麵都被柳樹垂下來的長長的枝條遮擋了,看不清那邊是什麽,隻看見西麵不遠處便是學校的圍牆了。北麵似乎是幾塊種著菜的地,還有一排低矮的小房子,隱隱約約從那邊傳來幾聲豬叫。
“那是學校的養豬場。”倪建偉告訴孫榮然。
從操場往南麵走,便是一些雙杆和單杠立在那,現在那些鐵杠上麵都被一些高二高三的學生們用來曬被子了。 從南麵繞過來便是學校傳達室和大門了,走過大門,便是學校東麵的圍牆,那裏開了一扇小門,走出小門便是那條大河,河邊建著一個河埠頭,一塊牌子立在河埠頭,上麵寫著:嚴禁下河遊泳。
“你傍晚可以到這來洗澡,但就是不能下去遊泳的,因為這裏開過的船多,每年也因為有人遊泳被帶到那個馬達裏麵而淹死的。”倪建偉悄悄告訴孫榮然,“你會遊泳的話,也千萬要記住的,真的很危險的。”
孫榮然被他說得有點汗毛直立了,既然知道了,他自然是不敢下河去遊泳的,兩個人便趕緊離開了那裏沿著學校大門進來的大路往北走了。
大路左側是男生宿舍和教學樓,右側卻是學校校辦廠的廠房,走過廠房再往後便是學校的食堂。整個學校就是這麽的布局,有農有工,當然有學是第一的,農和工是依托於學的,也是服務於學的。
一圈走下來後,孫榮然和倪建偉已經很熟悉了,兩個人就跟老朋友一樣了。孫榮然也領著倪建偉去了學生宿舍看了下,孫榮然沒有倪建偉那樣的外向善交的,他對一切都很陌生。
倪建偉的在身邊,讓他很快也和自己寢室的同學們熱絡起來了,他很快知道自己同寢室的同學們的名字了,他下鋪的同學叫周駿偉,對麵的上鋪的叫祝柏鬆,下鋪的叫戚建福,大家不再感到陌生了。
午飯大家都是拿了飯盒子迴到寢室吃的,大家都拿出了自己家裏帶來的菜就著飯吃了起來。孫榮然也拿出了祖母給他準備好的那瓶黴幹菜大口大口地趕緊將飯吃了,因為還要蒸晚飯的,一會兒食堂那邊的水龍頭是擠不上的,得趕緊吃完搶個先能將飯蒸的,因為水龍頭一會兒也會停水的,這些都是肖偉文之前先提醒他的。 整個吃飯淘米就跟打仗似的,速戰速決,才能從容麵對學習的日子的。
下午的開學典禮,班主任帶著大家拿著凳子坐在操場上聽校長在上麵講完了學校要求,注意事項什麽的,最後居然還公布了兩個高年級同學的處分決定以儆效尤的,所有的新生都大氣不敢出了。
傍晚洗澡,孫榮然雖然拿著臉盆去了河邊,但他隻能將自己身體打濕下的洗了個囫圇澡的,順便把換下來的衣服也洗了下,幹淨與否也不知道的,反正是用肥皂洗過的。副校長吳力躬早就站在那門口的大石塊上虎視眈眈地看著下麵洗澡的學生們了,他手上拿著個電喇叭吼著:“大家洗澡千萬不能下水遊泳,洗好了趕緊上來,不要在河邊擁擠推搡,注意安全!”
這一天就這麽飛快地過去了,第二天一早,隨著一聲嘹亮的起床號聲,大家都從床鋪上立馬穿衣起床洗臉刷牙。廣播裏不停地播放著音樂,一會兒又一聲鈴聲響起,寢室長祝柏鬆讓大家趕緊下樓集合做操去。於是起床遲的幾個同學便牙也不刷,臉也不洗地跟著跑下了樓。
操場上高二高三的同學們早站在那兒了,高一的新生此時還有零零散散地從宿舍裏跑出來的。孫榮然班主任鄭老師早已經站在隊伍前在看自己班裏還有誰沒到了。
很快,學校的體育老師瞿國水站在了領操台上,伴隨著他的口號聲,全校同學都拉開了做操的隊伍,他在上麵領操,大家在下麵跟著做操。 早操一結束,政教主任譚雅儒在上麵對高一同學本次出操進行了點評,希望大家以後能注意起床速度和效率。
他一宣布解散,全校的同學都像擠出鴨棚的鴨子一樣蜂擁著往食堂奔去,不一會蒸籠前擠滿了人,這個蒸籠找不到的又擠到另外幾個去找,那邊幾個找不到的又擠到這個蒸籠來找,場麵好混亂的。孫榮然很害怕這種擁擠的,可能是他坐22路車的後遺症,便遠遠地立在一邊等著,好不容易等到人群開始散了,隻剩下幾個像他那樣有擁擠恐懼症的才慢慢走上去拿走自己的飯盒。飯盒還好,但那杯一起蒸著的梅幹菜早被打翻在了蒸籠裏了,一半的菜倒在了外麵,孫榮然隻能用手將外麵的梅幹菜撂進杯子,他必須要堅持吃到周末迴家的,畢竟這裏食堂的菜在兩個窗口前排隊,他是擠不過人家的,而且即使等你排到了,菜也早賣光了,他隻能靠自己帶來的梅幹菜來下飯的,所以他對打翻他杯子的那個家夥心裏恨恨得要死。
這第一天的課還是輕鬆的,基本都是任課老師的自我介紹,然後就是簡單講了一些課堂要求。
隻有語文老師很有風度地簡單說了下自己的姓名:陳初陽。然後便直接上課了,第一篇文章就是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在陳初陽老師的講解和抑揚頓挫的朗讀中,孫榮然明白了散文的“文眼”和“形散神不散”等概念,以及對語言文字和寫作手法的品賞分析明白了“通感”,“移就”等新的修辭手法。更領略了朱自清寫作的高超技法,讓人感受了文章的四個美:一是樸素美。朱自清的語言藝術是最為人稱道的。他一向追求“談話風”的語言境界, 認為文學隻有像“尋常談話一般, 讀了才能親切有味”。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一開篇就說“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 似乎把讀者當做可以傾訴的朋友, 讓人覺得誠懇自然, 一下子就把讀者帶入了那種情境中。再如“我悄悄地披上大衣, 帶上門出去”,“這路上陰森森的, 有些怕人”等等, 都平白如話, 自然流暢, 讀之使人感覺分外親切。二是凝練美。朱自清具有很強的語言駕馭能力。他的語言看似普通, 不做驚人之語, 但實際上是經過作家的精心錘煉的。如“月光如流水一般, 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瀉”字緊扣“月光如流水一般”這個比喻, 寫月光照耀, 一瀉無餘的景象, 再加上“靜靜地”這個修飾語, 就準確地寫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傾瀉, 但又絕無聲響的幽靜。再如“薄薄的輕霧浮起在荷塘裏”“,浮”這個動詞把水氣和月色交織在一起, 霧的輕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漸擴散的特點準確地表達出來,給畫麵塗上一層素淡清雅的底色, 月色朦朧, 若有若無, 給人以無窮的想象。一個“瀉”字, 一個“浮”字, 用的絕妙之極。三是音樂美。 作者常常運用疊字疊句來深化物態情貌的形象感。在《荷塘月色》中, 共運用了“日日( 走過) ”、“漸漸”等疊詞 25 個26 次(“淡淡”重複了一次) , 使文章柔美、舒緩、流暢。同時“嫋娜”、“仿佛”、“斑駁”、“均勻”、“到底”和“蒼茫”、“獨處”、“零星”、“宛然”、“酣眠”“、一例”等雙聲疊韻詞的運用也增加了語言的音樂美。四是修辭美。生動形象的比喻、擬人、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也是《荷塘月色》這篇文章語言的一大特點。經這些修辭手法裝飾的語言更具藝術魅力。 朱自清是一位善用比喻的高手, 他的比喻, 往往能出乎人的意料,發前人所未發, 但又在情理之中, 貼切自然。如“葉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以“亭亭的舞女的裙”喻葉子自然舒展的形態, 賦予荷葉動態的美, 極為生動, 又極為貼切。再如“層層的葉子中間, 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 有嫋娜地開著的, 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裏的星星”。作者用“一粒粒的明珠”和“碧天裏的星星”兩個喻體同時比喻“白花”, 分別突出蒼茫的月光底下的荷花的光亮和白花在綠葉叢中隱約閃爍的動態。從色彩和光華上極寫荷花之美, 十分生動形象, 又不落俗套, 很能喚起讀者詩意的聯想和想象。另外, 朱自清也善於運用通感手法來塑造形象美。例如“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 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清香是嗅覺感受, 可聞而不可聽, 可嗅而不可見。作者把淡淡的清香比做渺茫的歌聲, 就讓讀者很形象地體會到這香氣是飄渺不定、似有若無的, 非常新穎而又貼切。再如“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 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朱自清把樹影與月光交織在一起時所構成的黑白相間的優美畫麵的視覺形象, 轉化為聽覺形象, 激起讀者無窮的遐想。這樣寫, 不但可以促使讀者進一步想象荷塘上和諧的畫麵, 寧靜的氣氛, 而且大大豐富了月下荷塘詩一般美的意境。
《荷塘月色》這篇文章讓孫榮然感受到了散文的美,朱自清的孤寂和頗不寧靜似乎也是眼下他的心境,他有點思念家裏,他很不習慣自己眼下的生活,感覺很不適應這種遠離家而一個人孤單的日子,什麽都要自己去麵對,他晚上都會想著家裏的祖母和妹妹他們,他對這篇文章很有一種感同身受。可眼前還隻是剛開始高中學習生活的第一步啊,他隻能咬咬牙挺過去的,他相信他能夠適應這種生活的。 班主任鄭老師擔任的是孫榮然他們班的物理教學任務,榮然對物理還是很有興趣的,所以鄭老師的課他很喜歡聽的。對於其它的科目榮然也是能夠認真聽的,但新知識實在是多了,他有點應接不暇的,學習感覺沒初中那麽輕鬆了。數學和物理,化學這三門課的課本封麵都寫著甲種本,從鄭老師那孫榮然才明白那是重點中學的教材課本,普通中學用的是乙種本的,其它科目的課本都和普通中學一樣的。
好不容易熬到了星期六,學校為了讓學生們早點迴家,第一周周六下午沒有安排課,孫榮然便迫不及待地背上米袋和課本奔到肖偉文的寢室,肖偉文已經在寢室整理好東西在等他一起迴家了,兩個人決定還是坐船迴家。 這一天,孫繼剛也從杭州工地上迴家了,他知道孫榮然今天能夠從學校迴來的,一家今天也算個團聚的日子,他從良渚那邊買了孫榮然愛吃的魚帶迴家讓全家人好好打了一頓牙祭,孫繼剛問了一些孫榮然在學校的情況,他心裏總是企盼著自己的兒子和女兒都能讀好書,跳出這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門,也為他這做父親的臉上爭光的。
孫榮然把學校一些自己的不適應也和父親說了,父親讓他咬牙堅持住的,更要學會去適應新環境的,出門在外總是沒有家裏好的,但自己一定要能夠忍受得了這種苦,才會有出息的。孫榮然心裏很明白父親對他的這些期望,他心裏也暗暗下著決心一定要好好讀書來給家裏爭光的。一家人好好享受了這頓晚飯,星期天的快樂似乎又迴到了孫榮然身邊。
可是現在的星期天已經不是完整的星期天了,早晨隻要睡個懶覺,吃過午飯就要出發迴學校的,所以對於孫榮然來講,星期天迴家成了隻是幾個小時的睡眠而已,在家和家人隻是短暫的團聚罷了,父親一早就騎車去杭州工地上上班了,他本來是不迴來的,就是為了能和自己的兒子一起吃個飯,才騎了四個多小時從工地趕迴家過了那麽短暫的一夜的,而孫榮然起床吃了早飯後也已經在準備迴學校的事了。
還在孫榮然吃午飯的時候,肖偉文已經來他家裏等他一起迴學校了。在星期六迴家的船上,肖偉文就決定這次迴學校坐火車迴去的,這樣能讓孫榮然以後也能自己學會來去學校的。孫榮然自然願意坐火車,他還沒坐過火車呢。
兩個人背著書包,拎著米袋,穿過田野裏的絡麻林和棉花叢便到了錢塘江火車站。坐火車的人不多,零零散散的幾個人在那候車,都是挑著擔子做小生意的。孫榮然很快就去售票處買到了火車票,兩個人便在候車室等火車了。 不時有火車從車站前震耳欲聾地吼一聲駛過,整個候車室的窗戶都被震得瑟瑟發抖,不時發出“鐺,鐺”的聲音。
候車室裏的牆上掛著的那口鍾早已到了孫榮然他們火車票上的時間了,但火車還沒到,肖偉文告訴榮然:“火車誤點了。”
孫榮然感到很奇怪:“火車居然也會像22路公交車那樣誤點。”
肖偉文告訴孫榮然:“這是慢車,像錢塘江,古河,西陵,永興,白鹿塘,臨浦這些小站都要停靠的,遇上快車還必須停車讓行的,所以這火車經常會誤點。”
孫榮然終於明白了:“哦,原來是這樣,難怪呢。”
火車總算在“吭哧,吭哧”聲中靠站了,隨著一聲“嗤”的聲音,那個火車終於停了下來,孫榮然和肖偉文便拿上行李走到門口將票遞給檢票員上了火車。 火車上早就坐滿了人,肖偉文領著孫榮然擠過人群走到了兩節車廂的連接處,這裏一般站的人不多,除了偶爾有幾個人上廁所走過,就是還有幾個站在這兒抽幾口煙透口氣的。
不一會兒,列車員將火車門關上了,站台上的鐵路送車員向車頭揮了揮旗幟,火車“嗚”的一聲,便隨著“哐啷啷”的一聲刹車被鬆掉了,火車緩緩向前移動了,火車的“哢噠,哢噠”聲越來越密集了,窗外的水杉樹越來越快地掠過火車的車窗。 火車似乎沒使出全身的力氣,還未加速到底就又開始慢了下來,原來是古河火車站到了。 孫榮然和肖偉文兩個人隻能將米袋拎在手裏,給上下車的人讓出道來。火車很快又繼續向前行進了。就這樣火車走走停停,慢騰騰地到了臨浦火車站,孫榮然下車後看火車站上的那口大鍾,從錢塘江火車站上車到這已經超過一小時了。肖偉文領著榮然穿過一條馬路便到了學校東麵的河邊的大路了,兩個人很快就到了學校,這比輪船碼頭到學校要近的多。
這一個星期,孫榮然已經開始慢慢適應了學校的生活了。